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
》
售價:HK$
294.8

《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售價:HK$
196.9

《
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精装刷边版,黑塞自传式小说)
》
售價:HK$
49.5

《
财富聚变时代: 发掘逆周期的生存智慧
》
售價:HK$
85.8

《
组合数、递推序列与同余式
》
售價:HK$
184.8

《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售價:HK$
107.8

《
零号琴(日本科幻大师飞浩隆花十年写的长篇代表作!2019年星云奖*佳长篇小说得主!)
》
售價:HK$
99.0

《
鼓楼新悦.创造居场所:孤独与归宿的社会学
》
售價:HK$
83.6
|
編輯推薦: |
作者经验丰富,分步讲解,任务典型,配套课件、习题参考答案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校企双元开发的“岗课赛证”融通教材,注重设计与实践结合,突出技术性与应用性。书中讲述了SolidWorks2024 界面基本操作、SolidWorks 常用工具栏认识、SolidWorks 系统选项认识、初识机械创新设计、基本草图绘制及创新实践、等距实体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草图镜像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草图阵列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草图倒角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轴类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法兰类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齿轮类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标准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叉架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三维曲面造型及创新实践、工业产品装配体设计、工业机器人腕部装配、工业机器人轴类零件工程图设计、工业产品装配工程图设计、认识逆向工程、Geomagic Design X逆向建模等内容。为方便教学,配套电子课件、任务拓展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
目錄:
|
项目一 初识三维建模及创新设计 001 ~ 034
任务1.1 SolidWorks2024界面基本操作 002
任务1.2 SolidWorks 常用工具栏认识 010
任务1.3 SolidWorks 系统选项认识 019
任务1.4 初识机械创新设计 030
项目二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二维草图设计 035 ~ 079
任务2.1 基本草图绘制及创新实践 036
任务2.2 等距实体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 050
任务2.3 草图镜像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 057
任务2.4 草图阵列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 064
任务2.5 草图倒角图形绘制及创新实践 072
项目三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造型设计 080 ~ 164
任务3.1 工业机器人轴类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 081
任务3.2 工业机器人法兰类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 096
任务3.3 工业机器人齿轮类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 106
任务3.4 工业机器人标准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 122
任务3.5 工业机器人叉架零部件造型及创新实践 138
任务3.6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三维曲面造型及创新实践 152
项目四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装配仿真 165 ~ 199
任务4.1 工业产品装配体设计 166
任务4.2 工业机器人腕部装配 179
项目五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工程图设计 200 ~ 220
任务5.1 工业机器人轴类零件工程图设计 200
任务5.2 工业产品装配工程图设计 216
项目六 工业产品三维逆向建模设计 221 ~ 268
任务6.1 认识逆向工程 221
任务6.2 Geomagic Design X 逆向建模 224
参考文献 269
|
內容試閱:
|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接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适应专业转型升级要求,依据最新发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关于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而成。
本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力图构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的育人生态,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工匠精神于一体,注重体现以下特色: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职业道德培养
本书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设置创新设计、轻量化设计、机械结构设计等优质资源,以此来培养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由自然人向职业人和社会人的转变,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 采用结构化方式,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
本书设置初识三维建模及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零部件二维草图设计、工业机器人零部件造型设计、工业机器人零部件装配仿真、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工程图设计、工业产品三维逆向建模设计6 个部分内容。根据知识学习、技能形成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教学规律,构建理论、实践、文化三位一体教材结构,实现知识、技能、态度与情感等育人功能最大化。
3. 注重设计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性
创新设计内容,以生产实际为依据,突出技术性与应用性,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按照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三维机械创新设计着重体现结构设计、尺寸设计、功能性设计、轻量化设计,突出职业性。创新设计任务开发既体现工程的技术性,又体现技能形成的过程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形成职业能力。
4. 服务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标准,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本书服务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标准,充分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素材取材于生产岗位,充分反映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实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本书由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行业企业人员深度参与编写;可结合“1 X”证书试点工作,实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
5. 教学资源配套合理,支持各种教学模式,可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本书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一体化开展新形态教材建设,提供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资源等,图文并茂,直观易懂,种类丰富的配套教学资源,延伸了课堂教学空间。针对职业教育生源和教学特点,本书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为载体,支持项目化、案例式、模块化等教学方法,支持分类、分层教学,可实现“做中学、做中教”。
本书适用学时为64 学时,少学时的教学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删减。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设计软件课教材,CAD/CAM 爱好者及竞赛、考证培训班练习用书,书中范例及技能考核题取材于企业用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及辅助件,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本书由郜海超、魏新华、田伟华主编。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魏新华编写项目一,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田伟华编写项目二,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郜海超编写项目三,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王西建编写项目四,新星职业技术学院杜金科编写项目五,郑州金诚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刘向向编写项目六,郜海超对全书的编写思路及内容的安排进行了总体策划,并负责统稿和定稿。
河南斯纳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彼洋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为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