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此中国:时间线上的艺术与文明
》
售價:HK$
250.8

《
胡斯战争(卷一):愚人之塔(《猎魔人》作者波兰历史奇幻巨著)
》
售價:HK$
142.8

《
大清为何轰然倒塌:一本让读者又爽又气、又哭又笑的历史书
》
售價:HK$
74.8

《
真实与真理之间——早期基督教史学探析
》
售價:HK$
107.8

《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
》
售價:HK$
173.8

《
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樊百川著作集)
》
售價:HK$
184.8

《
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07.8

《
汗青堂丛书151·日本中世战争史:武士的命运与下克上
》
售價:HK$
79.2
|
編輯推薦: |
作者为著名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博古。独家出版,再现经典著作。该套书是相关历史时期的重要读本,有积极的影响力。每本书都由简体版和经典版本的影印版组成,具有很好的珍藏价值。装帧精美:精装书,每套书配单独的箱子,既美观又起保护作用。
包含的书目有6种9册:《共产党宣言》《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卡尔·马克思》《国家与革命》《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共4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內容簡介: |
本套书收录了博古先生所翻译的重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国家与革命》《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这些图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材料,极大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
|
關於作者: |
本套书均为博古编译。博古(1907—1946年)是马克思主义翻译家,译有《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卡尔·马克思》等等,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翻译的这些理论著作,至今对学界仍然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
目錄:
|
共6种9册:《共产党宣言》《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卡尔·马克思》《国家与革命》《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共4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內容試閱:
|
总 序
秦邦宪(博古)曾担任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职务,留学苏联,有较高的俄文翻译水平与理论功底。1938年,秦邦宪参加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幕式后,便匆匆离开延安回到了武汉,该年10月,秦邦宪“总校阅”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文译本上下册,之后由武汉的中国出版社出版,该书曾是党内重要的学习读本。此外,秦邦宪还编译了大量当时苏联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理论文章,以不同的形式发表,并集结成《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共四册,其中有少量几篇为其他人翻译),于1941年到1942年12月间出版。
秦邦宪在1940年11月离开武汉,回到延安后,担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新华社社长。1943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一九四三年翻译工作的决定》,指出:“为提高高级干部理论学习,许多马恩列斯的著作必须得重新校阅。”为此,特指定凯丰、博古、洛甫、杨尚昆、师哲、许之祯、赵毅敏等组成翻译校阅委员会,由凯丰负责组织该工作的推进。此后,秦邦宪的翻译内容集中到了马恩列斯著作上,先后翻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国家与革命》和《卡尔·马克思》。
博古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1943 年8月由延安解放社首次出版,该译法更接近于现代汉语,是延安整风运动后期党内重要的学习读本。1949年3月,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12本“干部必DU”系列图书, 《共产党宣言》博古译本就是其中的一种。博古译本在1949年前后是中国流传最广、印行最多的一个版本,它至少由13个出版机构出版过近70次,发行量高达62万多册。
博古翻译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1943年11月由延安解放社出版,该译本的底本是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1940年出版的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中的相关内容,收入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版第一版和第四版序言、英文版导言以及正文的三章内容。书中注释也根据俄文版加入了列宁、斯大林关于自由竞争与垄断等方面的论述。这一版本被称为“校正本”,是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干部必DU”丛书的通行版本,后经华中、华东、山东、冀鲁豫、皖北等新华书店以及东部军区政治部等单位大量翻印出版。
博古翻译的《国家与革命》在1943年8月首次由延安解放社出版,此后,太岳新华书店、华北新华书店、山东新华书店、东北书店、太行群众书店多次重印该版本。博古翻译的《卡尔·马克思》在1946年至1948年间,多次由解放社和各地新华书店出版。
博古的这些译著,适应了当时全党开展的学习活动,为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重新整理出版博古翻译的这些著作,既是对红色翻译家们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付出艰辛劳动的致敬,也是对当代理论工作者的勉励,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编者
2024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