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深处的南丝路 一部关于南丝路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
售價:HK$
86.9

《
中国航天立体翻翻书
》
售價:HK$
63.8

《
国家工业密码
》
售價:HK$
140.8

《
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所得税:从起源到1820年上下册
》
售價:HK$
217.8

《
舞乐中国·佳人的长袖舞
》
售價:HK$
44.0

《
舞乐中国·唐玄宗的舞乐坊
》
售價:HK$
44.0

《
上古汉语异读词音义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琳派艺术:日本的生活美学
》
售價:HK$
204.6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阐述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背景与困境、理论基础及发展走向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并进而从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学能力发展的角度,具体论述了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把乡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期为造就出一支“爱思想 爱乡村 爱儿童 爱教育”的卓越乡村教师队伍提供理论指导。本书可以作为乡村教师促进自主发展的“帮手”,也可以作为促进乡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抓手”。
|
關於作者: |
彭恬静,女,湖南龙山人,1983年5月,菲律宾莱西姆大学教育管理博士,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讲师,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教育学团队成员,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教育学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公费师范生教育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乡村教育。先后发表教育类论文十余篇,主持省市级课题六项,参与并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三等奖,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1
一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概念 1
二 、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 5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5
四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7
第二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与困境 9
一 、基于结构化理论对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发展问题的
分析 10
二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中国乡村教师发展的困境 12
三 、 当代中国乡村教师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16
第三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18
一 、人本主义理论 18
二 、社会支持理论 22
三 、终身教育理论 26
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29
五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30
第四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走向 31
通往卓越之路: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一 、城乡教师专业协同发展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32
二 、城乡教师专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导向 36
三 、城乡教师专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38
四 、城乡教师专业协同发展的构建路径 39
第二章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43
第一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43
一 、专业发展理念上重乡土情怀重建 43
二 、专业发展知识上重乡土知识体系 44
三 、专业发展能力上重乡村振兴建设 45
四 、专业发展评价上重扎根乡土意识 46
第二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7
一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 47
二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 52
第三章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心理健康发展 57
第一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57
一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工作压力 57
二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65
第二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人格的完善 69
一 、人格魅力的内涵及表现 69
二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70
三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方法 72
四 、新生代乡村基础教育教师的人格特征及重塑 76
第三节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 83
一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现实困境 84
二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意义 87
<<< 目 录
三 、构建乡村基础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支持体系 88
四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提升路径 92
第四章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96
第一节 创建适合乡村学生的学习环境 97
一 、促进师生良性的交往互动 98
二 、构建校园和谐的心理氛围 106
三 、创造恰当且必要的保障条件 110
第二节 选择适合乡村学校的教学策略 120
一 、有序开展教学活动 121
二 、综合运用教学方法 124
三 、多样互补组织形式 127
第三节 设计适合乡村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 136
一 、激发乡村学生的内生动力 136
二 、指导乡村学生的学习活动 144
三 、提高乡村学生的核心素养 153
第四节 采取针对乡村学生特征的教学措施 166
一 、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课程体系 167
二 、采取适合乡村学生的教学方式 174
三 、采取长善救失的育人措施 177
第五章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84
第一节 在与学生的和谐共生中寻求专业发展 184
一 、社会情境下构建师生共生体系 185
二 、学校管理中促进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共生 190
三 、教育主体间创建民主关怀的师生关系 198
第二节 在自我行动中获得自主性专业发展 205
一 、完善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 205
二 、构建激励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管理方式 207
三 、唤醒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 209
第三节 在培训与研修中提升专业能力 212
一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概况 212
二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困境 213
三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困境的原因分析 214
四 、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对策 215
第四节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 221
一 、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221
二 、学校要改善信息化学习条件 225
三 、政府要优化投入 ,搭建信息化平台 229
附录 乡村基础教育教师人格的心理检核 232
参考文献 2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