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
||
| 臺灣用戶 |
|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
|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
|
share:
|
||||
|
新書推薦: ![]()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 绝美克孜尔:细品中国石窟奇迹 》 售價:HK$ 184.8 ![]()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 售價:HK$ 86.9 ![]()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 編輯推薦: |
| 本书的价值在于系统总结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与实践进展,系统呈现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转型的理论框架,为新时代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具有较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 內容簡介: |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创新,在科技战略上需要系统从传统外循环主导的开放式创新走向基于自立自强的全面自主创新,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与区域以及宏观政府制度等层面系统变革。在微观企业层面,逐步摆脱过度依赖外循环主导发展模式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基于全面自主创新战略逐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中观产业与区域层面,进一步将产业链的韧性提升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与研发能力建设,依托创新链建设突破产业链发展的技术瓶颈,在关键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上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差异化,深度推进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的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在宏观政府制度层面,进一步厘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政府与市场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作用边界,明确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政府各项制度改革须紧紧围绕培育和提升企业全面自主创新能力这一创新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布局,强化政府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应用与颠覆性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创新资源配置主导地位,并进一步强化市场在企业创新竞争过程中对于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
| 關於作者: |
| 陈劲,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以及学术期刊InternatiDnal Journal ofInnovation Studies创始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tudies主编、Journal of Digital Innovation主编、Global Transitions联合主编,《管理工程学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副主编以及《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等。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以及“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者。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嘹望》等报刊发表多篇创新战略与政策相关文章。 |
| 目錄: |
|
战略演进篇
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一、从科技创新战略层面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要义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创新引领战略导向与实现路径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创新战略的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奠基(1949—1978年):举国体制引领 二、改革开放前期的调整(1978—1995年):面向四个现代化 三、面向21世纪的布局(1995—2006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四、全球化进程中的追赶(2006—2013年):建设创新型国家 五、新时代的全面跃迁(2013年至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第三章 典型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演进的特征与启示 一、美国:创新能力长期引领 二、英国:高度开放的创新文化 三、德国:中小企业构筑创新塔基 四、法国:重视国家创新生态系统 五、日本:政府牵引的政产学研创新体系 第四章 企业融通创新视角下“卡脖子”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一、融通创新:概念内涵与主要特征 二、融通创新视角下“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整合框架与突破路径 产业科技创新篇 第五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产业科技创新 一、产业技术政策: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系统性融合 二、面向产业创新发展的产业技术政策的动态演进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技术政策面临的突出问题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技术政策的系统性转型 第六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演变与优化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背景、内涵与意义 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时空演变与特征分析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数智产业的发展格局与优化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与数智产业——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视角 二、数字经济下中国数智产业发展格局与特征 三、数智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发展格局 区域科技创新篇 第八章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 一、中国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化 二、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成就与现实问题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与方向 第九章 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政策演变:迈向协同发展 二、创新绩效:中关村科技创新成就显著 三、突出问题:内部不平衡凸显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与实现路径 第十章 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政策演变:区域一体化发展 二、创新绩效:创新生态圈稳步实现 三、突出问题:虹吸效应明显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与实现路径 第十一章 珠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政策演变:泛珠三角创新融合 二、创新绩效:制造业创新 三、突出问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珠三角与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与实现路径 第十二章 成渝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政策演变:双城为核的创新驱动 二、创新绩效:领先西部创新 三、突出问题:高端创新要素匮乏 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成渝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与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
| megBook.com.hk | |
|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