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把执行做到极致破解管理难题引爆团队执行力
》
售價:HK$
41.8

《
天地会的仪式与神话:创造认同(学衡社会史丛书)
》
售價:HK$
140.8

《
重回1500-1800:西方崛起时代的中国元素(原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武斌,五大维度再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场景,探讨丝绸之路、大航海时代、中国知识传播等)
》
售價:HK$
140.8

《
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第2版
》
售價:HK$
261.8

《
戏语 图解中国戏曲
》
售價:HK$
140.8

《
宋朝往事系列20册
》
售價:HK$
1716.0

《
通用动力F-16“战隼”战斗机
》
售價:HK$
204.6

《
日本国志(上下册)
》
售價:HK$
184.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环境控权为核心主题,以通过法律控制政府环境决策权力为视角,从控权论的角度切入,对政府环境法律行为的限制展开研究。从环境控权的基本理论、环境控权的起源及方法的形成、环境控权构造类型、环境控权的中国化起源及方法展开理论构建,从环境控权构造的多中心模式和环境控权构造的单中心模式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在运行机制、司法救济、控权规则体系等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从而对我国环境控权规则构建提出具体路径。
|
關於作者: |
唐瑭,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现任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行为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法。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2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法学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CSSCI、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目錄:
|
序 1
自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环境控权的理论源:基于目的与意义的分析 6
第一节 控权的一般理论 7
一、控权对法治的演绎 7
二、法治理念下的控权原则 8
第二节 美国宪法对控权论的发展 14
一、法治原则 15
二、分权原则 17
三、联邦主义 18
第三节 基于环境法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19
一、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19
二、庞德早期的生态—法律思想 22
三、美国国会早期对环境问题思考的影响 22
四、新理论的出现:公共信托理论 29
五、严格审查主义在法院的确立 30
第二章 环境控权的起源及方法之形成 35
第一节 环境控权的起源 35
一、初期联邦行政机构动力的缺乏 35
二、环境保护主义价值观在公众中的兴起 39
三、生态学与伦理学的特殊影响 42
第二节 环境控权的方法之自审自控式:“谁污染,谁负责”之延伸 45
一、控权之对象———行政机构 45
二、控权之“权”———行政权力 47
三、控权之内容:行政控权规则体系 50
第三章 环境控权构造类型 55
第一节 多中心环境控权模式 55
一、多中心主义模式下国家环境政策的实现 55
二、功能主义上环境控权的实现 61
第二节 环保部门中心环境控权模式 64
一、生态环境部门中心化的环境治理 65
二、单中心主义下政府环境目标异化之范式性解释:
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工具 74
第四章 环境控权的中国化起源及其方法 85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中国化控权模式 85
一、中国传统思想源考 85
二、现代性与传统性的融合:现代性的中国化解读 87
第二节 治理理论的中国化模式 94
一、科层制的中国起源及其理论化 94
二、治理理论与科层制的中国化融合:中国国家治理体系
现代化 97
第三节 环境控权方法之专门审批式:中国控权模式之延伸 104
一、环境控权之“权”:以生态环境部门为中心的法定环保
职责 105
二、中国化的环境控权之体系:环境法律体系建设与环境政策
发展并行 107
第五章 多中心环境控权模式的逻辑起点 114
第一节 恶性与理性 115
一、恶性的行政权力之判断 115
二、理性经济人之假设 117
第二节 以权利制约权力 120
一、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121
二、法定权利形态的选择 123
第三节 环境控权规则体系中的法定权利 124
一、《国家环境政策法》立法授权的公民实质性环境权利 124
二、公民程序性法定权利 126
第六章 多中心环境控权模式的基本构造及其产生过程 129
第一节 环境质量委员会(《国家环境政策法》执行机构)的产生过程
129
一、国会的初步设想 129
二、初现雏形 131
三、环境质量委员会最终成型 132
第二节 立法授权机制的产生过程 137
第三节 环境控权正当程序规则的产生过程 139
第七章 多中心环境控权模式的规则体系 143
第一节 联邦行动规则 144
第二节 程序正当性审查规则 146
第三节 行政机构的环评范围规则 148
一、被评价的行政行为之范围 148
二、重大影响的范围 150
第四节 减缓措施规则 155
第五节 环评报告书的充分性规则 156
第八章 多中心环境控权模式的核心运行机制:联邦法院司法审查159
第一节 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司法审查与公民诉讼 159
一、司法审查之诉的法律基础 160
二、公民诉讼的法律基础 163
第二节 环境控权案件中的司法审查规则之立案标准 166
一、起诉资格之事实上损害标准 167
二、起诉资格之可救济性及因果关系标准 172
三、起诉资格之代表公共利益的私人检察官 176
四、司法审查立案的其他标准 178
第三节 环境控权案件中的司法审查规则之审查范围认定 180
一、审查范围的横向维度 180
二、审查范围的纵向维度:控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184
第四节 司法审查的救济形式 189
一、侵权赔偿之诉 189
二、宣告性判决 190
三、禁止令 190
四、强制令与人身保护令 190
第九章 中国式环境控权的逻辑起点:权利抑或法益 191
第一节 环境权利学说辨析 191
一、环境权学说争议的两大问题 192
二、环境权利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之辨析 194
三、环境权利与环境利益之辨析 200
四、个人法定权利在环境法中的表达及其功能 204
第二节 环境法益说之证成 206
一、环境法益说之范畴证成 206
二、环境法益说之价值证成 207
三、环境法益说之内在逻辑证成 211
第三节 环境控权体系对环境法益的机制表达 212
一、环境法益在环境控权体系中的表达 212
二、环境控权体系对环境法益的机制表达 212
第十章 环保部门单中心主义模式环境控权的基本构造及其运行机制 216
第一节 控权主体 216
一、人大监督 216
二、科层制内部监督 223
三、人民检察院的检察监督 226
四、环保组织及公众的社会监督 229
第二节 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 230
一、相关法律规定 230
二、法定公众参与行政环境决策的法规范路径 231
第三节 政绩考核生态化 235
一、法规范构成 235
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 236
第四节 环保督察 241
一、环保督察的制度构成 241
二、环保督察的运行机制 243
第十一章 生态文明时代下环保部门单中心主义环境控权之发展 247
第一节 前生态文明时代的环保部门单中心主义困境 247
一、政府及其官员的个体利益目标与环境责任目标之间
的冲突 248
二、压力集团对政府的压力目标与政府环境责任目标
之间的冲突 250
三、政府环境公共政策结果与环境责任目标的偏离 252
第二节 权责统一下环保部门单中心主义控权体系之更新 254
一、环保部门单中心主义的政府环境责任主体单一之问题 254
二、单中心主义环境控权体系更新的理论基础 258
三、单中心主义控权体系之更新方法 261
第十二章 环境控权模式的比较与借鉴:价值、方法、框架、适用 266
第一节 环境控权的方法及价值借鉴 266
一、环境控权的价值借鉴 266
二、环境控权的方法比较与借鉴 270
第二节 环境控权的框架借鉴:政府环境责任的范畴明晰 280
一、美国环境控权体系的立法框架 280
二、权责统一原则下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划分的可能方案 283
第三节 环境控权的司法救济:环境公益诉讼的价值转变 287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类型化分析 287
二、以环境法益侵害说重构环境公益诉讼价值中心 291
三、环境控权的司法救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294
第四节 环境控权的司法救济: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转变 322
一、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预防性救济功能实现的阻却因素 322
二、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预防性救济功能的实现 332
三、对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理论的两个回应 334
参考文献 336
后记 3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