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部非洲精选文学作品研究

書城自編碼: 41267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朱振武
國際書號(ISBN): 9787569721348
出版社: 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2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89.4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HK$ 141.9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HK$ 164.8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HK$ 74.8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HK$ 108.9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HK$ 86.9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HK$ 86.9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HK$ 184.8

內容簡介:
“非洲文学研究丛书”是我国首个非洲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的成果。“经典文学作品”是指世界文学界已经认可的非洲文学作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龚古尔奖等大型文学奖的作品。“精选文学作品”则是中国学者经过调研遴选出的优秀作品。该分册所指“中部非洲”并非地理意义上的“非洲中部”。在地理位置上赞比亚、马拉维属于东部非洲,津巴布韦属于南部非洲。但从文学、文化方面来看,进入20世纪后,随着津巴布韦英语文学的兴起和繁盛,开始出现“中部非洲英语文学”的概念,学界把原本属于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属于东部非洲的马拉维和赞比亚划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文学区域来看待。原因是这三国系殖民时期英属南部非洲殖民地的中部,不仅被殖民经历有诸多共通之处,而且地理环境相似,自古以来各方面的交流也较为频繁,在文学题材、作品主题、创作手法等方面具有较大共性。该分册共十五篇,研究了津巴布韦、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小说和诗歌,包括12部小说、2篇诗歌和1部传记。
目錄
总序 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 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

001 津巴布韦文学
003 第一篇 依温妮·维拉小说《石女》中的树木意象与爱情寓言
019 第二篇 约翰,埃佩尔小说《缺席了,英语教师》中殖民者替罪羊的为仆之路
035 第三篇 布莱昂尼·希姆小说《这个九月的太阳》中的自省意识与宽恕主题
053 第四篇 查尔斯·蒙戈希小说《待雨》中的文化纽带重塑
069 第五篇 多丽丝,莱辛小说《野草在歌唱》中摩西主体性的三重建构
085 第六篇 齐齐,丹格仁布格小说《惴惴不安》中的身体、空间和性别
107 马拉维文学
109 第七篇 斯蒂夫·奇蒙博诗歌《断珠弦》中劳役非洲女性的美丽珠锁
133 第八篇 戴尼斯·姆帕索小说《为了教会的利益谋杀》中的互文艺术与文化绎思
151 第九篇 詹姆斯·恩戈贝小说《咸味的甘蔗》中“甘蔗”的三重象征
169 第十篇 萨缪尔·恩塔拉小说《非洲之子》中的梦境与困境
187 第十一篇 杰克·马潘杰诗集《最后一支甜香蕉》中的隐喻构成
215 第十二篇 莱格森·卡伊拉小说《金加拉》中失落的男性主体
237 赞比亚文学
239 第十三篇 肯尼思.卡翁达传记《赞比亚必将获得自由》中的非暴力自由与行动
263 第十四篇 纳姆瓦利·瑟佩尔小说《古老的漂流》中的虚幻叙事与历史书写
281 第十五篇 多米尼克·穆莱索小说《哑巴的舌头》中的反殖民书写
297 参考文献
311 附录 本书作家主要作品列表
內容試閱
总序: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 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
  202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似乎又爆了一个冷门,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此殊荣。授奖辞说,之所以授奖给他,是“鉴于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对文化与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的毫不妥协且富有同情心的洞察”。古尔纳真的是冷门作家吗?还是我们对非洲文学的关注点抑或考察和接受方式出了问题?
  一、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
  英语文学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始终势头强劲。从起初英国文学的“一枝独秀”,到美国文学崛起后的“花开两朵”,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南非、肯尼亚、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索马里、坦桑尼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英语文学遍地开花的“众声喧哗”,到沃莱·索因卡、纳丁·戈迪默、德里克·沃尔科特、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J.M.库切、爱丽丝·门罗,再到现在的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等“非主流”作家,特别是非洲作家相继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国际重要奖项。英语文学似乎出现了“喧宾夺主”的势头。事实上,“二战”以后,作为“非主流”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非洲文学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在世界文坛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对此我们却很少关注,相关研究也很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较多跟随西方人的价值和审美判断,而具有自主意识的文学评判和审美洞见却相对较少,且对世界文学批评的自觉和自信也相对缺乏。
  非洲文学,当然指的是非洲人创作的文学,但流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代非洲人对非洲的书写也应该归人非洲文学。也就是说,一部作品是否是非洲文学,关键看其是否具有“非洲性”,也就是看其是否具有对非洲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和对在非洲生活、工作等经历的深层眷恋。非洲文学因非洲各国独立之后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诸多问题而发展出多种文学主题,而“非洲性”亦在去殖民的历史转向中,成为“非洲流散者”(African Diaspora)和“黑色大西洋”(Black Atlantic)等非洲领域或区域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标识,并在当前的全球化语境中呈现出流散特质,即一种生成于西方文化与非洲文化之间的异质文化张力。
  非洲文学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其流散性表征,从一定意义上讲,整个非洲文学都是流散文学。非洲文学实际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定义和表达,例如非洲本土文学、西方建构的非洲文学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所理解的非洲文学。中国的非洲文学也在“其他”范畴内,这是由一段时间内的失语现象造成的,也与学界对世界文学的理解有关。从严格意义上讲,当下学界认定的“世界文学”并不是真正的世界文学,因此也就缺少文学多样性。尽管世界文学本身是多样性的,但我们现在所了解的世界文学其实是缺少多样性的世界文学,因为真正的文学多样性被所谓的西方主流文化或者说是强势文化压制和遮蔽了。因此,许多非西方文化无法进入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关注视野。
  ……

津巴布韦文学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简称“津巴布韦”,旧称“南罗得西亚”(Southern Rhodesia,1953-1965)、“罗得西亚”(Rhodesia,1965-1979)等,是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制造业、农业、矿业为三大经济支柱。晚近到1980年4月18日独立建国。在非洲被英国殖民的国家中白人移民较多,土地等殖民遗留问题也较为严重。由此造成的独特的殖民和后殖民经历形塑了津巴布韦文学的与众不同。这个国家的黑人和白人文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都取得了不俗成就。二者之间通常界限分明,但也有水乳交融的地带。2000年该国启动的“快车道”土地改革计划从白人农场主手中夺回了绝大部分土地,基本解决了土地资源占有严重不公的问题,但也是导致津巴布韦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急遽下滑、社会动荡不安的要因。这次土改将津巴布韦带入历史转型期,为津巴布韦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激发了作家们蓬勃的创作热情。
  津巴布韦的书面语文学是英国殖民的产物,包括本土语的绍纳语(Shona)文学和恩德贝莱语(Ndebele)文学,以及英语文学。成就最大的当属英语文学。津巴布韦的英语文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期,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前后迎来井喷式发展,成为非洲英语文学的一支劲旅,进入21世纪后发展尤为迅速。知名作家作品包括多丽丝菜辛的《野草在歌唱》、查尔斯·蒙戈希的《待雨》、丹布达佐·马瑞彻拉的《饥饿之屋》、齐齐·丹格仁布格的《惴惴不安》、依温妮.维拉的《石女》、约翰.埃佩尔的《缺席了,英语教师》、佩蒂娜·加帕的《东区挽歌》、布莱昂妮·希姆的《这个九月的太阳》、诺维奥莉特·布拉瓦约的我们需要新名字》等。
  第一篇 依温妮·维拉小说《石女》中的树木意象与爱情寓言
  作家简介
  依温妮·维拉(Yvonne Vera,1964-2005)出生于津巴布韦西南部的布拉瓦约市(Bulawayo)。她的父亲开明且重视教育,不仅支持她上学,还时常购买书籍供她阅读。维拉自幼喜欢阅读、写作和讲故事,童年时就展现出了文学才华。中学毕业后曾前往欧洲游历,之后在加拿大的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留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维拉是津巴布韦本土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女性,嫁给加拿大的丈夫后曾在多伦多生活八年。出于对故土的眷顾,她于1995年重回津巴布韦,并于1997年至2003年间担任津巴布韦国家美术馆馆长,为津巴布韦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2003年,维拉被诊断患有艾滋病,两年后不幸病逝于多伦多。维拉被称为“作家中的作家”,是津巴布韦最有影响力、最具特色的作家之一,也是非洲文坛重要的后殖民女性主义作家。她的主要作品有短篇故事集《你为什么不刻其他动物》(Why Dont You Carve Other Animals,1992)和五部长篇小说——《尼涵达》(Nehanda,1993)、《无名》(Without a Name,1994)、《无言》(Underthe Tongue,1996)、《燃烧的蝴蝶》(Butterfly Burning,1998)和《石女》(TheStone Virgins,2002)。她的作品有的在津巴布韦国内外获多项文学奖,有的早在2005年前后就已有近十种文字的译本,还有的作品选文进入了津巴布韦和欧美学校的教材。《燃烧的蝴蝶》入选“20世纪非洲百佳图书”,并于2019年出版中译本,这是中国首次译介的维拉的作品。维拉以关注女性悲苦命运和独特的诗化语言见长,她的小说诗意浓厚、引经据典,而且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政治关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