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黑色的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售價:HK$
60.5
《
解码生物电
》
售價:HK$
75.9
《
艾略特波浪理论:精华笔记图文版
》
售價:HK$
75.9
《
修真十书研究
》
售價:HK$
151.8
《
破碎的杀意(“叙诡天花板”浦贺和宏!《德尔塔的悲剧》后,简中最新悬疑!)
》
售價:HK$
64.9
《
大学问·太平天国再研究
》
售價:HK$
140.8
《
九色鹿·星槎竞帆 无远弗届:大航海时代亚洲区间贸易
》
售價:HK$
141.7
《
壹卷YeBook——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修订版)论世衡史丛书
》
售價:HK$
90.2
編輯推薦:
※ 一部关于饮食的“未来简史”
※ 虫子!分子料理!!人工培养肉!!!
※ 食物犹如一面映射自我的镜子,思考食物的未来也是思考我们自己的未来
※ 告诉我你平时吃什么,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人
※ 一本让你脑洞大开又“细思极恐”的科幻食品参考手册
※ 在《黑镜》中的未来世界正在上演:当食物成为 “社交货币”
※“未来食物”的现在时:太空食品的大众化和大众食物的太空化
※从科学杂志Nature到《周礼》,从《哆啦A梦》到《黑客帝国》,从原始汤到会“说话”的食物……一本综合社会人文理论、前沿科研实践及小说、电影、漫画、艺术等众多领域的超有趣饮食文化漫谈
內容簡介:
本书作者基于饮食的历史与现状,对人类未来的饮食,包括食物、进食方式以及饮食环境等,进行了大胆地预测。在作者的科学设想中,人工培养肉、昆虫餐等令人震惊的事物会成为未来人类的日常食物,3D食物打印机也会成为日常家庭的常用烹饪设备。
關於作者:
石川伸一,1973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农学院,农学博士。现为宫城大学食品产业系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分子食品学、分子烹饪学、分子营养学。著有《料理与科学的美味邂逅:分子料理将改变饮食常识》(化学同人出版社)、《Cook To the Future: 3D 食物打印机预测的24种未来食物》(Graphic社)等。
李现,京都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三江学院日语系讲师,译有《饮食进化简史:人工培养肉、昆虫餐、3D食物打印机》等。
程亮,毕业于东南大学日语系,译有《太宰治全集》《银河铁道之夜》《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等。
目錄 :
序??章 从食物思考未来
一、为何要思考饮食的未来?
二、食物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三、关于“饮食的未来”的见解?
第一章 菜肴的进化论:未来的菜肴什么样
过去 菜肴迄今的演变
一、菜肴的因数分解?
二、有限的食材,变化的烹调?
三、通过食材的传播而诞生、精炼并融合的菜肴?
现在 现代菜肴的背景
一、烹饪界的科学勃兴?
二、基于实证的菜肴阐释与开发?
三、21世纪版食材猎手?
未来 未来菜肴的形态
一、“未来食物”的线索就在这里?
二、3D食物打印机的冲击?
三、虚拟与现实夹缝中的菜肴?
第二章 “未来的身体”什么样:食物与身体的进化论
过去 食物与人类的进化故事
一、祖先通过食物完成的自然选择?
二、为肉着迷的人类?
三、是什么使人类获得了更大的大脑?
现在 食物、健康与疾病
一、饮食与健康的因果关系?
二、肥胖的进化生物学?
三、食欲的控制与放纵?
未来 食物与身体的进化蓝图
一、追求健康的技术?
二、人类将如何通过未来的食物进化??
三、去身体化的人,去人类化的人?
......
內容試閱 :
一、为何要思考饮食的未来 科幻食品的出现
以前在科幻作品里见过的未来食物,在现实中已经触手可及。例如,为解决粮食不足、环境污染等难题,人类正在研发各种代餐。作为其中代表性的一例,人工培养肉(简称“人造肉”)正由幻想变成现实,人造肉就是通过培养细胞形成的食用肉。另外,在烹饪领域,烹调器具与信息通信技术(ICT)相融合,厨房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也在不断进步。
新型食物不仅给食品生产、制造、流通等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更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现有的饮食生活,最终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健康,乃至亲人的阖家团聚、个人的自我认同等意识层面。将来我们吃什么,能吃什么,都与今后的食物技术息息相关。
英国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提出“克拉克三定律”,在第三定律中有这样一句名言:“足够发达的技术与魔法无异。”
例如,平贺源内如果看到现在的智能手机,能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吗?尽管他曾开发出摩擦发电机,怕也无法理解这种依靠电力驱动的智能手机,只会当它是一块装满巧妙机关的板子。何止平贺源内如此,甚至就在短短30年前,能切实预测智能手机出现的人也绝对不多。
我们在预测未来可能被人类发明的技术时,很难于当下就明白其潜力和极限。那些崭新的技术,正是因其崭新,非当前的价值观所能衡量,所以很难被人理解。因此,当下预测的未来食物,只怕会被当成无法实现的科幻和魔法而遭到摒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