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HK$
74.8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HK$
76.8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HK$
152.9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62.8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HK$
6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HK$
64.9
|
內容簡介: |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第二版)》是关于森林空间结构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的专著,详细介绍了森林空间数据采集与森林空间结构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基于GIS的森林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和森林拓扑关系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基于GIS的森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给出了森林空间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具体应用实例。
|
目錄:
|
目录第1 章 绪论 11.1 森林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11.2 森林空间结构研究发展趋势 4第2 章 研究区概况 62.1 自然条件 62.1.1 地理位置 62.1.2 地质地貌 62.1.3 气候 62.1.4 土壤 72.1.5 生物资源 72.1.6 古树名木资源 82.1.7 森林资源 82.2 人文历史 8第3 章 固定标准地测设与树木空间数据采集 103.1 引言 103.2 仪器设备 123.2.1 概述 123.2.2 全站仪的结构 123.2.3 南方NTS355型全站仪操作方法 133.3 数据采集方法 153.3.1 固定标准地布设方法 153.3.2 全站仪距离交会法 163.3.3 固定标准地边桩测设和每木定位的方法 163.4 数据质量分析 183.4.1 测量精度分析 183.4.2 测量误差控制 203.5 小结 21第4 章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基本理论 234.1 森林空间结构的概念 234.2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244.2.1 聚集指数 244.2.2 Ripley’s K(d)函数 274.3 竞争分析 304.3.1 竞争指数 304.3.2 大树均匀分布的竞争格局 314.3.3 竞争指数与竞争方式 324.3.4 竞争指数的性质 354.4 混交度 364.4.1 简单混交度 364.4.2 树种多样性混交度 37第5 章 基于GIS 的森林空间结构分析 405.1 概述 405.2 竞争分析 405.2.1 问题提出 405.2.2 竞争单元 415.2.3 竞争指数 425.2.4 边缘矫正 435.3 混交度分析 435.3.1 问题提出 435.3.2 混交度计算 435.3.3 边缘矫正 445.3.4 全混交度 445.4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55第6 章 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 566.1 引言 566.2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566.2.1 研究方法 566.2.2 结果分析 586.3 树木竞争 646.3.1 研究方法 646.3.2 结果分析 656.4 树种混交 706.4.1 研究方法 706.4.2 结果分析 706.5 小结 74第7 章 近自然毛竹林的空间结构特征 767.1 引言 767.2 研究方法 777.2.1 固定标准地调查方法 777.2.2 毛竹林生长状态分级方法 777.2.3 空间结构单元及其边缘矫正方法 787.2.4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787.2.5 毛竹林生物量计算方法 797.2.6 主成分分析方法 807.3 结果分析 807.3.1 毛竹林生长状态分析 807.3.2 毛竹林年龄结构特征 817.3.3 对象竹的*近邻竹株数与生物量的关系 817.3.4 竞争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 837.3.5 年龄隔离度与生物量的关系 847.3.6 聚集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 847.3.7 空间结构指数主成分分析 857.4 小结 86第8 章 森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 878.1 引言 878.2 森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的一般模型 898.2.1 目标函数的确定 898.2.2 约束条件的设置 918.2.3 模型的建立 938.2.4 模型求解 958.2.5 云冷杉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 968.2.6 小结 1078.3 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控模型 1088.3.1 模型的建立 1098.3.2 模型求解方法 1128.3.3 空间结构单元与边缘矫正 1138.3.4 研究区与样地调查 1138.3.5 模型参数的确定 1138.3.6 模型求解 1168.3.7 结果与分析 1168.3.8 小结 1208.4 毛竹林空间结构优化调控模型 1208.4.1 模型的建立 1218.4.2 空间结构单元与边缘矫正 1248.4.3 研究区与样地调查 1258.4.4 模型初始参数 1258.4.5 模型求解 1268.4.6 结果与分析 1278.4.7 小结 129第9 章 森林拓扑关系分析 1309.1 森林拓扑关系的概念 1309.2 混交林拓扑关系分析 1319.2.1 混交林拓扑邻接关系分析 1319.2.2 混交林拓扑包含关系分析 1349.2.3 混交林拓扑关联关系分析 1369.3 混交林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 1389.3.1 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 1389.3.2 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稳定性分析 1409.3.3 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稳定性比较 1449.4 混交林空间结构对树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1449.4.1 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对树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1459.4.2 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对树木生长影响的研究 1489.4.3 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空间结构对树木生长影响的比较 1499.5 小结 150主要参考文献 1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