新書推薦:

《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售價:HK$
83.6

《
售前之道:销售工程师手册(第4版)(新时代·营销新理念)
》
售價:HK$
108.9

《
本心与实学——陆象山心学的展开(何俊著作集)
》
售價:HK$
129.8

《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增订本)(中华学术·近思)
》
售價:HK$
107.8

《
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思库文丛·汉译精品)
》
售價:HK$
68.2

《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译见丛书)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美国笔会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 纽约时报书单盛赞的警世之书
》
售價:HK$
63.8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售價:HK$
74.8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你只要跟着我来,尽情享受。银河系是一个有趣的地方。
商务印书馆大热书系“交界译丛”新作
天文学家幽默书写星系奥秘
既有对神话想象、观星历史的梳理
又有对星系起源与类型、暗物质等天文谜团的科学阐释
走进当代天体物理学前沿的谜团
宇宙的本质,是否永远超出人类的理解?
1. “交界译丛”新作,开辟“交界译丛·知”版块
“交界译丛”是商务印书馆大热书系,此前出版的《虚无主义》《犬儒主义》《极端主义》《避孕简史》等图书,均受到读者欢迎,一再加印。如今,“交界译丛”版块拓展,开辟为“思”“象”“知”三个板块,“交界译丛·知”带领大众探索科学领域,拓展认知边界,《星系:过去、现在与未来》作为首发图书,将带大众走上最具趣味的星系探索之旅。
2. 从神话、历史,到科学奥秘,探索星系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世界各地的宇宙想象:希腊神话中,银河系得名于女神赫拉的乳汁?芬兰人为什么叫它“鸟之径”?埃及人将银河视作身披星星的天空女神努特?还有“灵魂之路”“天上恒河”“故事之河”等更多传说。
跨越千年的观星历史:书中细数了托勒密、阿尔·苏菲、伽利略、哈勃、鲁宾、斯里弗等古今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
內容簡介: |
从古代观星者仰望银河的浪漫想象,到现代望远镜捕捉到的遥远星系团;从银河系神话传说的文化密码,到暗物质、暗能量等当代天体物理学前沿的谜团……宇宙的本质,是否永远超出人类的理解?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宇宙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对象,在这本短小精悍的著作中,奥·格拉尔以生动的笔触讲述星系的观测历史、主要天文学家、星系的类型与演化、宇宙结构的起源等,呈现星系研究的整体景图,揭示了宇宙与人类千万年来的羁绊,展现了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未来研究方向。
|
關於作者: |
奥·格拉尔(OR GRAUR),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宇宙学和引力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副教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
译者简介:
周晓青,慕尼黑工业大学硕士,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光电子物理博士,曾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现在西湖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
目錄:
|
1.简介:从星云到星系
2.旋涡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天哪!
3.天文学家的银河系指南
4.星系与物质的本质
5.星系与宇宙
6.星系的生与死
7.你的星系需要你
致谢?
词汇表?
注释?
延伸阅读?
索引
|
內容試閱:
|
翻译奥·格拉尔的这本书带给我很多乐趣。
当出版社编辑发来英文版书稿,问我是否愿意翻译时,我第一时间上网去搜索相关的中文图书。一方面,我想评估这本书的独特价值——倘若已有众多同类书籍,且切入角度类似,那么翻译价值就有限;另一方面,我也需要一些教材以外的参考资料。出乎意料的是,市面上几乎找不到类似的图书。仔细一想,这或许是因为星系研究还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空间望远镜与超级计算建模仿真的迭代革新,宇宙的神秘面纱正被一层层揭开,而深耕星系研究十余年的作者奥·格拉尔,自然想要分享给读者其中的一些知识。
才翻译到第十页,作者的谦逊与客观便让我暗暗赞叹。作为深谙科学本质的科研工作者,奥·格拉尔早已习惯与不确定性共舞。他坦言对星系与宇宙的探索还没结束,因
此“我在整本书中都尽量区分事实和理论……也许20年或200年后,某些这里总结的事实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被误解的。我们还在努力了解星系与宇宙”。这不禁让我想起费曼在《科学的不确定性》中所说的:“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不确定的。这种与怀疑和不确定性打交道的经验很重要。我相信它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并且能够应用于科学以外的领域。”当作者回顾人类对仙女座的认知历程——从千年前的模糊观测,到掌握距离测量技术后,终于确认仙女座星云是银河系之外的星系,而非太阳系内的行星时,他感慨道:“科学发展不是线性的……我们努力得出一个自洽的世界观,常认定自己的解释是对的。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错的……抛弃错误假设需要时间与谦逊的心。”这般对科学本质的深刻洞见,令人由衷敬佩。
整本书中,最让我着迷的是第5章“星系与宇宙”,为其故事性最强。此前,在阅读各种星系类型的介绍时,我就已经开始好奇:星系怎么这么多类型?它们各是怎样
形成的呢?原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第5章等着我呢。作者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起,徐徐展开一部史诗。故事里的星系不但有着“自然生死”的生命周期,还会相互作用、发生合并;质量小的会被大质量的“邻居”捕获,在这场“捕食游戏”中,捕食和被捕食者都会经历重塑。至于作为故事背景的暗物质晕、宇宙网等概念,作者在第4章都做了解释,毕竟它们就是在研究星系的过程中被发现的。即便这些概念读起来有点艰涩,也不会影响阅读的乐趣,因为它们自带精彩的科研故事。
而最让我击节赞叹的,是作者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正义感。一般的科普书中论及宇宙膨胀,往往只关注哈勃的观测数据如何让爱因斯坦感叹自己犯了“人生中最大的错
误”,大学教科书也常常把所有功劳都记在哈勃头上。作者提到哈勃的名字因此无处不在:哈勃流、哈勃图(尽管最先使用这种方法的是伦德马克)、哈勃常数(尽管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勒迈尔),以及当代最著名的哈勃望远镜。作者犀利地指出,人们忘记了是斯里弗的细致观测发现了红移,忘记了伦德马克和维尔茨。“然而应该受责备的不是哈勃本人,错在我们。为了赋予自己短暂而混乱的生命一些意义,我们想象自己是各自传奇中的英雄,并强行将历史塑造成一出出满是英雄和恶棍的小型戏剧。……我们将这些事件套入‘英雄踏上征途’的叙事,而哈勃就是另一个赫拉克勒斯。正因如此,我们将发现归功于个人并神话他们为天才。这或许会让传记引人入胜,让电影屡获殊荣,却将无数科学家排除在这些叙事之外,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杰出见解被低估。……真相是: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生活中也谈不上有什么英雄气。真正具有英雄气的是科学努力本身,是我们这种生命短暂、脾气暴躁的灵长类物种不断努力,超越纯粹本能,通过思考和理性力求理解自己和周遭世界的过程。”
我很高兴,这本书的中文版要和读者见面了。这本书的丰盈是多维度的:条理清晰的星系科普、与时俱进的科研成果,以及闪烁其中的科学精神。
希望翻开这本书的你,也会喜欢。
我们生来就是科学家。散步时带上孩子你就会发现,她虽然还在蹒跚学步,却能毫不费力地区分路上遇到的是狗还是猫。这件事看似很简单,但细想起来猫和狗其实长得非常像:身上都有毛,都有四条腿和一条尾巴。要区分猫狗必须考虑得更多:脸形、体型、皮毛的软硬等。即便如此,由于狗的种类繁多,区分猫狗前还得观察猫和狗的行为:狗天生服从而猫超然冷漠。而蹒跚学步的孩子却能够收集所有这些信息,整理多条证据链,对着街上的任何一条混种狗喊出:“狗狗!”
科学家也是这么做的,尽管他们要分类的不是可爱的猫狗。孩子的分类能力随着大脑发育而提高。天文学家做分类所依靠的不仅是自己衰老中的大脑,还有可获得的技术。赫舍尔只能辨识某些星云由恒星组成而另一些看起来真的是云状。建造更大更强的望远镜后,天文学家能看到更精微的细节:有的星系看起来像个小旋涡,另一些看起来像个毫无特点的椭圆。天文学家把不同颜色的滤波片放置在目镜(后来是相机)前方,明显看到有些星系颜色偏蓝而另一些则偏红。随着天文学演变成天体物理学,我们开始注意到一些星系忙着产生恒星而另一些星系显然无法“生育”。
要想理解所研究的现象的本质,第一步就是分类。狗忠诚、猫善变,宇宙中的大多数物理过程都在星系中发生。本章将介绍当前对星系的分类和分类背后的物理学。
搭乐高:气体、恒星、尘埃
星系分为三大类:椭圆星系、旋涡星系、不规则星系。(见图3)这三类星系有相同的建构块:气体(或多或少)、尘埃、恒星、暗物质。就像搭乐高玩具,按不同方式组合构建块会让星系的外观和行为差别很大。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了解这些构建块的性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第4章会详细介绍暗物质)。太空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空旷虚无。太空中有气体,主要成分是氢(74%)、氦(24%)和少量其他元素(不到2%)。而由于太空很大,任意两个气体粒子之间相距很远。我们因此将太空描述为一个真空,太空中的气体密度远低于我们在实验室能够达到的最佳真空。
由于引力作用,每个气体粒子拉拽着其他所有粒子。但由于粒子彼此相距很远,每个粒子感受到的力非常微弱,仅被轻轻拉着,气体粒子很慢很慢地靠近彼此。然而宇宙运行以百万年甚至数十亿年计,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比周围环境密度略大的气体团凝聚成一个巨大的云团。在巨大云团的内部,相对致密区域比相对稀疏区域凝聚得更快,于是巨大云团分裂成一个个小云团,就像一团湿沙子会在手指间形成一个个小团。
随着气体云团的密度增加,云团的温度会升高。一旦这些云团的核心温度超过100万度,氢原子就开始聚变为氦原子。由此产生向外的压力对抗无休止向内拉拽的引力,阻止云团坍缩。聚变过程中还会产生光,光慢慢穿过气体层最终逃逸出去。于是,气体云团稳定下来,靠着自身力量发光,一颗恒星就这样诞生了。
有些气体云团坍缩形成了大质量恒星,但大多数云团形成的恒星较为娇小。恒星质量决定一切。恒星质量越大,尺寸就越大,也更热、更亮。恒星的颜色由温度决定:温度越高的恒星发的光越蓝,温度越低的恒星发的光越红。我们的太阳不算大也不算小,因此它是黄绿色的。
恒星质量还决定它的寿命。恒星形成时质量越大,温度就越高,燃尽自己的氢气存量就越快。因此,大质量恒星仅存在数百万年后就会演化为超新星而辉煌爆炸。就像典型的摇滚明星,它们猛烈燃烧,快速过完一生,最终轰然倒下。较小、较冷的恒星一生波澜不惊,它们缓缓燃烧,用数十亿年耗尽自己的氢燃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