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卢浮宫馆藏中国陶瓷 》 售價:HK$ 217.8 ![]() 《 建安 决战赤壁(208—213) 》 售價:HK$ 60.5 ![]() 《 亨利·贝尔坦的“中国阁” 》 售價:HK$ 74.8 ![]() 《 超越高绩效团队教练(第4版) 》 售價:HK$ 153.9 ![]() 《 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算法 》 售價:HK$ 96.8 ![]() 《 我一直在想:丹尼尔·丹尼特自传 》 售價:HK$ 153.9 ![]() 《 投资反脆弱修炼手册 》 售價:HK$ 63.8 ![]() 《 三九全景脉法 》 售價:HK$ 64.9 |
| 內容簡介: |
| 这是一部世界教育名著(亦是一部教育小说),为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著,通过讲述一对农民夫妇及其子女的生活故事,阐明作者以教育改良社会的社会观和教育观。全书共4部,1781—1787年陆续出版,由于作者不断修订,导致后来的版本篇幅巨大,一般读者难以卒读,所以译者从教育的见地出发,将其缩译为一册,以飨读者。本书译者傅任敢先生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所译《大教学论》《教育漫话》被奉为经典译本。裴斯泰洛齐的这部教育名著由他首次介绍到中国,影响深远。 |
| 關於作者: |
| 傅任敢(1905—1982),中国现代教育家、翻译家。1929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教育心理学系,旋至母校长沙明德中学任教务主任。1933年回清华大学任校长秘书,后奉校长梅贻琦之命,先后于重庆、长沙创办并同时主持两所清华中学,积极开展教育实验,探索现代中学办学经验。1950年筹建北京市市立第十一中学,任校长。1954年参加筹建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工作,筹建教育教研室并任主任;1961年调入历史系资料室,从事翻译工作。1978年后重回教育研究与教学岗位。代表作有《〈学记〉译述》《教育漫话》(译)、《大教学论》(译)、《生活的科学》(译)、《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译)等。 |
| 內容試閱: |
|
汉译本序
世界教育名著《贤伉俪》(Leonard and Gertrude)为近世大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用德文所著,美国昌宁( Eva Channing)女士于一八八五年用英文节译之。兹经我国傅任敢先生根据英文本译成汉文,以飨吾国研究教育的读者。 裴斯泰洛齐(一七四六~一八二七)是瑞士的一位最伟大的教育改革家和现代教育学的主要创造家。他幼年丧父,受母教甚深,所以感情特富。少年时代颇受当时自然派哲学的影响,受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的感动尤大。曾想尽力于农事改良以增进民众的幸福。乃于一七六七年购荒地百亩,从事垦殖事业,并照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所提的方法以教其子。嗣于一七七五年以其地为贫儿教养院,施以实业教育。兹事终因各家长的不合作而失败。自此乃恍然于个人及民族的改造必先从改良环境入手。 自一七八〇年后凡十八年间,实为他生平最困窘时代,亦为他的著作极丰富的时代。他此时的境遇很有点像我国从前许多名家所谓“穷而后工”那句话。他当时想到种种社会的和教育的问题,终于觉悟到要改良个人和社会,只有用教育的力量从个人的德性和智慧上的改良做起。一七八一年开始出版的《贤伉俪》这部书,就是他那种理想的表现。 他在这部名著中所表示的理想大概有这样几点: (一)我们要改良民众的状况,应该用教育的力量,不是革命的力量;(二)教育的中心应在家庭而不在学校;(三)教育的起点应在摇篮中,最初几年最是重要;(四)无知的母亲,只要照裴氏所定的方法去教育儿女,一样的可以和寻常富有学识的教师得到效果;(五)只要家庭能够改良,社会自会进步,穷困自会消灭。 裴氏这种主张,似乎很像我国儒家修齐治平的说法。无怪此书一旦出世,惊动全欧,顿成西洋学术界上的一种经典。而裴氏的伟名,亦因此而千古不朽。 到一七九八年,他又出任孤儿院院长。次年乃从事实际学校的工作。一八〇五年他又创办一种师资训练机关于伊佛顿( Yverdon),发挥他那根据心理学原则以实施教育的大主张。欧美各国教育家,相率负笈来游。他的学说因之遂遍传于世界。普鲁士和美国受他的影响尤深,所以十九世纪初年以来有所谓“裴斯泰洛齐运动”,鼓吹应用裴氏的教育理想于实际的教育工作上。事实上他那“教育应该心理学化”的主张,到如今虽在我国亦很受了一点流风余韵的影响。 他主持伊佛顿的教育研究所先后凡二十年。终因和一部教师不协,于一八二五年退职。逾二年而卒,享寿八十二岁。他一生对于教育事业,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了。 至于此书的汉译者傅任敢先生,他的译文一笔不苟,而又流畅可读,信、达、雅三个条件差不多都已做到。我们预料读者一定会感佩傅先生这番介绍西洋教育名著的努力。 何炳松 英译导言 裴斯泰洛齐的《贤伉俪》一书,最初出版于一七八一年,约占全书四分之一。其余三册分别出版于一七八三年、一七八五年及一七八七年。一七九〇年至一七九二年,裴氏复将此书加以修正紧缩,再版行世,共分三册。后来裴氏收集自己的作品,交由什杜加(Stuttgart)的可塔(Cotta)出版(一八一九~一八二六),他又把初版大加修改,尤其是第二、三、四册修改得多,全书拟扩充为六册。但是六册之中,只有前四册曾经印行,第五册的原稿于裴氏死后遗失。至于塞法德(Seyffarth)版,更为后出,共计五册,尽量保存了第一版的精华而又没有忽略第三版所增加的材料,书中附注颇多,常时提明两种版本的异点。 简译《贤伉俪》一书,困难很多,因为各种版本之间,歧异颇大,而始终根据某一种版本又是不可能的。这本译本所根据的材料是累克伦(Reclam)的廉价本,只有前两册,大体是依据第一版的;可塔本,内容是扩充后的,可是并不完全;塞法德的选本,共计五册;和同家的简明通俗本,一册(一八七四年出版)。 裴氏的文笔是最枯涩的。书中虽随处表现作者的常识丰富,练达人情;但是读者读上五六页后,无不昏沉欲睡。加以篇幅又大,所以我们采用彻底缩译的办法,或亦情有可原。不过因为缩译之故,原书的古朴之处不能不多所牺牲;至于书内的对话,则大概保存其本来的面目。格姝及其儿女们的描写,删节最少,因为这部分文字不但写得极其有声有色,并且从教育的见地看来也是极有价值的。从外表上看,《贤伉俪》在文学上的地位颇为奇特,因为它既不是一本纯粹的小说,又不是一篇教育学的论文。我们顶好把它当作一篇十九世纪瑞士农民生活的写实,内容虽不能说怎样的令人爱不忍释,至少对于那时的风俗习惯是描写得奇特有趣,可以令我们增加见识的。但是这本书所给予我们的教训价值可就远过于此了。蓬那村就是代表全世界的,作者描写改革腐化的办法,提高道德的标准的时候,他就是在表白他自己对于某一部分无间古今的最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意见。他对于教育问题的意见散见于第八、十、十六、十七、二十三、二十五、三十一、三十二各章。 这本《贤伉俪》的节译本虽则缺点很多,但是希望它能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的一本了不得的著作因而更能得到较多的读者,大家欣赏一番。 昌宁( Eva Channing)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