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植物圣经(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典藏全彩复刻,跨越400年的科学与艺术瑰宝,一部改写人类植物认知的里
			》 
			 售價:HK$ 
			29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红帆船
			》 
			 售價:HK$ 
			62.5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 
     
      
      
         
          | 編輯推薦: | 
         
         
          |  
            针对工科类专业本科学生,定位明确,实用,成熟。
           | 
         
       
      
      
      
      
         
          | 內容簡介: | 
         
         
          |  
            无机化学(第三版)分为14章,第1~8章主要介绍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包括化学反应方向和速率、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理论等)及有关化学反应原理(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化学等)。第9~12章主要介绍元素性质,重视基本性质、反应规律和重要应用的论述,突出对各族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比较、归纳和综合。第13、14章分别为“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简介”和“无机化学与生态环境”,作为选修和自学内容。书中对无机化学学科的新进展、新领域如锂离子电池、冷冻电镜技术、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石墨烯和抗肿瘤药物等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使读者对学科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人物简介、疑难解析和知识拓展等线上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介绍,以使读者对学科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化工、轻工、石油、医药、环境、食品、生物、能源、材料等各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 
         
       
      
      
      
         
          | 關於作者: | 
         
         
          |  
            周德凤,女,农工民主党员,博士,长春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无机化学学科带头人。1987年7月获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士学位,1996年7月获东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获东北师范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04.5---2006.8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与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本书第一版第二主编,第二版第一主编。
           | 
         
       
      
      
      
      
         
          | 目錄: 
           | 
         
         
           
            第1章无机化学中的计量关系(1)
 1.1溶液组成标度(1)
 1.1.1物质的量和物质的量浓度(1)
 1.1.2质量摩尔浓度与摩尔分数(2)
 1.1.3其他表示方法(3)
 1.2气体的计量(5)
 1.2.1理想气体模型(5)
 1.2.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5)
 1.2.3理想气体分压定律(6)
 1.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7)
 1.3.1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7)
 1.3.2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9)
 1.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10)
 1.4.1基本概念和术语(10)
 1.4.2反应热和反应焓变(12)
 1.4.3标准摩尔焓变及其计算(14)
 [化学博览]特种陶瓷(16)
 习题(17)
 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19)
 2.1化学反应的方向(19)
 2.1.1自发过程(19)
 2.1.2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20)
 2.1.3热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22)
 2.2化学反应的限度(25)
 2.2.1化学平衡(25)
 2.2.2平衡常数(25)
 2.2.3化学平衡的计算(28)
 2.3化学平衡的移动(30)
 2.3.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0)
 2.3.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1)
 2.3.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32)
 2.3.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34)
 2.4化学反应速率(34)
 2.4.1反应速率的定义(34)
 2.4.2反应速率理论(35)
 2.4.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7)
 [化学博览]极端条件对实际化学反应的影响(41)
 习题(42)
 第3章酸碱反应(45)
 3.1酸碱质子理论(45)
 3.1.1酸、碱的定义(45)
 3.1.2酸碱反应的实质(46)
 3.1.3酸碱反应的类型(47)
 3.1.4酸、碱的相对强弱(47)
 3.2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及有关计算(48)
 3.2.1水的质子自递和溶液的pH值(48)
 3.2.2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平衡及有关计算(49)
 3.3缓冲溶液(56)
 3.3.1同离子效应(56)
 3.3.2缓冲溶液及其组成(57)
 3.3.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58)
 3.3.4缓冲容量及缓冲溶液的配制(59)
 [化学博览]人体的酸碱性(60)
 习题(61)
 第4章沉淀反应(64)
 4.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64)
 4.1.1溶度积常数(64)
 4.1.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65)
 4.1.3溶度积规则(65)
 4.2沉淀的生成(66)
 4.2.1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66)
 4.2.2pH值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68)
 4.2.3分步沉淀(70)
 4.3沉淀的溶解(72)
 4.3.1生成弱电解质(72)
 4.3.2氧化还原溶解(72)
 4.3.3配位溶解(73)
 4.4沉淀的转化(73)
 4.5沉淀反应的应用(74)
 [化学博览]中国民族制碱业的涅槃——“侯氏制碱法”(75)
 习题(75)
 第5章氧化还原反应(77)
 5.1氧化数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77)
 5.1.1氧化数(77)
 5.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78)
 5.2原电池与电极电势(80)
 5.2.1原电池(80)
 5.2.2电极电势的产生(82)
 5.2.3电极电势的测定(83)
 5.2.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84)
 5.2.5电极电势的应用(86)
 5.3元素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90)
 5.3.1求未知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90)
 5.3.2判断歧化反应的发生(91)
 [化学博览]锂离子电池(92)
 习题(92)
 第6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95)
 6.1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95)
 6.1.1Bohr原子模型(95)
 6.1.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98)
 6.1.3测不准原理(99)
 6.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近代描述——H原子的波函数(99)
 6.2.1波函数与原子轨道(100)
 6.2.2量子数(100)
 6.2.3电子云(102)
 6.2.4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图形(103)
 6.3原子核外的电子层结构(108)
 6.3.1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108)
 6.3.2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原理(111)
 6.3.3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112)
 6.3.4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116)
 6.3.5元素周期性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116)
 6.4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规律(118)
 6.4.1有效核电荷(118)
 6.4.2原子半径(118)
 6.4.3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120)
 6.4.4元素的电负性(123)
 6.4.5元素的氧化数(124)
 6.4.6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25)
 [化学博览]冷冻电镜技术(125)
 习题(126)
 第7章共价键与分子的结构(129)
 7.1价键理论(129)
 7.1.1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129)
 7.1.2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130)
 7.1.3共价键的特征与类型(130)
 7.1.4键参数(133)
 7.1.5价键理论的局限性(135)
 7.2杂化轨道理论(135)
 7.2.1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135)
 7.2.2杂化类型与分子构型(136)
 7.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39)
 7.3.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139)
 7.3.2分子的空间结构(139)
 7.4分子轨道理论简介(142)
 7.4.1分子轨道的形成(142)
 7.4.2分子轨道理论的要点(143)
 7.4.3分子轨道的能级(145)
 7.4.4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147)
 7.5分子间力与氢键(149)
 7.5.1分子的极性与极化(149)
 7.5.2分子间力(150)
 7.5.3氢键(152)
 7.6晶体的结构与性质(153)
 7.6.1晶体和非晶体(153)
 7.6.2离子晶体(157)
 7.6.3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159)
 7.6.4金属晶体(160)
 7.6.5混合型晶体(161)
 7.6.6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62)
 [化学博览]超分子化学(166)
 习题(167)
 第8章配位化合物(169)
 8.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169)
 8.1.1配合物的组成(169)
 8.1.2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与配合物的命名(172)
 8.2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72)
 8.2.1价键理论(173)
 8.2.2晶体场理论(176)
 8.3配位平衡(182)
 8.3.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不稳定常数(182)
 8.3.2配离子在溶液中的稳定性(183)
 8.4特殊类型的配合物简介(187)
 8.4.1螯合物(187)
 8.4.2冠醚配合物(188)
 8.4.3羰基配合物(189)
 8.4.4原子簇状配合物(189)
 8.5配合物的应用(190)
 [化学博览]金属有机框架材料(192)
 习题(193)
 第9章主族元素(195)
 9.1主族元素通论(195)
 9.1.1非金属元素(195)
 9.1.2氧化数(196)
 9.1.3键型及配位性(196)
 9.1.4主族元素的特殊性(197)
 9.2单质(200)
 9.2.1单质的晶体结构类型与物理性质(200)
 9.2.2单质的化学性质(202)
 9.3氢化物(205)
 9.3.1离子型氢化物(205)
 9.3.2金属型氢化物(206)
 9.3.3共价型氢化物(206)
 9.4卤化物(213)
 9.4.1非金属卤化物(214)
 9.4.2金属卤化物(215)
 9.4.3卤化物的溶解性(216)
 9.4.4卤化物的热稳定性(217)
 9.4.5卤化物的水解性(217)
 9.5氧化物(220)
 9.5.1氧化物的键型和结构(220)
 9.5.2氧化物的性质(221)
 9.6氢氧化物和含氧酸(222)
 9.6.1氧化物水合物的酸碱性(222)
 9.6.2重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含氧酸)(223)
 9.6.3简单含氧酸的结构(229)
 9.6.4含氧酸的酸性强度——Pauling规则(231)
 9.6.5缩合酸(232)
 9.6.6碱的分类和性质(233)
 9.7非金属含氧酸盐的某些性质(233)
 9.7.1溶解性(233)
 9.7.2热稳定性(234)
 9.7.3氧化还原性(236)
 9.8硫的重要化合物(238)
 9.8.1硫化氢(238)
 9.8.2其他硫化物(238)
 9.8.3硫酸及其盐(241)
 9.8.4焦硫酸及其盐(243)
 9.8.5硫代硫酸钠(244)
 [化学博览]石墨烯(244)
 习题(245)
 第10章过渡元素(1)(247)
 10.1过渡元素概述(247)
 10.1.1过渡元素原子的特征(247)
 10.1.2单质的物理性质(248)
 10.1.3金属活泼性(248)
 10.1.4氧化数(248)
 10.1.5化合物的颜色(249)
 10.1.6金属配合物(250)
 10.1.7配合物的磁性(250)
 10.1.8非整比化合物(250)
 10.2钛族、钒族元素(251)
 10.2.1钛族、钒族元素概述(251)
 10.2.2钛的重要化合物(252)
 10.2.3钒的重要化合物(254)
 10.2.4铌和钽的化合物(255)
 10.3铬族元素(256)
 10.3.1铬族元素概述(256)
 10.3.2铬的重要化合物(257)
 10.3.3钼和钨的重要化合物(260)
 10.4锰族元素(262)
 10.4.1锰族元素概述(262)
 10.4.2锰的重要化合物(262)
 [化学博览]多酸化学的发展(264)
 习题(265)
 第11章过渡元素(2)(268)
 11.1铁系和铂系元素(268)
 11.1.1铁系和铂系元素概述(268)
 11.1.2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270)
 11.1.3铂和钯的重要化合物(278)
 11.2铜族元素(279)
 11.2.1铜族元素概述(279)
 11.2.2铜的重要化合物(280)
 11.2.3银的重要化合物(283)
 11.3锌族元素(284)
 11.3.1锌族元素概述(284)
 11.3.2锌、镉的重要化合物(285)
 11.3.3汞的重要化合物(287)
 [化学博览](290)
 抗肿瘤药物——金属铂配合物(290)
 习题(291)
 第12章镧系与锕系元素(294)
 12.1镧系与锕系元素概述(294)
 12.1.1价电子组态与氧化数(294)
 12.1.2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和镧系收缩(297)
 12.1.3金属活泼性(298)
 12.1.4离子的颜色(300)
 12.2镧系元素(302)
 12.2.1镧系元素的分布(302)
 12.2.2镧系元素的提取(302)
 12.2.3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304)
 12.2.4镧系元素的应用(306)
 12.3锕系元素(307)
 12.3.1锕系元素的一般性质(307)
 12.3.2铀的重要化合物(307)
 [化学博览](308)
 稀土催化材料的应用(308)
 习题(309)
 *第13章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简介(310)
 13.1原子核衰变的基本规律(310)
 13.1.1核素与同位素(310)
 13.1.2核衰变的类型(310)
 13.1.3核衰变速率与半衰期(311)
 13.1.4放射性活度(312)
 13.1.5放射系(312)
 13.2人工核反应与人工放射性(313)
 13.2.1人工合成元素(313)
 13.2.2核反应的类型(314)
 13.3核裂变与核聚变(315)
 13.3.1核裂变(315)
 13.3.2核聚变(316)
 13.3.3核能的应用(317)
 13.4放射性核素和核技术的应用(318)
 13.4.1示踪原子(318)
 13.4.2基于核技术的现代分析方法(320)
 *第14章无机化学与生态环境(322)
 14.1生命元素及其生物功能(322)
 14.1.1生命元素(322)
 14.1.2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物功能(323)
 14.1.3污染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24)
 14.2环境污染及其防治(325)
 14.2.1大气污染(325)
 14.2.2水体污染(326)
 14.2.3土壤污染(328)
 14.2.4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护(329)
 14.3化学工业“三废”的治理(331)
 14.3.1化学工业“三废”的来源(331)
 14.3.2化工污染的防治(331)
 14.4绿色化学(332)
 14.4.1绿色化学的产生(332)
 14.4.2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333)
 14.4.3绿色化学的中心内容(333)
 附录(335)
 附录A本书常用量和单位的符号(335)
 附录BSI单位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336)
 附录C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337)
 附录D标准热力学数据(298.15 K,100 kPa)(338)
 附录E离解常数(298.15 K)(340)
 附录F溶度积常数(298.15 K)(341)
 附录G标准电极电势(298.15 K)(342)
 参考文献(346)
 元素周期表(347)
           | 
         
       
      
      
      
         
          | 內容試閱: 
           | 
         
         
          |  
            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多所工科院校作为大学一年级的无机化学课程教材。作为教材的编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总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吸取多种无机化学教材的长处,参考各类文献,力图在保持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突出重点,精选内容。在理论部分,力求深入浅出,重视基本原理的应用,避免过多的数学推导。在元素性质部分,侧重基本性质、反应规律和重要应用的论述,而对规律性比较强的主族元素,考虑到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则采取综述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总结的能力。为了反映无机化学学科的新进展、新领域,我们在每章后选编一定的阅读材料,以尽可能使学生对无机化学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人物简介、疑难解析和知识拓展等线上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带*部分作为选修和自学内容。 本书由周德凤、刘婧靖担任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长春工业大学周德凤、朱晓飞、何雯雯,南华大学刘婧靖、龙双双,湖南工程学院方正军,安徽工程大学朱贤东、沈凤翠,重庆理工大学周广鹏,蚌埠学院张茂林,韩山师范学院欧阳淼,宿州学院张萍花。本书由南华大学袁亚莉教授主审。本书第一版、第二版作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打卡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授权使用其论文(发表于Chem.Mater.,2006,18:35993601)中“硫化铜14面体微晶”图片制作封面,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热切希望广大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使本书不断得到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