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律与理性 : 西塞罗《论法律》解读(刘小枫主编;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
售價:HK$
86.9

《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如何让孩子好奇、想学习、走进美丽的数学世界
》
售價:HK$
47.1

《
DK生物运转百科(全彩)
》
售價:HK$
140.8

《
规则怪谈:无罪的嫌疑人 《规则怪谈》系列小说第三部重磅来袭!
》
售價:HK$
52.8

《
文明与战乱:两宋风云300年
》
售價:HK$
85.8

《
万千心理·成人心理治疗计划
》
售價:HK$
107.8

《
遇阳(全2册)【晋江甜文作者提裙代表作,网络原名《放学后别来我办公室》】
》
售價:HK$
87.8

《
通胀的教训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作品之一,全面了解王阳明思想的“心学圣经”。一直在传承,一直有影响。原汁原味呈现阳明心学,领悟“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
|
內容簡介: |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三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被后世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完人”。《传习录》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影响深远。
|
關於作者: |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有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之人,其学术思想更是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对后世影响巨大。
|
目錄:
|
目 录
上卷
徐爱录/002
陆澄录/029
薛侃录/060
中卷
答顾东桥书/090
答周道通书/129
答陆原静书(一)/137
答陆原静书(二)/141
钱德洪跋/153
答欧阳崇一/154
答罗整庵少宰书/167
答聂文蔚(一)/180
答聂文蔚(二)/192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202
教约/205
下卷
陈九川录/210
黄直录/226
黄修易录/234
黄省曾录/246
钱德洪录/252
黄以方录/290
钱德洪跋/310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王阳明(1472—1529),幼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世称阳明先生。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阳明先生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仅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和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的学说在朱学衰颓之际,倡导“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思想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依然闪耀着美妙的光芒。这正是经典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阳明学不仅影响了中国,而且享誉海外。在日本,阳明学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经济腾飞期的韩国,阳明学被奉为精神的范本。后来,其影响又逐渐深入到东南亚诸国、北美洲和欧洲,可见其思想的价值和魅力。
《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学说的主要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儒家哲学著作,堪称王门之圣书,心学之经典。
《传习录》是在王阳明生前及死后陆续编录和刊行的,载于《王文成公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亦有单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内容包括他早期讲学时主要讨论的“格物论”“心即理”以及有关经学本质与心性的问题;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写给时人及门生的七封信,实际上是七封论学书,此外还有“社会教条”等。在中卷最有影响的是《答顾东桥书》和《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着重阐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下卷一部分是讲学语录,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论》。《朱子晚年定论》包括王守仁写的序和由他辑录的朱熹遗文中三十四条“大悟旧说之非”的自责文字,旨在让朱熹做自我批评与自我否定,证明朱熹晚年确有“返本求真”的“心学”倾向。下卷收录的王守仁讲学语录主要是讨论“良知”与“致良知”。
本书选取《传习录》的精华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阅读本书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而且能让读者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