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此中国:时间线上的艺术与文明
》
售價:HK$
250.8

《
胡斯战争(卷一):愚人之塔(《猎魔人》作者波兰历史奇幻巨著)
》
售價:HK$
142.8

《
大清为何轰然倒塌:一本让读者又爽又气、又哭又笑的历史书
》
售價:HK$
74.8

《
真实与真理之间——早期基督教史学探析
》
售價:HK$
107.8

《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
》
售價:HK$
173.8

《
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樊百川著作集)
》
售價:HK$
184.8

《
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7.8

《
汗青堂丛书151·日本中世战争史:武士的命运与下克上
》
售價:HK$
79.2
|
內容簡介: |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本书逐条解读反外国制裁法条文,系统阐释该法的理论基础与条文含义,全面梳理与研究该法实施中的执法实践,为涉外法治中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法律指引。
|
關於作者: |
霍政欣,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国际比较法学会(IACL)联席会员。在国际法与涉外法治领域有深入研究,在中英文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和译著10余部;作为中国法律专家在美国、荷兰、加拿大等国法院参与多起涉外纠纷的解决;围绕国际法与涉外法治主题撰写多份智库报告,并获得中央领导肯定性批示;参加多项重大涉外立法工作;参与多项重要多边及双边条约谈判;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60余项;入选教 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担任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际法与涉外法治”教师团队负责人;荣获2024年度中国法治人物称号。
|
目錄:
|
第一部分 制定背景、立法目的及国际法意涵
一、制定背景
二、制定目的
三、国际法意涵
第二部分 条文释义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第八条
第九条
第十条
第十一条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
第三部分 法律实施实践分析
第一节 法律实施实践概况
一、案例统计与数据
二、反制裁实践的主要特征
三、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节 反外国制裁实施效果评估
一、有效性评估
二、国际法合法性评估
三、对国际法的影响评估
第三节 反外国制裁法律实施与完善建议
一、法律制度发展完善
二、行政执法效能提升
三、司法参与体系建设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附录二 《反外国制裁法》实施实践案例统计表(2021年1月至2024年9月)
附录三 关于对美国哈德逊研究所、里根图书馆及其负责人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令第 1号)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国家或国家集团通过实施经济、金融、贸易或其他形式的对外制裁,以达到政治、经济目的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常见的现象。愈加频繁地以国内法为依据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以实现其全方位遏制、打压中国的目的。截至2024年10月12日本书书稿完成,被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外国资产管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OFAC)列入制裁名单的中国内地实体和个人已达769个。不仅如此,近年来,美国政府通过修复和加强与其西方盟友的关系,高举所谓的“价值观外交”及“人权外交”的旗帜,不断加大对华联合制裁和打压的力度。例如,2021年3月,美国、欧盟、英国和加拿大以一致的步调宣布以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对华制裁,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压力显著增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1年6月10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以下简称《反外国制裁法》),旨在为针对外国干涉我国内政的单边制裁采取反制措施提供立法保障。该法甫一颁布,即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
《反外国制裁法》“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反’字”,我国立法机关通过提出“反外国制裁法”的概念,在显著位置重申中国外交的原则立场和宣誓立法目的,强调该法的防御性和被动性特征,从而与美国等国采取的进攻性单边制裁形成显著区别。不过,从法理上看,该法规定的反制裁措施在性质上仍然构成国际法上的单边制裁。鉴于单边制裁的合法性问题在现行国际法体系下尚处于“灰色地带”,对该法的国际法含义展开探析,并对其在国际法上的合法性进行学理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如何确保其未来在国际法治的轨道上实施,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自《反外国制裁法》生效以来,我国外交部多次适用该法,对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个人和实体实施制裁,已积累了越来越多的执法实践。系统梳理这些实践案例,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反外国制裁法》具有重要价值。
鉴于此,本书旨在对《反外国制裁法》理论基础和条文含义进行系统阐释,并对该法实施三年多的执法实践展开全面梳理与研究,冀以从法理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解读该法。细言之,本书第一部分先对国际法上制裁的种类和定义等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探讨,再系统分析和厘定单边制裁在当代国际法上的合法性边界,以此为基础,对《反外国制裁法》在国际法上的性质及其合法性问题进行理论建构和学理阐释。本书第二部分对《反外国制裁法》进行逐条解释,旨在从关联立法、法条释义和法律适用三个维度对该法进行细致解读和分析。本书第三部分对《反外国制裁法》实施以来,我国执法机关实施该法的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学理分析。
本书的写作分工如下:我负责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部分的撰写以及全书的修改和定稿;对外经贸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鄢雨虹博士负责第二部分《反外国制裁法》第1条至第4条释义的撰写;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生郭融融负责第二部分《反外国制裁法》第5条至第11条释义的撰写;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生陈静负责第二部分《反外国制裁法》第12条至第16条释义的撰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讲师陈锐达博士负责本书第三部分的撰写。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限于本书作者的研究水平与能力,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我衷心希望借此求教于方家,从而共同推动我国反制裁法治体系的完善,为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霍政欣
2025年1月
于北京海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