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系列 中世纪史(全7册)

書城自編碼: 411597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美]雅各布·阿伯特
國際書號(ISBN): 9787507557480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270.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际工程黄皮书:国际工程发展报告(2024)
《 国际工程黄皮书:国际工程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217.8
计算思维: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 计算思维: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 》

售價:HK$ 74.8
钩编圆滚滚的瓦尤包袋
《 钩编圆滚滚的瓦尤包袋 》

售價:HK$ 65.8
日暮途穷:大清覆灭前夕的关键时刻
《 日暮途穷:大清覆灭前夕的关键时刻 》

售價:HK$ 96.8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原书第4版)
《 固定收益证券分析(原书第4版) 》

售價:HK$ 218.9
肺部疾病临床与影像解析(第二版)
《 肺部疾病临床与影像解析(第二版) 》

售價:HK$ 360.8
明代书院讲会研究
《 明代书院讲会研究 》

售價:HK$ 97.9
消失的亿万富翁:更好的投资、财务决策指南
《 消失的亿万富翁:更好的投资、财务决策指南 》

售價:HK$ 76.9

編輯推薦:
家庭书架优选!畅销百余年的世界史通识书,看到世界史中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出版至今,已被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个语种。
林肯总统中学时代的世界历史启蒙书。当选总统后,回忆中学往事,他曾说这套书让他高效地掌握了世界历史。 作者是懂怎么写人的,看见大人物的明与暗!作者雅各布·阿伯特是美国教育界历史上的十大名人之一。在他笔下,这些大人物身上光明与阴暗并存,他既写出人物本身的伟大,又拉回到平等视角,还原其有血有肉的形象。除了历史描写,更具社会学视角和人文关怀,充满人性的宽容和温和。 书前“人物小传”和“同时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大事年表”,帮助孩子快速亲近世界史。
內容簡介: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世纪是一段充满传奇与纷争的时代。“美国国家图书馆珍藏名传”系列·中世纪史(全7册),包含《阿尔弗雷德大帝》《征服者威廉》《理查一世》《成吉思汗》《理查二世》《玛格丽特王后》《理查三世》,时间线从9世纪至15世纪,串联起横跨六个世纪的历史长卷。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抗击维京人的英格兰守护者阿尔弗雷德大帝、用诺曼战船改写了英国版图的征服者威廉、“狮心王”理查一世、铁骑席卷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在权力漩涡中浮沉的理查二世、在玫瑰战争中翻云覆雨的玛格丽特王后,以及终结金雀花王朝的理查三世,这些中世纪的重要人物一一登场,共同勾勒出中世纪文明演变的坐标系。
關於作者:
雅各布·阿伯特(Jacob Abbott,1803—1879),是享誉美国的多产作家,也是美国教育界历史上的十大名人之一,是风靡全球的“美国式家教法”的发明者、奠基人和推广者,他倾尽一生写作出这样一套普及世界历史、让世人了解世界名人的传记作品,至今畅销不绝,影响了几代人。
目錄
《阿尔弗雷德大帝》(849年—899年)
海盗战争与现代英国的肇始

《征服者威廉》(约1028年—1087年)
英格兰陆海大帝国的奠基人

《理查一世》(1157年—1199年)
从不列颠到耶路撒冷的万里狂飙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
全球化的历史总根源

《理查二世》(1367年—1400年)
王权与宗室权力的血腥斗争

《玛格丽特王后》(1430年—1482年)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铁血较量

《理查三世》(1452年—1485年)
金雀花王朝灭亡与英格兰内战终结
內容試閱
第1 章 大不列颠人

从某种程度上讲,阿尔弗雷德大帝在历史上可谓英格兰君主制的创立者。执掌英格兰政权的历代君主中,其政府对英格兰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阿尔弗雷德大帝并不是英格兰大地上的第一位国王,因为在他之前,还有几位无足轻重的君主,分别统治着各自统辖的领土,与其说他们是英格兰大地上的国王,倒不如说是未开化的部落酋长。阿尔弗雷德大帝在世袭制度下继承了王位,他的一生颇有建树,为后来大英帝国发展壮大所需的巨大上层建筑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如果世间流传的关于阿尔弗雷德大帝品行的故事全都可信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位诚实守信、认真尽责、公正无私、具有远见的政治家。如果在世袭君主制的条件下,人类社会总能涌现出像阿尔弗雷德大帝这样的君主,那么君主制就会持续更长时间,而现在的共和制国家,也会省去选举政府首脑时的很多麻烦。
回首历史,阿尔弗雷德大帝的统治时期已经很遥远了,他是在公元9世纪时登上王位的。从公元9世纪向前追溯到公元前恺撒大帝时期,在这八百多年间,流传着许多人们愿意接受的真实的英格兰历史故事。此外,这片土地上还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可以从恺撒大帝开始再向前追溯八百年,甚至追溯到所罗门王时期。因此,这个非凡岛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阿尔弗雷德大帝之前还有更长的历史。然而,就本书所讲故事的重点而言,阿尔弗雷德大帝的功绩和生平事迹才是本书的开端。
事实上,任何国家的历史,不管是古代国家,还是现代国家,总能追溯到模糊的传说时代。在历史发展还没有进入有文字记载的状态之前,口口相传曾是传承人类记忆的唯一手段,而半野蛮时代的口口相传,传播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其中,有个故事与大不列颠岛的最初发现密切相关。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一群特洛伊人随埃涅阿斯逃出了特洛伊城。据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所述,埃涅阿斯一行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在意大利定居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埃涅阿斯在意大利有了孙子。他叫塞尔维乌斯,塞尔维乌斯的儿子叫布鲁特斯,由此可知,布鲁特斯是埃涅阿斯的曾孙。
一天,布鲁特斯在森林打猎,不小心用箭射死了自己的父亲。他父亲当时是阿尔巴国王。阿尔巴位于意大利,随后罗马王国在阿尔巴附近建国。这次意外让布鲁特斯备受怀疑。他由此面临生命危险,只得逃出意大利。辗转多地后,他最终来到了古希腊。他召集了一些在古希腊游荡的特洛伊随从,并将他们训练成一支军队。布鲁特斯率领着这支凶残的军队,进攻了古希腊的潘德拉瑟斯国王。布鲁特斯大获全胜,潘德拉瑟斯国王沦为战俘。潘德拉瑟斯国王被迫求和,并基于以下条款与布鲁特斯签订了和平协议:
潘德拉瑟斯应将女儿伊莫金娜许配给布鲁特斯为妻,并陪嫁一支船队,而布鲁特斯应带着妻子和随从登上船队,远走他乡。
潘德拉瑟斯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一群无家可归的强盗头目,从而为国家换取和平的做法,对现代人来说很奇怪,但在当时那个时代非常普遍。布鲁特斯率领船队,带着新娘,驶向大海。不久,他们到达一个荒岛。在这里,他们发现了一座城的废墟。城里有一座古庙,庙里供奉着月亮与狩猎女神戴安娜的塑像。据说,只要虔诚地献祭,这个塑像就会有求必应,传递神谕。布鲁特斯献祭后,便问塑像:“我的安身之地到底在哪里?”他发问的话可见于古诗,已经被一些编年史学家翻译成了如下韵文:月亮与狩猎女神啊,您畅行在天界冥间。在您所统治的第三世界—人间,请您四处观,为我指迷津,何处可长栖?
神谕给出了如下答复:远在西方,沧海之上;越过高卢,有地可赴;碧波环绕,古居巨人;今无人烟,正适汝民;驶向此地,终可长栖。
不言而喻,神谕所指的就是大不列颠岛。布鲁特斯便按照神谕所指的方向,从荒岛扬帆起航,穿越地中海,继续向西进发,最终到达了“赫拉克勒斯之柱”。当时,直布罗陀巨岩和直布罗陀海峡对面的海角被称为“赫拉克勒斯之柱”。根据古代传说,那些海边的巨岩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所建的纪念柱,用来标记他到达的最西边。穿越直布罗陀海峡后,布鲁特斯沿着西班牙海岸线继续向北航行。
在进入比斯开湾前,惊涛骇浪不断,又因物资匮乏,布鲁特斯一行陷入了困境,备受煎熬。不过,他们的小船乘风破浪,最终安全抵达了大不列颠岛的岸边。上岸后,他们立刻开始勘察。他们发现岛上郁郁葱葱,果实累累,只是没有人类的踪迹。森林里野兽横行,洞穴里有“巨人”出没—这些像狼一样的怪物与人类完全不同。布鲁特斯和手下向岛上的这些“原住民”发起进攻,最后不仅将野兽赶进了苏格兰和威尔士的深山里,还杀光了那些巨人。巨人们的头目叫高格玛高格,他被布鲁特斯的手下从与岛相连的悬崖顶上投进了大海。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