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人生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書城自編碼: 412649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蔡澜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72001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九色鹿·渤海国政治制度研究
《 九色鹿·渤海国政治制度研究 》

售價:HK$ 108.7
宠物造型设计与修剪(王欣)
《 宠物造型设计与修剪(王欣) 》

售價:HK$ 61.6
酱卤食品加工
《 酱卤食品加工 》

售價:HK$ 64.9
他惯会装乖
《 他惯会装乖 》

售價:HK$ 52.8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1919—1939年美国社会生活史 》

售價:HK$ 107.8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HK$ 63.8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HK$ 64.9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1. 蔡澜身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在华人群体中有很高知名度,长期担任专栏作家、电影监制、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在社交媒体上也较为活跃,出版过多部散文随笔作品,且都较为畅销,有一定的读者基础。
2. 蔡澜“人生真好玩”三部曲,分别侧重讨论美食、旅行和生活,内容涵盖全面,能较为真实地反映作者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文艺才能。
3. 金庸、谢霆锋、陈晓卿、汪涵、大张伟等名人,以及《新周刊》、CCTV《开讲啦》《看点》、《南方人物周刊》等媒体联合推荐。
4. 蔡澜先生“御用”插画师苏美璐亲绘制封面及内文插图。
內容簡介:
文化名人蔡澜博学多才,人生经历丰富,一直游走于世界各地,不仅仅记录美食、美景,更记录人生百态,体味人间烟火气,这些都为他的散文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本书以“美食”为主题,精选了蔡澜多篇散文随笔,如《一品宴》《法国早餐》《吃的讲义》等,讲述了蔡澜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更为立体和真实的蔡澜。
關於作者:
蔡澜
作家、生活家、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现居中国香港。
为人通达智慧、幽默风雅,其写作以小品文见长,著有《人生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去看世界的热闹》《何妨慢生活》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目錄
第一章 大自然的恩赐
一个完美的蛋
八蛋
煎蛋
煮蛋
炒蛋
蒸蛋
烧蛋
烚蛋
焗蛋和混蛋
蘑菌菇菰
花生颂
乌鱼子
蟹颂
仙馔
养殖金枪鱼
骨髓精髓
野猪大餐
全鹿宴
第二章 为了这道菜
炒饭的艺术


米粉颂
黄鳝饭
开水白菜
烧卖
虾饺
怀旧大包
面痴(上)
面痴(下)
为了一碗完美的拉面
天妇罗
正统的寿司
咖喱十味
为了一碗牛肉河
海南鸡饭的研究
青菜落
微小又伟大的食物
第三章 食在八方
护国寺小吃
热冬
二锅头和燕京
食在重庆
烧鹅先生
盒饭颂
陆羽茶室的晚宴
砂糖橘
澳门餐
鼎泰丰
一品宴
日本火锅
鳗鱼屋野田岩
新加坡小食有其形无其味
法国早餐
意大利早餐
匈牙利厨房
好西餐
第四章 吃的讲义
飞机餐
早餐天下
吃的讲义
绝灭中国饮食文化的罪魁祸首
天下美食
吃些什么?
死前必食
一桌斋菜
求精
猪油万岁论
开间什么餐厅?
味精随想
无酱不欢
逐臭之夫
做不成和尚
內容試閱
《一个完美的蛋》
我这一生之中,最爱吃的,除了豆芽之外,就是蛋了。一直在追求一个完美的蛋。
但是,我却怕蛋黄。这有原因,小时生日,妈妈烚 熟了一个鸡蛋,用红纸浸了水把外壳染红,是祝贺的传统。当年有一个蛋吃,已是最高享受。我吃了蛋白,刚要吃蛋黄时,警报响起,是英国飞机来轰炸日据新加坡,双亲急着拉我去防空壕,我不舍得丢下那颗蛋黄,一手抓来吞进喉咙,噎住了,差点呛死,所以长大后看到蛋黄,怕怕。
只要不见原形便不要紧,打烂的蛋黄,我一点也不介意,照食之,像炒蛋。说到炒蛋,我们蔡家的做法如次:
用一个大铁镬 ,下油,等到油热得生烟,就把发好的蛋倒进去。事前打蛋时已加了胡椒粉,在炒的时候已没有时间撒了。鸡蛋一下油镬,即搅之,滴几滴鱼露,就要把整个镬提高,离开火焰,不然即老。不必怕蛋还未炒熟,因为铁镬的余热会完成这件工作,这时炒熟的蛋,香味喷出,不必加其他配料。
蔡家蛋粥也不赖,先滚了水,撒下一把洗净的虾米熬个汤底,然后将一碗冷饭放下去煮,这时加配料,如鱼片、培根片、猪肉片。猪颈肉丝代之亦可,或者冰箱里有什么是什么。将芥蓝切丝,丢入粥中,最后加三个蛋,搅成糊状,即成。上桌前滴鱼露、撒胡椒、添天津冬菜,最后加炸香的干红葱片或干蒜蓉。
有时煎一个简单的荷包蛋,也见功力。和成龙一块儿在西班牙拍戏时,他说他会煎蛋。下油之后,即刻放蛋,马上知道他做的一定不好吃。油未热就下蛋,蛋白一定又硬又老。
煎荷包蛋,功夫愈细愈好。泰国街边小贩用炭炉慢慢煎,煎得蛋白四周围发着带焦的小泡,最香了。生活节奏快的都市,都做不到。香港有家叫“三元楼”的,自己农场养鸡生蛋,专选双仁的大蛋来煎,也没什么特别。
成龙的父亲做的茶叶蛋是一流的,他一煮一大锅,至少有四五十粒,才够我们一群饿鬼吃。茶叶、香料都下得足,酒是用XO白兰地,以本伤人 。我学了他那一套,到非洲拍饮食电视节目时,当场表演,用的是巨大的鸵鸟蛋,敲碎的蛋壳造成的花纹,像一个花瓶。
到外国旅行,酒店的早餐也少不了蛋,但是多数是无味的。饲养鸡,本来一天生一个蛋,但饲养者急功近利,把鸡也给骗了。开了灯当白天,关了当晚上,六小时各一次,一天当两天,让鸡生二次。你说怎会好吃?不管他们的炒蛋或者奄列 ,味道都淡出鸟来。解决办法,唯有自备一包小酱油,吃外卖寿司配上的那一种,滴上几滴,尚能入喉。更好的,是带一瓶小瓶的生抽,台湾制造的民生牌壶底油精为上选,它带甜味,任何劣等鸡蛋都能变成绝顶美食。
走地鸡的新鲜鸡蛋已罕见,小时听到鸡咯咯一叫,妈妈就把蛋拾起来送到我手中,摸起来还是温暖的,敲一个小洞吸噬之。现在想起,那股味道有点恐怖,当年怎么吃得那么津津有味?因为穷吧。穷也有穷的乐趣。热腾腾的白饭,淋上猪油,打一个生鸡蛋,也是绝品。但当今生鸡蛋不知有没有细菌,看日本人早餐时还是用这种吃法,有点心寒。
鹌鹑蛋虽说胆固醇最高,但也好吃,香港陆羽茶楼做的点心鹌鹑蛋烧卖,很美味。鸽子蛋煮熟之后蛋白呈半透明,味道也特别好。
由鸭蛋变化出来的咸蛋,要吃就吃蛋黄流出油的那种。我虽然不喜蛋黄,但咸蛋的能接受。放进月饼里,又甜又咸,很难顶 ,留给别人吃吧。
至于皮蛋,则非溏心不可。香港镛记的皮蛋,个个溏心,配上甜酸姜片,一流也。
上海人吃熏蛋,蛋白硬,蛋黄还是流质。我不太爱吃,只取蛋白时,会被蛋黄粘住,感觉不好。
台湾人的铁蛋,让年轻人去吃,我咬不动。不过他们做的卤蛋简直是绝了。吃卤肉饭、担仔面时没有那半边卤蛋,逊色得多。
鱼翅不稀奇,桂花翅倒是百食不厌,无他,有鸡蛋嘛。炒桂花翅却不如吃假翅的粉丝。
蔡家桂花翅的秘方是把豆芽浸在盐水里,要浸个半小时以上。下猪油,炒豆芽,兜两下,只有五成熟就要离镬。这时把拆好的螃蟹肉、发过的江瑶柱和粉丝炒一炒,打鸡蛋进去,蘸酒、鱼露,再倒入芽菜,即上桌,又是一道好菜,但并非完美。
去法国南部里昂,找到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厨师保罗·博古斯,要他表演烧菜拍电视。他已七老八十,久未下厨,向我说:“看在老友的分儿上,今天破例。好吧,你要我煮什么?”
“替我弄一个完美的蛋。”我说。
保罗抓抓头皮:“从来没有人这么要求过我。”
说完,他在架子上拿了一个平底的瓷碟,不大,放咖啡杯的那种。滴上几滴橄榄油,用一支铁夹子夹着碟,放在火炉上烤,等油热了才下蛋,这一点中西一样。打开蛋壳,分蛋黄和蛋白,蛋黄先下入碟中,略熟,再下蛋白。撒点盐,撒点西洋芫荽 碎,把碟子从火炉中拿开,即成。
保罗解释:“蛋黄难熟,蛋白易熟,看熟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离火了。鸡蛋生熟的喜好,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不同,只有用这个方法,才能弄出你心目中最完美的蛋。”
《炒饭的艺术》
有身份不必自炊的人、对厨艺一点兴趣也没有的人,请不必看下去。这篇东西读了无益。
通常自己弄几味菜,要是不会炒炒饭的话,真应该打屁股。
炒饭,是烹调之中最基本的一道菜,但是要炒一碟能称上好吃的,最难。
什么叫作好吃和不好吃呢?看一眼即知。
先把蛋煎熟了,再混入饭中的,已经不及格,因为把这两种东西一分开,就不够香了。
炒饭的最高境界在于炒得蛋包住米粒,呈金黄,才能叫得上是炒饭。要达到这个效果,先得下油,待热得冒烟,倒入隔夜饭,炒至米粒在镬中跳跃,才打蛋进去。
蛋不能事先发好,要整个下,再以镬铲炒之,就能达到蛋包饭的效果,给蛋白包住的呈银,蛋黄呈金。两者混杂,煞是好看。
为什么要用隔夜饭?米粒冷却之后才能分开,刚炊熟的黐成一团,不容易粒粒都照顾得到。
至于用什么米来炊呢?蓬莱米和日本米虽然肥肥胖胖,但黏性极强,不是上选,普通米最佳,泰国香米是我最喜欢用的材料。
配料应该是雪柜里有什么就用什么了,不必苛求。爆香小红葱,广东人叫干葱的,已很不错,用洋葱来代替也行,不过要切粒,爆至微焦才甜。
基本上所有的配料都应切粒,只能大过米粒两三倍,才不喧宾夺主。加上一条切粒腊肠,炒饭即起变化,腊肠是炒饭的最佳拍档。
有点虾更好,冷冻的固佳,但新鲜游水虾白灼之后,切粒炒之是正途。绝对不能用养殖的,养的虾已不是虾,是发泡胶。
金华火腿切粒也是好配料,但先得蒸熟。随便一点,用西洋培根代替,爆脆后放在一边待用,没有这两种,也可用叉烧粒入饭。
日本人做中华料理炒饭,喜欢加荷兰豆,一粒粒圆圆绿绿的,扮相好,但味道差。蔬菜之中和炒饭配搭得最好的是芥蓝,将芥蓝干切片,叶子切丝炒之。夏日季节中,用芥菜好了,芥菜任何时候吃都美味,蔬菜不甜的带点苦,更似人生。
豪华奢侈起来,可用螃蟹肉来代替鲜虾,蒸好螃蟹拆肉备用。蒸时在水中下点醋,熟了也不会酸,但拆肉就容易得多。当然,以大闸蟹的膏来炒,美妙得很。
再追求下去,用云丹(uni)来炒,更上一层楼,吃铁板烧的时候,最后大师傅一定来碟炒饭,这时请他来一盒海胆,“嗖”的一声铺在饭上,兜几下,即成。
调味方面,材料丰富的话撒点盐就是。但是单单的一味小红葱炒饭,就要借助鱼露了,鱼露带腥,可避寡,能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喜欢蚝油和大量味精的师傅,最要不得。如果要用蚝油,就宁愿取虾膏了。虾膏分两种,干的一块块的和湿的瓶装的。前者切成薄片后先用油爆,再以镬铲压碎,混入饭中;后者舀一两茶匙在炒饭上。虾膏永远惹味 ,可用它取巧。
上桌之前撒不撒胡椒?就要看你好不好此物,我下胡椒是在把蛋包在米粒的阶段中。
炒饭不能死守一法,太单调,便失去乐趣,我虽然很反对所谓的混合料理(Fusion Food),但是求变化时,在炒饭的上碟阶段加入伊朗鱼子酱,也是一招。法国鹅肝酱则不好用,它太湿了,要煎过之后用镬铲切粒才行。而且得选最好的,不然吃起来总有一股异味,从此对鹅肝酱印象极差,以为都是难吃,那么人生又要少了一种味觉了。
以龙虾肉来代替鲜虾肉也是一种想法,但不能采用澳大利亚或波士顿的龙虾,只有南中国海的龙虾,肉质才不粗糙。
香菇浸水后切粒炒饭也是好吃,但如果把菌类派上用场,那么也有法国黑松露菌和意大利白菌的选择。
粤人有一道姜蓉炒饭,一般是把姜切成碎粒,油爆之。这种方法怎么爆也爆不出姜香来。姜蓉炒饭的秘诀在于把姜磨碎之后,包布挤出汁来,而姜汁弃之,只采姜渣,混入米饭中炒,才够香味。
昨日在菜市场看到新鲜的荷叶,要回来烧一姜蓉炒饭,置于荷叶之上。又逢黄油蟹当造,买了一只,用洗牙齿的Water Pik喷水器把螃蟹腿上的腋下处喷个干净,再以清水喂一天,冲净肠胃,把螃蟹摆在姜蓉炒饭上,荷叶包裹,蒸三十分钟,取出,剪开,香气迫人来。
高贵的材料都属险招,偶尔使之以补厨艺的不精是可以接受的。一吃多了就腻,反效果的。
返回炒饭的精神:是种最简单的充饥烹调。
但是千万要记住的是用猪油来炒,其他什么粟米油、花生油、橄榄油,都不能烧出一碟好炒饭。爆完猪油后的猪油渣,已是炒饭的最佳配料。
“什么?用猪油?不怕胆固醇吗?”小朋友问。
任何东西偶一食之,总可放心。而且,大家都知道胆固醇有好的和坏的。
别人吃的,都是坏的;我们吃的,都是好的。
《吃的讲义》
有个聚会要我去演讲,指定要一篇讲义,主题说吃。我一向没有稿就上台,正感麻烦。后来想想,也好,作一篇,今后再有人邀请就把稿交上,由旁人去念。
女士们、先生们:
吃,是一种很个人化的行为。
什么东西最好吃?
妈妈的菜最好吃。这是肯定的。
你从小吃过什么,这个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脑里,永远是最好的,也永远是找不回来的。
老家前面有棵树,好大。长大了再回去看,不是那么高嘛,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目前的食物已是人工培养,也有关系。
怎么难吃也好,东方人去外国旅行,西餐一个礼拜吃下来,也想去一间蹩脚的中餐厅吃碗白饭。洋人来到我们这里,每天鲍参翅肚,最后还是发现他们躲在快餐店啃面包。
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一个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对吃没有什么兴趣的话,那么一切只是养活他们的饲料。我见过一对夫妇,每天以方便面维生。
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看,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食物的人。
对食物的喜恶大家都不一样,但是不想吃的东西你试过了没有,好吃不好吃?试过了之后才有资格判断。没吃过你怎么知道不好吃?
吃,也是一种学问。
这句话太辣,说了,很抽象。
爱看书的人,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也会接触希腊的神话、拜伦的诗、莎士比亚的戏剧。
我们喜欢吃东西的人,当然也须尝遍亚洲、欧洲、印度、中东和非洲的佳肴。
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
你和宁波人谈起蟹糊、黄泥螺、臭冬瓜,他们大为兴奋。你和海外的香港人讲到云吞面,他们一定知道哪一档最好吃。你和台湾人的话题,也离不开蚵仔面线、卤肉饭和贡丸。一提起火腿,西班牙人双手握指,放在嘴边深吻一下,大声叫出:“呣——”
顺德人最爱谈吃了。你和他们一聊,不管天南地北,都扯到食物上面,说什么他们妈妈做的鱼皮饺天下最好。
全世界的东西都给你尝遍了,哪一种最好吃?
笑话,怎么尝得遍?看地图,那么多的小镇,再做三辈子的人也没办法走完。有些菜名,听都没听过。
对于这种问题,我多数回答:“和女朋友吃的东西最好吃。”
的确,伴侣很重要,心情也影响一切,身体状况更能决定眼前的美食吞不吞得下去。和女朋友吃的最好,绝对不是敷衍。
谈到吃,离不开喝。喝,同样是很个人化的。北方人所好的白酒,二锅头、五粮液之类,那股味道,喝了藏在身体中久久不散。他们说什么白兰地、威士忌都比不上,我就最怕了。
洋人爱的餐酒我只懂得一点皮毛,反正好与坏,凭自己的感觉,绝对别去扮专家。一扮,迟早露出马脚。成龙就喜欢拿名牌酒瓶装劣酒骗人。
应该是绍兴酒最好喝,刚刚从绍兴回来,在街边喝到一瓶八块人民币的太雕,远好过什么八年、十年、三十年的。但是最好最好的还是香港天香楼的。好在哪里?好在他们懂得把老的酒和新的酒调配,这种技术内地还学不到,尽管老的绍兴酒他们多的是。
我给法国最著名的红酒厂厂主去试天香楼的绍兴酒,他们喝完惊叹东方也有那么醇的酒,这都是他们从前没喝过之故。
老店能生存下去,一定有它们的道理,西方的一些食材铺子,如果经过了非进去买些东西不可。
像米兰的IL Salumaio(萨卢麦奥)的香肠和橄榄油,巴黎的Fanchon(方雄)的面包和鹅肝酱,伦敦的Forthum & Mason(福南—梅森)的果酱和红茶,布鲁塞尔的Godiva(歌帝梵)的朱古力等等。
鱼子酱还是伊朗的比俄罗斯的好,因为抓到一条鲟鱼,要在二十分钟之内打开肚子取出鱼子,上盐,太多了过咸,少了会坏,这种技术,也只剩下伊朗的几位老匠人会做。
但也不一定是最贵的食物最好吃,豆芽炒豆卜,还是很高的境界。意大利人也许说是一块薄饼。我在那不勒斯也试过,上面什么材料也没有,只是一点西红柿酱和芝士,真是好吃得要命。
有些东西,也会从最难吃变为最好吃的,像日本的所谓什么中华料理的韭菜炒猪肝,当年认为是咽不下去的东西,当今回到东京,常去找来吃。
我喜欢吃,但嘴绝不刁。如果走多几步可以找到更好的,我当然肯花这些工夫。附近有家藐视客人胃口的快餐店,那么我宁愿这一顿不吃,也饿不死我。
“你真会吃东西!”友人说。
不。我不懂得吃,我只会比较。有些餐厅老板逼我赞美他们的食物,我只能说:“我吃过更好的。”
但是,我所谓的“更好”,真正的老饕看在眼里,笑我旁无人也。
谢谢大家。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