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江河回望:中国文化与人生价值
			》
 售價:HK$ 
			85.8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一语胜万言
			》
 售價:HK$ 
			49.5
 
  《 
			朱子的穷理工夫论 , 香江哲学丛书
			》
 售價:HK$ 
			104.5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HK$ 
			141.9
 
  《 
			数据资产:从价值评估到价值管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各章后均配有课堂讨论和课后习题。此外,本书附录列出了液压与气压传动常用图形符号。 |  
         
          | 內容簡介: |   
          | 本书分为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两篇,共13章,第1篇为液压传动,主要包括绪论、液压流体力学基础、液压泵、液压马达与液压缸、液压控制阀概述、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方向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典型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等;第2篇为气压传动,主要包括气压传动概述、气源装置及辅助元件、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比例阀和气动伺服阀、气动回路、气动系统典型实例分析等。各章后均配有课堂讨论和课后习题。此外,本书附录列出了液压与气压传动常用图形符号。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与同类教材相比,强调了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增加了新型元件和系统的介绍,反映了该学科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增加了工程应用案例介绍,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本书是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机械类(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 目錄: |   
          | 目录 前言
 第1篇液 压 传 动
 第1章绪论2
 11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2
 111液压传动的定义2
 112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2
 113液压传动的基本特征3
 12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4
 121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组成
 元件4
 122液压传动系统的图形符号6
 13液压传动的特点6
 131主要优点6
 132主要缺点7
 14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和应用7
 14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7
 142液压传动的应用8
 课堂讨论10
 课后习题10
 第2章液压流体力学基础11
 21液压油11
 211液压油的性质11
 212液压油的要求和选用14
 22液体静力学基础15
 221液体静压力及其特性15
 22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15
 223液体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单位16
 224静压传递原理(帕斯卡原理)17
 225液体静压力对固体壁面的
 作用力18
 23液体动力学基础19
 231基本概念19
 232流量连续性方程20
 233伯努利方程21
 234动量方程22
 24管道液体的流动特性24
 241液体的流动状态和雷诺数24
 242沿程压力损失26
 243局部压力损失28
 244管路系统中的总压力损失28
 25流经孔口和间隙的流量29
 251孔口流动29
 252间隙流动32
 26系统管路损失计算实例分析34
 课堂讨论37
 课后习题38
 第3章液压泵40
 31液压泵概述40
 31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40
 312液压泵的图形符号和种类41
 313液压泵的基本性能参数42
 32齿轮泵44
 321外啮合齿轮泵44
 322内啮合齿轮泵48
 323齿轮泵的应用实例48
 33叶片泵51
 33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流量
 计算51
 332单作用变量叶片泵的结构和变量
 原理52
 333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特点53
 334叶片泵的应用实例55
 34柱塞泵56
 341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和
 流量计算56
 342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变量
 原理58
 343斜轴式轴向柱塞泵61
 344柱塞泵的应用实例62
 课堂讨论63
 课后习题64
 第4章液压马达与液压缸66
 41液压马达66
 411液压马达概述66
 412高速液压马达68
 413低速液压马达71
 414液压马达的应用实例73
 42液压缸75
 421常用液压缸的类型和速度推力
 特性75
 422其他形式液压缸79
 423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81
 424液压缸的应用实例85
 课堂讨论87
 课后习题88
 第5章液压控制阀概述90
 51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原理和
 分类90
 511液压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原理90
 512液压控制阀的分类90
 52液压控制阀上的作用力92
 521液压力92
 522液动力93
 523液压侧向力与摩擦力94
 524弹簧力94
 525重力和惯性力95
 53电液比例阀概述95
 531电液比例阀的分类95
 532常见电机械转换器类型96
 533电液比例阀的特点98
 54插装阀概述98
 541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98
 542插装阀的类型99
 543二通插装阀的特点100
 课堂讨论101
 课后习题101
 第6章压力控制阀102
 61溢流阀102
 611直动式溢流阀103
 612先导式溢流阀103
 613电液比例溢流阀105
 614溢流阀工作特性105
 62减压阀108
 621定压减压阀108
 622定差减压阀110
 623电液比例减压阀110
 624减压阀工作特性113
 63顺序阀114
 631直动式顺序阀114
 632先导式顺序阀115
 633顺序阀的应用实例116
 64压力继电器117
 641压力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17
 642压力继电器的主要性能119
 65插装压力控制阀119
 课堂讨论121
 课后习题121
 第7章流量控制阀124
 71流量控制阀概述124
 711节流口的流量特性124
 712节流口的结构型式125
 72节流阀126
 721普通节流阀126
 722单向节流阀127
 723单向行程节流阀128
 73调速阀128
 731二通型调速阀128
 732三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130
 74分流集流阀131
 741分流阀的工作原理131
 742分流集流阀的工作原理131
 743分流精度和影响分流精度的
 因素133
 75电液比例流量阀133
 751直动式负载检测压力补偿型电液
 比例流量阀133
 752先导式流量检测反馈型比例
 流量阀134
 课堂讨论136
 课后习题137
 第8章方向控制阀138
 81单向阀138
 811普通单向阀138
 812液控单向阀139
 813双液控单向阀140
 82换向阀141
 821换向阀的主体结构141
 822换向阀的中位机能143
 823换向阀的操纵方式145
 824换向阀的性能148
 825换向阀的应用实例148
 83电液比例方向阀149
 831直动式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149
 832先导式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151
 833电液比例方向流量阀153
 84电液伺服阀154
 841动圈(位置反馈)式电液
 伺服阀155
 842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
 伺服阀156
 843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157
 844电液伺服阀的应用实例158
 85多路换向阀159
 851多路换向阀概述159
 852多路换向阀的结构159
 853多路换向阀的油路连接方式160
 |  
         
          | 內容試閱: |   
          | 前言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各类液压与气压传动元件的原理、特点、应用和选用方法,熟悉各种液压与气压传动回路的功能、组成和应用场合,了解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应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贯彻新工科要求,改变传统的以纯知识点顺序叙述的教材编写模式,构建以项目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面向技术发展需求,重新梳理知识逻辑体系。面向智能化装备对电液比例技术的需求,让知识由基础、深入、应用逐级延展,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构建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用于智能化装备的新意识。
 2)围绕立德树人任务,挖掘课程育人功能。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前沿液压技术案例分析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强调工程实际应用,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工程实际项目案例为主导,重构知识体系。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融合其他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课程学习。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院校机械类(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配合教材开发了线上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
 本书的编写分工为:徐莉萍编写第1章、第4章、第10章、附录,李跃松编写第2章、第7章、第12章,李健编写第11章、第13章,李东林编写第3章、第8章,彭建军编写第5章、第6章、第9章。本书由徐莉萍任主编,李健、李东林任副主编,彭建军、李跃松参与编写。
 华中科技大学刘银水教授担任本书主审。他对本书进行了细致的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还得到了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