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HK$
85.8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HK$
85.8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HK$
54.8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HK$
162.8

《
预见6G
》
售價:HK$
96.8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HK$
96.8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HK$
184.8

《
我们的箱根驿传
》
售價:HK$
71.5
|
內容簡介: |
《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与应用》是“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系列学术专著”之一,主要以中药药代动力学为核心,阐述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单方及复方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与调控机制,并结合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阐明中药体内命运、药效(毒性)物质及作用方式。《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与应用》分为总论和各论: 总论系统介绍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内涵与基本理论、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中药相互作用和时辰药代动力学研究;各论分别介绍了中药黄酮、蒽醌、多糖及苷类、三萜、生物碱、苯丙素、甾体等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目錄:
|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总论
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内涵与基本理论 3
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发展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5
第三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4
第四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的挑战与思路 28
第二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及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36
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6
第二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40
第三章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50
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50
第二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的思路与策略 55
第三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57
第四节 中药与中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64
第五节 中药与西药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71
第六节 中药与食物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78
第七节 中药与内源性物质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80
第八节 中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展望 83
第四章 时辰药代动力学 89
节 生物钟系统 90
第二节 药物体内过程时辰节律 99
第三节 Ⅰ相代谢酶时辰节律 102
第四节 Ⅱ相代谢酶时辰节律 109
第五节 转运蛋白时辰节律 114
第六节 中药时辰药代动力学与毒性 117
各论
第五章 中药黄酮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29
节 中药黄酮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130
第二节 影响中药黄酮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138
第三节 中药黄酮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143
第四节 中药黄酮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149
第六章 中药蒽醌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70
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171
第二节 影响中药蒽醌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177
第三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182
第四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药理和毒理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185
第五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的PKPD模型研究 192
第六节 中药蒽醌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193
第七章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4
节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 204
第二节 影响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211
第三节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218
第四节 中药多糖及苷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223
第八章 中药三萜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37
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237
第二节 影响中药三萜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243
第三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248
第四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255
第五节 中药三萜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展望 263
第九章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74
节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278
第二节 影响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287
第三节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291
第四节 中药生物碱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294
第十章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13
节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314
第二节 影响中药苯丙素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325
第三节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329
第四节 中药苯丙素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334
第十一章 中药甾体类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53
节 中药甾体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354
第二节 影响中药甾体类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357
第三节 中药甾体类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360
第四节 中药甾体类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362
第十二章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378
节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及调控机制 381
第二节 影响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因素 390
第三节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相互作用 394
第四节 中药其他类有效成分药理和毒性作用及与药代动力学的关联研究 3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