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新宏观经济学 来自后凯恩斯主义-老制度主义-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第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
			》
 售價:HK$ 
			283.8
 
  《 
			《山海经》的博物世界:植物(刷边特装版)博物岛系列 探寻上古草木之美纵览山川博物大观
			》
 售價:HK$ 
			281.6
 
  《 
			中国芍药品种图志(精)
			》
 售價:HK$ 
			316.8
 
  《 
			现代战略家军事史:1861年以来美国的主要战争
			》
 售價:HK$ 
			107.8
 
  《 
			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刘永奎)
			》
 售價:HK$ 
			64.9
 
  《 
			中国世界遗产全书·大美中国篇+最美非遗篇(全2册 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98.0
 
  《 
			“欧洲之心”人文视角下的捷克国别研究
			》
 售價:HK$ 
			107.8
 
  《 
			书立方 中国文化常识口袋文库 礼盒装共30册
			》
 售價:HK$ 
			330.0
 
 
 | 
         
          | 編輯推薦: |   
          | 朱松毅,江苏江阴人。师承江南名医杜少谷,杜氏外科第三代传人。上海市中医门诊部中医外科创始人。提出“血有瘀而结之,宜破之逐之” “补血行血宜用当归”等观点,擅用行血散血药及虫类药治疗中医外科及皮肤科疾病。2011年获评第三届上海市名中医。 朱松毅在中医外科相关疾病研究领域贡献卓越。本书系统整理了朱松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外科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素材和借鉴。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上海市中医医院名医学术传薪系列”丛书之一,介绍了上海市中医医院名医朱松毅的中医之路、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朱松毅是上海市名中医,师从无锡名医杜少谷,为江南杜氏外科第三代传人,以善治流注、流痰、脑疽、发背、对口、疔疮、乳痈、肠痈等症而闻名于上海、无锡、江阴、常州等地。全书从初心医途、学术探析、心得集锦、医案医话和匠心传承五个部分,详细介绍了朱松毅对颈痈、蛀发癣、湿疮、蝼蛄疖、血瘤等疾病的诊治经验,对朱松毅常用中草药、祖传特色外用药剂和特殊中医外治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本书选录了朱松毅的部分门诊医案医话,且收录了朱松毅名中医工作室传承团队主要传承人跟师学习实践中的体会。本书有助于读者加深对中医外科的理解,并对相关疾病诊治进一步提高认识,亦有益于专业人员对中医外科学的深入研究。 |  
         
          | 關於作者: |   
          | 李萍,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疮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皮肤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外科、乳腺病、皮肤病分会委员等职。朱松毅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曾任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 毕业后即在临床一线工作至今,长期从事中医外科、皮肤科疾病的诊疗工作,曾先后跟随名医钱今阳、朱松毅、谢秋生、秦万章、奚九一等名老中医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同治各种过敏性皮肤病、痤疮(粉刺)、银屑病、面部色斑、脱发、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足、甲状腺及乳腺肿块、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病毒性等,疗效确切。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独创“六位一体”治疗痤疮的精准化中医诊疗方案,收到广大痤疮患者的广泛好评,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主持上海市科委课题4项;上海市卫健委、申康发展中心科研基金共4项;参与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一项、上海市科委1项、“科技创新计划”医学创新研究专项项目1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副主编或参编专业著作多部。获得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二项,发明专利一项。
 徐光耀,男,主治医师,医学硕士。师从上海市名老中医朱松毅,目前为上海市名老中医朱松毅传承工作室传承人员,上海市中医医院首届名老中医传承班成员。担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性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毛发学组组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青年委员。迄今获得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三),主持上海市卫计委课题一项,上海市教W课题一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上海市卫生局课题两项;上海市科委课题两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两篇)。擅长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及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如痤疮,各类色素沉淀疾病,脱发,斑秃,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疗效确切。
 |  
         
          | 目錄: |   
          | 第一章 从医掠影篇/1 第一节 人物简介/2
 第二节 传承与发展/4
 一、传承/4
 二、发展/5
 第二章 学术探析篇/9
 第一节 学术渊源/10
 第二节 学术思想/12
 一、阴阳为纲,异病同治/12
 二、慎用刀针,精于外治/14
 三、消托兼施,活血化瘀/15
 四、从肝论治皮外科疾病/16
 第三章 心得集锦篇/23
 第一节 疾病诊治经验/24
 一、急性颈淋巴结炎论治/24
 二、脱发论治/26
 三、湿疹论治/32
 四、荨麻疹论治/35
 五、脓肿性穿凿性头部毛囊周围炎论治/38
 六、皮肤血管瘤论治/42
 七、颈淋巴结结核的特色外治/44
 第二节 用药心得体会/45
 一、黄药子/45
 二、猫爪草/46
 三、夏枯草/47
 四、海浮石/47
 五、薜荔果/48
 六、蜀羊泉/48
 七、羊蹄根/49
 八、蛇床子/49
 九、乌蔹莓/50
 十、蜂房/50
 十一、马鞭草/51
 十二、木蝴蝶/51
 十三、山慈菇/52
 第三节 特色外用药/52
 一、冰桃软膏/52
 二、冰砂软膏/55
 三、桃芥软膏/59
 四、青雄软膏/62
 第四节 特色外治法/65
 一、火针疗法/65
 二、梅花针疗法/72
 第四章 医案医话篇/77
 第一节 医案篇/78
 一、酒渣鼻/78
 二、湿疮/81
 三、风瘙痒/83
 四、蛇串疮/85
 五、白疕/86
 六、瘾疹/88
 七、粉刺/90
 八、葡萄疫/93
 九、牛皮癣/94
 十、四弯风/95
 十一、面游风/97
 十二、油风/98
 十三、热疮/99
 十四、顽湿聚结/101
 十五、丹毒/103
 十六、臖核/105
 十七、脱疽/106
 第二节 医话篇/108
 一、蛇串疮/108
 二、四弯风/109
 三、热疮/110
 四、疖/111
 五、粉刺/112
 六、扁瘊/113
 七、猫眼疮/113
 八、瓜藤缠/114
 九、紫癜风/115
 十、有头疽/116
 十一、痛风/116
 十二、糖尿病足/117
 十三、痈疽/118
 第五章 匠心传承篇/121
 第一节 传承脉络/122
 第二节 带教医案/123
 一、痤疮(粉刺)/123
 二、湿疹(湿疮)/125
 三、脂溢性脱发(谢顶)/126
 四、银屑病(白疕)/128
 五、鱼鳞病(蛇皮病)/130
 六、黄褐斑(黧黑斑)/131
 七、激素依赖性皮炎(面游风)/132
 八、Sweet综合征(风毒肿)/134
 九、急性颈淋巴结炎(颈痈)/137
 十、急性乳腺炎(乳痈)/138
 十一、甲状腺腺瘤(肉瘿)/140
 十二、乳腺增生(乳癖)/143
 参考文献/145
 |  
         
          | 內容試閱: |   
          | 杏林芳华,七秩峥嵘;守正创新,再谱华章 杏林芳华,跨越七十载风霜;守正创新,开启新世纪辉煌。上海市中医医院自1954年建院以来,始终秉承传承创新的精神砥砺前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为一家中医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深厚、名医大家辈出的三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集医、教、研于一体,矢志不渝,不断进取,设有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以及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诊疗所等服务平台,聚集了大批沪上及长三角地区高水平的中医药名家,同时致力于海派中医流派传承与研究。全院目前拥有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1名上海市名中医,11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1个上海市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总(分)基地,5个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工作室。近年来,医院更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涌现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浦江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
 中医药源远流长,作为植根于中华文明、汇聚先贤智慧的医学宝库,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医院立足上海市,辐射长三角,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重任。值此建院七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呈现“上海市中医医院名医学术传薪”系列丛书,汇集我院历年来获“上海市名中医”殊荣的11位中医名家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与医学贡献,深入剖析这些名中医的成长经历和职业轨迹,展示他们的医德医风和人文情怀,他们在临床实践中勤勉求精,在学术研究中开拓创新,在教育传承中桃李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中医药的发展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本丛书的编纂出版,正是我们贯彻总书记对中医药重要论述的一次生动实践。
 本丛书通过从医掠影、学术探析、方药心得、验案撷英、匠心传承等多个维度,展现名中医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精湛医术、从医心得、卓越成就及对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积极贡献;展现他们坚守传承,继承“青松传承”之志;自强不息,恪守“厚德、博学、传承、创新”的初心。他们的人生阅历、学术成就及文化自信不仅展现了个人的精彩,更折射出中医学这门古老学科的蓬勃生命力和新时代价值。
 本丛书不仅是我院历届上海市名中医的成果集锦,也是医院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更是新时代中医文化的时代印记。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将为新一代中医人提供学习的范式、文化的支撑和前进的方向。
 承前启后,绘就新篇。我们诚挚地将本丛书献给所有热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事业的朋友们。以匠心传承,向文化致敬,既是对中医药博大精深的文化敬仰,也是对其创新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希望它的智慧之光能照亮求知之路,激发大家对传统医学的深切热爱,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让中医文化自信坚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凡是过往,皆成序曲;所有未来,力铸华章。愿书中诸位医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激励更多有志英才,投身于中医药的创新实践之中,共创未来。
 丛书编委会
 甲辰年正月廿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