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性能之巅:洞悉系统、企业与云计算(第2版)(英文版)

書城自編碼: 388359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计算机理论
作者: [美]布兰登·格雷格
國際書號(ISBN): 9787121450945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釘裝: 平塑勒

售價:HK$ 273.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敢于愤怒:正确发脾气,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

售價:HK$ 65.8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百越:公元前10至前3世纪东南沿海的文化与社会 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售價:HK$ 162.8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面向全球南方——欧盟与新兴经济体战略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86.9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68.2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64.9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86.9
永恒的时光之旅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96.8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編輯推薦:
性能之巅:洞悉系统、企业与云计算(第2版)(英文版)介绍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概念、策略、工具和调优,并用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作为主要示例。对这些工具和技术的深刻理解对于今天的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这个新版本针对这些工具和技术做了全面的修订和更新。实施本书中讲述的策略能够让最终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并让运维成本更低,对于按操作系统实例收费的云计算环境尤为如此。
內容簡介:
大型企业服务、云计算和虚拟计算系统都面临着严峻的性能挑战。如今,国际知名的性能专家布兰登·格雷格将业界验证的方法、工具和指标融汇在一起,足以应对复杂环境的性能分析和调优工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着力讲述Liux的性能,但所论述的性能问题适用于所有的操作系统。你将了解到系统是如何工作与执行的,还将学习到分析和改进系统及应用程序性能的方法。
本书对第1版的内容做了大量的更新,这些更新包括但不限于:近年来Liux内核各方面的变化对于资源性能的影响;云计算架构的主流演进方向;动态跟踪工具的新星(BPF及其前后端技术);常见性能工具使用方法的变化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1版中进行性能分析所用到的术语、概念和方法,在第2版中几乎没有变化,依然中肯适用,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本书的目标受众主要是系统管理员及企业与云计算环境的运维工程师。所有需要了解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性能的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员和网站管理......
關於作者:
(美)布兰登·格雷格 著
布兰登·格雷格是计算性能和云计算方面的行业专家。他是 Net?ix 的高级性能架构 师,从事性能设计、评估、分析和调整工作。他是多本技术图书的作者,包括《BPF 之 巅》,他获得了 USENIX LISA 系统管理杰出成就奖。他还担任过内核工程师、性能负责 人和专业技术培训师,并曾担任 USENIX LISA 2018 会议的项目联合主席。他开发了可 用于多个操作系统的性能工具,以及包括火焰图在内的性能分析的可视化工具与方法。
目錄
1章 绪论 35
1.1 系统能 35
1.2 人员 36
1.3 活动 37
1.4 视角 38
1.5 能工程是充满挑战的 39
1.5.1 主观 39
1.5.2 复杂 39
1.5.3 多个原因 40
1.5.4 多个能问题 40
1.6 延时 40
1.7 可观测 41
1.7.1 器、统据和指标 42
1.7.2 剖析 44
1.7.3 跟踪 45
1.8 实验 47
1.9 云计算 48
1.10 方法 49
1.10.1 Linux 能分析 60 秒 49
1.11 案例研究 50
1.11.1 缓慢的磁盘 50
1.11.2 软件变更 52
1.11.3 更多阅读 53
1.12 参考资料 53
2章 方法 55
2.1 术语 56
2.2 模型 57
2.2.1 受测系统 57
2.2.2 排队系统 57
2.3 概念 58
2.3.1 延时 58
2.3.2 时间量级 59
2.3.3 权衡 60
2.3.4 调优的影响 61
2.3.5 合适的层级 62
2.3.6 何时停止分析 63
2.3.7的时间点 63
2.3.8 负载与架构 64
2.3.9 扩展 65
2.3.10 指标 66
2.3.11 使用率 67
2.3.12 饱和度 68
2.3.13 剖析 69
2.3.14 缓存 69
2.3.15 已知的未知 71
2.4 视角 71
2.4.1 资源分析 72
2.4.2 工作负载分析 73
2.5 方法 74
2.5.1 街灯讹方法 76
2.5.2 变动讹方法 76
2.5.3 责怪他人讹方法 77
2.5.4 Ad Hoc 核对清单法 77
2.5.5 问题陈述法 78
2.5.6 科学法 78
2.5.7 诊断循环 80
2.5.8 工具法 80
2.5.9 USE 方法 81
2.5.10 RED 方法 87
2.5.11 工作负载特征归纳 88
2.5.12 向下钻取分析 89
2.5.13 延时分析 90
2.5.14 R 方法 91
2.5.15 事件跟踪 91
2.5.16 基础线统计 93
2.5.17 静态能调优 93
2.5.18 缓存调优 94
2.5.19 微基准测试 94
2.5.20 能箴言 95
2.6 建模 96
2.6.1 企业与云 96
2.6.2 可视化识别 96
2.6.3 Amdahl 扩展定律 98
2.6.4 通用扩展定律 99
2.6.5 排队理论 100
2.7 容量规划 103
2.7.1 资源极限 104
2.7.2 因素分析 105
2.7.3 扩展方案 106
2.8 统计 107
2.8.1 量化能收益 107
2.8.2 平均值 108
2.8.3 标准方差、百分位数、中位数 109
2.8.4 变异系数 110
2.8.5 多重模态分布 110
2.8.6 异常值 111
2.9 监测 111
2.9.1 基于时间的规律 111
2.9.2 监测产品 113
2.9.3 自启动以来的信息统计 113
2.10 可视化 113
2.10.1 线图 114
2.10.2 散点图 115
2.10.3 热图 116
2.10.4 时间线图 117
2.10.5 表面图 118
2.10.6 可视化工具 119
2.11 练习 119
2.12 参考资料 120
3章 操作系统 123
3.1 术语 124
3.2 背景 125
3.2.1 内核 125
3.2.2 内核态与用户态 127
3.2.3 系统调用 128
3.2.4 中断 130
3.2.5 时钟和空闲 133
3.2.6 进程 133
3.2.7 栈 136
3.2.8 虚拟内存 138
3.2.9 调度器 139
3.2.10 文件系统 140
3.2.11 缓存 142
3.2.12 网络 143
3.2.13 设备驱动 143
3.2.14 多处理器 144
3.2.15 抢占 144
3.2.16 资源管理 144
3.2.17 可观测 145
3.3 内核 145
3.3.1 UNIX 146
3.3.2 BSD 147
3.3.3 Solaris 148
3.4 Linux 148
3.4.1 Linux 内核开发 149
3.4.2 systemd 154
3.4.3 KPTI(meltdown) 155
3.4.4 eBPF 155
3.5 其他主题 156
3.5.1 PGO 内核 156
3.5.2 unikernel 157
3.5.3 微内核和混合内核 157
3.5.4 分布式操作系统 157
3.6 内核比较 158
3.7 练习 158
3.8 参考资料 159
3.8.1 延伸阅读 161
4章 观测工具 163
4.1 工具范围 164
4.1.1 静态能工具 164
4.1.2 危机处理工具 165
4.2 工具类型 167
4.2.1 固定器 167
4.2.2 剖析 169
4.2.3 跟踪 170
4.2.4 监测 171
4.3 监测来源 172
4.3.1 /proc 174
4.3.2 /sys 177
4.3.3 延时核算 179
4.3.4 link 179
4.3.5 tracepoint 180
4.3.6 kprobes 185
4.3.7 uprobes 187
4.3.8 USDT 189
4.3.9 硬件器 190
4.3.10 其他观测源 193
4.4 sar 194
4.4.ar(1) 的覆盖范围 195
4.4.2 sar(1) 监测 195
4.4.3 sar(1) 实时报告 199
4.4.4 sar(1) 文档 199
4.5 跟踪工具 200
4.6 观测工具的观测 201
4.7 练习 202
4.8 参考资料 202
5章 应用程序 205
5.1 应用程序基础 206
5.1.1 目标 207
5.1.2 常见情况的优化 208
5.1.3 可观测 208
5.1.4 大 O 标记法 209
5.2 应用程序能技术 210
5.2.1 选择 I/O 尺 210
5.2.2 缓存 210
5.2.3 缓冲区 211
5.2.4 轮询 211
5.2.5 并发和并行 211
5.2.6 非阻塞 I/O 215
5.2.7 处理器绑定 215
5.2.8 能箴言 216
5.3 编程语言 216
5.3.1 编译型语言 217
5.3.2 解释型语言 218
5.3.3 虚拟机 219
5.3.4 垃圾回收 219
5.4 方法 220
5.4.1 CPU 剖析 221
5.4.2 off-CPU 分析 223
5.4.3 系统调用分析 226
5.4.4 USE 方法 227
5.4.5 线程状态分析 227
5.4.6 锁分析 232
5.4.7 静态能调优 232
5.4.8 分布式跟踪 233
5.5 观测工具 233
5.5.1 perf 234
5.5.2 profifile 237
5.5.3 offcputime 238
5.5.4 strace 239
5.5.5 execsnoop 241
5.5.6 syscount 242
5.5.7 bpftrace 243
5.6 明白了 247
5.6.1 缺少符号 248
5.6.2 缺少栈 249
5.7 练习 250
5.8 参考资料 251
6章 CPU 253
6.1 术语 254
6.2 模型 255
6.2.1 CPU 架构 255
6.2.2 CPU 内存缓存 255
6.2.3 CPU 运行队列 256
6.3 概念 257
6.3.1 时钟频率 257
6.3.2 指令 257
6.3.3 指令流水线 258
6.3.4 指令宽度 258
6.3.5 指令尺 258
6.3.6 SMT 259
6.3.7 IPC 和 CPI 259
6.3.8 使用率 260
6.3.9 用户时间 / 内核时间 260
6.3.10 饱和度 260
6.3.11 抢占 261
6.3.12 优先级反转 261
6.3.13 多进程和多线程 261
6.3.14 字长 263
6.3.15 编译器优化 263
6.4 架构 263
6.4.1 硬件 264
6.4.2 软件 275
6.5 方法 278
6.5.1 工具法 279
6.5.2 USE 方法 279
6.5.3 负载特征归纳 280
6.5.4 剖析 281
6.5.5 周期分析 285
6.5.6 能监测 285
6.5.7 静态能调优 286
6.5.8 优先级调优 286
6.5.9 资源控制 287
6.5.10 CPU 绑定 287
6.5.11 微基准测试 287
6.6 观测工具 288
6.6.1 uptime 289
6.6.2 vmstat 292
6.6.3 mpstat 293
6.6.4 sar 294
6.6.5 ps 294
6.6.6 top 295
6.6.7 pidstat 296
6.6.8 time 和 ptime 297
6.6.9 turbostat 298
6.6.10 showboost 299
6.6.11 pmcarch 299
6.6.12 tlbstat 300
6.6.13 perf 301
6.6.14 profifile 311
6.6.15 cpudist 312
6.6.16 runqlat 313
6.6.17 runqlen 314
6.6.18 softirqs 315
6.6.19 hardirqs 316
6.6.20 bpftrace 316
6.6.21 其他工具 319
6.7 可视化 322
6.7.1 使用率热图 322
6.7.2 亚秒级偏移量热图 323
6.7.3 火焰图 323
6.7.4 FlameScope 326
6.8 实验 327
6.8.1 Ad Hoc 327
6.8.2 SysBench 328
6.9 调优 328
6.9.1 编译器选项 329
6.9.2 调度优先级和调度类 329
6.9.3 调度器选项 329
6.9.4 调节调速器 331
6.9.5 能耗状态 331
6.9.6 CPU 绑定 331
6.9.7 独占 CPU 组 332
6.9.8 资源控制 332
6.9.9 启动选项 332
6.9.10 处理器选项(BIOS 调优) 333
6.10 练习 333
6.11 参考资料 334
7章 内存 337
7.1 术语 338
7.2 概念 339
7.2.1 虚拟内存 339
7.2.2 换页 340
7.2.3 按需换页 341
7.2.4 过度提交 342
7.2.5 进程交换 342
7.2.6 文件系统缓存用量 343
7.2.7 使用率和饱和度 343
7.2.8 分配器 343
7.2.9 共享内存 344
7.2.10 工作集大小 344
7.2.11 字长 344
7.3 架构 345
7.3.1 硬件 345
7.3.2 软件 349
7.3.3 进程虚拟地址空间 353
7.4 方法 357
7.4.1 工具法 357
7.4.2 USE 方法 358
7.4.3 描述使用情况 359
7.4.4 周期分析 360
7.4.5 能监测 360
7.4.6 泄漏检测 360
7.4.7 静态能调优 361
7.4.8 资源控制 362
7.4.9 微基准测试 362
7.4.10 内存收缩 362
7.5 观测工具 362
7.5.1 vmstat 363
7.5.2 PSI 364
7.5.3 swapon 365
7.5.4 sar 365
7.5.5 top 367
7.5.6 numastat 368
7.5.7 ps 369
7.5.8 top 370
7.5.9 pmap 371
7.5.10 perf 372
7.5.11 drsnoop 376
7.5.12 wss 376
7.5.13 bpftrace 377
7.5.14 其他工具 381
7.6 调优 384
7.6.1 可调参数 384
7.6.2 多种页面大小 386
7.6.3 分配器 387
7.6.4 NUMA 绑定 387
7.6.5 资源控制 387
7.7 练习 388
7.8 参考资料 389
8章 文件系统 393
8.1 术语 394
8.2 模型 395
8.2.1 文件系统接口 395
8.2.2 文件系统缓存 395
8.2.3 二级缓存 396
8.3 概念 396
8.3.1 文件系统延时 396
8.3.2 缓存 397
8.3.3 与顺序 I/O 397
8.3.4 预取 398
8.3.5 预读 399
8.3.6 回写缓存 399
8.3.7 同步写 400
8.3.8 裸 I/O 与直接 I/O 400
8.3.9 非阻塞 I/O 400
8.3.10 文件 401
8.3.11 元数据 401
8.3.12 逻辑 I/O 与物理 I/O 402
8.3.13 操作并不平等 404
8.3.14 特殊的文件系统 405
8.3.15 访问时间戳 405
8.3.16 容量 405
8.4 架构 406
8.4.1 文件系统 I/O 栈 406
8.4.2 VFS 407
8.4.3 文件系统缓存 407
8.4.4 文件系统特 409
8.4.5 文件系统种类 411
8.4.6 卷和池 416
8.5 方法 417
8.5.1 磁盘分析 418
8.5.2 延时分析 418
8.5.3 负载特征归纳 420
8.5.4 能监测 422
8.5.5 静态能调优 423
8.5.6 缓存调优 423
8.5.7 负载分离 423
8.5.8 微基准测试 424
8.6 观测工具 425
8.6.1 mount 426
8.6.2 free 426
8.6.3 top 427
8.6.4 vmstat 427
8.6.5 sar 427
8.6.6 top 428
8.6.7 strace 429
8.6.8 fatrace 429
8.6.9 LatencyTOP 430
8.6.10 opensnoop 431
8.6.11 fifiletop 432
8.6.12 cachestat 433
8.6.13 ext4dist(xfs、trfs、nfs) 433
8.6.14 ext4slower(xfs、trfs、nfs) 435
8.6.15 bpftrace 436
8.6.16 其他工具 443
8.6.17 可视化 444
8.7 实验 445
8.7.1 Ad Hoc 445
8.7.2 微基准测试工具 446
8.7.3 缓存刷新 448
8.8 调优 448
8.8.1 应用程序调用 449
8.8.2 ext4 450
8.8.3 ZFS 452
8.9 练习 453
8.10 参考资料 454
9章 磁盘 457
9.1 术语 458
9.2 模型 459
9.2.1 简单磁盘 459
9.2.2 缓存磁盘 459
9.2.3 控制器 460
9.3 概念 461
9.3.1 测量时间 461
9.3.2 时间尺度 463
9.3.3 缓存 464
9.3.4 I/O 与连续 I/O 464
9.3.5 读 / 写比 465
9.3.6 I/O 大小 466
9.3.7 IOPS 并不平等 466
9.3.8 非数据传输磁盘命令 466
9.3.9 使用率 467
9.3.10 饱和度 468
9.3.11 I/O 等待 468
9.3.12 同步与异步 468
9.3.13 磁盘 I/O 与应用程序 I/O 469
9.4 架构 469
9.4.1 磁盘类型 469
9.4.2 接口 476
9.4.3 存储类型 477
9.4.4 操作系统磁盘 I/O 栈 480
9.5 方法 483
9.5.1 工具法 484
9.5.2 USE 方法 484
9.5.3 能监测 486
9.5.4 负载特征归纳 486
9.5.5 延时分析 488
9.5.6 静态能调优 489
9.5.7 缓存调优 490
9.5.8 资源控制 490
9.5.9 微基准测试 490
9.5.10 伸缩 491
9.6 观测工具 492
9.6.1 iostat 493
9.6.2 sar 497
9.6.3 PSI 498
9.6.4 pidstat 498
9.6.5 perf 499
9.6.6 biolatency 502
9.6.7 biosnoop 504
9.6.8 iotop、biotop 506
9.6.9 biostacks 508
9.6.10 blktrace 509
9.6.11 bpftrace 513
9.6.12 MegaCli 518
9.6.13 smartctl 518
9.6.14 SCSI 日志 520
9.6.15 其他工具 521
9.7 可视化 521
9.7.1 折线图 521
9.7.2 延时散点图 522
9.7.3 延时热图 522
9.7.4 偏移量热图 523
9.7.5 使用率热图 524
9.8 实验 524
9.8.1 Ad Hoc 524
9.8.2 自定义负载生成器 525
9.8.3 微基准测试工具 525
9.8.4 读示例 525
9.8.5 ioping 526
9.8.6 fifio 527
9.8.7 blkreplay 527
9.9 调优 527
9.9.1 操作系统可调参数 527
9.9.2 磁盘设备可调参数 528
9.9.3 磁盘控制器可调参数 528
9.10 练习 529
9.11 参考资料 530
10章 网络 533
10.1 术语 534
10.2 模型 535
10.2.1 网络接口 535
10.2.2 控制器 535
10.2.3 协议栈 536
10.3 概念 537
10.3.1 网络和路由 537
10.3.2 协议 538
10.3.3 封装 538
10.3.4的大小 538
10.3.5 延时 539
10.3.6 缓冲 541
10.3.7 连接积压队列 541
10.3.8 接口协商 542
10.3.9 避免阻塞 542
10.3.10 使用率 542
10.3.11 本地连接 543
10.4 架构 543
10.4.1 协议 543
10.4.2 硬件 549
10.4.3 软件 551
10.5 方法 558
10.5.1 工具法 559
10.5.2 USE 方法 560
10.5.3 工作负载特征归纳 561
10.5.4 延时分析 562
10.5.5 能监测 563
10.5.6 数 564
10.5.7 TCP 分析 565
10.5.8 静态能调优 565
10.5.9 资源控制 566
10.5.10 微基准测试 567
10.6 观测工具 567
10.6.s 568
10.6.2 ip 570
10.6.3 ifconfifig 571
10.6.4 nstat 572
10.6.5 stat 573
10.6.6 sar 577
10.6.7 nicstat 579
10.6.8 ethtool 580
10.6.9 tcplife 582
10.6.10 tcptop 583
10.6.11 tcpretrans 583
10.6.12 bpftrace 584
10.6.13 tcpdump 592
10.6.14 Wireshark 594
10.6.15 其他工具 594
10.7 实验 596
10.7.1 ping 596
10.7.2 traceroute 597
10.7.3 pathchar 598
10.7.4 iperf 598
10.7.5 perf 599
10.7.6 tc 600
10.7.7 其他工具 601
10.8 调优 601
10.8.1 系统级可调参数 601
10.8.2 套接字选项 607
10.8.3 配置 608
10.9 练习 608
10.10 参考资料 609
11章 云计算 613
11.1 背景 614
11.1.1 实例类型 615
11.1.2 可扩展的架构 615
11.1.3 容量规划 616
11.1.4 存储 618
11.1.5 多租户 619
11.1.6 编排(Kuberes) 620
11.2 硬件虚拟化 621
11.2.1 实现 622
11.2.2 系统开销 623
11.2.3 资源控制 629
11.2.4 可观测 631
11.3 操作系统虚拟化 639
11.3.1 实现方式 641
11.3.2 系统开销 644
11.3.3 资源控制 647
11.3.4 可观测 651
11.4 轻量虚拟化 664
11.4.1 实现 665
11.4.2 开销 666
11.4.3 资源控制 666
11.4.4 可观测 666
11.5 其他类型 668
11.6 比较 668
11.7 练习 670
11.8 参考资料 671
12章 基准测试 675
12.1 背景 676
12.1.1 原因 676
12.1.2 有效的基准测试 677
12.1.3 基准测试失败 679
12.2 基准测试的类型 685
12.2.1 微基准测试 685
12.2.2 模拟 687
12.2.3 回放 688
12.2.4 行业标准 688
12.3 方法 690
12.3.1 被动基准测试 690
12.3.2 主动基准测试 691
12.3.3 CPU 剖析 694
12.3.4 USE 方法 695
12.3.5 工作负载特征归纳 696
12.3.6 自定义基准测试 696
12.3.7 逐渐增加负载 696
12.3.8 合理检查 698
12.3.9 统计分析 699
12.3.10 基准测试检查清单 700
12.4 基准测试问题 701
12.5 练习 702
12.6 参考资料 703
13章 perf 705
13.1 子命令概览 706
13.2 单行命令 708
13.3 perf事件 713
13.4 硬件事件 715
13.4.1 频率采样 716
13.5 软件事件 717
13.6 tracepoint事件 718
13.7 探针事件 719
13.7.1 kprobe 719
13.7.2 uprobe 721
13.7.3 USDT 探针 724
13.8 perf stat 725
13.8.1 选项 726
13.8.2 周期统计信息 727
13.8.3 CPU 均衡 727
13.8.4 事件过滤器 727
13.8.5 隐藏统计信息 728
13.9 perf record 728
13.9.1 选项 729
13.9.2 CPU 剖析 729
13.9.3 栈遍历 730
13.10 perf report 730
13.10.1 TUI 731
13.10.2 STDIO 731
13.11 perf script 732
13.11.1 火焰图 734
13.11.2 跟踪脚本 734
13.12 perf trace 735
13.12.1 内核版本 736
13.13 其他命令 736
13.14 perf文档 737
13.15 参考资料 737
14章 Ftrace 739
14.1能概述 740
14.2 tracefs(/sys) 742
14.2.1 tracefs 的内容 743
14.3 Ftrace函数剖析器 745
14.4 Ftrace函数跟踪 747
14.4.1 使用 trace 747
14.4.2 使用 trace_pipe 749
14.4.3 选项 750
14.5 跟踪点 751
14.5.1 过滤器 751
14.5.2 触发器 752
14.6 kprobes 753
14.6.1 事件跟踪 753
14.6.2 参数 754
14.6.3 返回值 755
14.6.4 过滤器和触发器 755
14.6.5 kprobe 剖析 756
14.7 uprobes 756
14.7.1 事件跟踪 756
14.7.2 参数和返回值 757
14.7.3 过滤器和触发器 757
14.7.4 uprobe 剖析 757
14.8 Ftrace function_graph 758
14.8.1 图表跟踪 758
14.8.2 选项 759
14.9 Ftrace hwlat 760
14.10 Ftrace hist触发器 761
14.10.1 单关键字 761
14.10.2 字段 762
14.10.3 修饰器 763
14.10.4 PID 过滤器 763
14.10.5 多关键字 764
14.10.6 栈踪迹关键字 764
14.10.7 综合事件 765
14.11 trace-cmd 768
14.11.1 子命令概述 768
14.11.2 trace-cmd 单行命令 770
14.11.3 trace-cmd 和 perf(1) 的比较 772
14.11.4 trace-cmd function_graph 773
14.11.5 KernelShark 773
14.11.6 trace-cmd 文档 774
14.12 perf ftrace 775
14.13 perf-tools 775
14.13.1 工具覆盖 776
14.13.2 单用途的工具 777
14.13.3 多用途工具 778
14.13.4 perf-tools 单行命令 779
14.13.5 示例 781
14.13.6 perf-tools 与 BCC/BPF 的对比 781
14.13.7 文档 782
14.14 Ftrace文档 782
14.15 参考资料 783
15章 BPF 785
15.1 BCC 787
15.1.1 安装 788
15.1.2 工具范围 788
15.1.3 单用途工具 789
15.1.4 多用途工具 791
15.1.5 单行命令 791
15.1.6 多用途工具示例 793
15.1.7 BCC 与 bpftrace 的比较 794
15.1.8 文档 794
15.2 bpftrace 795
15.2.1 安装 796
15.2.2 工具 796
15.2.3 单行命令 797
15.2.4 编程 800
15.2.5 参考 808
15.2.6 文档 815
15.3 参考资料 816
16章 案例研究 817
16.1 无法解释的收益 817
16.1.1 问题陈述 817
16.1.2 分析策略 818
16.1.3 统据 818
16.1.4 配置 820
16.1.5 PMC 822
16.1.6 软件事件 823
16.1.7 跟踪 824
16.1.8 结论 826
16.2 其他信息 726
16.3 参考资料 827
附录A USE方法:Linux 829
附录B sa结 835
附录C bpftrace单行命令 837
附录D 练习题答案 843
附录E 系统能名人录 845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