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艾博士:深入浅出人工智能(第2版)
》
售價:HK$
109.8

《
无处不在的算法(双色版)
》
售價:HK$
97.9

《
周礼学史
》
售價:HK$
173.8

《
埃及通史:托勒密王朝
》
售價:HK$
77.0

《
改变课堂的教育理论:理解与运用(第2版)
》
售價:HK$
85.8

《
使行录与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上下册)
》
售價:HK$
242.0

《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传
》
售價:HK$
61.6

《
吸引力旋涡:遇见生命中的每个奇迹(个人修养励志人生规划个人提升 事业突破情感修复 财富累积身心健康)
》
售價:HK$
61.6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白描基础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练习为主线,重点加强基本技法的训练,以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目的,通过大量优秀典型的范例作品,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白描相关内容的绘画方法和步骤,总结了白描学习的入门知识、基础技法。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融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学习中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增长美术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本书针对学生能力分项目编写,涉及山水、花鸟、人物白描内容,学生能够学习不同品类白描绘画技法。
|
關於作者: |
张根岭,北京轻工技师学院,出版《书法》《中国画》《泥塑》《花丝镶嵌》等中等职业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一体化教材。
|
目錄:
|
任务1 熟悉白描的工具和基本技法
任务2 临摹白描兰花
任务3 临摹白描牵牛花
任务4
临摹白描菊花
任务5 临摹白描草虫
任务6 临摹白描禽鸟
任务7 临摹白描水族鱼类
任务8
临摹白描蝶恋花
任务9 临摹白描荷塘嬉戏
任务10 临摹雀戏牡丹
任务11 临摹白描《寒山图》
任务12 对临《芥子园画传》
任务13 对临《仙山楼阁图》
任务14 白描人物局部画法
任务15 临摹《女史箴图》局部
任务16 临摹《簪花仕女图》局部
任务17 临摹《送子天王图》局部
任务18 组合人物绘画
任务19 站姿男青年写生
任务20 坐姿女青年写生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浩瀚星空中,白描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绘画爱好者与专业学者的目光。作为一种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白描以简洁、纯粹的线条勾勒出物象的轮廓与神韵,无需依赖色彩的渲染,便能展现出无尽的意趣与内涵。它不仅是中国画的重要技法之一,更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自南朝谢赫提出“骨法用笔”以来,线条便成为中国画品评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线条的功能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单纯状物,逐渐发展出独立于文字的艺术价值。线条的质量与表现力,不仅是中国画家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更是其发展的历史使命。形由线而立,神因线而传,线条堪称中国画的命脉,对于提升绘画技艺、领悟中国画精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教材是集理论学习、实操及作品赏析于一体,可作为中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工艺美术专业相关课程教材;也可供高等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学参考;还可作为业余爱好者的系统学习读本。本教材精心编排了二十个任务,全面覆盖了白描绘画的三大核心领域。前10个任务聚焦于绘画的基础要素,深入剖析工具材料的特性,系统讲解基本笔墨技法,并细致解读花鸟、草虫、水族的绘制方法。这些内容以图例形式呈现,直观易懂,便于学习者掌握用线规律与造型技巧,为后续笔墨结构的学习筑牢根基。教材中还融入了大量课堂示范作品的步骤图,图文并茂,既赏心悦目,又极具实用价值。
任务11~任务13引领学习者迈向更高层次,专注于白描山水的画法。这一阶段要求学习者在具备基本笔墨造型与构图能力后,深入探究各类山石树木的组合技巧,进一步提升绘画水平。紧随其后的任务14~任务20,则将重点转向白描人物画法,为学习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指导。教材的任务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个任务都精心设计,环环相扣,既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同步,以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为了给初学者提供精准的临摹范本,从历代工笔画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技法鲜明、造型完美、风格迥异的代表作。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细致选取,去除历史沉淀在画面上的陈渍,严格忠实于原作的笔法与造型,精心勾勒成线描。
希望本教材的读者,不仅能全身心投入绘画技巧的学习,更能深入体会线条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力与内在精神。读者应学会运用线条抒发情感、表达意蕴,充分展现白描绘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与独特的民族风格,让绘画成为一种心灵与情感的自然流露。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北京轻工技师学院领导和工艺美术系全体老师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悉?指导和无私帮助。他们的专业见解和宝贵经验为教材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敬意!因编者能力有限,书中可能仍有不足。真诚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完善教材内容,提升教材质量。让我们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贡献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