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74.8

《
江山胜迹:人文风景的建构与传承 商伟 韩笑 北大文研院“江山胜迹”系列讲座精彩重现
》
售價:HK$
162.8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內容簡介: |
《绿色丝绸之路:生态承载力评价》从介绍生态资源入手,明确了绿色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当前的生态资源状况和生态消耗结构与强度变化,并在对生态供给和生态消耗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包含生态供给、生态消耗、生态承载力及其未来情景变化的评价技术体系,通过预测生态供给能力和消耗强度,评估生态系统所处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谐适策略,同时也为实现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流程化与数字化提供重要支撑和依据。
|
目錄:
|
目录总序一总序二前言摘要第1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标 3 1.1.1 研究背景 3 1.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4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6 1.2.1 研究思路 6 1.2.2 技术方法 6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7 1.3.1 生态供给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7 1.3.2 生态消耗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7 1.3.3 生态承载力评价内容与技术框架 8 1.3.4 未来情景分析与技术框架 9 1.4 基本认识与主要结论 11 1.4.1 生态供给 11 1.4.2 生态消耗 12 1.4.3 生态承载力 13 1.4.4 未来情景与谐适策略 13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区域生态系统状况 172.1 农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 19 2.1.1 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 19 2.1.2 生产力空间分布 21 2.1.3 主要变化情况 24 2.2 森林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 25 2.2.1 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 25 2.2.2 生产力空间分布 28 2.2.3 主要变化情况 31 2.3 草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 32 2.3.1 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 33 2.3.2 生产力空间分布 34 2.3.3 主要变化情况 35 参考文献 36 第3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393.1 生态供给研究进展 41 3.1.1 生态供给概念 41 3.1.2 生态系统供需关系研究 44 3.2 生态消耗研究进展 46 3.2.1 生态消耗概念 46 3.2.2 理论与方法 47 3.2.3 案例分析 50 3.3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54 3.3.1 概念提出与内涵演变 54 3.3.2 理论与方法 56 3.3.3 研究展望 59 3.4 未来情景研究进展 61 参考文献 65 第4章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774.1 生态供给评价方法 79 4.1.1 生态供给评价 79 4.1.2 脆弱性评价 80 4.1.3 限制性评价 82 4.2 生态消耗评价方法 82 4.2.1 评价指标 82 4.2.2 跨区域消耗评价 87 4.2.3 消耗机理分析 88 4.3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91 4.3.1 基本思路 91 4.3.2 承载力评价 92 4.3.3 承载指数评价 95 4.3.4 承载状态评价 95 4.4 生态承载力情景分析方法 95 4.4.1 基本思路 95 4.4.2 情景设计 97 4.4.3 趋势判断 101 4.5 生态承载力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103 4.5.1 系统基本架构 103 4.5.2 系统功能 104 4.5.3 系统关键技术 105 参考文献 105 第5章 生态供给时空变化及脆弱性与限制性研究 1095.1 生态供给时空变化 111 5.1.1 全域尺度 111 5.1.2 农田生态供给 114 5.1.3 森林生态供给 115 5.1.4 草地生态供给 116 5.2 生态供给脆弱性分析 117 5.2.1 敏感度分析 117 5.2.2 暴露度分析 119 5.2.3 脆弱性分析 123 5.3 生态供给限制性分析 125 5.3.1 要素特征 125 5.3.2 供给水平与脆弱性阈值 126 5.3.3 限制性分区 126 参考文献 130 第6章 生态消耗时空演变分析 1336.1 农田生态消耗 135 6.1.1 全域尺度 135 6.1.2 分区尺度 136 6.1.3 国家尺度 138 6.2 森林生态消耗 142 6.2.1 全域尺度 142 6.2.2 分区尺度 143 6.2.3 国家尺度 146 6.3 草地生态消耗 149 6.3.1 全域尺度 149 6.3.2 分区尺度 151 6.3.3 国家尺度 153 6.4 综合生态消耗 156 6.4.1 全域尺度 156 6.4.2 分区尺度 158 6.4.3 国家尺度 160 参考文献 164 第7章 生态承载力、承载指数和承载状态变化研究 1657.1 生态承载力 167 7.1.1 全域尺度 167 7.1.2 分区尺度 169 7.1.3 国家尺度 173 7.2 生态承载指数 183 7.2.1 全域尺度 183 7.2.2 分区尺度 183 7.2.3 国家尺度 186 7.3 生态承载状态 189 7.3.1 全域尺度 189 7.3.2 分区尺度 190 7.3.3 国家尺度 191 7.4 生态承载力存在问题 196 7.4.1 承载力与常住人口空间不匹配 196 7.4.2 未来超载风险大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8章 生态承载力情景分析与谐适策略 1998.1 生态供给变化情景 201 8.1.1 绿色发展情景 201 8.1.2 基准情景 211 8.1.3 区域竞争情景 222 8.2 生态消耗变化情景 233 8.2.1 绿色发展情景 233 8.2.2 基准情景 242 8.2.3 区域竞争情景 250 8.3 生态承载力变化情景 258 8.3.1 绿色发展情景 258 8.3.2 基准情景 266 8.3.3 区域竞争情景 274 8.4 谐适策略与提升路径 282 8.4.1 谐适策略 282 8.4.2 提升路径 28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