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球书籍史
》
售價:HK$
130.9

《
胡斯战争(卷一):愚人之塔(《猎魔人》作者波兰历史奇幻巨著)
》
售價:HK$
142.8

《
大清为何轰然倒塌:一本让读者又爽又气、又哭又笑的历史书
》
售價:HK$
74.8

《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
》
售價:HK$
173.8

《
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樊百川著作集)
》
售價:HK$
184.8

《
日本中世战争史:武士的命运与下克上【汗青堂丛书151】
》
售價:HK$
79.2

《
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
》
售價:HK$
418.0

《
精力管理:有效地使用时间和专注力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自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来,如何弥补家庭教育法律法规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之间的巨大差距,是家庭教育研究者亟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家庭教育服务是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实现的重要制度安排。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着重分析家庭教育服务的目标导向和建立预防性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意义。中篇系统回顾了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代表性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并分析了其发展背景、理论基础、服务体系和实践效果。下篇则详细展示了符合我国社会文化特点的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试点过程、准随机对照实验和追踪随访效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城乡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提供了科学方案和实践路径。
|
關於作者: |
张会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MSW教育中心主任,吴玉章青年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儿童与家庭研究、循证社会工作干预。在《妇女研究论丛》、Trauma, Violence & Abuse、Child Abuse & Neglec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曾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社会调查报告类)、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奖、首届和第三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
|
內容試閱: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并积极谋划,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当前城乡居民对家庭教育服务需求迫切且多元、父母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育儿焦虑始终处于高位难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具体表现在:宏观组织管理和协调机制缺位,服务内容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精准性,服务形式单一、持续性和趣味性不足,服务效果评估和监管不到位,等等。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来看,家庭教育服务是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实现的重要制度安排。
从儿童权利视角推进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现代化,是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关键是研制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案,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应用广泛并且在减少暴力管教方面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国际上的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尤其重视面向年幼儿童父母提供服务,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护士、社会工作者或非专业人员等为不同类型的家庭提供育儿入户指导、父母支持小组和社区整合服务。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有助于将儿童身心健康问题前置,防患于未然,及早预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并且大大降低后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成本。
中国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源远流长。从古代的家风家训家教建设、近现代的亲子关系转向,到当前国家通过立法对家庭育儿实践进行干预,既体现了家庭教育发展的一般趋势,也体现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独特性。一方面,中国父母逐步认同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育儿方式;另一方面,对年幼儿童的照顾养育仍然传承主干家庭跨代合作育儿的实践模式,代际育儿理念、育儿态度和育儿行为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因而,构建中国特色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需要及时回应当前父母所生活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和所面临的现实性育儿挑战。
为此,本书以保障儿童基本权利为切入点,既观照国际上家庭教育服务的有益经验,又立足中国社会文化变迁背景下的家庭教育实践探索。本书包括上中下三篇,共十二章内容。上篇涵盖第一至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儿童保护与家庭教育服务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儿童虐待与忽视的现状及其身心健康后果,以及从公共卫生视角出发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意义。中篇涵盖第四至第七章,全面系统回顾了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代表性家庭教育服务项目,描述了其发展背景、理论基础、服务内容和实践效果,深入挖掘了家庭教育服务的国际经验及其局限性。下篇涵盖第八至第十二章,结合我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亲子关系变迁,笔者带领研究团队探索了“赋能父母 慧育未来”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试点过程、准随机对照实验和追踪效果,以及农村父母参与家庭教育服务项目的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为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提供科学的循证方案和
实践路径。不过,无论是关于国际经验还是中国实践,本书都只是一管之窥,难免挂一漏万,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本书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聚焦于儿童权利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将家庭教育服务置于保障儿童基本权利的现代化发展脉络之中,尝试从预防服务体系构建角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二是坚持循证实践思路,家庭教育服务立足于科学证据才能切实为父母赋能,并助力儿童的全面发展。改变对父母角色的底层认知,支持积极亲子关系的建立,提升父母非暴力管教水平是循证家庭教育服务的共同基础。三是密切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时代背景,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希冀精准回应当代家庭育儿实践中的难点和痛点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