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CEO的五项修炼
》
售價:HK$
96.8

《
叹为观纸 中国古纸的传说与历史
》
售價:HK$
86.9

《
中国历代男子服饰:图解中国男子传统服饰 解密古代男子穿什么 为什么这样穿
》
售價:HK$
107.8

《
经济学的观念:13位经济学巨匠和他们改变世界的思想(一本书领略群星璀璨的百年经济思想史)
》
售價:HK$
85.8

《
面包+每日三明治(2册)
》
售價:HK$
143.0

《
别乱穿 找准你的专属色:四季十二型人色彩穿搭图解 四季型人色彩搭配
》
售價:HK$
54.8

《
香气正念:用气味调节情绪与身体的嗅觉疗愈革命
》
售價:HK$
65.8

《
遗失的文明:走进神秘的考古世界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全景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展现真理传播者的集体记忆;
亲历者口述,揭开理论工程的神秘面纱;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真实写照;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本基因;
纸页间的初心传承,编译者的精神史诗;
|
內容簡介: |
《为了共同的事业》是的该项目的第三卷,收录了37 位从事中央文献对外翻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世界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源建设、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以及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的口述、回忆资料43 篇。我们知道,经典著作编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编译局始终坚持中译外和外译中同行、翻译与研究及宣传普及并重,不同岗位的工作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的完整体系。本卷就是这些工作领域的真实写照。
|
關於作者: |
分卷主编简介:
刘强,现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献信息建设和管理、马克思主义宣传普及、党的历史和理论对外传播工作。曾参与“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等多个中央重大项目,主持和参与“中国共产党形象海外传播效果评估研究”等多项课题和图书的编写出版工作。
柳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信息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编《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十卷本)等著作6部,参加“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等重大展陈工作多项。
丛书简介: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丛书是为了纪念近代以来那些为了给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源头活水,用毕生精力传播真理之火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者们,对他们毕生的翻译、研究工作经验进行搜集和整理的抢救性项目。主要以采访原中央编译局的局领导和其他离退休老同志,曾在原中央编译局工作过、已调离的老同志或家属,曾为马克思主义翻译传播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在职人员为基础,包括个人回忆录、回忆资料等,并收录了珍贵的图片资料。丛书共五卷。
丛书主编简介:
魏海生,第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
|
目錄:
|
目 录
文献翻译
中国共产党政治文献翻译史上的丰碑
——毛泽东著作翻译工作回忆 / 尹承东 003
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俄文翻译的点滴回忆 / 赵仲元 017
从事俄文翻译二三事 / 徐坚 025
毛主席看我们来了
——参加党的“八大”翻译工作的回忆 / 于沪生 033
难忘的经历
——回忆党的“八大”翻译工作 / 鞠惠芬 041
我从台湾来
——从事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回忆 / 陈弘 049
厚积乃薄发 功到秋华实
——访中央文献译者卿学民 / 王婷婷 069中外交流的“使者”
——中央文献翻译事业中的外国友人 085
日本专家川越敏孝的故事 / 陈弘 087
字里行间的中国情缘
——我印象中的西班牙语专家何力欧先生 / 于琦 093
以“翻译中国”为己任
——记阿文翻译处外籍专家叶海亚先生 / 霍娜 103
我愿意继续做一朵栀子花 / 戴维力 109
理论研究
我与五四运动研究 / 殷叙彝 115
关于中央编译局国际室的回忆 / 殷叙彝 127
我与国际共运史研究 / 李兴耕 153“灰皮书”的二十年与我和同事们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 /
胡文建 167
国际共运史编译和研究工作二三事 / 郑异凡 183
“灰皮书”重生记 / 王学东 201
调查研究是编译局的老传统 / 荣敬本 211
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回顾 / 杨金海 219
文献典藏
“为党存典”
——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工程回顾 / 魏海生 239
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工作断想 / 鲁路 257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回忆图书馆工作逸事 / 高云鹏 273我们的光荣与梦想
——我眼中的中央编译局图书馆 285
忆早期中央编译局图书馆 / 徐汶 287
青春岁月 / 田良英 291
“油印工”的经历 / 刘建设 295
闹市中的一方净土 / 魏海生 299
宣传普及
从马列著作传播展览会到大博物馆计划 / 梁明 305
马克思逝世 100 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 胡永钦 311
在马克思故乡特里尔举办展览的经历 / 胡永钦 320
编辑出版马恩画传的前前后后 / 吴惕安 329在参加马恩列画传编辑工作的那些日子里 / 李楠 347
追寻马克思的足迹
——电视文献纪录片《不朽的马克思》拍摄亲历记 / 冯雷 359
期刊工作
毛主席为我们题写刊名
——《学习译丛》的创办过程 / 冯申 375
一项光荣而又曲折的任务
——《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的中文翻译工作 / 张秀珊 381
走理论与现实结合之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创办与发展 / 李洙泗 385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重要阵地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的创办与发展 / 季正聚 393
当好中央的眼睛和耳朵
——《国外理论动态》的创办与发展 / 李其庆 405与改革开放同行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的创办与发展 / 荣敬本 414
学术交流
为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事业
——追忆中央编译局与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的早期合作 /
顾锦屏 431
国际共运史研究的春天
——回忆第一次卢森堡思想全国学术研讨会 / 李宗禹 439
从大连到东京、林茨
——追忆中央编译局国际所的重要学术交流活动 / 周懋庸 449
“山雨欲来风满楼”
——1990 年 5 月访苏札记 / 李兴耕 457
域外参会散记 / 郑异凡 469
编后记 48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