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有情:2024年中国女性散文选
》
售價:HK$
65.8

《
《本草纲目》里的博物学(全6册)(给孩子的309堂本草博物课,全景展现“东方博物大百科,6大卷本草,41大体系分类,350余幅手绘图谱)
》
售價:HK$
217.8

《
95%的不舒服,呼吸能解决
》
售價:HK$
98.9

《
新加坡史:从夹缝求生到奇迹崛起
》
售價:HK$
140.8

《
甲骨文丛书·克里米亚战争
》
售價:HK$
123.2

《
大英博物馆:讲故事的中世纪神话艺术
》
售價:HK$
217.8

《
大学问·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一部三代造神指南,重构夏商周祖先神话)
》
售價:HK$
96.8

《
俗说矩阵——线性代数详解(Python+MATLAB)
》
售價:HK$
108.9
|
編輯推薦: |
本研究成果能够对广西的旅游发展有所帮助,望本书对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从2013年开始开展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从2016年开始开展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自治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评定标准与评分细则》和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与评分细则》,游客满意度指数是评定特色旅游名县或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指数之一。为全面了解广西旅游业发展环境、旅游产品开发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厘清国内外游客在广西的旅游服务与消费需求,掌握游客对广西各设区市和县(市、区)的旅游满意度,系统排查全区旅游管理、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等软硬件问题,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健康、科学、有序发展,多年以来,广西持续开展广西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工作。为让相关学者、游客和潜在游客更加了解游客对广西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笔者从游客体验真实性、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3个维度开展广西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并完成了本书。
|
關於作者: |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师,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近年来主持市厅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横向课题6项,参与完成横向课题40余项。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被省级党政信息刊物采纳资政报告1篇,获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
研究领域:旅游经济、地理信息工程
|
目錄:
|
目??录
第1章?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旅游文献综述
2.1.1 旅游的概念
2.1.2 旅游真实性研究
2.1.3 旅游理论应用研究
2.2 游客体验真实性文献综述
2.2.1 游客体验真实性的概念
2.2.2 游客体验真实性的维度研究
2.2.3 游客体验真实性的影响研究
2.3 游客感知价值文献综述
2.3.1 游客感知价值的概念
2.3.2 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研究
2.3.3 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研究
2.4 游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2.4.1 游客满意度的概念
2.4.2 游客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2.4.3 游客满意度的测评研究
2.5 文献评述
第3章?理论基础
3.1 情绪评价理论
3.1.1 情绪评价理论的概念
3.1.2 情绪评价理论的评述
3.2 积极情绪扩展和建构理论
3.2.1 积极情绪扩展和建构理论的概念
3.2.2 积极情绪扩展和建构理论的评述
3.3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
3.3.1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的概念
3.3.2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的评述
第4章?研究的变量与测量量表
4.1 变量的定义
4.1.1 游客感知质量的概念
4.1.2 游客感知质量的操作化定义
4.1.3 游客感知价值的概念
4.1.4 游客满意度的概念
4.1.5 游客行为意向的概念
4.2 “基于需要的游客感知质量”量表的编制
4.2.1 深度访谈
4.2.2 “基于需要的游客感知质量”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4.2.3 测量量表的编制
第5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5.1 游客体验真实性对满意度的概念模型
5.2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假设提出
5.2.1 游客体验真实性与游客感知价值关联假设
5.2.2 游客体验真实性与游客满意度关联假设
5.2.3 游客感知价值与游客满意度关联假设
5.2.4 游客感知价值中介作用分析
5.2.5 游客涉入度的调节作用分析
第6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
6.1 正式调研与样本描述
6.1.1 样本的数据收集
6.1.2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信度分析
6.2.2 效度分析
6.3 模型适配检验
6.3.1 初始模型构建
6.3.2 模型评价
6.3.3 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6.3.4 中介效应检验
6.3.5 调节效应检验
6.4 研究结果讨论
6.4.1 游客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
6.4.2 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
6.4.3 游客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
6.4.4 游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6.4.5 控制变量的影响
6.4.6 涉入度的调节作用
第7章 广西游客满意度的提升对策
7.1 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在激励因素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1.1 环境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1.2 游览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1.3 餐饮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1.4 娱乐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1.5 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2 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在保健因素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2.1 住宿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2.2 交通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2.3 购物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2.4 氛围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7.2.5 旅游相关服务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第8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贡献与管理启示
8.2.1 研究贡献
8.2.2 管理启示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8.3.1 研究的局限性
8.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游客满意度在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时发挥着重要作用。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将对旅游目的地的期望与在该旅游目的地游览后的体验结果进行比较之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换言之,游客满意度是游客在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游客满意既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为旅游产品只有得到旅游者的满意与认可才能为市场所接受,才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因此,提高游客满意度水平是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重要法宝之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从2013年开始开展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从2016年开始开展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按照自治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评定标准与评分细则》和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与评分细则》,游客满意度指数是评定特色旅游名县或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指数之一。为全面了解广西旅游业发展环境、旅游产品开发质量和旅游服务水平,厘清国内外游客在广西的旅游服务与消费需求,掌握游客对广西各设区市和县(市、区)的旅游满意度,系统排查全区旅游管理、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等软硬件问题,切实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业健康、科学、有序发展,多年以来,广西持续开展广西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工作。为让相关学者、游客和潜在游客更加了解游客对广西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笔者从游客体验真实性、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3个维度开展广西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并完成了本书。
本书共8章。第1章介绍了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章介绍了游客满意度相关文献回顾,涵盖旅游、游客体验真实性、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等内容。第3章介绍了开展本次游客满意度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情绪评价理论、积极情绪扩展和建构理论、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第4章提出了本次研究的变量与测量量表,变量主要包括游客感知价值、游客满意度、游客行为意向等。第5章分析了游客体验真实性对满意度的概念模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相关假设。第6章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分析、信效度检验、模型适配检验等过程,对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讨论了游客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感知价值的影响、游客感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游客体验真实性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游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等问题。第7章根据前文结论,结合影响广西游客满意度的因素,站在旅游目的地管理者的立场上,分别从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两方面分析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第8章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和展望,以实证分析结果为依据对开发旅游产品、提高营销管理有效性提出合理建议,总结研究贡献,分析研究局限及做出未来研究展望。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我们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从事旅游研究。学界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在旅游、旅游真实性、游客体验真实性、游客感知质量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本次研究及本书撰写过程中,笔者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书籍及文献,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
笔者真切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对广西的旅游发展有所帮助,也由衷地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广西旅游业发展。希望本书对提高游客满意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本书的研究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广西游客满意度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广西智慧旅游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批准号:2021KY0805)、“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分析中的实施路径研究”(批准号:2023KY1707)共同资助。同时,得到了广西相关地市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桂林旅游学院等单位领导及同仁们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真挚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与同行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