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HK$
437.8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HK$
141.9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HK$
96.8

《
墨菲定律受益一生的黄金法则和人生定律心理学基础入门
》
售價:HK$
53.9

《
企业国家:一部日本经济史
》
售價:HK$
140.8

《
汉简《苍颉篇》研究
》
售價:HK$
140.8

《
抑郁症(精装全彩版)牛津科普系列:拨开抑郁症的迷雾,探索情绪背后的深层真相
》
售價:HK$
96.8

《
天才的盛会:文艺复兴艺术三百年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本书通过对古今中外部分文学作品中的税收元素进行收集、整理、归纳、解读,旨在从另一个视角探寻税收的深刻内涵。
从先秦典籍到明清小说、从唐诗宋词到史学专著……让您从不同角度了解各个时代、各个地域的税收特点。
|
內容簡介: |
税收,一方面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每一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在以土地税和人头税为主的中国古代,赋税成为黎民百姓平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缺少税收这一元素,从先秦典籍到明清小说,无不如此。本书以税收元素为视角,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税收元素进行搜集、归纳、整理,探寻税收在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两方面内容:一是从税收名称的变迁过程介绍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二是指出税收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定位,即“事实型税收”和“立场型税收”。
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中的税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四书五经、史学专著、古代诗词、小说、影视作品、其他文学作品。
|
關於作者: |
李波,男,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学会财政史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为湖北经济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税收理论研究,同时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研究方向为税收政策制度、税务管理、财税史与财税文化。已出版的代表著作有《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税收政策研究》。近年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以负责人身份主持多项科研课题。
|
目錄:
|
第一章税收与文学作品 /001
第一节 税收名称的变迁 /001
第二节 税收在文学作品中的定位 /011
第二章四书五经中的税收 /013
第一节 四书五经概述 /013
第二节 《诗经》中的税收 /018
第三节 《礼记》中的税收 /026
第四节 其他典籍中的税收 /032
第五节 四书五经中的赋税思想 /047
第三章史学专著中的税收 /055
第一节 《史记》中的税收 /055
第二节 《食货志》中的税收 /074
第三节 《资治通鉴》中的税收 /089
第四节 重大赋税改革在史学专著中的记载 /099
第四章古代诗词中的税收 /104
第一节 诗词概述 /104
第二节 白居易诗词中的税收 /107
第三节 苏轼诗词中的税收 /126
第四节 其他诗歌中的税收 /139
第五章小说中的税收 /180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税收 /180
第二节 《红楼梦》中的税收 /190
第三节 其他小说中的税收 /198
第四节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税收 /211
第五节 外国小说中的税收 /221
第六章影视作品中的税收 /226
第一节 国产影视剧中的税收 /226
第二节 美国电影中的税收 /240
第三节 影片 《美人税》引发的思考 /251
第七章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税收 /260
第一节 散文中的税收 /260
第二节 与税收有关的成语 /264
第三节 与税收有关的其他词句 /267
主要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81
|
內容試閱:
|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它是文化中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从来不缺少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们都有所属时代的烙印。由于是无数先辈所创造出的智慧结晶,所涉及的传统文化部分为当代读者深刻地呈现了各个时期丰富多彩的历史脉络。
税收,一方面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每一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在以土地税和人头税为主的中国古代,赋税成为黎民百姓平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从来不缺少税收这一元素,从先秦典籍到明清小说,无不如此。但税收这一元素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定位也有所差别。以史学专著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纪实类的,这类作品中提到的税收就是一种经济制度或经济现象,可以称为 “事实型税收”。而创作类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散文小说等,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税收大多数情况下往往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更多的是负面的感情色彩。作者常常借用税收这一元素表达两种感情: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与怜悯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怒,姑且称为 “立场型税收”,顾名思义,这类税收反映了作者的主观立场。
与纪实类文学作品直铺陈述的写作手法不同,创作类文学作品运用了很多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再加上又带有作者本人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这就要求读者对这一类文学作品中所涉及的税收元素应该秉持更加理性客观的态度加以认识。
除了纪实类的文学作品 (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以及创作类的文学作品 (包括诗词、小说、散文、影视剧本等),很多通俗的成语、歇后语、谚语中也有税收元素。本书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税收元素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探寻税收在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也是从财政税收专业领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的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