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 編輯推薦: |   
          | 2000年来,首创“小篆五码检字法”,开以篆检楷之先河,实现篆楷通检、互检之功能。 |  
         
          | 內容簡介: |   
          |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所谓“书同文”,即以丞相李斯等所书秦小篆取代六国文字,这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第一次实行国家标准文字。随着秦王朝的覆灭,篆书作为国家标准文字,在汉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上承甲骨金文、下启隶书楷书的重要环节,小篆在文字学史上的历史地位巍巍然不容小觑。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汉代许慎著《说文解字》,第一次系统整理李斯等秦小篆,第一次编纂汉字字典,功不可没。
 但直至现当代,近两千年来,小篆的检索问题,一直是一个无法回避又无法解决的问题。
 虽然清人黎永椿编了一部《说文通检》,但只能据楷索篆,无法据篆索楷,篆书的检索依然是一大难题。
 本书作者王培林先生,积四十年之功,精心钻研小篆检索问题,发明了“小篆五码检字法”,一举解决了据篆索楷、篆楷互检的难题,为小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也为书法爱好者学篆、识篆、检篆,增加了一大神器,在小篆检索史上具前无古人的开创之功。
 |  
         
          | 關於作者: |   
          | 王培林,1954年9月9日出生,江苏常熟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70年代,拜书法大师言恭达先生为师,学习篆书。因篆书检索困难,萌生为篆书编制索引的志向。四十年来苦心钻研小篆编码课题,首创“小篆五码检字法”,编制“小篆五码首位取码规则表”及“小篆五码口诀”。先后出版《小篆编码方案与检索方法》(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检篆释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说文检字》(凤凰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等著作。 |  
         
          | 目錄: |   
          | 序……………………………………………………………………………………1 前言…………………………………………………………………………………3
 凡例………………………………………………………………………………7
 小篆五碼檢字法……………………………………………………………………1
 小篆五碼檢字……………………………………………………………………5
 0部………………………………………………………………………………5
 1部……………………………………………………………………………29
 2部……………………………………………………………………………50
 3部……………………………………………………………………………84
 4部……………………………………………………………………………94
 5部……………………………………………………………………………111
 6部……………………………………………………………………………150
 7部……………………………………………………………………………181
 8部……………………………………………………………………………202
 9部……………………………………………………………………………216
 古文五碼檢字……………………………………………………………………241
 籀文五碼檢字……………………………………………………………………250
 説文部首索引……………………………………………………………………255
 説文分部檢字……………………………………………………………………261
 楷體筆畫檢字……………………………………………………………………333
 一部……………………………………………………………………………333
 丨部……………………………………………………………………………366
 丿部……………………………………………………………………………382
 丶部……………………………………………………………………………408
 乛部……………………………………………………………………………432
 楷體音序檢字……………………………………………………………………445
 附1.段改篆檢索………………………………………………………………572
 附2.疑難字探索………………………………………………………………588
 後序……………………………………………………………………………668
 後記……………………………………………………………………………669
 |  
         
          | 內容試閱: |   
          | 第一次見到他,是我的一位老同學帶著來到我的寒齋。他給我的印象是樸實、謙恭、平和,甚至帶幾分木訥,幾分執拗,但卻不失隱藏在他外表内的睿智與靈聰。他對我從事和研究的篆書書法藝術産生了極大的興趣,他的目光幾乎是癡迷與貪婪,又似乎在搜索什麽…… ——這便是二十年前的一幕。
 像接待過好多青年朋友一样,由於平常,對這一幕我並没留下多少印記,倒是他那好奇的目光,多少年來一直深深地鑲嵌在我的腦海裏……
 再過了兩年,我突然接到他的電話,他萌發了給篆書編碼的念頭和計劃。我真爲他的大膽創建所震驚,爲他的癡迷精神所感動。人類只有光榮和夢想。超越夢想,擁抱明天,成了多少仁人志士的心聲,也成了培林的誓言。
 二十年過去了,這位畢業於南京大學哲學系的“弄潮兒”,敢爲天下先,肩負文以載道的使命,走進了藝術與文字的傳統經典大堂。咀嚼經典,探索經典,面對篆字檢索這個大難題,在科學與人文的交融中耐得寂寞,嚴謹治學,上下求索,遍嘗了多少苦澀與艱辛!奮鬥是一種體驗,體驗是一種過程,一種經歷,一種挑戰自我、完善自我的光榮!
 童年時代追慕成功者的足迹成了他編撰《篆楷通檢》的原始動力,而面對藝術與文字的哲學思考則是他啓迪自我、昇揚理性的基奠。
 人的知識是有限的,而藝術开拓的思維是無盡的。
 科學追求真,人文追求善,科學與人文相融産生了美。真善美的統一是演繹創新的靈魂。
 面前這部《篆楷通檢》,使用簡易,精确便捷,爲整理編排篆書提供了一種嶄新的科學方法,填補了空白,並爲建立篆字信息計算機處理系統奠定了基礎,爲廣大古文字研究學者和藝術工作者奉獻了科學實用的檢索工具,誠屬可喜可賀!是爲序。
 言恭達
 2000年秋於抱雲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