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黑格尔与国家
》
售價:HK$
107.8

《
和平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遗产
》
售價:HK$
206.8

《
欧洲早期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与西方汉学的兴起 儒学与欧洲文明研究丛书
》
售價:HK$
206.8

《
烟草:一部资本主义政治史
》
售價:HK$
85.8

《
AI短视频创作攻略
》
售價:HK$
96.8

《
黛莱丝的一生(诺奖得主莫里亚克钟爱之作,当婚姻变成“枷锁”,人生如坠漫长黑夜)
》
售價:HK$
52.8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四):20世纪早期音乐
》
售價:HK$
261.8

《
英格兰的扩张
》
售價:HK$
96.8
|
內容簡介: |
《國語》凡二十一卷,記八國之“語”,其文“宏衍精潔”,對語言學、歷史學、文獻學而言都具有極重要的研究意義。本書即期望按照王國維所提倡的“二重證據法”,以“地下之新材料”檢驗補充“紙上之新材料”。將出土文獻這類新材料與傳統的校勘考訂方法相結合,校訂、解讀《國語》文本。本書校釋了幾十餘例《國語》字詞,還對學界以往利用出土文獻校讀《國語》的二十餘例可信意見予以補充説明。《國語》與《史記》《管子》《吴越春秋》等古書中存在不少異文,本書也希望利用出土文獻所提供的“觸發性機緣”分析這類異文形成的原因。在校勘文本的基礎上,本書還搜集、整理了清華簡《越公其事》、慈利楚簡《吴語》等出土文獻材料中可與《國語》對讀的語句、段落,並依據此類材料分析今本《國語》編纂與成書的過程。
|
關於作者: |
李聰,男,漢族,1990年11月出生,山東青島人,歷史學博士。2017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2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21至2023年於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23年入職河北大學。研究領域爲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學。先後在《中國史研究》《文獻》《出土文獻》《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等專業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上海市社科規劃年度課題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各一項。
|
目錄:
|
序
凡 例
緒 論
一、學術史回顧
二、先秦兩漢出土文獻對於《國語》文本校勘與解讀的重要作用
三、研究對象與研究内容
第一章 利用出土文獻校釋《國語》文本
第一節 校正訛字
1.甚好仁而强/信仁以爲親/仁所以行也,信所以守也
2.夫二國士
3.使夫人怒也
4.諄趙鞅之故
5.纂修其身/欲修先王之緒
6.吾秉君以殺太子
7.兼受而介福
8.畏黷敬也
9.去而厚惡,惡不可重
第二節 闡明詞義
1.蔑天命/蔑卜筮
2.復言
3.臣不心競
4.是知天咫,安知民則/神狎民則
5.拘夏
6.死生因天地之刑
7.承序
8.德音
9.賓享
10.寔式靈之
11.服兵擐甲
12.鮮其繼/鮮民財
13.若民煩,可教訓
第三節 因聲求義
1.民疾其態
2.齒牙爲猾/猾其中/滑夫二川之神
3.糾虔天刑
4.教不肅而成
5.樹德於民以除之
6.民旁有慝
7.審固
8.不式諸戎、狄、楚、秦
9.暱於權
10.不更厥貞
11.今晋寡德而安俘女
12.擊菒除田
13.囷鹿空虚
14.味一無果
15.主楚怨
第四節 鉤沉古義
1.曾孫
2.男女相及
3.狃中軍之司馬
4.日完
5.子女
6.踰
7.反
8.誰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
第二章 衍生性文本生成過程中的誤抄與誤改:利用出土文獻材料考辨《國語》異文
第一節 因襲、同源:考察《國語》異文材料的兩個維度
第二節 考釋性的轉録方式與《國語》異文的生成
一、誤識字形
二、混淆正文與注文
三、不明詞義與語法
第三節 衍生性文本的誤改與文本的曲解、失序
第三章 利用出土文獻校釋《國語》所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節 避免不恰當的趨同與立異
第二節 文本校釋的前提:正確理解出土文獻中的字形與辭例
第四章 出土文獻視域下的《國語》文本編纂與生成
第一節 文本未定之時:慈利楚簡與《國語·吴語》文本的生成
一、由“章”到“篇”的過渡形態:慈利簡《吴語》與今本《吴語》内容、分章的差異
二、編選與删改:慈利簡所見《吴語》佚文
三、單篇流傳亦或全帙編定:《國語》的成書過程
第二節 文本的捃摭與整合:清華簡《越公其事》與《國語》文本的編纂
一、改編與重構:《越公其事》與《國語》叙事立場的差異
二、捃摭與雜糅:清華簡《越公其事》與《國語》的同文文本
第三節 文本的衍生:馬王堆漢墓帛書與《國語·越語下》
第五章 出土文獻中所見《國語》異文材料的整理
第一節 慈利楚簡《吴語》篇
第二節 清華簡《越公其事》
第三節 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四種
第四節 棗紙簡《齊桓公自莒返于齊》
結 語
參考文獻
後 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