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胡建生主编的《工程制图及CAD》的配套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制图课教材,亦可供高职本科、高职专科的相近专业使用或参考。
本书具备如下特点:
(1)教材内容与制图课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地位相适应。教材体系的确立和教学内容的选取,与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相适应。内容简明易懂篇幅适当,重点内容紧密联系工程实际,强化应用性、实用性技能的训练;突出读图能力和软件应用设计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读性。
(2)全面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是制图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本书全面贯彻现行的制图国家标准,充分体现了内容的先进性。
(3)插图中的各种线型、符号画法、字体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绘制;所有插图全部认真处理,以确保图例规范、清晰,提高了教材的版面质量。
(4)本书设计了三种习题答案:
① 教师备课用习题答案。部分习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根据教学需求,为任课教师编写了PDF格式的教学参考资料,即包含所有题目的“习题答案”,以方便教师备课。
② 教师讲解用习题答案。根据不同题型,将每道题的答案,分成单独答案、包含解题步骤的答案、附加配置264个三维实体模型、轴测图等多种形式,教师可任意打开某道题,结合三维模型进行讲解、答疑。
③ 学生用习题答案。习题集中440余道习题均给出了单独的答案并对应一个二维码,422个二维码由教师掌控。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状况,可随时选择某道题的二维码发送给任课班级的群或某个学生,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解题步骤或答案。
(5)本套教材配置了“(本科智造)工程制图及CAD教学软件”,包含PDF格式的“习题答案”和所有习题答案的二维码。教学软件是按照讲课思路为任课教师设计的,其中的内容与教材无缝对接,完全可以取代教学模型和挂图,彻底摒弃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工具。教学软件具备以下主要功能:
① “死图”变“活图”。将本书中的平面图形,按1∶1的比例建立精确的三维实体模型。通过eDrawings公共平台,可实现对三维实体模型不同角度的观看,六个基本视图和轴测图之间的转换,三维实体模型的剖切,三维实体模型和线条图之间的转换,装配体的爆炸、装配、运动仿真、透明显示等功能,将书中的“死图”变成了可由教师控制的“活图”。
② 调用绘图软件边讲边画,实现师生互动。对教材中需要讲解的例题,已预先链接在教学软件中,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学软件边讲、边画,进行正确与错误的对比分析等,彻底摆脱画板图的烦恼。
③ 讲解习题。将《工程制图及CAD习题集》中的所有答案,按照不同题型,处理成单独结果、包含解题步骤、增配轴测图、配置三维实体模型等多种形式,方便教师在课堂上任选某道题进行讲解、答疑,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
④ 调阅本书附录。将本书中需查表的附录逐项分解,分别链接在教学软件的相关部位,任课教师可直观地带领学生查阅本书附录。
所有配套资源都在“(本科智造)工程制图及CAD教学软件”压缩文件包内。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请加责任编辑QQ:455590372,然后加入化工制图QQ群,从群文件中可免费下载相关资源。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胡建生(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田婷婷(编写第六章、第七章),付正江(编写第八章、第九章),刘胜永(编写第十章、第十一章)。全书由胡建生教授统稿。“(本科智造)工程制图及CAD教学软件”由胡建生、刘胜永、田婷婷、付正江设计制作。
本书由史彦敏教授主审。参加审稿的还有陈清胜教授、汪正俊副教授。参加审稿的各位老师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修改建议,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任课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并及时反馈给我们(主编QQ:1075185975)。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