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售價:HK$
140.8

《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售價:HK$
83.6

《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售價:HK$
239.8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HK$
226.6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HK$
140.8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HK$
63.8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HK$
86.9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HK$
173.8
|
編輯推薦: |
以钩稽古代社会史料之目的解《周易》
不主象数,不涉义理,计可补苴旧注者百数十事
|
內容簡介: |
此书以史吕先生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致力于中国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除了著名的《白话本国史》之外,他还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其成果就是向普通读者讲述中华民族由来的《中国民族演进史》,和向读者更深一层讲述中华各民族起源和发展、最终如何融合为一个统一大家庭的《中国民族史》。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即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和融合过程,我们把《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编辑在一起,以《中华民族源流史》为名出版。《中国民族演进史》1935 年 3 月由上海亚细亚书局出版,出版后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中国民族史》于 1934 年 4 月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
|
關於作者: |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
目錄:
|
国民族演进史
序
第一章 什么叫作民族
第二章 中国民族的起源怎样
第三章 中国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第四章 中国民族怎样统一中国本部
第五章 中国民族第一次向外开拓怎样
第六章 五胡乱后的中华民族是怎样的
第七章 中国民族在近代所受的创痛是怎样
第八章 中国民族的现状怎样
第九章 怎样复兴中国民族
第十章 中国民族演进的总观察怎样
附录一 参考书
附录二 复习问题
中国民族史
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汉族
附录一 昆仑考
附录二 三皇五帝考
附录三 夏都考
附录四 释亳
第三章 匈奴
附录一 赤狄白狄考
附录二 山戎考
附录三 长狄考
附录四 秦始皇筑长城
第四章 鲜卑
附录一 鲜卑
附录二 后魏出自西伯利亚
附录三 宇文氏先世
附录四 契丹部族
第五章 丁令
附录一 丁令
附录二 丁令居地
附录三 突厥与蒙古同祖
第六章 貉族
附录一 貉族发见西半球说
第七章 肃慎
附录一 金初官制
第八章 苗族
第九章 粤族
第十章 濮族
第十一章 羌族
附录一 鬼方考
第十二章 藏族
第十三章 白种
|
內容試閱:
|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人,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和陈垣先生、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一起被推重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另有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 1000 多万字。 吕先生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致力于中国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除了著名的《白话本国史》之外,他还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其成果就是向普通读者讲述中华民族由来的《中国民族演进史》,和向读者更深一层讲述中华各民族起源和发展、最终如何融合为一个统一大家庭的《中国民族史》。为了方便广大读者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即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和融合过程,我们把《中国民族演进史》和《中国民族史》编辑在一起,以《中华民族源流史》为名出版。 《中国民族演进史》1935 年 3 月由上海亚细亚书局出版,出版后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欢迎。《中国民族史》于 1934 年 4 月由上海世界书局初版,1987 年 12 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学术丛书》出版,1990 年上海书店收入《民国丛书》第一编影印出版,1996 年 3 月,东方出版社收入《学术经典丛书》出版。在编辑过程中,我们也参考了上述各家版本的校订成果。吕先生的原书为繁体竖排版,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将其改为简体横排。希望我们这些工作能够进一步实现先生普及中华民族史的愿望,使“大师的书”真正成为“大家的书”。 在编校过程中,我们保留了原书有关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对某些于今已改变或取消的表述、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地名等,保存著作原貌,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行辨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