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HK$
76.8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HK$
152.9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62.8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HK$
6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HK$
64.9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HK$
61.6
|
編輯推薦: |
?本书通过翔实的分析和独到的视角,以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案例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培养程序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设计、构造和应用各种计算系统,求解本学科复杂工程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培养为主线,既突出诠释了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又保证了实用性,同时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由浅入深地导入相关的案例和算法,提高读者的学习兴趣,降低入门的难度。
? 本书内容独具特色,以专业相关问题为引导,结合专业需求适应新工科发展,培养学生形成由问题、到算法、再到程序的专业问题计算机求解的思维模式。教材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是初学者学习程序设计的理想教材。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介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结构,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系统地阐述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初步的工程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求解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全书由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和数据组织与处理技术三部分组成。秉承了“以程序设计能力为导向,强化对程序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由问题引出概念,阐述相关知识、理论、方法与技术。以案例为驱动,构造算法,训练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本书注重介绍和分析软件设计全过程,包括算法设计、数据表达、编码、调试与测试、文档撰写等。 本书是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想选择,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辅导用书,并且适合读者自学。 ”
|
目錄:
|
第一篇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第1章计算机程序设计概述3
1.1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3
1.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
1.1.2计算机硬件系统3
1.1.3计算机软件系统4
1.1.4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5
1.2计算机问题求解6
1.2.1分析问题8
1.2.2设计算法8
1.2.3编写代码13
1.2.4调试运行13
1.3计算机程序需要设计15
1.3.1如何设计计算机程序15
1.3.2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15
1.3.3程序设计方法学17
1.4初识C语言17
1.4.1为什么选择C语言17
1.4.2C语言的发展历程18
1.4.3程序开发环境19
1.4.4程序的开发与运行19
本章小结23
习题23
第2章程序设计基础25
2.1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25
2.1.1程序的结构形式252.1.2源程序文件的结构26
2.1.3函数的结构28
2.2程序的基本组成元素32
2.2.1标识符32
2.2.2常量、变量32
2.2.3运算符34
2.2.4表达式38
2.2.5语句39
2.2.6注释39
2.3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41
2.3.1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41
2.3.2程序设计基本技术42
2.4程序设计的原则与风格51
本章小结57
习题58
第3章程序设计的数据基础60
3.1什么是数据类型60
3.1.1数据类型的概念60
3.1.2数据类型与程序的可移植性61
3.1.3数据类型的实质61
3.2C语言的数据类型62
3.3C语言中数据的组织与处理基础64
3.3.1基础类型数据的组织与处理64
3.3.2组合类型数据的组织与处理75
本章小结82
习题82
〖3〗计算机程序设计: 从理论到实践(微课版)目录〖3〗第二篇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
第4章结构化程序设计874.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87
4.1.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88
4.1.2结构化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90
4.1.3结构化程序的控制语句90
4.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92
4.2.1顺序结构的特点及应用92
4.2.2顺序结构程序的设计92
4.2.3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93
4.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94
4.3.1选择结构的特点及应用94
4.3.2选择结构程序的设计95
4.3.3选择结构程序的形式97
4.3.4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举例99
4.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00
4.4.1循环结构的特点及应用101
4.4.2循环结构程序的设计101
4.4.3循环结构程序的形式101
4.4.4循环结构程序的嵌套105
4.4.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举例105
本章小结110
习题110
第5章模块化程序设计113
5.1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113
5.2模块化程序设计过程114
5.2.1程序模块的功能分解115
5.2.2程序模块间语句的划分116
5.2.3程序模块间的通信方式118
5.3基于C语言的模块化程序设计119
5.3.1函数的定义与声明120
5.3.2函数调用与返回值机制124
5.3.3变量的作用域与生存期133
5.4模块化程序设计举例142
本章小结146
习题147
第三篇数据组织与处理技术
第6章批量数据组织与处理1536.1批量数据类型的概念153
6.2再识数组154
6.3数组的定义与初始化156
6.3.1数组定义156
6.3.2数组的初始化159
6.4利用数组进行数据处理160
6.5批量数据组织与处理举例166
本章小结172
习题172
第7章混合数据组织与处理176
7.1混合数据类型的概念176
7.2结构体类型和结构体变量177
7.2.1结构体类型的创建177
7.2.2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178
7.2.3结构体类型数据的引用181
7.3共用体类型和共用体变量187
7.3.1共用体类型创建、变量定义及引用187
7.3.2共用体类型与结构体类型的比较188
7.4枚举类型和枚举变量190
7.4.1枚举类型创建及变量定义190
7.4.2枚举类型数据的特点191
7.5混合数据组织与处理举例193
本章小结196
习题196
第8章对数据的间接访问202
8.1对数据的访问方式202
8.2指针变量的定义、初始化及引用204
8.2.1指针变量的定义204
8.2.2指针变量的初始化204
8.2.3指针的引用205
8.2.4指针的基本操作207
8.2.5多级指针209
8.3使用指针访问批量类型数据210
8.3.1使用指针访问一维数组210
8.3.2使用指针访问二维数组213
8.3.3使用指针处理字符类型数据217
8.4使用指针访问混合类型数据218
8.4.1结构体指针变量的定义及初始化218
8.4.2结构体指针变量的引用219
8.5使用指针访问函数220
8.5.1返回指针值的函数220
8.5.2通过函数指针调用函数222
8.5.3指针作为main()函数的形参224
本章小结226
习题227
第9章动态数据组织与处理231
9.1动态数据概述231
9.2动态内存管理232
9.2.1内存分区模型232
9.2.2C语言的动态内存分配函数233
9.3利用链表实现动态数据组织与处理237
9.3.1单向链表237
9.3.2双向链表240
9.3.3环形链表241
9.4利用栈实现动态数据组织与处理242
9.5利用队列实现动态数据组织与处理247
本章小结250
习题251
第10章磁盘数据组织与处理254
10.1磁盘数据概述254
10.2C语言中的磁盘数据管理256
10.2.1文件的打开和关闭257
10.2.2文件的顺序读写259
10.2.3文件的随机读写261
10.2.4文件的状态检查263
10.3文件程序设计举例265
本章小结269
习题270
参考文献275
|
內容試閱:
|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大学各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程序设计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程序设计过程是一项融合阅读判断、逻辑思维、抽象表达、工具利用等多项技能综合应用的创造性思维(程序思维)活动。程序思维是使编程者站在计算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头脑中运用计算机运行的基本机制,模仿其操作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及方法。程序思维关注的不是问题有没有解,而是如何去求解。因此,它跳出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探索对所有编程语言行之有效的过程及方法,是一种基础性思维。程序思维是各专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包括掌握编程语言的语法知识,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代码优化能力、持续学习适应新技术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
基于以上思考,本书以大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起点,以问题驱动,基于实际问题情景设计教学方案,将程序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采用项目式、探究式教学,支持学生开展自主性、研究型学习。
本书有以下三个特色。
(1) 内容先进,注重实践和应用。本书覆盖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采用“基础知识→核心技术→实践演练”的结构进行全书内容的组织。
每章开始设置了内容提要、学习目的和要求、重要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就知晓拟学习的主题、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每章最后扼要总结了本章的重要概念、理论与方法,并设有形式丰富的习题供读者课后练习。各章内容相对独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计划学时和专业需要自由选择和组合相关内容,以保持课程体系结构的完整性。书中还引入了一些能够被本科生理解且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应用实例,并设置了很多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精心编排,便于学习和教学。叙述脉络上,本书采用了“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模式,首先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相关基础知识,然后引入程序设计的核心技术,最后辅以具体的案例进行实践演练。讲解方法上,本书以计算机问题为驱动,通过案例深入,对复杂问题通过分析予以简化,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问题,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引导读者厘清思路,形成对问题的总体观点,逐步加深对算法的理解。编排逻辑上,本书注重对算法的过程描述,促进读者深刻地认知,并将实际问题分解转换为算法形成的能力,运用结构化、模块化设计思想以简捷的方式处理繁杂的问题,由浅入深,将简单问题提升到思维层次,最终达到问题求解,如下图所示。
图能力导向、问题驱动的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3)可读性好,配套资源丰富。本书写作过程中,力求将程序设计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与文学艺术、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思维方法等相结合,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与程序设计相关的人文情怀,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本书体现了作者过去数十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力争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融合、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以及适应时代发展对大学生培养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等方面取得好的效果。除本书外,编者还开发了配套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库、课程思政案例及视频、实践辅导书、源代码等配套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供感兴趣的读者选用。
本书将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等相关内容展开,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所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过程所用的方法与技术、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组织与处理等。案例环节,按照“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编写文档”的顺序,揭示计算机问题求解的整个过程。
全书共分为三篇。
第一篇: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第一篇包括第1~3章。第1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的过程,指出程序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并简要介绍本书的依托环境——C语言的起源、发展情况,C环境下开发与运行程序的过程。第2章剖析了计算机程序的基本结构,介绍结构化程序的构成要素,归纳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程序设计的原则与风格。第3章在介绍数据类型含义的基础上,简要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中不同数据类型的组织与处理方法。
第二篇: 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
第二篇包括第4、5章。第4章为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系统地介绍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方法及技术。第5章为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深入剖析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详细介绍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
第三篇: 数据组织与处理技术。
第三篇包括第6~10章。第6章介绍批量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第7章介绍混合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第8章介绍对数据的间接访问方法,第9章介绍动态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第10章介绍磁盘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
本书的写作,得益于很多同事、同行的帮助、讨论以及在具体事务上的支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和借鉴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教材、文献以及网络上有价值的资料。鉴于许多资料存在大量未曾标明出处的相互转载,因时间、精力所限,作者不能逐一查考其原作者。为此,谨向有关的作者、编者、译者和网站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程序设计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希望读者能借本书这个台阶,切实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
编者2025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