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华后土文化·万荣后土祠卷
			》 
			 售價:HK$ 
			184.8
			 
			 
	
			  
			《 
			植梦花园:从游走世界到回归故乡的园艺旅程
			》 
			 售價:HK$ 
			96.8
			 
			 
	
			  
			《 
			鲍鹏山新批水浒传(全三册)
			》 
			 售價:HK$ 
			327.8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57.2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 內容簡介: | 
         
         
          |  
            《医学电子学基础》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规划教材(第5轮)医学影像学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在教材修订过程中,遵循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贯彻学科整合课程、实现整体优化;淡化学科意识、注重系统科学;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全书共十章内容。本轮教材编写时继承了第4版中优秀和成熟的部分,在结构编排和内容取舍方面作了相应的调整,使整个教材的结构体系更趋科学合理。
           | 
         
       
      
      
      
         
          | 關於作者: | 
         
         
          |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学仪器分会理事,卫生部临床医学工程技术组专家,《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编委。长期从事医学电子学的教学工作,现为山东省级精品课程《医用电子仪器》负责人,省级一流专业负责人。
           | 
         
       
      
      
      
      
         
          | 目錄: 
           | 
         
         
           
            第一章 电路基础 /1
 第一节 直流电路 /1
 一、 电路的基本概念 /1
 二、 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 /2
 三、 欧姆定律 /3
 四、 基尔霍夫定律 /4
 五、 电压源和电流源及等效变换 /6
 六、 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 /8
 第二节 正弦交流电路/10
 一、 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0
 二、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13
 三、 单一元件交流电路的特性 /14
 四、 RLC 串并联交流电路及谐振 /16
 五、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20
 第三节 电容器和充放电电路 /23
 一、 电容器与电容 /23
 二、 电容器充放电电路 /24
 习题一 /25
 第二章 变压器与电动机 /28
 第一节 变压器 /28
 一、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8
 二、 变压器绕组的极性 /31
 三、 其他类型变压器 /32
 四、 中频变压原理简介 /33
 第二节 常用低压电器/34
 一、 开关类电器 /34
 二、 控制类电器 /35
 三、 断路保护类电器 /37
 第三节 电动机 /38
 一、 三相异步电动机 /39
 二、 单相异步电动机 /45
 三、 直流电动机 /47
 习题二 /49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51
 第一节 半导体二极管/51
 一、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51
 二、 PN 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53
 三、 二极管及其伏安特性 /54
 四、 特殊二极管 /56
 第二节 半导体三极管/57
 一、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 /57
 二、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58
 三、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59
 四、 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60
 五、 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61
 第三节 基本放大电路/61
 一、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61
 二、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64
 三、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69
 四、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70
 第四节 射极输出器 /72
 一、 射极输出器的工作原理 /72
 二、 射极输出器的应用 /73
 第五节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74
 一、 绝缘栅场效应管 /74
 二、 绝缘栅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 /77
 三、 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 /77
 第六节 多级放大电路/78
 一、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79
 二、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 /80
 习题三 /80
 第四章 生物医学常用放大电路 /82
 第一节 生物电信号的特点 /82
 一、 生物电信号的基本特性 /82
 二、 生物医学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82
 第二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 /83
 一、 反馈的基本概念 /83
 二、 负反馈的基本类型 /84
 三、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6
 第三节 直流放大电路/87
 一、 直流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87
 二、 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88
 第四节 功率放大电路/91
 一、 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和分类 /91
 二、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3
 三、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95
 习题四 /95
 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97
 第一节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与性能 /97
 一、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97
 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98
 三、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模型 /98
 第二节 基本运算放大器 /99
 一、 比例运算放大器 /99
 二、 加减运算放大器 /101
 三、 积分微分运算放大器 /103
 第三节 测量放大器 /104
 一、 同相并联型差动放大器 /104
 二、 同相串联型差动放大器 /106
 三、 AD620 集成测量放大器/107
 第四节 电压比较器 /107
 一、 单限电压比较器 /108
 二、 滞回电压比较器 /109
 习题五 / 110
 第六章 正弦波振荡器/ 112
 第一节 RC 正弦波振荡器 / 112
 一、 自激振荡的基本原理 / 112
 二、 RC 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 113
 三、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 115
 第二节 LC 正弦波振荡器 / 116
 一、 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 116
 二、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 / 116
 三、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 117
 第三节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 118
 一、 石英晶体的结构和电特性 / 118
 二、 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 119
 三、 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 119
 习题六 /120
 第七章 直流电源 /123
 第一节 整流电路 /123
 一、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123
 二、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25
 三、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26
 四、 倍压整流电路 /128
 第二节 滤波电路 /129
 一、 电容滤波电路 /129
 二、 电感滤波电路 /130
 三、 π 型滤波电路 /130
 第三节 稳压电路 /130
 一、 稳压管稳压电路 /131
 二、 串联型稳压电路 /131
 三、 集成稳压器 /133
 第四节 可控硅整流电路 /134
 一、 可控硅的结构与导通条件 /134
 二、 单结晶体管及触发电路 /136
 三、 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137
 习题七 /138
 第八章 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141
 第一节 数字电路的概述 /141
 一、 数字电路的特点 /141
 二、 数制与编码 /141
 三、 逻辑代数基础 /143
 四、 逻辑函数化简方法 /147
 第二节 门电路 /151
 一、 分立元件门电路 /151
 二、 集成门电路 /154
 第三节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55
 一、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 /156
           | 
         
       
      
      
      
         
          | 內容試閱: 
           | 
         
         
           
            《医学电子学基础》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第五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精神修订的医学影像学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本次修订主要是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需要。在教材修订过程中,遵循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贯彻学科整合课程、实现内容整体优化,注重系统科学,体现学科新进展;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的编写原则。
 本轮教材编写时继承了第4 版教材条理清晰、概念准确、简洁明了的特色,并在结构编排和内容详略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使得本教材的结构体系更趋于科学合理。同时,为了打通全媒体教学资源,服务后疫情时代教学改革,本教材配有数字融合资源。为了规范实验教学,还编写了配套教材《医学电子学基础实验》(第2 版)。
 全书共十章内容。第一章由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陆改玲和河北医科大学杨海波共同编写;第二章由蚌埠医学院陈建方编写;第三章由哈尔滨医科大学王晨光编写;第四章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鲁雯和河北医科大学杨海波共同编写;第五章由天津医科大学郭明霞编写;第六章由滨州医学院闫鹏编写;第七章由牡丹江医学院周英君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王世刚编写;第十章由大连医科大学陈艳霞编写;全书由鲁雯、郭明霞、王晨光、周英君审定和统稿。
 前4 版的编写工作奠定了教材的框架和基本内容,理顺了与系列教材中其他教材的划分与衔接。本版修订过程中得到滨州医学院的大力协助,河北医科大学张晶为全书的微课录制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鸣谢。
 本书可作为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教材,也可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其他医学专业学生的选用教材,同时还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参考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赐正。
 鲁 雯 郭明霞
 2022 年5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