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企业可持续发展/ESG工作实用手册
》
售價:HK$
50.6

《
HR数智化转型:人机协同与共生
》
售價:HK$
79.2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內容簡介: |
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主要由乡村教育行政体系划定与实行、乡村义务教育规划筹定与试行、乡村教育经费保障制定与施行、乡村课程实施规范订定与厉行、乡村教职员与学生管理拟定与规行、乡村私塾改良办法颁定与颁行等构成。向后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审思民国时期乡村基础教育政策革新与应对,总结并剖析教育近现代化进程中其所遵循着的、兼具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的基本路径与内在逻辑,具有提纲挈领的、借鉴性与引导性并存的当代关照价值。
|
關於作者: |
慈玲玲,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史、农村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
目錄:
|
第一章 引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相关文献综述
四 研究价值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七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环境审视与积淀归结
一 国内外教育环境审视
(一)国内环境
(二)国外环境
二 国内外教育积淀归结
(一)基源:清末基础教育政策的肇始
(二)借鉴:日本和美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第三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发轫确定与革新演进(1912-1927)
一 乡村基础教育行政体系的划定
(一)上层教育行政体系构建
(二)乡村教育行政机构设置
(三)视学规程建设
二 乡村义务教育规划的筹定
(一)强迫教育诉求
(二)修业年限明确
(三)学校学级分布
(四)分期事项设计
三 乡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的制定
(一)经费筹集初拟
(二)经费支配概目
四 乡村课程实施规范的订定
(一)教科书审查确立
(二)课程标准与课程计划体现
五 乡村教职员与学生管理的拟定
(一)校长任用要求
(二)教师管理定位
(三)学生规范形成
六 乡村私塾改良办法的颁定
(一)改良基础论证
(二)改良过程表现
第四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拓展推行与调整渐进(1927-1949)
一 乡村基础教育行政体系的实行
(一)上层教育行政体系形制
(二)乡村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三)督学规程完善
二 乡村义务教育规划的试行
(一)强迫教育重申
(二)修业年限法治
(三)学校学级扩充
(四)设学方法衍生
(五)分期事项调适
三 乡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的施行
(一)经费筹集探索
(二)经费支配标准
四 乡村课程实施规范的厉行
(一)教科书审查厘新
(二)课程标准与课程计划延新
(三)训育强化表达
五 乡村教职员与学生管理的规行
(一)校长任用综理
(二)教师管理概述
(三)学生规范总览
六 乡村私塾改良办法的颁行
(一)私塾设立许可
(二)塾师资格训练
(三)私塾课程实施
第五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社会制约与基本路径
一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社会制约性
(一)政治制约性
(二)经济制约性
(三)文化制约性
(四)人口制约性
二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基本路径
(一)改革学制系统
(二)重视义务教育
(三)强化政治功能
(四)兼顾多元需求
第六章 乡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启示
一 革新与应对:教育政策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彰显整体性与系统性
(二)秉承原则性与灵活性
(三)坚持基础性与义务性
(四)渐趋规范化与法治化
(五)融通国际化与本土化
二 观照与审思:教育政策发展的现实启示
(一)重视乡村义务教育发展
(二)整合教育政策主体价值一致性
(三)提高国民接受基础教育参与度
(四)确保乡村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科学化
(五)强调乡村基础教育政策制定本土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