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售價:HK$
99.0

《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售價:HK$
83.6

《
售前之道:销售工程师手册(第4版)(新时代·营销新理念)
》
售價:HK$
108.9

《
天地之间:天文分野的历史学研究(增订本)(中华学术·近思)
》
售價:HK$
107.8

《
自由与平等是否兼容?(思库文丛·汉译精品)
》
售價:HK$
68.2

《
消融时代:冰川、气候与人类危机(译见丛书)冰川消融前人类还有多少时间 美国笔会科普文学奖决选作品 纽约时报书单盛赞的警世之书
》
售價:HK$
63.8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
售價:HK$
74.8

《
应期而生 利奥梅拉梅德与现代金融的诞生
》
售價:HK$
86.9
|
編輯推薦: |
三十多年《农民日报》记者生涯的全面记录
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对时代、社会、人心、文化根脉等,做了有温度、有态度的记录和书写,绘制了个体视角中的大千图景。
书中写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经验智慧的篇章,对广大读者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路径和意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向导作用。
|
內容簡介: |
作品集《文兹乡土》收录了作者程天赐从事记者工作而写作的文章,包括散文、时评、杂感、报告文学、通讯等,分为九辑:《山水美人》《诗意家园》《大善乡村》《春节华章》《芬芳节气》《悠悠文心》《文化脉动》《冷暖人间》《世象杂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作品内容丰富,从乡土人情到边关大漠,从山川物产到读书游历,从感怀梦境到心灵独白,皆入笔端。本书是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经验智慧的一个缩影,对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状、路径和意义,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向导作用。
|
關於作者: |
程天赐,高级编辑,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农民日报社文化部工作,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委。三十余件作品获国家和省部级新闻奖。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等转载。
|
目錄:
|
目录
第一辑?山水美人
山丹丹开花六瓣瓣红/003
快意华山行/006
鼓浪屿抒怀/009
去巴音布鲁克草原听长调牧歌/012
探访朔州古长城/017
奥运会上触摸感受人类“大我”/019
人文视角看西部开发/021
向着那份圣洁和高远
——甘孜藏区纪行/025
醉美武夷山水茶/030
古村落里的温州文化密码/034
游黄河三峡/039
老乡们的电话叨扰/042
今夜我不撒谎/044
道德关怀从人延伸到土地/049
文明,地方形象设计的灵魂/051
少女和花/054
白岩溪的“齐天大圣”
——张传房与宜洋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的故事/056
活雷锋京城打工/063
人品和事业一同成长
——记养蜂的朋友张世元/066
智慧善行传播人生艺术
——记香港亚农基金名誉主席郭兆明博士/070
感悟温州节拍/075
驾校变奏曲/078
石不能言最可人/081
吃在“小洞天”/084
岁月与读书/086
林中散叶/087
“动静”一解/090
您是我心中屹立的风景/092
第二辑?诗意家园
古村落的“文艺复兴”
——福建屏南县文创产业引领让传统村落变身时尚之乡/097
村寨有特色?文化增福乐/106
茶香悠悠千年布朗古寨
——云南普洱景迈山“世界茶文化之源”翁基走笔/108
廿八都古镇:深山里的诗意栖居/113
窑湾古镇,见证千年运河文化/118
楠溪江畔:200个文化古村落的“家”/121
领略古村气质美/127
古村落保护,让城市乡村各美其美/129
古村落,多保一个就多一个文化基因库/133
在最美书店“阅”见乡愁/137
亮丽的农业文化名片
——西藏山南市乃东区青稞种植系统走笔/142
农耕风景线?致富聚宝盆
——物华天宝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见闻/146
民间的记忆与遐想/151
第三辑?大善乡村
曹娥江畔,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155
“望兄亭”“送弟阁”,千古佳话美德传/157
鸡黍之约: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金乡县鸡黍村“二贤祠”诚信文化走笔/159
仁医董奉:“杏林春暖”济苍生/162
乡贤范遵厚:为家乡造一座盆景文化名园/165
他让一颗红枣“72变”/169
格局大时路自宽
——记闽兴集团创始人林水俤先生/174
鲤鱼溪:仁乡教化风俗淳?800年人鱼同乐/179
“朱鹮之乡”的人鸟情缘/182
第四辑?春节华章
诗意生活的“华彩乐章”/189
聚合家庭与民族的文化力量/191
年文化心理的吉祥效应/194
从过年,窥见中华民族强健可爱的未来身影/196
癸未羊年的春光/198
灵猴催春早?巧手种福多/200
金鸡报祥瑞?九州倡和谐/202
年味是民众心灵的欢歌/204
新春的感念与祝福/207
春在千门万户中/209
春秋稼穑千田锦?龙年又唱祝福歌/211
亿万农民的笑声/213
马驰中国风?春谱文明曲/215
新春说“福”/218
春天里,我们和时代一起前行/221
活泼泼的年味,从未老去的祝福
——“年画重回春节”主题采风见闻与随感/224
第五辑?芬芳节气
中华农耕智慧惊艳世界
——写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际/233
节气文化启迪“诗意栖居”/236
立春岁首又谋耕/239
滋春润物话雨水/241
一鼓轻雷惊蛰后/243
春景最美是春分/245
梨花风起正清明/247
又是人间谷雨天/249
万物繁茂欣立夏/251
最美农家小满天/253
芒种稼穑增岁丰/255
夏至葱茏景物新/257
倏忽温风小暑来/259
暑气轩昂话大暑/261
一枕新凉立秋来/263
处暑新秋清韵长/265
白露如诗乡情浓/267
粮丰果硕正秋分/269
清秋寒露农事忙/271
霜降原野秋如画/273
蓄藏丰岁立冬时/275
小雪迎冬节物新/277
瑞兆丰年大雪至/279
冬至如年人情暖/281
深冬梅报小寒来/283
大寒迎年庆团圆/285
第六辑?悠悠文心
换一双眼睛看传统看未来
——记行走乡间的艺术人类学者方李莉/289
冯骥才:亲近乡土的民间文化旗手/297
文化部部长谈“文化民生”建设/299
老部长的“农民情结”
——徐惟诚与文化扶贫的故事/303
创造农村文化发展的新疆界/308
乡村旅游产业催生新型城乡文化关系
——对话孙若风/318
传承大气磅礴的陕北剪纸文脉/327
黎锦传承人容亚美:当年靠织锦俘获情郎/331
文化的亲和与感动
——钱金波放飞温州童话红蜻蜓/334
吴桂春:海誓山盟的爱给图书馆/337
第七辑?文化脉动
农民艺术滋养新农村精气神儿
——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观感/345
听!我们广袤田野上的文化脉动/348
剪花花,把自己也剪成花
——剪纸名家高凤莲和女儿刘洁琼、外孙女樊蓉蓉三代传承的故事/353
今日的文化?明日的经济/360
民工文化“民工制造”的意义/364
社会转型:请把文化的根留住/368
“文化民生”的乡村答卷/370
喜闻村寨读书声/378
阅读,让精神世界丰盈芬芳/381
幸福草原?文化相伴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美丽乡村见闻/385
谁动了我的文化“蛋糕”
——影响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的实践和认识误区/389
“文化管家”请进村/392
四海同欢乐?天涯共此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侧记/395
农民体育折射乡村巨变/397
农味文化魅力挡不住
——村BA爆火现象观察/400
大美民俗点燃“文化经济”/403
大众旅游时代,乡村游要有更大作为/407
农业旅游:卖的就是参与和体验
——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的启示/409
一条“稻路”尽赏特色乡村美景
——从“稻耕乐园”石庙子村看盘锦市大洼区全域景观乡村建设/412
美哉!西瓜文化
——写在大兴县首届西瓜节前夕/416
画乡巨野:农民丹青妙手“种”出文化大产业/417
你努力我帮忙?带上手艺奔小康
——“非遗 扶贫”主题采风活动见闻/422
“村友圈”把不在场的人拉回村庄
——一位三农公益人物分享的互联网文化“为村”故事/427
乡村电商演绎不一样的文化故事
——山东曹县电商创业文化现象透视/431
美术创作描绘现代农业华彩篇章/437
第八辑?冷暖人间
不堪的滋味:体验长途客卧/443
吓弟讨公道/446
“大好人”柳泽安逸事/449
挣脱无形的枷锁
——当前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的观察与思考/453
三姐妹牵动万人心?两年后平地起风波
——“东方红”事件的前前后后/457
大上海的风度/470
古田现象
——来自食用菌王国的报告/472
告诉世界“我能行”
——鸡公山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夏令营教育理念的启示/477
你被服务了/482
社会的“痛感神经”不能失灵/484
雪灾冰冷中的“中国感动”/486
灾难中诠释生命的高贵与尊严/489
另一种力量?另一种感动/491
哀悼日,我们的心同祖国贴得更近/493
第九辑?世相杂谈
解开迷信之谜/497
“玩”的研究/499
也说“四风”/501
排场与做戏/503
陪?斗/505
“广东话”现象/507
“上帝”的选择权/509
给“器皿人”加加热/511
英雄断想/513
众目关注“透明度”/515
想到了“专业户”进政协/516
当代表也不易/517
数据无言/518
批评是一笔财富/519
鼓掌之后说“官”念/520
向沈浩学习如何做人与做成事/521
与孩子共享成长的快乐
——一篇家长作业/523
生命的况味
——读田世信的两件雕塑/526
美说,我还是光着身子吧
——兼评陈皖山的人体油画/528
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演出观感/530
书法是力之舞蹈
——读张爱国书法作品想到的/532
题画诗见人品画理/534
看电视、小家子气及其他/536
慢半拍/538
补?白/540
在草原上看话剧《搭马架子的人》/541
大明星和小男人的悲剧/543
后?记/545
|
內容試閱:
|
山丹丹开花六瓣瓣红
“七一”前夕,“中国文化记者子长行”采风活动吹响集结号。通知上写着:“子长县以民族英雄谢子长的名字命名,县城就是举世闻名的瓦窑堡会议召开地。这个季节正是山丹丹花盛开的时节,那难得一见的红艳艳的景色……”诱人哪!我就是被那红艳艳的山花搅得彻夜难眠,心中长久埋藏着的对热烈奔放的美的向往和渴望被唤醒。
我是第一次去陕北,对那里的一切充满想象,自然地便以故乡闽东的映山红,想像陕北的山丹丹,认为也一定是木本的植物:她生命力顽强,黄土高原那么干旱,山山峁峁沟沟梁梁依然绽放如云霞织锦般美丽的花朵,红得像燃烧的火焰,要不怎么叫山丹丹呢?
来到子长,一路留意,却并未发现一株山丹丹。好在几天的采风活动内容丰富:中共瓦窑堡会议旧址,毛泽东运筹帷幄住过的窑洞,陕北根据地开创者谢子长将军传奇故事,以及安定古镇、钟山石窟、子长唢呐、陕北道情、说书、信天游、小吃文化等,新鲜不断,让我大脑皮层很是兴奋。但心底终究惦记着山丹丹。
最后在高柏山得见芳容。子长县高柏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会为了营造歌里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景致,投资兴建了山丹丹园作为繁育、观赏基地。原来,山丹丹是延安市的市花,植物学名“细叶百合”,又称红百合。多年生草本,花期为6月中旬到9月中旬,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相传黄河边的先民们,终日在贫瘠的黄土地上劳作,一年到头收成很少,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让天上的仙女非常感动,仙女的眼泪落在了贫瘠的黄土地上,就变成了鲜艳的山丹丹花。“山丹丹开花六瓣瓣红”,因其花形火红美艳奔放,惹人喜爱,被陕北人誉为“爱情之花”。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山丹丹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延安的象征,陕甘宁边区的象征。20世纪70年代初,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诞生并传唱大江南北,使得山丹丹花也红遍全国,家喻户晓。后来由于过度放牧和干旱导致生态恶化,陕北的山丹丹花似乎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了。这十几年来国家在陕北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恢复生态,红百合又在灌木草丛中生根发芽。
每年“七一”党的生日前后,是山丹丹花开得最红艳时。因此,在延安百姓心中,山丹丹花天生就是给党献礼的花。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完成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吹响了全民族团结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正义号角。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代表了坚忍的意志品质和理想信念的光芒,已成为人类共同财富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沉淀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中。据说,前些年一位海外游客在延安宝塔山游玩时,问一位憨厚的陕北农民:“为什么在延安也看不见山丹丹花?”这让这位农民很受刺激,随后他带着干粮到处寻找山丹丹花,在极偏僻之地找到山丹丹花之后,细心观察它的习性,开始在自家苗圃里人工培育山丹丹花。如今,延安和子长都有山丹丹园。花开时节,来山丹丹园参观者络绎不绝。许多人看见山丹丹花感觉就像看见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亲切。
我终于明白,山丹丹花作为爱情、理想、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象征,是开在人们心灵深处、灵魂深处的花。
我仔细端详山丹丹的美。那喇叭状的花形极富美感,细细的花瓣向外翻卷,完全绽开毫无遮拦地裸露花柱花蕊,微风吹来,花朵儿轻盈得像翩飞的蝴蝶,无论象征理想,象征爱情,她都是美好、炽热、追求自由幸福的化身。
我欣赏羡慕山丹丹的性格。杂草丛中的那一点鲜红,便是山丹丹花,幼时和杂草没啥区别,一旦绽放,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它的背景。比小草更高的个子,鲜艳的花朵,是她踮高了脚尖向世界呐喊、呼唤:我在这里,在这里!展示生命的蓬勃美丽,不枉此生!陕北花的性格,毕竟不同于我故乡南国泽畔的水仙花,优雅清香,甘于孤独自恋的美。陕北的花,一如陕北的人,率性、泼辣、激扬、奔放。
我感悟山丹丹的魅力。蓝天白云之下,黄土高坡上,她是一抹至真至纯活色生香的中国红!像跃动的火苗,像迎亲的花轿,像炸响的鞭炮,像少女挥舞的手帕、定情物,像新娘的红盖头,像婆姨巧手下剪出的窗花、女红,像唢呐悠扬号角声声,像信天游掏心掏肺石破天惊的呐喊,像丰年的舞蹈,像旗帜的飘扬,她是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和隐喻。她远在天边,近在心灵。她是大地的激情,生命的浪花!
感谢朋友“偷拍”下我俯身拍摄山丹丹花的可笑模样。那时,我跪地匍匐,脸蹭着沙土地面,吃力地瞄准镜头里舞向蓝天的美丽花神,陶醉于仰拍的画面效果——漂亮极啦!也许,这正是合适的视角:以平等谦卑的姿态,欣赏、仰望、呵护生命的高贵尊严,向人世间的一切美好问候并致敬。
感谢陕北,感谢子长,感谢黄土高原上奇迹般生长的山丹丹!我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净化和梦想的重新起航……
2016年7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