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时刻人文·金钱舞动的东海:货币与奢侈的15—16世纪 》 售價:HK$ 85.8 ![]() 《 时刻人文·保卫共和之都:法国大革命后期巴黎治安体系的建设(1795—1800) 》 售價:HK$ 85.8 ![]() 《 相爱的奥秘:爱的深度解码 》 售價:HK$ 85.8 ![]() 《 余生:清代宦官社会史 》 售價:HK$ 74.8 ![]() 《 诡舍4 隐秘之地 》 售價:HK$ 54.8 ![]() 《 “十五五”与2035中国 》 售價:HK$ 74.8 ![]() 《 被杀死的真理子 尸人庄谜案 作者今村昌弘全新青春冒险小说 》 售價:HK$ 61.6 ![]() 《 智能超越 AI浪潮下的全球涌动与中国破局 》 售價:HK$ 75.9 |
| 編輯推薦: |
|
以“反常识”的历史观关怀当下。
讲述标准答案/教科书以外的历史。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历史学家杨念群在对当代历史研究进行反思与回顾的基础上,所作的有关“览史”“阅世”的一系列思考。作者从人们熟知的历史常识出发,延宕开去,深思论议藏匿于史书中 不为人所知的种种面向。在作者看来,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常识之中,这些历史常识本身应当是被怀疑的。因此,要对已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那部分历史观提出 商榷和修正,想办法克服刻板僵化的认识,激活一些鲜灵的思想。作者回到历史场景,重审历史书写,既为历史研究提供现代镜鉴,又以史学精神关怀当下社会。 |
| 關於作者: |
|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国思想文化史和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 生》《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问道:一部全新的中国思想史》等。 |
| 目錄: |
|
前言........001
上编 阶级、流品与品度........003 清流与浊流........010 南人与北人........016 为什么有人要为秦桧翻案?........022 代战公主好威严........029 中国人怕出海吗?........035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042 糟蹋人的艺术........047 “东林余孽”与读书人的抱团政治........053 关于“死节”的闲话........059 明清文人的关系学........065 做一个清朝官员有多累?........071 “杀千刀”的故事........077 大清亡了有点“冤”........082 皇帝的影子有多长?........088 “创伤记忆”唤醒辛亥浪潮........094 忙人与闲人........107 老冬烘的无用之用........112 科举考试果真一无是处吗?........118 “呆子治国论”错在哪儿?........125 中国人为什么好为人师?........132 谁的东亚?........139 中国有中产阶级吗?........144 “叶”的隐喻........149 梧桐三味........155 下编 动情的历史学........167 “桃色”怎样入史?........173 人性光谱的灰色地带........179 周作人的“原罪”........186 身体、革命与“痛史”........191 细节决定历史成败?........196 读史凭什么看洋人脸色?........203 国民性是如何炼成的?........210 西方性想象里的中国腔调........215 谁的“大清”?........221 “琴声”的滥用........225 “报”的尴尬........229 天地玄黄喊一年........233 武侠:梦境与现实........238 “野蛮人”的生态观........244 废墟之恋........250 缠足美丑与女性主体........255 革命时期“破鞋”考........259 食色性的政治与去政治........264 什么叫“势”?........268 什么是“中国式自杀”?........272 “气场”与抗争政治........276 说戾气........281 文艺腔与“愤青”黑话........285 什么是文坛的真性情?........290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294 知识分子大不同........299 京剧改造与好莱坞大片........306 中西艺术的差异何在?........311 教堂与恐怖........316 家门口出了个“大峡谷”........320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325 国学热何以变成了“文化桑拿”?........329 大师与超女........334 一场消费鲁迅未遂的事件........338 女特务的逻辑........342 猫眼看人........345 余话 杨三姑爷........353 我看“80年代”........357 “新史学十五年”:一点省思........361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374 |
| 內容試閱: |
|
我觉得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陷入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常识之中。这些历史常识本身应当是被怀疑的,却一直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谈“反常识”,不是说要事事都拧着干,非要彻底把一切 “常识”打趴下不可——事实上也做不到。我们只是想在各类“常识”的巨无霸叙事之笼罩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更为合理的历史观作为补充。也就是说,对已构成我们生活常识的那部分历史观提出商榷和修正,想办法克服一种刻板僵化的认识,激活一些鲜灵的思想。事实上,“反常识”的历史观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会变成一种僵化的 “常识”,受到批判和摒弃,这正是我所期许的。历史学之所以丰富和有趣,正在于它可以在相互替代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在人文科学领域里,任何有益的观点都应该并行不悖,不存在最终的权威。
大多数能臣循吏,都是在上任后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的历练,才提升了自己的治世能力。当年科举的训导只是为获取一种入官资格,与治世的阅历经验和见解并无直接关联。更夸张点说,从科举生产线中脱颖而出的官员,其成就大小恰恰可能与科举训练的程度成反比。同样是科班出身,流品却有高下之别。陈宏谋有一句话说得贴切: “自古流品,诚不足以限人也……有志者,正可乘时自奋矣。”流品的高低实在于能否真正冲破应试规定的束缚,给自己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明清为官功绩的大小确也证明,谁对应试八股规定的阅读范围超越得越彻底,谁就越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创造一个新世界,这就是 “流品不足以限人”这句话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呆子治国论”错在哪儿?》) 绅士不愿待在城里,老往乡镇跑,意味着城市的人群向下流动,不断给底层社会注入活力,这是科举制的功劳。这些人生活太闲适了难免招人妒忌,近代革命的一个目标就是造这帮人的反,最后结果是绅士滚出了乡村。……绅士滚到了城里,尽管他们西装革履,成为疑似的“小资”,却使乡间失去了作为文化源头的活水,一路萧索下去,自然变成了文化空巢。小镇风情的记忆犹如老照片里模糊的影像资料,中产阶级的覆灭也就随着革命的进程开始了。这段故事的发生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促成中产阶级诞生的历史演变过程恰好相反。(《中国有中产阶级吗?》) 衡量忠奸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否死心塌地效忠当家皇帝。所以拼死抵抗的史可法被捧上天,开门纳降又密谋反清的钱谦益则被看作首鼠两端而列入历史的污名册。可见,在乾隆爷的脑子里也有一个两极的人性光谱,那就是忠和不忠。臣子们脑袋上都贴了标签,分处两极,各自站队,泾渭分明。可是如果我们也把这枚金箍当成桂冠,洋洋得意地戴在自己头上,或者自作多情,拿着这顶帽子四处找人,强行试用,则大可不必。在我看来,大街上还是少点戴这类帽子的人,日常生活才显得正常、多样和有趣。(《人性光谱的灰色地带》)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