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上古汉语异读词音义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琳派艺术:日本的生活美学
》
售價:HK$
204.6

《
史记学论稿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深入浅出谈司马迁思想 史记研究
》
售價:HK$
96.8

《
文与图的世界史:《史集》与第一个全球化时代的叙事图景
》
售價:HK$
217.8

《
夏日蝉鸣时
》
售價:HK$
76.8

《
门罗主义:美国全球地缘战略的源起
》
售價:HK$
74.8

《
刻意练习成为讲话高手
》
售價:HK$
38.5

《
民艺之美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MATLAB机器学习》以实际应用为背景,采用理论 公式 经典应用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MATLAB机器学习,重点介绍各种机器学习的经典应用。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基于MATLAB平台,介绍相关编程知识,并在MATLAB上利用各种机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大大简化了问题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内容新颖,应用全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机器算法的使用经验和实际领域应用问题,详细地介绍机器算法的原理及其MATLAB实现方法与技术。
?轻松易学,方便快捷 给出大量典型的应用实例,在讲解过程中辅以相应的图片,使读者在阅读时一目了然,从而轻松快速掌握书中的内容。
|
內容簡介: |
《MATLAB机器学习》以实际应用为背景,采用理论 公式 经典应用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 MATLAB 机器学习,重点介绍各种机器学习的经典应用。全书共12章,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MATLAB 软件、数学基础知识、线性回归分析、逻辑回归分析、K-均值聚类算法分析、决策树分析、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分析、朴素贝叶斯算法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神经网络分析等内容。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了解机器学习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利用MATLAB实现机器学习的方便、快捷、专业性强等特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MATLAB机器学习》可以作为高等院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广大科研人员、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目錄:
|
第 1 章 机器学习 1
1.1 机器学习的分类 . 1
1.1.1 用监督学习预测未来 2
1.1.2 用无监督学习发现隐藏结构 . 3
1.1.3 用强化学习解决交互问题 . 4
1.1.4 分类和回归术语 4
1.2 选择正确的算法 . 5
1.3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 7
1.4 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 8
第 2 章 MATLAB 软件 .10
2.1 MATLAB 数据类型 10
2.1.1 矩阵 10
2.1.2 元胞数组 . 11
2.1.3 结构体 12
2.1.4 数据存储 . 14
2.1.5 tall 数组 17
2.1.6 稀疏矩阵 . 19
2.1.7 表与分类数组 . 22
2.1.8 大型 MAT 文件 . 25
2.2 MATLAB 作图 . 27
2.2.1 二维线图 . 27
2.2.2 通用二维图形 . 31
2.2.3 三维点或线图 . 32
2.2.4 通用三维图形 . 34
第 3 章 数学基础知识 36
3.1 矩阵的微分 36
3.1.1 标量与矩阵求导通用的法则 . 36
3.1.2 矩阵和向量求导的通用法则 . 38
3.1.3 MATLAB 的实现 39
3.2 向量和矩阵积分 . 41
3.2.1 向量梯度 . 41
3.2.2 微分公式 . 41
文前.indd 3 2025/4/23 15:19:26 IV MATLAB 机器学习
3.2.3 优化方法 . 42
3.2.4 拉格朗日乘子法 42
3.2.5 向量矩阵积分实现 42
3.3 特征值分解和奇异值分解 43
3.3.1 特征值分解 . 43
3.3.2 奇异值分解 45
3.4 最优化方法 47
3.4.1 无约束优化方法 47
3.4.2 约束优化与 KKT 条件 53
3.4.3 二次规划 . 57
第 4 章 线性回归分析 60
4.1 线性回归模型 . 60
4.1.1 线性模型 . 60
4.1.2 损失函数 . 60
4.1.3 随机梯度下降法 61
4.1.4 线性回归简单实现 61
4.2 多元线性回归 . 63
4.3 广义线性模型 . 68
4.3.1 广义线性模型介绍 69
4.3.2 广义线性模型实现 69
4.4 多重共线性 75
4.4.1 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75
4.4.2 多重共性后果 . 76
4.4.3 多重共线性检验 79
4.4.4 多重共线性回归实现 79
4.5 其他线性回归 . 80
4.5.1 岭回归 81
4.5.2 Lasso 回归 82
4.5.3 弹性网络 . 83
4.5.4 逐步回归 . 85
第 5 章 逻辑回归分析 91
5.1 逻辑回归概述 . 91
5.2 模型表达式 92
5.3 损失函数 93
5.3.1 单个样本评估正确的概率 . 93
5.3.2 所有样本评估正确的概率 . 93
5.3.3 损失函数 . 93
5.4 模型求解 94
5.5 逻辑回归的应用 . 95
文前.indd 4 2025/4/23 15:19:27 目录 V
第 6 章 K- 均值聚类算法分析 .102
6.1 K- 均值聚类算法概述 . 102
6.1.1 K- 均值聚类算法的思想 102
6.1.2 K- 均值聚类算法的三要素 103
6.1.3 K- 均值聚类算法的步骤 103
6.1.4 K- 均值聚类算法的优缺点 104
6.1.5 K- 均值聚类算法调优 . 105
6.2 K- 均值聚类算法实现 . 107
6.2.1 K- 均值聚类算法函数 . 107
6.2.2 K- 均值聚类基于颜色的分割 .111
6.3 K- 均值聚类改进算法 . 114
6.3.1 K-means 算法 . 114
6.3.2 ISODATA 算法 . 117
第 7 章 决策树分析 .125
7.1 决策树的简介 . 125
7.2 决策树的原理 . 125
7.2.1 信息熵 127
7.2.2 信息增益 . 127
7.2.3 信息增益率 . 127
7.2.4 基尼系数 . 128
7.3 3 种算法的对比 129
7.4 剪树处理 129
7.4.1 预剪枝 129
7.4.2 后剪枝 129
7.5 决策树的特点 . 130
7.6 分类树的函数 . 130
7.6.1 创建分类树 . 130
7.6.2 改进分类树 . 133
7.6.3 解释分类树 . 134
7.6.4 交叉验证分类树 136
7.6.5 测量性能 . 138
7.7 决策树的应用 . 141
第 8 章 主成分分析 .148
8.1 降维方法 148
8.2 进行 PCA 的原因 . 149
8.3 PCA 数学原理 149
8.3.1 内积与投影 . 149
8.3.2 基 150
8.3.3 基变换的矩阵表示 151
文前.indd 5 2025/4/23 15:19:27 VI MATLAB 机器学习
8.4 PCA 涉及的主要问题 . 152
8.5 PCA 的优化目标 153
8.6 PCA 的求解步骤 154
8.7 PCA 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 . 154
8.7.1 PCA 方法的优点 . 155
8.7.2 PCA 方法的缺点 . 155
8.7.3 PCA 的应用场景 . 155
8.8 PCA 相关函数 156
8.9 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主成分回归 . 160
第 9 章 支持向量机分析 167
9.1 线性分类 167
9.1.1 逻辑回归 . 167
9.1.2 逻辑回归表述 SVM 168
9.1.3 线性分类简单实例 168
9.2 硬间隔 169
9.2.1 求解间隔 . 170
9.2.2 拉格朗日乘数法 171
9.2.3 对偶问题 . 172
9.2.4 软间隔 173
9.2.5 核(Kernel)函数 . 175
9.2.6 模型评估和超参数调优. 176
9.3 支持向量机的相关函数 178
9.3.1 支持向量机回归函数 178
9.3.2 支持向量机分类函数 185
9.4 用于二类分类的支持向量机 . 192
9.4.1 用高斯核训练 SVM 分类器 192
9.4.2 使用自定义核函数训练 SVM 分类器 195
9.4.3 绘制 SVM 分类模型的后验概率区域 198
9.4.4 使用线性支持向量机分析图像 . 200
第 10 章 朴素贝叶斯算法分析 203
10.1 贝叶斯公式 203
10.2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原理 204
10.3 朴素贝叶斯常用模型 205
10.3.1 伯努利朴素贝叶斯模型 . 205
10.3.2 多项式朴素贝叶斯 207
10.3.3 高斯朴素贝叶斯 208
10.4 拉普拉斯平滑 . 209
10.5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优缺点 210
10.6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创建函数 . 210
文前.indd 6 2025/4/23 15:19:27 目录 VII
10.7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实现 212
10.7.1 逻辑回归模型的贝叶斯分析 . 212
10.7.2 判别分析、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决策树进行分类 219
第 11 章 随机森林算法分析 227
11.1 集成学习 227
11.2 集成学习的常见算法 228
11.2.1 Bagging 算法 228
11.2.2 Boosting 算法 228
11.2.3 Stacking 算法 229
11.3 随机森林算法 . 230
11.3.1 随机森林算法简介 231
11.3.2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231
11.3.3 随机森林算法优缺点 232
11.3.4 随机森林算法功能 233
11.3.5 随机森林算法实现函数 . 233
11.3.6 随机森林算法的应用 244
第 12 章 神经网络分析 .249
12.1 神经网络的概述 . 249
12.1.1 前馈神经网络 . 249
12.1.2 前馈神经网络的应用 253
12.2 卷积神经网络 . 258
12.2.1 用卷积代替全连接 258
12.2.2 卷积层 259
12.2.3 汇聚层 259
12.2.4 全连接层 . 260
12.2.5 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 260
12.2.6 几种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 . 260
12.2.7 卷积神经网络实现 263
12.3 循环神经网络 . 267
12.3.1 循环神经网络概述 267
12.3.2 循环神经网络的实现 272
文前.indd 7 2025/4/23 15:19:27文前.indd 8 2025/4/23 15:19:27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学习技术将会更加深入地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机器学习技术正处于朝阳时期,现阶段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机器学习发
展迅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自动驾驶领域,机器学习用于汽车控制系统的多方面;在金融
领域,机器学习用于预测股票市场;在医疗领域,机器学习用于医疗诊断;在执法领域,机
器学习用于面部识别,在面部识别的辅助下可以解决若干犯罪行为的定罪问题;在自适应控
制领域,机器学习用于自适应控制系统操纵油轮。
将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MATLAB 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一般数值分析、矩阵运算、数字信号处理、建模和
系统控制与优化等,以及集应用程序和图形于一体的集成环境,在此环境下所处理问题的
MATLAB 语言表述形式和其数学表达形式相同,无须按传统的方法编程。MATLAB 语言降
低了对使用者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语言知识的要求,提高了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还可在计
算机上直接输出结果和精美的图形。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利用 MATLAB 的功能来解决各种机器学习的问题,适用于每个对
机器学习感兴趣的人。
编写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书基于 MATLAB 平台介绍相关编程知识,并在 MATLAB 上利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解
决实际问题,大大简化了问题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2.内容新颖,应用全面
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使用经验和实际领域应用问题,介绍机
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及其 MATLAB 实现方法。
3.轻松易学,方便快捷
本书给出了大量典型的应用实例,在讲解过程中辅以相应的图片,使读者在阅读时一目
了然,从而轻松、快速掌握书中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全书共 12 章,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 1 章介绍机器学习,主要包括机器学习的分类、选择正确的算法、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等内容。
第 2 章介绍 MATLAB 软件,主要包括 MATLAB 数据类型、MATLAB 作图等内容。
第 3 章介绍数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矩阵的微分、向量和矩阵积分、特征值分解和奇异
值分解、最优化方法等内容。
文前.indd 1 2025/4/23 15:19:25 II MATLAB 机器学习
第 4 章介绍线性回归分析,主要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多
重共线性、其他线性回归等内容。
第 5 章介绍逻辑回归分析,主要包括逻辑回归概述、模型表达式、损失函数、模型求解、
逻辑回归的应用等内容。
第 6 章介绍 K- 均值聚类算法分析,主要包括 K- 均值聚类算法概述、K- 均值聚类算法
实现、K- 均值聚类改进算法等内容。
第 7 章介绍决策树分析,主要包括决策树的简介、决策树的原理、3 种算法的对比、剪树
处理、决策树的特点、决策树的函数、决策树的应用等内容。
第 8 章介绍主成分分析,主要包括降维方法、进行 PCA 的原因、PCA 数学原理、PCA
涉及的主要问题、PCA 的优化目标、PCA 的求解步骤、PCA 的优缺点与应用场景,PCA 相
关函数、偏最小二乘回归和主成分回归等内容。
第 9 章介绍支持向量机分析,主要包括线性分类、硬间隔、支持向量机的相关函数、用
于二类分类的支持向量机等内容。
第 10 章介绍朴素贝叶斯算法分析,主要包括贝叶斯公式、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原理、朴素
贝叶斯常用模型、拉普拉斯平滑、朴素贝叶斯算法的优缺点、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创建函数、
朴素贝叶斯算法的实现等内容。
第 11 章介绍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主要包括集成学习、集成学习的常见算法、随机森林算
法等内容。
第 12 章介绍神经网络分析,主要包括神经网络的概述、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内容。
全书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可作为广大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
广大科研人员、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主要由佛山大学邓奋发编写。
【配套资源】
本书提供教学课件、程序代码等配套资源,可以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官方网站本书页面下载,
或者扫描封底的“书圈”二维码在公众号下载。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在此,诚恳地期望得到各
领域的专家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者
2025 年 1 月
文前.indd 2 2025/4/23 15:19: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