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內容簡介: |
《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最大的亮点在于律师亲述。该书精选了包括张思之、田文昌在内的30余位业界知名辩护律师关于辩护词写作的心得文章,并将其精心归类于理念、要点、结构、技巧、优化五大板块,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辩护词的理论基础与实务技巧,内容翔实、角度新颖。书中律师代理过诸多疑难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刑辩经验,在刑辩界颇具影响,这也使他们的文章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列举的辩护结果较为成功的案件,其中辩护词的行文结构、论证方式、重点选取与法律适用等,都将为日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宝贵的经验。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的另一大亮点在于传授的技巧新颖。具体而言,该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技巧,旨在帮助律师在辩护词的写作中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其中,特别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即引入可视化工具。律师通过在辩护词中适当运用图表、流程图、时间轴等视觉元素,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案件的关键事实、证据关系和法律逻辑关系。
本书对于初入法律行业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它能够帮助新人快速了解辩护词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流程,掌握必 备的写作技巧,少走许多弯路,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有一定执业经验的律师而言,本书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律师梳理和总结过往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和提升,拓宽辩护思路,进一步提高辩护词写作水平。此外,对于法学研究人员和在校法学学生来说,本书也为他们研究辩护词写作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实践视角,有助于深化对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
關於作者: |
杨大民
杨大民,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业律师,师从田文昌律师。出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后字202部队白银库伦军马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开始从事律师职业。现为中国刑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理事、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实务导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南京分院院长。执业27年,始终坚持“专业就是细节,细节就要有意注意,心细如尘,精益求精”的执业理念,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有效的法律服务。承办的案件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长期担任《京都律师》杂志主编。办案之余,著有律政实录《明星维权》(法律出版社)、诗集《时光牧马》;编有《田文昌谈律师》(法律出版社)、《田文昌谈刑辩》、《写给郑渊洁的66封信》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白银库伦回忆文集》,亦是国内首 部刑事辩护律师培训教材《刑事辩护教程》(理论篇)(实务篇)(实训篇)系列图书的主要撰稿人之一。
陈枝辉
陈枝辉律师2005年正式开始执业,现为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业以来,办理了大量合同、经济等民商事纠纷案件,具有丰富的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实务经验;执业之余,长期从事中国司法实践疑难典型案例研究,出版法律实务案例著作20余本/套,合计超过6000万字,其中长达7年执笔打造的法律人的“天龙八部”“降龙十八掌”——《中国民/商事诉讼裁判规则》(“天同十八部”案例钥匙码图书)是目前国内“类案参考制度”下较权威、全面的工具用书,该书通过大量前期工作,地毯式搜集、整理最高人民法院及各级地方法院权威、典型案例,进行精心梳理并提炼重要裁判规则,在快速查询、了解中国法院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处理各类案件的司法裁判案例及规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目錄:
|
第一章 理 念
第1讲 行云流水,朴实无华
——辩护词漫话 张思之
第2讲 辩护词的基本要素 田文昌
第3讲 好的辩护词究竟长什么样 邓学平
第4讲 最好的辩词
——关于辩护意见的意见 胡 育
第5讲 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辩护词 刘迎久
第6讲 辩护词写作的“意念”与“心法” 张旭涛
第7讲 明确的辩护观点是辩护词的灵魂所在 臧德胜
第二章 要 点
第8讲 辩护词写作应当注意的两个要点 罗秋林 郜 鑫
第9讲 辩护词写作要点
——从谋篇布局到语言艺术 董玉琴
第10讲 辩护词的格式要点与内容要点 陈 亮
第11讲 撰写辩护词的基本要点 李耀辉
第12讲 辩护词写作的逻辑与要点 王馨仝
第13讲 辩护词形成与表达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奚 玮
第三章 结 构
第14讲 辩护词的功能、章法与写作 李永红
第15讲 辩护词写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础、三个要素和四种思维 尚 华
第16讲 提纲挈领统筹辩护词的展开 田永伟
第17讲 辩护意见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 刘 玲
第18讲 辩护词的结构问题 谭 淼
第19讲 辩护词的结构路径 赵承霞 宋加秘
第20讲 质疑与重构
——以四例无罪辩护案件为视角 薛火根
第四章 技 巧
第21讲 如何撰写辩护词 许兰亭 李仁婕
第22讲 谈谈辩护词的特点与写作技巧 曹春风
第23讲 律师撰写辩护词的方法与技巧 汪少鹏
第24讲 辩护词写作的经验、技巧和建议 孙广智
第25讲 辩护词与其他法律意见书的写作 徐 莹
第26讲 辩护词写作:十条文字与表达经验 陈枝辉 杨大民
第五章 优 化
第27讲 辩护词写作的误区
——谈辩护词写作的定位与构思 王九川
第28讲 辩护词的特点、与向优秀辩护词靠拢的六大要素 杨矿生
第29讲 如何提升辩护词的可接纳度:策略与实践思考 蔡 华
第30讲 如何拓展“辩点”有效提升辩护意见的“杀伤力” 吕良彪
第31讲 “信息增益”视角下的辩护词写作 刘立杰
第32讲 辩护词写作心得 刘占柱
后记 辩护词是说服法官的论文
|
內容試閱:
|
序 一
辩护词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一书即将问世,这是一本专论辩护词写作的图书,也是一本契合时代需求的书。因为如何迅速提升辩护词的整体写作水平,正是刑辩律师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问题,同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辩护词是对辩护思路的整体梳理,是辩护观点的集中表达。同时,辩护词是辩护水平的综合展现。所以,辩护词是辩护活动中最精彩的华章。
一篇好的辩护词胜似一篇好的论文,因为它不仅要具备论文的说理性,而且要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辩护词则要反驳对方并说服法庭,如果只有深刻的说理和精彩的表达而没有反驳力和说服力,辩护词就失去了价值。
所以,本书命名为《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是名副其实的。
辩护词既然如此重要,自然会成为律师界乃至社会大众的关注点。但是,我们在关注辩护词写作水平的同时,应该关注辩护律师基本功的积淀和辩护词形成过程的艰辛。法学理论功底、实务操作经验、逻辑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艺术,是撰写辩护词的基础;而对案情的全面了解、对证据的精准把握,以及对控方观点和理由的透彻剖析,则是构建辩护思路的前提。
简言之,作为能力储备的基本功底和对前期工作的倾力投入,是形成优秀辩护词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构思和撰写辩护词,一定要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功课,下足功夫。绝不能满足于表面上文采飞扬、实际上却无的放矢的虚假招式。那种自欺欺人的花言巧语,害人害己、毫无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现实中花拳绣腿式的辩护词时常可见,这种现象反映出辩护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和律师技能亟待提升的重要性。中国律师制度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40余年,从初创时的成长期走向了发展期,而发展期的中国律师应该尽快完成规范化、专业化的整合与提升。辩护词质量的整体提升,正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辩护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实中,精彩有力的辩护词不乏其例,而完美无瑕的辩护词并不存在。这一点我个人深有体会,因为每当我回顾或阅读自己辩护词的时候,总是会发现不足或者遗憾。只有勇于正视不足、善于博采众长、不断精益求精,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所以,辩护词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
本书作者收集、精选了30多篇辩护词写作实务的文章,可谓用心良苦。说明作者充分关注到了辩护词写作的重要性以及辩护词写作水平亟待提高的紧迫性。同时,力图为攻克这一课题奉献出一己之力。
作者的这种精神和努力值得赞扬!同时,希望有更多的辩护律师能够关注和重视这本书,并能够从各位撰稿者的见解中博采众长。更希望通过此书唤起辩护律师对辩护词写作的热切关注,并促使更多、更精彩的辩护词公之于世,与同行分享、共同进步。
是为序。
2025年4月16日
序 二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在法律实践中,辩护词同样是律师在法治困境中的一种智慧表达,是对正义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纸文书,更是公平正义天平上不可或缺的砝码。辩护词是全面、系统地阐述辩护人对指控被告人犯罪及所提处理意见进行对抗性反驳的表达,更是代表被告人发出的最强音,具有“集大成”的性质。
从价值角度来看,辩护词具有多重层次的深远意义。首先,在法律实务层面,辩护词是辩护人行使辩护权的核心载体,是实现“有效辩护”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辩护人阐述法律主张、提出证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方式,更是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实现公正审判的关键保障。其次,在法治文明层面,辩护词承载着法治精神。它展现了法律的平等原则,反映出法治文明对人权保护的重视,确保了每一个公民在面对犯罪指控时都能获得公平的对待。
辩护词是刑事辩护律师综合素质的评分表。一份出色的辩护词不仅需要律师对案件事实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全局性的把握,还需要在法律分析上精准而深刻,能够从复杂的案件中提炼出关键问题,并以独特的视角进行剖析。辩护词的撰写过程,实际上是对律师专业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此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也能为辩护词写作添砖加瓦。可以说,辩护词是刑事辩护律师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通过一篇优秀的辩护词,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位刑事辩护律师的专业水准和精神境界。
一份结构合理的辩护词,犹如一座设计精巧的建筑,各个部分各司其职,共同支撑起辩护的大厦。通常而言,辩护词由序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序言部分不仅是整个辩护词的引言,更是律师在法庭上与法官、检察官以及被告人等各方沟通的重要契机。一个精心设计的序言,能够在法庭上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奠定整个辩护的基调。因此要精心设计,防止其单调、呆板,令人听起来乏味。正文部分是辩护词的核心,要做到层次分明、把握细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既要对己方有利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充分挖掘和论证,又要对控方可能提出的观点进行有力反驳,同时要深入解释相关的法律条文,确保辩护论点在法律框架内具有充分的依据。结尾部分力求语言简练、力度十足,给裁判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与开头相呼应。这种结构不是简单的形式主义,而是确保辩护论点最大化表达的必要选择。通过清晰的开头、严密的主文和有力的结尾,律师可以在法庭上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犹如一座宝库,为广大法律从业者提供了系统且实用的辩护词写作指南。
《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最大的亮点在于律师亲述。该书精选了包括张思之、田文昌在内的30余位业界知名辩护律师关于辩护词写作的心得文章,并将其精心归类于理念、要点、结构、技巧、优化五大板块,从不同角度全面展示辩护词的理论基础与实务技巧,内容翔实、角度新颖。书中律师代理过诸多疑难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刑辩经验,在刑辩界颇具影响,这也使他们的文章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列举的辩护结果较为成功的案件,其中辩护词的行文结构、论证方式、重点选取与法律适用等,都将为日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宝贵的经验。
《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的另一大亮点在于传授的技巧新颖。具体而言,该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技巧,旨在帮助律师在辩护词的写作中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其中,特别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即引入可视化工具。律师通过在辩护词中适当运用图表、流程图、时间轴等视觉元素,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案件的关键事实、证据关系和法律逻辑关系。例如,在涉及复杂的时间线、空间位置关系或多个证据交叉的案件中,通过绘制清晰的时间轴、实验场景图或关系图,律师可以帮助法庭快速理解案件的核心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传达辩方的观点,进而实现说服裁判者、开展有效辩护的诉讼目标。这种创新性表达技巧的提出,既是对传统辩护词写作的突破,也是对现代司法实践的积极回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务意义,值得学习与推广。
本书对于初入法律行业的新人来说,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它能够帮助新人快速了解辩护词写作的基本规范和流程,掌握必 备 的写作技巧,少走许多弯路,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有一定执业经验的律师而言,本书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律师梳理和总结过往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层面进行反思和提升,拓宽辩护思路,进一步提高辩护词写作水平。此外,对于法学研究人员和在校法学学生来说,本书也为他们研究辩护词写作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和实践视角,有助于深化对刑事辩护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辩护词的写作同样需要理论与实务的结合,需要逻辑与语言的完美统一。《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一书立足于当今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深度融合的背景,凝聚多名律师在实务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通过他们的专业视角为辩护词写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考与指导,律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辩护词的价值与意义,提升辩护词写作的水平,为法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部兼具权威性与实用性的优秀作品,值得推荐。
是为序。
刘仁琦
2025年4月14日
序 三
走路想、吃饭想、愣个神儿的当口也会想,时时刻刻打着腹稿……正当我为一份辩护词如何架构而举笔不定之时,大民兄传来一本书稿《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嘱我作序。
看到书名中“说服”二字,蓦地如一剑破苍穹,悄然在我心里刺出了一朵花,划出一条红线:“说服!”果然,关心则乱!虽然我作为一名老师,经常在课堂和培训班与同学们或者同仁们分享如何说服法官,辩护就是说服的艺术!辩护词的灵魂就是其说服力!但是,一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另一方面,刑辩实战中当一名辩护律师亲历一个案子从侦查到起诉,再到审判,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甚至有更长的办案周期),四处奔波的劳累,为当事人争取权利的艰辛,这些不自觉的投入会让律师与被告人深深共情,在司法实践中苦战久了,“对抗”冲淡了“说服”,的确会忘却那个应然世界里的辩护的本质——说服!辩护词就应该从本案法官认为公诉意见中最难以下判的地方入手展开“说服”!而且,受不同的个案、不同的办案人员等因素的影响,一个案件中哪一个辩点是产生最大“说服力”的辩点也不一样。我的大脑自觉回忆搜索了一下手头这个案子的法官在每次沟通对话中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在办案过程中,辩护对法官产生影响时,对其产生说服力的理由是什么。摸清法官对公诉意见中最难以下判的地方并以此为重,把最有可能打动法官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辩点放在最首 部并以此为轴,很快就能架构出一篇自己较为满意的辩护词。
一篇辩护词是对整个辩护工作的总结。一个案件从程序到实体、从事实到法律,会有很多辩点。那么,辩护词的叙写从哪里开始,各部分之间如何结构,都要仔细斟酌。甚至,在此罪辩护中某一颇为有力的不构成此罪的辩点,潜在地有触发被告人构成另一个罪名之虞。这种情况下,还要不要在辩护词中提及?是将最为突出的辩点放在最前面,还是按照构成犯罪的逻辑一步一步反驳推演?除了晓之以理,要不要再浓墨重彩动之以情?如何遣词造句?凡此种种,是每一个刑事辩护律师在撰写辩护词时都会面临的问题。
翻开这本《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从内容上看,本书针对司法实践中辩护词存在的常见问题作出了详尽的阐释,也给出了各家的高招。具体有前辈张思之老师的真知灼见;有虽也是我们的前辈,经历过并参与律师制度现代化进程,但依然战斗在刑辩一线的田文昌老师的崇论闳议;有办案经验丰富,刑辩业务卓著的一线律师的富有操作指引性的业务分享。各位著者将辩护词写作方式的多样性,辩护词写作对逻辑要求的严谨性,辩护词写作对事理分析和法理论证的专业性等方面都给予了全面地展现。从写作方法上看,本书集采众家之长,根据不同的案件及辩点,由不同的著者从不同的维度诠释了什么的叙述方法能够满足辩护词说理的要求,能够体现说服的力量。本书对于问题的分析不是停留在抽象的表达,而是举出大量例证,展示著者认为的辩护词最适宜的方法。
同时,本书提出了一些富有研究价值的学术命题。诸如辩护词结构有恒定的内容吗?辩护词可以突破规范做天理和情理的演绎吗?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一直伴随辩护实务存在的常谈常新的讨论,这是辩护的魅力。命题开放、留有余韵,也是一本好书的魅力。
法学是一门经世致用之学,它融合着人类的法律经历与法律经验,技术性是其突出的内容。一本好的刑辩教科书,往往需要有对现存问题的总结、对理念的诠释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为学术研究提出问题、留下思考。《说服:辩护词写作实务》一书是多位刑辩一线大咖的分享,希望越来越多的战斗在刑辩一线的律师们将自己的宝贵经验提炼总结、著书立说,这无疑会成为推进辩护技术发展的最鲜活的力量。
门金玲
于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
2024年12月16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