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

書城自編碼: 411371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江加贝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74247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算法竞赛核心教程:策略与算法深度解析
《 算法竞赛核心教程:策略与算法深度解析 》

售價:HK$ 96.8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 道不远人:近代中国的儒学与儒生 》

售價:HK$ 96.8
深入理解PyTorch
《 深入理解PyTorch 》

售價:HK$ 174.9
校园有戏——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指南
《 校园有戏——中小学戏剧教育实践指南 》

售價:HK$ 85.8
资本的扩张
《 资本的扩张 》

售價:HK$ 79.2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学术文库)
《 中国古代姓氏与避讳起源(学术文库) 》

售價:HK$ 107.8
以色列史:应许之地的现代叙事 | 看世界 | 区域国别史
《 以色列史:应许之地的现代叙事 | 看世界 | 区域国别史 》

售價:HK$ 94.6
堂吉诃德(插图珍藏版)(全2册)
《 堂吉诃德(插图珍藏版)(全2册) 》

售價:HK$ 437.8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总结归纳了实现老年人积极参与设计研究活动的理论依据。本书将活动中提升老年人积极性的时刻定义为参与接触点,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提出活动前、活动中和活动后的参与接触点原则,并建立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参与接触点研究框架。并且,根据研究者在不同活动阶段的目标,结合公共服务的可及性理论、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赋能研究以及实践案例,分析总结面向老年人的参与接触点原则实现维度及其要素,最终构建了面向老年人的参与接触点方法。在实践部分,根据OETP指南开展了九个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工作坊,作为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运用OETP方法协同老年人参与设计研究活动;并结合实践案例对OETP指南进行了优化。最后,通过参与式评估法和专家访谈法对OETP方法及其构建过程进行检验与迭代。本书主要适合面向老年人设计研究的设计师、研究者和管理者阅读参考,同时适合设计类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關於作者:
江加贝,本硕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博士阶段主要方向为老年用户体验,开展老年用户研究。从2012年入职至今一直致力于老龄化设计研究,完成与老年人相关的校级和省级课题若干、发表相关核心及省级期刊10余篇,国外会议论文及期刊近10余篇,相关专利5个。指导学生获相关奖项10余项。与北京和南京近10个社区合作开展协同老年人参与的设计研究活动。参与老龄化社区美学治理项目1项,与企业开发适老化产品项目若干。担任江苏省集萃适老中心设计顾问。2023年被IXDC国际体验设计大会评委十大杰出青年教师。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关于参与式设计1
1.1.1 参与式设计的起源及发展1
1.1.2 参与式设计的语境4
1.2 国内外参与式设计的研究现状6
1.2.1 以方法构建为导向的参与式设计研究6
1.2.2 以技术手段为导向的参与式设计研究16
1.2.3 以参与者为导向的参与式设计研究21
1.3 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的发展及挑战28
1.3.1 为老年群体的设计研究28
1.3.2 从为老年人设计到协同老年人参与设计31
1.3.3 协同老年人参与设计活动的挑战38
1.4 理论框架构建43
1.4.1 研究范围43
1.4.2 相关概念和术语44
1.4.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46
第2章 参与式设计活动的研究框架
2.1 参与式设计活动概述48
2.1.1 参与式设计活动的范围界定48
2.1.2 参与式设计活动的定义与内涵50
2.1.3 参与式设计活动系统的构成要素51
2.2 参与式设计活动的参与接触点57
2.2.1 基于服务设计思维的参与式设计活动57
2.2.2 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参与接触点59
2.3 参与式设计活动中的参与接触点原则62
2.3.1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参与接触点原则62
2.3.2 活动前参与接触点的可及性原则65
2.3.3 活动中参与接触点的引导性原则66
2.3.4 活动后参与接触点的赋能性原则67
2.3.5 参与式设计活动中的参与接触点框架68
第3章 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活动方法
3.1 老年参与者概述72
3.1.1 老年参与者的范围界定72
3.1.2 老年参与者的特点73
3.2 面向老年人的参与接触点原则的实现维度78
3.2.1 可及性原则的实现维度78
3.2.2 引导性原则的实现维度80
3.2.3 赋能性原则的实现维度83
3.3 参与接触点原则实现维度的要素85
3.3.1 可及性要素内容87
3.3.2 引导性要素内容90
3.3.3 赋能性要素内容96
3.4 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方法构建97
3.4.1 面向老年人的参与接触点方法97
3.4.2 OETP方法模型100
第4章 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活动实践
4.1 以启发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坊103
4.1.1 概述103
4.1.2 “移动照相馆”工作坊104
4.1.3 “未来由我设计1”工作坊111
4.1.4 “面向老年人群活动参与度调研”工作坊118
4.2 以共创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坊122
4.2.1 概述122
4.2.2 “未来由我设计3”工作坊123
4.2.3 “图标在哪里”工作坊127
4.2.4 “隐形护理员”工作坊131
4.3 以测试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坊135
4.3.1 概述135
4.3.2 “ICF图标风格测试”工作坊136
4.3.3 “在线购物导航测试”工作坊140
4.3.4 “镜头中的世界”工作坊144
4.4 基于实践案例的工具卡优化149
4.4.1 可及性原则149
4.4.2 引导性原则151
4.4.3 赋能性原则153
第5章 OETP方法及指南的评估与优化
5.1 评估内容与方法156
5.2 参与式评估158
5.2.1 工作坊背景与目的158
5.2.2 参与式工作坊的评估过程159
5.2.3 多方利益相关者访谈结果164
5.3 专家评估168
5.3.1 专家选择与评估内容168
5.3.2 专家评估过程169
5.3.3 专家访谈结果170
5.4 评估结果讨论与OETP模型的构建171
5.4.1 设计师与专家的评估结果讨论171
5.4.2 面向老年人的OETP方法优化172
5.5 展望未来175
附录1 参与接触点实现要素参考表177
附录2 OETP指南卡180
参考文献187
內容試閱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数智化产品和数智化服务的应用和快速普及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改变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还显著提升了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线上挂号系统的引入,解决了传统医院挂号时间长和排队的问题,使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挂号手续。这一技术不仅减轻了患者排队挂号的负担,也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同样,滴滴打车等共享出行服务的普及,让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松呼叫车辆,这种便捷的出行方式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减少了传统出租车服务中乘客的等待时间和不便。这种服务模式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人们出行的效率,还带来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手机支付的普及更进一步推动了交易方式的变革,通过手机支付,人们省去了携带现金的麻烦,避免了现金交易的风险和不便。手机支付不仅提升了交易的安全性,还使支付过程更加迅速和便捷。这样的数智化产品和数智化服务在提高生活效率的同时,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传统服务方式的局限性和改进的可能性。
然而,这些数智化的进步为老年人群体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的变化,常常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理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力、听力、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这种衰退不仅使他们在使用新技术时遇到困难,还可能使他们在信息处理和操作方面出现更多问题。心理方面,老年人可能会因为生理功能的衰退而自信心减弱,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降低,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使得他们更难主动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他们在技术融入方面的困难。从社会学角度看,尽管老年人群体通常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专业知识,但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却因为年龄增长和技术发展的双重因素而逐渐降低。退休之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开始减少,他们获取相关资讯的途径也变得越来越有限。这种情况导致他们面对新产品和服务时,往往会出现延迟和更多的困难。
这些挑战的根本原因在于设计研究者们对于老年人的需求和体验缺乏足够的理解。传统的设计研究方法容易忽视老年人的特定需求,不能有效地让设计研究者与老年人建立共鸣和同理心。因此,参与式设计方法被引入老年用户研究领域,旨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这种方法,设计研究者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老年人的真实需求,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设计出与他们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相符合的数智化产品和数智化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设计研究者们往往面临两个主要问题。首先,老年人群体的招募难度较大,这使得设计研究者们难以触及目标群体。其次,年轻的设计研究者们往往不擅长与老年人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也显得尤为困难。这些问题导致老年参与者难以沉浸到设计研究活动中,即使参加也无法准确理解研究内容,进而影响了研究的有效性和结果。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指导设计研究者们如何有效地招募老年人,如何在设计研究活动中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以确保老年人在理解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能够真正融入设计研究过程中,有效反馈他们的接受程度和需求,实现设计结果与用户需求的紧密结合。现有研究虽然普遍认可参与式设计方法在老年用户研究中的重要性,但是关于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设计研究活动的方法,尚缺乏系统性的总结和梳理。本书的目的在于为从事适老化设计研究的研究者和设计师提供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和工具指南。通过反复的实践,总结和分析现有研究,我们期望本书能帮助研究者们更好地与老年人建立有效的互动,开发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数智化产品和数智化服务。
编写本书的初衷有两个。第一,在设计层面,为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解决数智化产品和数智化服务与老年人之间的冲突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进而对设计师开展面向老年人的设计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式设计方法是研究适老化产品与服务的有效途径,尤其在产品与服务智能化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设计方法已不再适用于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帮助设计研究者们更好地了解老年用户,与老年参与者建立有效且融洽的联系,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并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关于老年人积极参与设计研究活动的成果比较零散,一些关于老年人协同参与设计研究活动的发现分散在各种实践案例中,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本书将老年人参与的设计研究活动定位为一个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设计研究服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设计研究团队扮演着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他们负责构建、引导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而参与的老年人则是该服务的对象,他们通过参与设计研究活动,表达自身需求,获得知识和启发,并且能够享受到这种服务带来的切实价值与改善效果。因此,影响老年人参与设计研究活动的因素可以通过服务接触点展开研究。本书通过服务接触点,提出在设计研究活动中影响老年人积极表现的时刻为参与接触点(ETP,Engagement Touchpoints),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总结面向老年人的活动中参与接触点的原则和不同原则下的实现维度,最终构建了面向老年人的参与设计活动的方法——OETP(Engagement Touchpoints for Older Participants),同时基于这个方法设计了面向老年人组织设计研究活动的参与接触点指南。该研究成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面向老年人的参与式设计研究中理论和实践指导的缺口,并为面向其他人群的参与式设计研究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第二,在社会层面,为促进老年人融入数字化社会和积极面对社会参与提供实践经验参考。通常情况下,大量老年人步入退休生活后,其社会参与开始逐渐减少,获取相关资讯的途径也随之变窄,这导致他们对新产品和服务的了解与使用,相较其他人群存在延迟性以及更多的困难。尽管这个研究的目的是为设计研究者提供方法指导,但该过程包含如何吸引老年人参与设计研究活动,以及如何提高活动参与在老年人心中的预期价值。通过这些内容,促进老年人协同完成设计研究任务,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设计研究者们开发适老化数智化产品与数智化服务,还可以增加老年人接触新资讯、了解新产品的机会。谢立黎等学者指出,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增强其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邱红等学者认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本研究的社会价值在于提升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和个人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已经无法充分阐释现代“老年人”所代表的内涵,“老”需要被重新定义。中年和老年的边界逐渐模糊,中年的限期不断推延,变老的感知愈发迟缓。当前,在科技产品的助力下,老年人正在积极地开拓生活领域,努力拓展生命空间,踏上探索新世界的旅途,为社会贡献老年人的活力和价值。在此意义上,本研究成果或许能为现在的他们以及未来终将衰老的我们开启晚年美妙旅途提供助力。
著者
2024年10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