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嬗变:乡村中国

書城自編碼: 413816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雷明 王钰晴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84671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1.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拥抱自然的孩子:70个深度自然游戏
《 拥抱自然的孩子:70个深度自然游戏 》

售價:HK$ 64.9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III:成就卓越的组织(修订版)
《 QBQ!问题背后的问题III:成就卓越的组织(修订版) 》

售價:HK$ 53.9
艺术家课堂 动漫创作与职业之路
《 艺术家课堂 动漫创作与职业之路 》

售價:HK$ 186.8
暗示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暗示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售價:HK$ 54.8
权力、国家和太空 :太空行为体的概念化、衡量和比较
《 权力、国家和太空 :太空行为体的概念化、衡量和比较 》

售價:HK$ 107.8
《营造法原》解读
《 《营造法原》解读 》

售價:HK$ 184.8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全新正版彩图全解舌诊辩证图谱图解中医舌诊基础理论手诊面诊罗大伦书舌诊诊断教程中医看舌苔调理书中医养生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全新正版彩图全解舌诊辩证图谱图解中医舌诊基础理论手诊面诊罗大伦书舌诊诊断教程中医看舌苔调理书中医养生 》

售價:HK$ 63.8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
《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 》

售價:HK$ 96.8

編輯推薦:
一是创新性。一是紧紧围绕当下中国乡村,围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力图对当下中国乡村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扫描,力争对当下中国乡村给出一个立体式全息画像。二是特别注重当下中国乡村案例的总结,以提取出中国乡村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质。
二是前瞻性。一是结合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足、美丽乡村等方面,对未来中国乡村发展之路进行了全方位展望。二是远景分析、超前研究,在预判中长期大势大局之后,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及预期影响进行先导性分析,并及时给出破解的思路与办法。
三是理论指导性。一是结合实际,围绕当下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乡村人和物、乡村组织现实、问题和发展,准确把握中国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全面、丰富、扎实的信息支撑,阐释当下中国乡村发展中的真问题。二是理论的提炼归纳和总结。三是解疑释惑,确保提供的当下中国乡村画像以及未来之路思路经得起推敲检验,对现实中国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工作有启发,有指导作用。
四是学理性。侧重理论论述 文献分析 案例分析 数据分析,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內容簡介:
本书紧紧围绕当下中国乡村,围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力图对当下中国乡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全书从乡村之殇、乡村之美,到乡村之变、乡村之路入手,梳理近代中国乡村演变历程,围绕当下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乡村人和物、乡村组织,描绘出当下中国乡村立体式全景画像,并结合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足、美丽乡村等方面,对未来中国乡村发展之路进行了全方位展望。本书对于全面了解当下中国乡村、理解乡村、把握未来乡村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關於作者:
雷明,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财经大学天池特聘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教授(Honorary Professor of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北京市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千万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务院原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b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委员等。ESI高被引论文学者,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1%)。曾任中国运筹学会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协会环境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决策科学协会(Decision Sciences Institute,DSI)亚太地区决策科学协会(Asia Pacific DSI)当选主席(President elect)。日本京都大学KANSEI POWER讲座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of Donated Chair),京都大学客座教授等。
其长期从事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绿色核算与可持续发展、决策分析等, 带领团队三十年如一日,深入全国十四个贫困片区两百多个地市县调研,完成百余份调研报告,出版区域发展战略丛书五辑三十余部。近年在Omeg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Energy、 Energy Polic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SCI\\SSCI\\CSSCI期刊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专著Climat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in China(Springer,2022)、《共同富裕下共享发展及其内在逻辑》(2023)、《振兴之路——新阶段中国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2022)、《绿色发展与生态减贫》(2022)、《中国扶贫》(2020)、《通往富裕之路:中国扶贫的理论思考》(2021)、《迈向共同富裕:中国扶贫的实践选择》(2022)、《股田中国:兼论农村股份合作制》(2020)、《贫困与贫困治理:来自中国的实践(1978-2018)》(2019)、《新型城镇化与减贫发展》(2018)、《旌德调查:关于安徽省旌德县多元扶贫的调查报告》(2017)、《中国式现代化的望江探索》(2024)等二十余部,其中“中国扶贫”三部曲 (《中国扶贫》《通往富裕之路:中国扶贫的理论思考》《迈向共同富裕:中国扶贫的实践选择》)(2020/2021/ 2022),入选中国好书榜/长安读书会推荐榜/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被译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等。
获中国绿色人物特别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奖,全国优秀博士后称号(2005),教育b新世纪人才(2008),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2021)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等。带领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获首届中国扶贫社会责任奖,北京大学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机构奖[连续两届(五年一届)]等。
王钰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参加导师雷明教授主持的国务院原扶贫办、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研究参考》等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与导师合作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式现代化的望江探索》(2024)。
目錄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乡村之殇 1
第二节 乡村之美 8
第三节 乡村之变 14
第四节 乡村之路 18
第二章 乡村变迁 21
第一节 曙光熹微:从乡贤把脉到农政初启 21
第二节 焕然一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 27
第三节 挣脱桎梏:告别饥饿的时代探索 33
第四节 砥砺图强:“三农”问题的迫切探索 40
第五节 恢宏历史: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 45
第六节 全面振兴:新时代的新乡村、新农人 50
第七节 本章小结 56
第三章 乡村生产 58
第一节 农耕:农林牧渔产权制度变革、生产组织形态 58
第二节 延伸:产业链延伸 73
第三节 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 79
第四节 合作:专业合作社 86
第五节 物流与电商 93
第六节 外出务工与返乡就业 99
第七节 本章小结 107
第四章 乡村生活 108
第一节 小农生活:“两亩地一头牛” 108
第二节 小康生活:发家致富 113
第三节 漂移、留守与回流:流动的乡村 128
第四节 城乡同框:城乡统筹 146
第五节 医疗与教育:村医与村小 152
第六节 美丽村庄 164
第七节 现实与梦想 172
第八节 本章小结 179
第五章 乡村文化 180
第一节 构成乡村的单位:宗族与家庭 180
第二节 乡村交流的媒介:语言与文字 190
第三节 乡村生活的方式:物质与精神 198
第四节 乡村文化的未来:契机与挑战 212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17
第六章 乡村治理 218
第一节 危机与重建:新时期的秩序与治理 218
第二节 城乡之间的迁徙:乡村“空心化” 224
第三节 基层规则嬗变:村规民约的新生 231
第四节 民间意识形态:礼制与传统 236
第五节 权力下移:乡贤与自治 241
第六节 多主体协同:基层组织协同 248
第七节 三治合一:构建理想治理生态 254
第八节 本章小结 259
第七章 乡村之人 261
第一节 分化与流动 261
第二节 外出与留守 268
第三节 本土与外来 274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277
第五节 外姓与宗族 281
第六节 年老与青年 287
第七节 妇女与儿童 293
第八节 能人与大户 298
第九节 本章小结 302
第八章 乡村之物 304
第一节 土地:土地撂荒 304
第二节 资本:金融资本、民间资本 312
第三节 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机 320
第四节 资金:转移支付与农村金融 328
第五节 资产:动产、不动产 335
第六节 村落:衰败与振兴 342
第七节 非遗:历史遗产 348
第八节 生态环境:自然馈赠 354
第九节 本章小结 360
第九章 乡村之组织 362
第一节 家庭 363
第二节 宗族 371
第三节 村“两委” 375
第四节 专业合作社 381
第五节 产业基地 387
第六节 企业 39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396
第十章 乡村振兴之路 398
第一节 兴旺(发展生产) 399
第二节 宜居(环境优美) 412
第三节 文明(精神愉悦) 420
第四节 有效(有效治理) 425
第五节 富裕(生活富裕) 431
第六节 美丽(乡村美丽) 440
第十一章 向变而生 乡村重构 447
第一节 嬗变:“熟人社会”到“陌新社会” 447
第二节 乡村社区重构—乡村新型社区共同体建构 450
第三节 改革创新:持续推进农村深化改革 457
参考文献 459
內容試閱
前言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其城镇化速度令世界瞩目。1978年至2023年,中国城镇常住人口数及城镇化率分别从1.72亿、17.9%提高到9.33亿、66.16%,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人口数增加了7.61亿。数据说明,中国目前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占主体的国家,这是发达国家需经历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中国乡村的社会关系同样发生着变化,这一点格外引人注意。 随着外出务工/进城、农村人力要素/劳动力的转移,以及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休闲、康养等产业的发展,中国乡村的“空心化”及休闲康养化趋势进一步显现,导致了中国传统乡村以血缘、乡风民俗和乡邻关系为纽带连接而形成的差序结构“熟人社会”,正逐步被以利益联结为关联,以规制、契约为纽带连接而形成的新乡村社会形态—这里我们称之为“陌新社会”—所替代。
这一转变过程不仅体现了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反映了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社会的重新组织和调整。传统的乡村社会依赖于村民之间的长期交往和信任,村庄内部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稳固的社会网络。然而,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年轻劳动力大量流失,乡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此同时,城乡融合趋势加强,城市人口和资本涌入乡村,带来了新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乡村社区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外来人口的增加打破了传统的社会关系,乡村社会中的“熟人”逐渐被“陌生人”取代,村民之间的信任基础开始发生变化。原本以人情和习俗为基础的治理模式,难以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不断变化的经济形态,这就促使乡村社会向“陌新社会”转型。在这个新的社会形态中,社会关系更加契约化,村民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基于利益和规制,传统的乡土情感被淡化,而以市场经济和法治规则为基础的关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乡村的社会面貌,也对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陌新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乡村社会结构?如何适应这种嬗变?带着这些问题和好奇,我们进行了持续观察和深入研究。本书从立题到完成历时4年多,研究团队成员在深入实地调研、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多次讨论反复斟酌,厘清脉络,深入研究分析。成稿以后,几易其稿,反复打磨,大的修改就进行了8次之多,可谓历经修改—提炼—深化,最终定稿!
全书力图把握和突出以下特色。
(1)创新性。一是紧紧围绕中国乡村,围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力图对当下中国乡村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扫描,力争对当下中国乡村给出一个立体式全息画像。二是特别注重当下中国乡村案例的总结,以提取出中国乡村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质。
(2)前瞻性。一是结合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足、美丽乡村等方面,对未来中国乡村发展之路进行了全方位展望。二是远景分析、超前研究,在预判中长期大势大局之后,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及预期影响进行先导性分析,并及时给出破解的思路与办法。
(3)理论指导性。一是结合实际,围绕当下乡村生产、乡村生活,乡村治理、乡村文化,乡村人和物、乡村组织,准确把握中国乡村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全面、丰富、扎实的信息支撑,阐释当下中国乡村发展中的真问题。二是理论的提炼、归纳和总结。三是解疑释惑,确保提供的当下中国乡村画像以及未来之路思路经得起推敲检验,对现实中国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工作有启发,有指导作用。
(4)学理性。侧重理论论述 文献分析 案例分析 数据分析,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现将成果以《嬗变:乡村中国》呈现出来,并作为我们“乡村中国:从发展到振兴丛书”的第一部,以飨读者。
特别感谢研究团队王钰晴博士富有成效的组织沟通工作,特别感谢4年多来研究团队郭思含(第一章)、高荣(第二章)、林上(第三章)、方程煜(第四章)、张佳伟(第五章)、钟雅晴(第六章)、苏冠颐(第七章)、崔慧敏(第八章)、彭高杲(第九章)、刘奕辰(第十章)等全体成员辛勤努力地工作。特别感谢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及光华管理学院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丛书编委会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感谢所有为本研究提供过支持和帮助的人,恕不能一一致谢!
在此,再次对所有提供帮助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雷明
2025年2月于北大燕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