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清华简地理文献汇证

書城自編碼: 413698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歷史普及讀物
作者: 魏栋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82004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2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抗战 1931-1945
《 中国抗战 1931-1945 》

售價:HK$ 107.8
梁晓声说聊斋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为你揭秘《聊斋》中隐藏的社会规则
《 梁晓声说聊斋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为你揭秘《聊斋》中隐藏的社会规则 》

售價:HK$ 64.9
生物钟与抗衰革命
《 生物钟与抗衰革命 》

售價:HK$ 109.9
压缩现代性的逻辑(西方韩国研究丛书)-以东亚视角重塑对现代性的认知,揭示现代东亚社会矛盾底层逻辑
《 压缩现代性的逻辑(西方韩国研究丛书)-以东亚视角重塑对现代性的认知,揭示现代东亚社会矛盾底层逻辑 》

售價:HK$ 74.8
情绪治愈手册
《 情绪治愈手册 》

售價:HK$ 75.9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宋代文人与党争 知名宋代研究学者沈松勤代表著作 宋代党争史研究开山之作 全面讲解宋代朝堂之争和灭亡的内在根源 》

售價:HK$ 195.8
执念(“执念”从不改变你的命运,只是让你发现命运)
《 执念(“执念”从不改变你的命运,只是让你发现命运) 》

售價:HK$ 64.9
散落在书页上的出版往事
《 散落在书页上的出版往事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本书全面整理了已经公布的清华简中的地理史料,并对学界的研究成果予以清理,并提出新的看法,在多个方面推进了清华简地理问题的研究工作。
內容簡介:
本书辑录清华简地理文献,对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释,并对部分内容做了新研。该书是清华简专题整理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对清华简所涉地理问题研究乃至上古史地研究都会起到较大推动作用。本书兼具资料性和研究性,适合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方向)、中国古代史(先秦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阅读使用。
關於作者:
魏栋(1987—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简牍等文字文物的保护研究、整理研究及相关的先秦历史、地理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文科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目錄
第1章 《楚居》商西周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1
第1節 《楚居》商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1
第2節 《楚居》西周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48
第2章 《楚居》春秋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79
第1節 《楚居》若敖至文王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79
第2節 《楚居》堵敖至孺子王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144
第3節 《楚居》靈王至昭王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157
第3章 《楚居》戰國前期地理史料匯證 181
第1節 《楚居》惠王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181
第2節 《楚居》簡王至悼王時期地理史料匯證 195
第4章 《繫年》第1—4章地理史料匯證 217
第1節 《繫年》第1章地理史料匯證 217
第2節 《繫年》第2章地理史料匯證 229
第3節 《繫年》第3章地理史料匯證 256
第4節 《繫年》第4章地理史料匯證 270
第5章 《繫年》第5—20章地理史料匯證 288
第1節 《繫年》第5章地理史料匯證 288
第2節 《繫年》第6章地理史料匯證 306
第3節 《繫年》第7章地理史料匯證 318
第4節 《繫年》第8章地理史料匯證 331
第5節 《繫年》第9章地理史料匯證 335
第6節 《繫年》第10章地理史料匯證 336
第7節 《繫年》第11章地理史料匯證 337
第8節 《繫年》第12章地理史料匯證 350
第9節 《繫年》第13章地理史料匯證 355
第10節 《繫年》第14章地理史料匯證 357
第11節 《繫年》第15章地理史料匯證 363
第12節 《繫年》第16章地理史料匯證 390
第13節 《繫年》第17章地理史料匯證 399
第14節 《繫年》第18章地理史料匯證 406
第15節 《繫年》第19章地理史料匯證 430
第16節 《繫年》第20章地理史料匯證 442
第6章 《繫年》第21—23章地理史料匯證 460
第1節 《繫年》第21章地理史料匯證 460
第2節 《繫年》第22章地理史料匯證 467
第3節 《繫年》第23章地理史料匯證 479
第7章 《尹至》《湯處於湯丘》等篇夏商西周地理史料匯證 503
第1節 《厚父》(第5册)地理史料匯證 503
第2節 《湯處於湯丘》(第5册)地理史料匯證 504
第3節 《湯在啻門》(第5册)地理史料匯證 513
第4節 《尹至》(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16
第5節 《尹誥》(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27
第6節 《赤 之集湯之屋》(第3册)地理史料匯證 531
第7節 《説命上》(第3册)地理史料匯證 533
第8節 《説命中》(第3册)地理史料匯證 551
第9節 《殷高宗問於三壽》(第5册)地理史料匯證 556
第10節 《程寤》(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58
第11節 《保訓》(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60
第12節 《耆夜》(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64
第13節 《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金縢)》(第1册)地理史料
匯證 572
第14節 《封許之命》(第5册)地理史料匯證 578
第15節 《四告》第一篇(第10册)地理史料匯證 581
第16節 《四告》第二篇(第10册)地理史料匯證 583
第17節 《四告》第四篇(第10册)地理史料匯證 585
第18節 《皇門》(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86
第19節 《祭公之顧命(祭公)》(第1册)地理史料匯證 590
第20節 《攝命》(第8册)地理史料匯證 592
第21節 《芮良夫毖》(第3册)地理史料匯證 594
第22節 《虞夏殷周之治》(第8册)地理史料匯證 595
第23節 《五紀》(第11册)地理史料匯證 597
第8章 《鄭文公問太伯》《越公其事》等篇春秋地理史料匯證 599
第1節 《良臣》(第3册)地理史料匯證 599
第2節 《鄭武夫人規孺子》(第6册)地理史料匯證 601
第3節 《鄭文公問太伯》(甲本)(第6册)地理史料匯證 605
第4節 《鄭文公問太伯》(乙本)(第6册)地理史料匯證 634
第5節 《子儀》(第6册)地理史料匯證 636
第6節 《子産》(第6册)地理史料匯證 647
第7節 《子犯子餘》(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49
第8節 《晉文公入於晉》(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51
第9節 《趙簡子》(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56
第10節 《越公其事》第1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60
第11節 《越公其事》第2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63
第12節 《越公其事》第3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71
第13節 《越公其事》第4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77
第14節 《越公其事》第5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80
第15節 《越公其事》第6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86
第16節 《越公其事》第7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88
第17節 《越公其事》第8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96
第18節 《越公其事》第9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697
第19節 《越公其事》第10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701
第20節 《越公其事》第11章(第7册)地理史料匯證 708
第21節 《治邦之道》(第8册)地理史料匯證 709
第22節 《治政之道》(第9册)地理史料匯證 713
第23節 《天下之道》(第8册)地理史料匯證 717
第24節 《成人》(第9册)地理史料匯證 718
第25節 《禱辭》(第9册)地理史料匯證 722
第26節 《行稱》(第10册)地理史料匯證 725
參考文獻 727
附録一 清華簡主要地理史料簡録 763
附録二 清華簡地名索引 779
後記 790
內容試閱
由竹或木製成的簡牘以及絲質的繒帛,是紙張普及之前中國最主要的書寫材
料,古人常將之合稱爲“竹帛”,其中以《墨子》一書中所説的“書於竹帛”一語最爲有名;唐代詩人章碣《焚書坑》詩中的“竹帛烟銷帝業虛”一句也長期爲世人所傳誦。今人則常把“竹帛”一詞改稱爲“簡牘帛書”,或者徑稱爲“簡帛”,這兩種稱謂應該説都比“竹帛”顯得更爲貼切,因爲簡雖然一般是用竹或木製成,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古人還曾使用過銅、鐵、鉛、銀、金、玉等材質的簡,只是使用的數量和場合比較稀少而已。比如在三國時期,公元 275年,吴郡(今蘇州一帶)就曾發現過用銀製作的簡,長一尺,寬三分,上面刻有年月等字,吴國末帝孫皓以爲是祥瑞,於是下令把年號改成了“天册”(見《三國志·吴書三》),意思是上天賜給的簡册,這也是中國古代唯一一次因爲簡的發現而更换年號的事件;至於用黄金製成的簡,最有名的則是 1982年在嵩山峻極峰所發現的武
則天時期的投龍金簡,係唐代統治者祈福於天地山川的真實反映。
簡帛的使用非常久遠,而且延續了很長的時間。至晚從殷商開始,人們就已
經用簡來書寫記事;帛的使用至少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一直到南北朝以後,簡
帛才逐漸被紙張所取代。可以説,在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歲月中,簡帛一直是中
國歷史與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使用的時間甚至比紙張要更爲長久,中國早期的歷
史文化記述,在一定意義上來説可謂一部簡帛的文化史。
簡帛資料在古代即已時有發現,特别是西漢時期在山東曲阜的孔子故宅所發現
的孔壁中經和在河南汲郡發現的汲冢竹書,對於中國的學術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
響,有關的討論一直延續至今,但是與之相關的竹帛實物都未能流傳下來。 20世紀
以來,全國各地出土了大批簡帛資料,不僅讓我們有機會親眼目睹了兩千多年前的
古人珍貴的手寫文獻,也爲研究古代中國歷史文化打開了另外一扇重要窗户,簡
帛學這個學科也隨之得以建立,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近些年來,簡帛的發現在時間上更爲迅速,在區域上更爲普遍,許多學者甚
至用“井噴”一詞來形容目前的簡帛發現盛况,相關的整理、保護與研究工作也
得以更深入開展。這其中, 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清華簡是一批以“經、史”類
典籍爲主的書籍,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見的重大發現,受到
清華簡地理文獻匯證
了海内外學者重視,對歷史學、考古學、古文字學、文獻學等許多學科産生了廣
泛深遠的影響,成爲當今文史學界的一個研究焦點。
2016年,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
項目“清華簡與儒家經典的形成發展研究”正式得以立項(項目號: 16ZDA114),
本項目旨在將清華簡進行整理出版的同時,對其中的《尚書》《逸周書》《繫年》
等重要典籍進行深入的考釋與研究。科研人員以清華簡的這些新材料爲核心,結合相關的楚系簡帛材料、金文及其他考古材料進行綜合考察,并與傳世文獻相印證,探究這些經典的形成、發展以及其他一系列重要問題,力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在本項目進行期間,多位參與工作的中青年學者還就出土簡帛文獻做了不少專題研究,特别是運用二重證據法,在簡帛文獻對古代文史研究的推動方面做了許多很有意義的闡釋,取得了一批出色的成果。爲此,我們特地組織編輯了這套“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文史研究叢書”,以便讀者更好地瞭解他們所做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當然,這些學術成果中也一定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也希望能够
得到大家的批評和指正。
劉國忠
2025年 1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