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和:经历晚年的孩子
》
售價:HK$
43.8

《
山海经:金彩版
》
售價:HK$
218.9

《
香乘(珍藏版)
》
售價:HK$
217.8

《
何以为名
》
售價:HK$
57.2

《
时刻人文·1723:世界史的10扇窗(从全球史中的10位人物,管窥18世纪世界的格局与变化)
》
售價:HK$
74.8

《
躺椅和舞台
》
售價:HK$
93.5

《
唐密复兴与持松法师
》
售價:HK$
217.8

《
甲骨文丛书·日本社会的历史
》
售價:HK$
119.9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主要介绍了汽车发展简史、汽车名人、汽车品牌与标志、汽车比赛、汽车与社会和汽车发展趋势等内容。本书彩色印刷,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内容翔实,新颖准确,图文幵茂,可读性强,不涉及专业性很强的理论知识。本书可作为职业教育汽车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各类汽车技术人员参考使用。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及配套资源包,凡选用本书作为授课教材的教师均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以教师身仹注册后免费下载;或来电咨询:010-88379201。
|
目錄:
|
目 录前言第一章 汽车发展简史 1第一节 车的起源 1第二节 汽车雏形 7第三节 蒸汽汽车 9第四节 现代汽车 12第五节 电动汽车 19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 27第二章 汽车名人 28第一节 汽车先驱 28第二节 著名汽车公司创始人 33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 48第三章 汽车品牌与标志 49第一节 德国汽车 49第二节 法国汽车 53第三节 意大利汽车 56第四节 英国汽车 60第五节 瑞典汽车 67第六节 美国汽车 69第七节 日本汽车 74第八节 韩国汽车 79第九节 中国汽车 81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 89第四章 汽车比赛 90第一节 著名汽车赛事 91第二节 汽车速度英雄榜 114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 124第五章 汽车与社会 125第一节 汽车外形 125第二节 汽车色彩 135第三节 汽车展览 140第四节 汽车公害 146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 150第六章 汽车发展趋势 151第一节 汽车电动化 151第二节 汽车网联化 155第三节 汽车智能化 158技能训练与实践活动 163参考文献 164
|
內容試閱:
|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贯彻落实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印发《“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精神,将“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全面融入本书,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同时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规定,特对本书第1 版进行了修订。这次修订保持第1 版的基本结构,尽量不涉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由于汽车文化在职业教育课程中较特殊,它是人文艺术类与工程技术类课程的结合,属于非实践、非实训类课程,因此教材编写体例仍保持学科式。修订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改:1) 增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领导”相关内容,实现有机融入,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中,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2)增加内容主要有:第一章第一节增加“中国的贡献:指南车、记里鼓车和木牛流马”,第一章增加第五节“电动汽车”第四章第一节增加“最环保的汽车赛: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E)”增加第六章“汽车发展趋势”等。3) 对内容进行更新完善,使其更加充实、准确;各国汽车工业情况和汽车品牌标志变化较多,更新较多;注重教材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体现“新”和“实”,注重吸收产业升级和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并不断丰富相应数字化教学资源。4) 精简了部分内容,对个别不当之处进行了修订;对文字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尽量做到科学严谨,生动活泼,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通俗易懂,便于自学。建议使用本书的课堂教学时间为60 学时。其中,前言2 学时,第一章12 学时,第二章6 学时,第三章12 学时,第四章8 学时,第五章10 学时,第六章6 学时,机动2 学时,成绩考核2 学时。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教学时间。本书由束永红、林平任主编,吴梦粒、甘小梅任副主编。参与编写的还有李文涛、梁建伟、紫文才。全书由韩龙海主审。在本书编写修订过程中,编者参考引用了网络和报刊登载的一些资料,无法全部注明出处,在此向原文章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的一些内容和观点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