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天下、中国与王朝:中国古代政治地理结构再认知
》
售價:HK$
101.0

《
缥缈 典藏版(1-5)
》
售價:HK$
258.5

《
揭秘立体翻翻书 我们的中国+地图 精装硬壳儿童3D立体书 小学生中国地理百科 少儿百科知识翻翻书启蒙读物
》
售價:HK$
228.6

《
短线交易天才 我如何从商品期货市场赚到100万 拉瑞威廉姆斯著经典投资期货交易入门技术分析
》
售價:HK$
74.8

《
长江人文馆:中国近代史
》
售價:HK$
60.5

《
漆法乾坤:《髹饰录》八讲
》
售價:HK$
85.8

《
医美必修课:科学变美的实践指南
》
售價:HK$
140.8

《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古代博物图集(第一卷)
》
售價:HK$
206.8
|
編輯推薦: |
立足前沿理论: 作者敏锐地把握住西方政治哲学的重要转向,深入探讨霍耐特如何回应哈贝马斯、黑格尔等思想家的遗产,并构建其独特的社会自由理论。
概念解析透彻: 书中对“思想自由”与“行动自由”的区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辨析,以及“社会自由”的创新性阐释,都展现出严谨的学术功底和清晰的逻辑分析。
理论与现实关照: 作者不仅关注理论的抽象思辨,更将霍耐特的思想置于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探讨自由理念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演变及其与社会权利、公民身份的关联。
批判性视角: 本书并非简单的理论阐释,更展现出作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深入探讨霍耐特思想的创新性与可能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空间。
结构清晰严谨: 全书逻辑严密,从自由概念的谱系梳理,到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引入,再到其社会自由思想框架的构建,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思想体系。
|
內容簡介: |
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1949??-),德国著名社会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学术领袖,当代西方左翼理论家。主要著作:《破碎的社会世界:社会哲学文集》(1990)《为承认而斗争》(1992)、《不确定性的痛苦》(2001)、《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与南茜?弗雷泽合作)(2003)、《自由的权利》(2011)、《社会主义理念》(2017)等。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社会自由”是霍耐特反思资本主义现实,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思想规范性重构之后,以重新发现“社会”为伦理规范而加以充分阐释。霍耐特的社会自由理论并非在探讨国家-社会二元关系维度下的社会自由张力,而是从个人关系、市场领域以及民主决策的领域中来探求社会自由的现实性,指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是如何偏离了曾经涌现过的社会自由规范,并以社会自由为内在核心重申了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霍耐特结合社会学的方法,从规范性的视角去看待社会现实中符合理性、促进秩序的可能性,使得批判理论转向政治伦理学的维度,同时也为我们研究社会自由的规范性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丰富了关于社会主义理念与现实的理解,能够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借鉴的规范内容。
|
關於作者: |
任远(1990—),女,山西忻州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20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国外马克思主义。主持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项目1项;参与编写《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哲学语境中的承认理论——﹤为承认而斗争﹥思想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前沿问题研究》《习近平寄语新时代》等著作,在《国外理论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天府新论》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导论1
一、作为社会权利的自由1
二、承认与自由3
三、关于社会自由的争议与讨论8
四、本书展开路径、基本观点和意义14
第一章社会自由的时代背景:再分配政治与承认政治17
第一节福利国家实践社会自由的政治意义17
一、福利国家兴起的原因18
二、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所引发的思考20
三、福利国家之后:社会权利延伸至文化权利的诉求27
第二节承认理论的复兴29
一、以身份认同为特征的新社会运动兴起29
二、“承认政治”议题的提出32
三、“为承认而斗争”作为社会斗争动力的补充34
第三节承认政治对再分配政治的挑战38
一、多元正义对分配政治的影响39
二、承认政治是否替代了再分配政治45
三、对基于人格完整的承认秩序的质疑52
第二章社会自由的理论内容:霍耐特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扬弃56
第一节黑格尔对传统自由理解方式的批判以及自身体系的
缺陷57
一、传统自由理解下的自由规定性58
二、黑格尔对经验主义自然法理解的自由及其批判63
三、黑格尔对形式主义自然法的批判68
四、黑格尔伦理体系的特点74
五、黑格尔伦理体系的局限性79
第二节霍耐特对黑格尔自由理念的改造82
一、剥离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特征82
二、改变黑格尔逻辑体系的三分结构86
三、社会自由的正义构想90
四、简要的评价与总结93
第三节社会自由的解放意涵:对现代两种自由的时弊诊断95
一、社会病理学:时代诊断的方法论95
二、社会病理的现实特征98
三、社会病理学所蕴含的未来指向106
00霍耐特的社会自由思想研究目录00
第三章社会自由的历史考察与规范重建:霍耐特对资本主义社会
现实的反思109
第一节家庭——社会自由的起点109
一、亲密关系与主体互动行为110
二、主体互动的规范在家庭中的体现113
第二节市场——实现社会自由的可能119
一、市场与道德规范能否兼容120
二、消费领域中的对话机制128
三、劳动力市场蕴含着社会自由重构的可能134
第三节民主决策——社会自由的保障139
一、民主决策中的公共性参与140
二、民主的法制国家144
三、作为民主生活方式的政治文化147
第四章霍耐特社会自由的未来期许:团结互惠的社会主义理念151
第一节批判理论中的社会主义151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与反思152
二、“后解放时代”的社会主义154
三、社会主义与民主的调和:交往理性中的社会主义155
第二节社会自由与社会主义157
一、工业化时期的社会主义理想157
二、作为历史实验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解162
三、民主生活的理念165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规范维度167
一、革命与解放:社会主义批判力度167
二、社会主义中的团结与民主171
三、霍耐特社会主义理念的新特点184
第五章作为第三种自由:社会自由的理解场域188
第一节唯物史观中的社会自由188
一、《法哲学批判》中社会自由问题的提出189
二、以劳动为视角探讨的社会自由191
三、真实的社会自由实现的可能性200
四、马克思视域中社会自由的特点202
第二节霍耐特的社会自由对劳动解放自由的规范性思考204
一、霍耐特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反思205
二、重新反思分化的社会领域中的自由209
三、社会自由的正义前提213
四、对规范性重构方法论的思考217
第三节以相互承认为基础的社会自由实现的可能性221
一、方法论的理想性与抽象性221
二、公民身份取代阶级立场的非法性224
三、民主的生活方式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实现228
四、劳动的道德重构对革命性的削弱233
结语236
参考文献241
后记2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