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被低估的短命王朝:隋朝37年(强秦的翻版,盛唐的前奏!)
》
售價:HK$
75.9

《
重塑未来:明日世界的警醒和展望(《九大思考》作者玛雅·格佩尔全新力作!关于复杂现实的系统性思考和解决方案!)
》
售價:HK$
75.9

《
漫读人脉圈 轻松应对不同的人 解锁成功密码
》
售價:HK$
54.8

《
做田野(中国社会田野如何做?给田野调查工作者的宝藏工具箱!)
》
售價:HK$
72.6

《
近现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简史:见证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崛起与蜕变(一本书读懂葡萄酒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售價:HK$
118.8

《
本土与域外的变奏:史语所与中国现代史学(1928—1948)
》
售價:HK$
107.8

《
论语约讲:感通孔子心志的新诠释
》
售價:HK$
63.8

《
我很正常
》
售價:HK$
43.5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选择性环境规制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政企互动与央地关系视角下的环境规制执行机制,考察了微观主体应对选择性环境规制的行为策略及相关经济后果,进一步探讨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与环境有效治理的双赢措施,从而为科学厘定、识别并有效矫正选择性环境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规制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助力我国环保制度“落地生根”、环境治理成效持续改善,实现绿色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
關於作者: |
蔡海静,会计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PA-Canada)。本人以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为核心研究主旨,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财政部会计科研项目等10余项。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重点研究方向,本人出版专著1部,在《会计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口科学》和《科学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2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与《中国会计年鉴》收录,1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立完成的研究报告被财政部监督评价局采纳;研究成果曾获财政部会计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优秀奖;先后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以及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人才培养计划。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主旨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第二节 制度基础理论
第三节 外部性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背景、文献述评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制度背景
第二节 文献述评与理论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规制驱动企业金融化的制度逻辑及其经济后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五章 绿色信贷政策、企业新增银行借款与环保效应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六章 绿色信贷政策影响“两高”企业权益融资的机制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七章 环境规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环保投资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八章 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碳信息披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九章 环境规制、董事会秘书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十章 环境规制、行业异质性与内部人减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十一章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微观企业财务效果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十二章 文明城市创评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十三章 选择性环境规制的矫正:基于环保垂直管理试点改革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试点改革工作发展进程
第三节 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影响选择性环境规制行为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环保垂直管理改革影响选择性环境规制的数据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研究启示
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