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售價:HK$
94.4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27.4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HK$
81.4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HK$
105.0

《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售價:HK$
92.0

《
中国蝉科图谱
》
售價:HK$
125.6

《
清学沉思录
》
售價:HK$
221.8

《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笔自传)
》
售價:HK$
108.9
|
編輯推薦: |
本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药典”,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集毕生精力所著,是中国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影响了无数人。本书以权威的金陵古本为蓝本,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删繁就简,精选精校,辑录精华,保留了至今常见常用的本草,及切实有效的复方,原汁原味再现天下第一药典之精华,指导今人认识本草。
|
內容簡介: |
《本草纲目》是成书于我国明代的一部杰出的药物学著作,也是一部集16世纪以前中国本草学之大成的药典,对我国近代药物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极佳的声誉,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本书为《本草纲目》的精选本,根据我们当代人的健康需要进行了节选,突出其科学性、实用性,从而使大家免于去煌煌190多万字的巨著中辛苦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
關於作者: |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的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李时珍23岁时随父学医,33岁时因医好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症而医名大显,先是被聘为楚王府的奉祠正,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院判,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自1552年起,李时珍开始着手编写《本草纲目》,他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多次外出考察,至1578年初稿完成,接下来的十年又三易其稿,前后历时40年。1596年,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
目錄:
|
目 录
第一卷?序例
七方/001
十剂/006
五味宜忌/014
五味偏胜/017
标本阴阳/018
升降浮沉/019
服药食忌/020
妊娠禁忌/021
饮食禁忌/022
第二卷?百病主治
项强/026
脚气/026
健忘/029
消渴/031
遗精梦泄/034
痛风/036
头痛/039
眩运/041
须发/043
胡臭/047
第三卷?草部
人参/050
芍药/054
牡丹/056
茉莉/058
郁金香/059
薄荷/060
菊/062
葵/064
月季花/068
第四卷?谷部
小麦/070
稻/075
薏苡/077
黄大豆/080
赤小豆/081
绿豆/084
豌豆/088
蚕豆/089
豇豆/090
豆腐/090
饴糖/091
酱/093
醋/094
酒/096
第五卷?菜部
韭/104
葱/107
蒜/112
生姜/114
胡萝卜/117
白花菜/118
莴苣/119
甘薯/120
百合/121
竹笋/123
冬瓜/126
南瓜/129
丝瓜/130
苦瓜/133
紫菜/134
木耳/135
雚菌/136
第六卷?果部
李/137
杏/140
桃/143
栗/150
枣/153
梨/157
山楂/160
橘/163
橙/167
柚/169
杨梅/170
樱桃/172
荔枝/174
椰子/177
无花果/179
甜瓜/180
西瓜/182
葡萄/183
猕猴桃/185
甘蔗/186
诸果有毒/187
第七卷?木部
柏/188
松/192
檀香/198
梧桐/200
槐/201
柳/206
桑/210
枸杞·地骨皮/217
琥珀/220
竹/222
第八卷?鳞部、介部
鲤鱼/230
青鱼/234
鲫鱼/235
鲈鱼/238
鱼/239
虾/240
鲍鱼/241
鱼子/243
蟹/244
牡蛎/248
蚌/250
文蛤/251
蜗螺/252
诸鱼有毒/254
第九卷?禽部、兽部
鹅/255
鸡/258
鸽/264
豕/266
羊/271
牛/275
马/279
驴/282
驼/285
酪/287
阿胶/288
牛黄/289
诸鸟有毒/291
诸肉有毒/291
解诸肉毒/292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人就称药物为本草,从此有关药物著作,多以本草命名。本草不仅仅包含植物,它们有的长在田埂,有的隐身山林,有的畅游水中,有的展翅高空,尽管“出身”各有不同,但都遵循自家天性,保存了各自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保健养生、疾病防治等方面都发挥了不错的功效,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赞许。
在诸多知名的本草典籍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颗明珠显得尤为璀璨。《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倾尽毕生精力和智慧,参考近千部医药著作,在对古代本草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共两百多万字,集几千年的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对后世的食物养疗学、饮食烹饪学、医药学、动物学、种植学等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并于17世纪流传到海外,先后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对中国及世界药学的发展贡献极大。
有人说《本草纲目》是已经过时的医学作品,认为其中很多物品药材已经不合时宜或再难找到。事实上,《本草纲目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其可贵之处在于总结了前人所不能概括的诸多中药材常识,对现今中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草纲目》卷宗分类丰富,内容广博,给一般读者的学习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本着“取古人之要义,为现代人所实用\的原则,对《本草纲目》进行了选编,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原 序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皇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