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推薦:
 
  《 
			山河在:一部鲜活的抗战史(1931—1945)
			》
 售價:HK$ 
			269.0
 
  《 
			《庄子》中的100个哲理故事
			》
 售價:HK$ 
			92.0
 
  《 
			极限聊斋:王蒙神侃聊斋(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93.2
 
  《 
			2025-2028帆船竞赛规则
			》
 售價:HK$ 
			115.6
 
  《 
			华章大历史042——帝国的骨架:先秦、秦汉地缘政治结构变迁大势
			》
 售價:HK$ 
			115.6
 
  《 
			香遇中国:中华香史五千年
			》
 售價:HK$ 
			127.4
 
  《 
			见字如面:奏折里的雍正
			》
 售價:HK$ 
			75.9
 
  《 
			经纬度丛书·亚历山大帝国
			》
 售價:HK$ 
			74.8
 
 
 | 
         
          | 編輯推薦: |   
          | 《金钱游戏》(划时代增订版) 推荐理由1:
 1967年,本书首版上市,至今仍风靡全球,本书的股市理论和思路历经时间考验,书中描述的金融现象仍旧在不断重演,对中国投资者有极好的借鉴意义
 推荐理由2:
 诺贝尔首位经济学奖获得者盛赞本书是一部现代经典,书中关于市场参与者的刻画鲜活生动,对上市公司的财报也做了精彩解读,撕下机构投资者的神秘面纱
 推荐理由3:
 对不同的投资门派深刻分析:技术分析派与随机漫步派的对比;成长股策略存在的不足之处;算力提升,量化崛起的苗头和趋势
 
 
 《逆向投资心理学》
 推荐理由1:“德国年度最 JIA财经图书奖”获奖作品。
 推荐理由2:著名经济学家李大霄作序推荐。
 推荐理由3:首度揭秘巴菲特远离华尔街的真相,教你远离投资中的贪婪和恐惧。
 |  
         
          | 內容簡介: |   
          | 《金钱游戏》(划时代增订版)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洞见金融市场本质,常读常新的真知
 看穿投资世界怪象,永不过时的智慧
 ◎市场总是在波动,如何揭开市场全貌?在这个低门槛、高竞争的博弈游戏中成功抢到座位的诀窍是什么?
 ◎为什么史密斯断言 90% 的投资者根本不关心是否赚到钱,参与金钱游戏的目的实则是游戏而不是金钱?
 ◎算力提升和量化兴起,将会对技术分析派、随机漫步派和价值投资派等流派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1967 年《金钱游戏》首版问世之初,便受到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师徒的肯定和推荐。亚当·史密斯不仅客观讲述了华尔街诸多故事,呈现投资世界的真实怪象,而且带领我们一步一步深入神秘且变幻莫测的市场丛林,透视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的属性和特征。他
 ◎探访众多投资大师、基金经理、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诙谐而睿智地刻画了大众投身股市的非理性行为;
 ◎对技术分析、随机漫步这两种方法进行深度对比,敏锐地预判计算机技术的崛起将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力;
 ◎更是毫不留情地将基金经理拉下神坛,直言不讳基金经理不比普通人聪明,他们只是掌握更多信息;
 ……
 本书揭示了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在市场永久有效,书中充满深刻的见解和高超的智慧,已经超越了时空的束缚,历久弥新。
 
 
 《逆向投资心理学》
 为什么巴菲特40 多年来一直住在小镇奥马哈,而不是离钱更近的华尔街?
 赛车手舒马赫身家亿万,为什么还要特意从瑞士开车到德国买便宜的果酱?
 新口味的可口可乐在盲测中表现优异,为何上市后却遭到了顾客的强烈抗议?
 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引起资本市场的波动,本书结合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理论,完整揭示了心理因素驱动市场行情变化的过程。
 作者用严谨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论述了盲从、损失厌恶、相对性效应及证实偏见等心理偏差如何误导了人们的投资决策,使收益大打折扣,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此外,书中还给出了投资的三条铁律,帮助投资者实现收益*化。
 读过本书后,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自己和大众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进行投资。这意味着,你不需要克服或消除自己的情绪,而只需从自我反应中学习。
 你的目标是训练出精准的投资眼光,去发现大众投资者的思维定势及相应的投资行为模式,并做出与其相反的投资行为,从而获得超额收益。
 |  
         
          | 關於作者: |   
          | 《金钱游戏》(划时代增订版) 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
 ◎全球极负盛名的投资教育家和实践者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系顾问委员会委员
 ◎《纽约时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起初,史密斯只是在华尔街拥有一群狂热的追随者,20世纪60 年代的华尔街精英都与其有一定交集;后来,他关于金融市场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举世闻名。
 史密斯录制的电视系列节目《亚当·史密斯的金钱世界》不仅开创了行业先河,艾美奖拿到手软,甚至还把节目现场搬到奥马哈,成为巴菲特的电视节目处女秀。
 史密斯曾经就读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还担任过数家基金公司、一家航空公司和一家国际连锁酒店的董事,同时也是《机构投资者》和《纽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2014 年他与世长辞,享年84 岁。
 
 
 
 《逆向投资心理学》
 汉诺?贝克(Hanno Beck)
 美因茨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
 《法兰克福汇报》金融编辑和撰稿人
 德国财经图书奖获得者
 
 汉诺?贝克博士,德国经济学家、记者、作家,普福尔茨海姆大学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学教授。
 汉诺曾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8年的经济与金融市场栏目编辑,如今依然定期为其供稿。此外,他还在各种专业杂志、报刊上发表文章,评论经济形势。
 本书于2013年获“德国年度财经图书奖”。该奖项由花旗德国捐赠设立,每年颁发一次,用以奖励在资产布局、货币投资和股票选择等方面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意见的图书。
 |  
         
          | 目錄: |   
          | 《金钱游戏》(划时代增订版) 第一部分 关于你:身份、焦虑和金钱
 第 1 章 投资是场游戏,为什么你仍旧趋之若鹜?
 亚当·史密斯笔名的来龙去脉
 现代经济学家眼中的股市怪象
 既然参与了游戏,目标就是赚钱
 第 2 章 市场难以捉摸,却如此让人着魔
 富达基金最优秀经理的独特市场观
 股票组合居然映射出选股者的个性
 精神病医生也承受不住股价的大起大落
 第 3 章 心理测试能否看出你的投资天赋?
 投资圈智商130 才配做“墨迹测验”?
 第 4 章 市场真的是一个群体吗?
 “乌合之众”里群体最显著的3 个要素
 群体极度感情化,易对某只股票表现狂热
 第 5 章 金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货币没有实用价值,而人也是非理性的
 第 6 章 买入某只股票需要理由吗?
 “我只是喜欢这只股票,所以就买了”
 “我没时间,大多数情况由银行替我操作”
 “如果我发生了不测,不管你们怎么样,都不要卖掉IBM 股票”
 “我想在股市赚钱,为我丈夫买生日礼物”
 “我很孤独,买卖股票,才和朋友们有话题”
 “经纪人总是鼓动我买进错误股票或不该卖出时卖出”
 第 7 章 探寻股市参与者的身份认同
 以贪婪和恐惧为本质的群体构成了市场
 账户上的数字能衡量个人成功吗?
 从富翁到破产,大起大落仍再次杀回市场
 第 8 章 从市场赚大钱的都是什么人?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的梦幻发家史
 公司上市融资比投资来钱快得多
 第 9 章 纠正投资过程中的局限和偏见
 没有哪种投资方法适用所有市场
 收益持续增长的企业必有与众不同处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静心看管”
 用老费雪“闲话”法寻找成长股
 
 第二部分 关于它:信息、技术和系统
 第10 章 市场走势图能否预测未来?
 图解图表分析法的演变历史
 图表分析法的优点和不足
 第11 章 股价在时间轴上随机漫步
 随机模型的实证研究
 跑赢大盘的随机论者其实寥寥无几
 技术分析师也凭直觉买卖股票?
 计算机统计程序的两面性
 第12 章 计算机选股可以战胜人脑吗?
 计算机的核心优势:处理海量数据
 血肉之躯对抗没有情感的计算机程序
 第13 章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值得信赖吗?
 有的公司连年披露利润,但陷入破产境地?
 很多上市公司只是按华尔街的喜好来包装
 承诺不操纵“业绩”,却对财务报表做“一定的调整”
 第14 章 为什么输家大部分都是小投资者?
 股市老手对股市上的小羔羊虎视眈眈
 赚钱时没赶上,亏钱时却赶上了
 
 第三部分 关于他们:机构投资者的角色
 第15 章 业绩:优秀基金经理的成功指标
 美国大萧条后逐渐形成的新投资局面
 美国第一个真正的“业绩”型明星基金经理
 职业投资者不是天生的,是磨炼出来的
 第16 章 为什么华尔街操盘手选择同一家餐馆?
 餐馆老板热情好客的真实意图
 打探市场信息,搜集投资思路
 第17 章 什么样的基金经理才靠谱?
 因误判行情,持有2 500 万美元现金
 股市暴跌,机智职业投资人的应对之道
 聘请年轻人打理投资组合
 第18 章 如何提升对时机的感知能力?
 大作手获得内幕消息,妄想6 个月赚10 倍
 谣言四起,市场剧烈震荡
 
 第四部分 关于危机: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
 第19 章 国际金融危机会再次爆发吗?
 国际投机商抛售英镑而大赚一笔
 美元大量流出破坏了美国本土贸易平衡
 “金手指工程”能否解决黄金危机?
 第20 章 货币贬值造成的影响
 长期通货膨胀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政策
 白银价格上涨导致人们抢兑
 我们都不再信任市场,大灾难就会降临
 第五部分 关于愿景:你真的想成为有钱人?
 第21 章 回到起点,你该不该加入这场游戏?
 敢于按实际价值评价金钱动机
 
 
 
 《逆向投资心理学》
 第1章 盲从:人们为何争相跳进股市的陷阱? 1
 “集体妄想症”引发的丛林悲剧 2
 股市乱象:昨日傻瓜,今日英雄 4
 股灾机制:自负、贪婪和一厢情愿 8
 盲从的心理因素:归属感、决策便利性与和谐感 11
 论股谈心:为什么巴菲特不住在华尔街? 16
 
 第2章 随机性:危险的敌人善于伪装 21
 轮盘赌也可以作弊吗? 26
 技术分析提供了虚假的安全感? 28
 拜仁慕尼黑操控了德国股市? 32
 “热手效应”:“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能成功” 38
 论股谈心:上帝也会掷骰子 42
 
 第3章 损失厌恶:相比趋利, 人们更愿意避害 45
 损失的痛苦是获利的喜悦的两倍 46
 361 号鸽子,动物界的投资大师 48
 “不浪费任何东西的谬误”会让你损失更多 52
 处置效应:人们为何卖掉赢利的、保留亏损的? 57
 为什么要在大牛市时购买保本产品? 60
 论股谈心:为了减小损失,忘掉沉没成本吧! 63
 
 第4章 相对性效应:亏了还是赚了?全在于你的“感受” 67
 那些“吝啬”的富翁们究竟在意什么? 68
 “这点小钱不算什么,付款吧” 71
 损失和赢利都是“感受”出来的 76
 期望效用理论:信仰上帝的好处有多大? 79
 前景理论:让赌徒输光后一分钱 84
 论股谈心:为“绝望的赌注”按下暂停键 88
 
 第5章 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换个角度看损失 91
 狂热“传道”的“道森特欧元先生” 92
 锚定效应:别人的报价会影响你的估价 93
 框架效应:话术如何影响选择? 98
 论股谈心:换个角度看,损失变赢利 105
 
 第6章 心理账户:头脑中的瓶子,精神上的会计 109
 奥斯卡男主角为何借钱买食物? 110
 小额支出:“现在这已不再重要” 113
 额外收入,格外好花 115
 人们为何越亏损越投入? 118
 只顾一个钱包,忽略整座金库 119
 信用卡:金融核武器 121
 论股谈心:为什么下雨天不容易打到出租车? 125
 
 第7章 被动决策:不作为的代价有多大? 127
 禀赋效应:自己买的股票更值钱? 128
 惯性谬误一:“我想保持不变” 132
 惯性谬误二:沿用标准设置 138
 可选项越多,越犹豫不决 140
 论股谈心:如果不想后悔,就立即去做 142
 
 第8章 狂妄自大:“我能战胜偶然性” 147
 财政部部长的毁灭之旅 148
 控制幻觉和自利性偏差:成功在我,失败在天 150
 人们相信,雷电只会击中邻居的房子 154
 雄性激素充斥着股市 156
 在淘金热中赚到钱的,大多是卖铁锹的人 160
 事后偏见:“我就料到会这样” 163
 做个“事前诸葛亮” 168
 论股谈心:福尔摩斯的告诫 173
 
 第9章 证实偏见:“先入之见”欺骗了我们 177
 丘吉尔究竟有没有说过这句话? 178
 三个淘汰基金公司的标准 180
 排名的基金能买吗? 183
 股市预测专家是怎样炼成的? 189
 伪相关:仙鹤真能够送子吗? 192
 趋势跟踪模型:通过后视镜推测前路 197
 论股谈心:跳出证实偏见的“红圈” 201
 
 第10章 三条铁律:尽早投资、长期投资、分散投资 207
 巴西富豪的失算:人还在,钱没了 208
 在意志坚定时锁上冰箱,然后把钥匙扔掉 212
 谁会在性爱前给自己一针呢? 215
 1/n 投资法 218
 资本市场是纯粹的混沌世界 221
 防范金融“魔鬼巨浪” 223
 论股谈心:用时间打败策略 227
 
 第11章 精神市场营销:我们注定会成为资本市场的牺牲品吗? 229
 银行借助心理伎俩欺骗客户? 230
 欢迎来到灰色资本市场的世界 231
 论股谈心:别再让你的钱不经意间被偷走了 234
 
 后 记
 活用行为金融学智慧,收获属于你的财富 2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