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高胜算操盘:成功交易员完全教程美马塞尔林可著十年十二国版本帮助数百万交易者建立交易优势股票书籍 》 售價:HK$ 107.8 ![]() 《 亲子战争:全景解读2-6岁孩子的行为与心理,32个精选案例化解幼儿常见教养问题 》 售價:HK$ 65.8 ![]() 《 胡僧东来: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家和传播人 》 售價:HK$ 107.8 ![]() 《 电磁频谱中的战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电子战飞机、作战与装备 》 售價:HK$ 107.8 ![]() 《 书法常识 》 售價:HK$ 39.6 ![]() 《 胡雪岩经商十二条戒律(识人·驭势·守财·破局;不读胡雪岩,枉谈经商道!) 》 售價:HK$ 54.8 ![]() 《 普林斯顿历史学研究指南 》 售價:HK$ 103.8 ![]() 《 即用是体:阳明学深度解读 》 售價:HK$ 280.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为你揭示了诺奖获得者遴选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巨大挑战,同时也折射出生命科学发展的艰难路径 |
| 內容簡介: |
| 本书讨论的是1969—1971年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项。1969 年的获奖者是德尔布吕克、赫尔希和卢里亚,他们在1940~1950 年代对噬菌体研究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拓展分子生物学的广泛领域奠定了基础。基因的本质终于被阐明。他们对关键的信息分子——核酸的生物化学性质的洞察,则为解释核酸的表达以及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神经末梢与靶细胞之间的接触,即突触,一直激发着科学家的想象力。1970 年的获奖者卡茨、冯奥伊勒和阿克塞尔罗德揭示了神经末梢中的信号物质是如何储存在囊泡中,如何通过膜融合释放出来,并如何在特定的代谢过程中失活或被重新利用的。1971 年的获奖者只有萨瑟兰一位,他确定了细胞中的一些关键分子。这些分子通过一系列内源步骤,可以使细胞表面所激发的信号影响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达。这种新的信息传递分子被称为 “第二信使”,它们代表了高度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的一种关键部分,通过调节所谓的中间代谢来控制细胞的运行状态。 |
| 關於作者: |
| 埃尔林?诺尔比:瑞典斯德哥尔摩医学院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医学博士, 病毒学方面的世界权威,曾担任该研究所教授和主席达25 年,其间超过20 年参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遴选工作。后担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6 年,主持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相关工作,也是诺贝尔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他在世界各地发表过许多与诺贝尔奖相关的主题演讲。 |
| 目錄: |
|
1 第1章一项从未被授予的诺贝尔奖
2 德赫雷尔是如此接近诺贝尔奖 7 |资金是用来支持诺贝尔奖还是用来建设科学机构 9 一名无休的世界旅行者和自学成才的科学家 16 噬菌体的发现以及对发现优先权的质疑 21 噬菌体的拓展研究 24 |仅有的稳固就业以及冲突的出现 29 |噬菌体疗法37 |逐渐逝去的生命 39 诺贝尔奖委员会对授予德赫雷尔奖项的兴趣逐渐消退 47 |能在试管中研究基因吗 49|第2章对比鲜明的个性和一个学科的诞生 50 一个物理学家的矛盾心理 53 生命之谜 57 一个新的家园和一个意想不到的科学转变 61 噬菌体和微生物遗传学以及冷泉港实验室 67 批判性的非传统的科学家 71 见证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75 |诺贝尔委员会对德尔布吕克的科学进行审查 81 |一个在欧洲挑战性环境中成长的生物学家 84 |在美国的定居生活88 |关键的调动 93 |更多发现和不断变化的生命历程 95 |诺贝尔奖委员会对卢里亚的评估 99|第3章一名谦逊的实验学家终获诺贝尔奖 100|圣徒——一个神秘的实验者 103|迁往冷泉港实验室和一项革命性的实验 107|待在实验台前的科学家 111|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对赫尔希的全面评审 120|对于赫尔希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的考虑 124|噬菌体分子遗传学的早期迅速发展 132|噬菌体病毒学家中其他的诺贝尔奖有力候选人 135|三巨头的胜利 142|第4章知识进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143|噬菌体复制的科普介绍 146|一些可能的启发性实验 152 |新的生物界和相关病毒的发现 154|基因可以在两个维度中移动 159|分子镜像的世界和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165|指导性和选择性免疫 167|试管中的抗体进化 173|威胁肝脏组织的特殊病毒 178|生产疫苗的新方法 181|像小细菌一样大的病毒 184|丰富多样的病毒世界 191|生存进化的大师 195|尾声 197|第5章自然科学主导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间的构造性转变 198|跨越两次世界大战的科学生涯 200|诺贝尔奖机构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危机 205|1920年夏天一场独特的诺贝尔奖庆典 20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和汉斯·冯·奥伊勒 213 |战争年代和移民选择 216|德国科学家的领军人物和世界大战中的两件事情 219|伊普西龙行动 221|意识形态的挣扎和先进科学 223|德尔布吕克对祖国的毕生关怀 226|保罗·埃利希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奖项 229|第6章天生的诺贝尔奖得主 231|含着银汤匙出生 236|天才科学家的培养 239|发现 252|冯·奥伊勒参与的诺贝尔奖工作 258|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委员会对自己成员的评估 266|第7章一个大器晚成的科学家 267|一个有着东欧血统的科学家 272 |黄金机会 276|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家 283|神经药理学领域的发展 285 |诺贝尔委员会的扩展考虑 293|阿克塞尔罗德成为诺贝尔奖的主要候选人 302|第8章一个由诺贝尔委员会决定的联合奖项 303|卡茨早期的生活 306|新的家园和公民身份及最终归宿 311|诺贝尔研究委员会对卡茨的评价 321|诺贝尔委员会面临的挑战 327|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公布 330|诺贝尔奖的欢庆时刻 340|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轨迹 345 |小泡的生命348|突触间隙———一个令人着迷的结构 353|第9章只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特定年份 355|从居里到科里 360|科里一家的诺贝尔奖之路 36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终于有了女性获奖者 366|科学生涯的余波 369|厄尔·萨瑟兰:一位科学家的塑造 374 |诺贝尔委员会评估萨瑟兰 379|1971年诺贝尔奖的庆祝活动和最后一步 384|细胞通信机制的多样性 389|利用核受体的信号传导捷径 391|离子通道在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性 394|蛋白质激酶和不同的第二信使 397|G蛋白与细胞信号转导 400|G蛋白偶联受体和信号转导 404 |稳态之谜 406|奥密克戎 414 |参考文献 424|人名索引 435|名词索引 |
| 內容試閱: |
|
这是我写的关于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第五本书。按照我每隔3年介绍一次诺贝尔奖工作的计划,现在是时候推出新的一本书了。这本书将重点反映1969年至1971年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所揭示的三大核心主题,它们分别是噬菌体和分子生物学的起源、对突触信号传递的广泛见解以及胞内信号传导构成的复杂世界。本书将从介绍噬菌体的两位发现者之———费利克斯·德赫雷尔(Félix dHerelle)开始。尽管他多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并经历了反复评估,但德赫雷尔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为此,威廉·萨默斯(William Summers)曾经专门为他写了一本传记,很好地回顾了德赫雷尔的一生和他对社会的贡献。
接下来的两章,我将介绍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3位获奖者:马克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ück)、艾尔弗雷德·赫尔希(AlfredHershey)和萨尔瓦多·卢里亚(Salvador Luria)。这些珍贵的资料来源于加州理工学院、范德堡大学、冷泉港实验室、美国哲学学会以及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档案。在我多次往返纳什维尔的过程中,范德堡大学的亚采克·哈温格(Jacek Hawinger)和他的妻子安雅(Anja)慷慨地邀请我住在他们家里。亚采克(杰克)还协助我与范德堡大学图书馆的克里斯托弗·赖兰(Christopher Ryland)取得了联系。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联络,我才能够获取宝贵的档案材料和有价值的图片资料。它们为我了解德尔布吕克甚至萨瑟兰(Sutherland)的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我将在下文一一介绍。在此期间,我们还抽出时间去欣赏了一场现场蓝草音乐会。 在加州理工学院,我的长期联系人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和他的妻子爱丽丝·黄(Alice Huang)热情地接待了我。他们安排我查阅了德尔布吕克的部分档案以及他与赫尔希和卢里亚的早期通信。冷泉港实验室同样提供了有关德尔布吕克、赫尔希和卢里亚的信息资料。在此期间,布鲁斯·斯蒂尔曼(Bruce Stillman)成为我的东道主。柳德米拉·波洛克(Ludmilla Pollock)和她的合作者同意我翻阅丰富的档案材料。西德尼-布伦纳奖学金则为我与实验室的联系提供了经费支持。斯蒂芬妮·萨塔利诺(Stephanie Satalino)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摄影材料。卢里亚现存的论文保存在美国哲学学会。安妮·沃尔科特(Annie Walcott)再次促成了我与查尔斯·格赖芬施泰因(Charles Greifenstein)的联系。格赖芬施泰因热心地安排我查阅了这些档案材料。我在第4章特别专注于介绍许多子学科的持续发展情况,如分子工程和重组DNA技术、分子免疫学和分子病毒学。这进一步说明了分子生物学的许多分支学科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毫无疑问,这些激动人心的发现让我自己都产生了想要重返病毒学前沿研究的冲动。我的许多朋友和以前的同事也为这次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我还想特别感谢弗雷德里克·墨菲(Frederick Murphy),是他在我多次访问华盛顿期间一直陪伴着我。 与上一年的获奖情况一样,197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3位科学家:神经生物学家乌尔夫·冯·奥伊勒(Ulf von Euler)、朱利叶斯·阿克塞尔罗德(Julius Axelrod)和伯纳德·卡茨(Bernard Katz)。他们每个人的科学生涯都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单独展开介绍。我在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老同事斯滕·格里尔纳(Sten Grillner)和托马斯·霍克费尔特(TomasHokfelt)都是具有很高国际学术地位的神经生物学家。他们帮助我审阅了描述这些科学家职业生涯的章节初稿,并建议对冯·奥伊勒那一章节进行重点编辑。因此,新的第5章被精心重构,不仅包含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科学和政治的历史事件,还探讨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家霸权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转移,即美国从德国手中接管了自然科学的主导地位。我还将对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尤其是拥有犹太背景的科学家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格里尔纳和霍克费尔特还对最终成型的第6章到第8章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作为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第3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冯·奥伊勒代表了一种特殊的典型。我联系了冯·奥伊勒教授的一些研究生。特别像斯泰兰·拜格德曼(Stellan Bygdeman),他们都对冯·奥伊勒作为一名导师的职责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1958年,我作为一名生理学专业医学生对冯·奥伊勒的讲座有着切身的体会,那些讲座给人留下了相当暗淡的印象。而其他讲师如卡尔·伯恩哈德(Carl Bernhard)和大卫·奥托森(DavidOttoson)的讲座则给我留下了更为积极的印象。尼尔斯-奥克·希拉普(Nils-Ake Hillarp)在冯·奥伊勒开展研究的某些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查找希拉普的照片时,我从南瑞典医学史学会的代表那里获得了很多帮助。最后,我甚至与希拉普的儿子杨-奥克(Jan-Ake)取得了直接联系。 在寻找第8章中关于萨瑟兰的档案材料时,我得到了上文提及的哈温格家族给予的极大帮助。他们帮我建立了重要的联系,使我得以获得丰富的资料。亚采克还建议我阅读约翰·埃克斯顿(John Exton)编写的一本关于坩埚科学的珍贵图书。这本书很好地呈现了当时的知识环境。正是这种求知环境,不仅奠定了萨瑟兰早期成长的基础,而且为多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提供了早期教育的沃土。卡尔·科里(Carl Cori)和格蒂·科里(Gerty Cori)在圣路易斯的实验室里开创了对肝脏中糖代谢的研究,这使得格蒂在1947年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性。当然,我对20世纪诺贝尔奖的其他5位女性得主也做了简要的评论。埃克斯顿的书还促成了我与伯恩哈德-贝克尔图书馆的联系。在那里,我找到了很多相关的宝贵照片。在此,我也同样非常感谢上文提到的档案员赖兰。他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范德堡大学的档案材料和图片资料,得以完成第9章节的撰写。在这些档案资料中,我注意到一个叫汉斯·尼克拉森(HansNiklasson)的人。他当时是一名年轻的职业外交官,曾在萨瑟兰及其妻子停留斯德哥尔摩的一周时间里接待过他们。从纳什维尔回到斯德哥尔摩,我给尼克拉森打了电话。他现在已是一位退休的外交官,住在哥德堡。我从尼克拉森和他妻子那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私人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他们在斯德哥尔摩接待萨瑟兰夫妇一周的经历。最后,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Alberts)对于理解细胞中能量产生和储存的认知进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与我以前的书一样,这本书的顺利写作同样有赖于负责诺贝尔奖档案的相关机构的支持。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诺贝尔奖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Thomas Perlmann)每年都会给我签发许可,使我能够查阅卡罗林斯卡研究所1969—1971年间的档案。同样,瑞典皇家科学院科学史中心的负责人卡尔·格兰丁(Karl Grandin)授权我可以查阅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档案资料,我甚至在那里还拥有一间办公室。在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诺贝尔论坛上,我得到了安-玛丽·杜曼斯基(Ann-Mari Dumanski)在档案材料检索方面的得力帮助。事实上,由于新冠病毒的大流行,杜曼斯基和她的助手不得不帮我复印大部分的所需材料,并远程寄送给我。虽然在2020—2022年病毒大流行期间,科学史中心的很多员工不得不在异地进行管理运维,但该中心依然是我一个重要的专业办公地点。我的同事玛丽亚·阿斯普(MariaAsp)和安妮·德·马勒赖(Anne de Malleray)档案员总有令人愉快的工作热情。我的隔壁同事本特·詹菲尔德(Bengt Jangfeldt)是一位斯拉夫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位总能让人振奋的好朋友。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格兰丁,他花了很多时间和我一起为这本书准备插图,并为我在世界各地的讲座准备幻灯片。他还经常热心帮助我解决计算机死机的问题。 由于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所以全部章节的最终成稿都经过了哈里·沃森(HarryWatson)的审阅。在我前4本书的撰写中,我们就有了非常愉快的合作。我对他能够极大地改善我文章的行文风格,从而增强全书的可读性致以衷心的感谢!斯文和达格玛-萨伦基金会慷慨地支付了这次审稿的费用。正如前面所强调的,我很感谢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在我第5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支持。我尤其感谢出版公司集团主席潘国驹(KokKoo Phua)教授和高级编辑谭晶(Kim Tan)。特别是谭晶,她在即将退休之际,依然能多次提供宝贵的支持。她的同事们也在处理本书的综合材料时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和帮助。 我还想把这本书献给一位特别的朋友——理查德·勒纳(RichardLerner)。他不幸于2021年12月初去世。我们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他是一位独特的人,很善于鼓动人心。我们经常就科学问题或者生活中许多亟须解决的其他问题聊上好几个小时。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领袖,从1987年起领导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长达25年,我将在第4章详细介绍他在科学上的很多独特贡献。 我很高兴我的健康状况允许我能够完成我的诺贝尔奖系列丛书的第5本。与前几本一样,这又是一趟奇妙的学习之旅。我也希望它能延续。1972—1974年的诺贝尔奖包括很有趣的子学科,非常值得一写,如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动物世界中独特行为的动物行为学,以及细胞内部的组织方式。介绍1973年及其后的诺贝尔奖项对我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在那年成为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准成员,并因此在奖项的某些评估方面作出了贡献。此外,我还对委员会的一些讨论记忆犹新。时间最终会告诉我们是否能应对当时提议的挑战。 2022年6月于斯德哥尔摩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