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HK$
96.8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
》
售價:HK$
97.9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HK$
54.8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HK$
61.6

《
好风景
》
售價:HK$
47.1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HK$
44.0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HK$
71.5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 220 ,自黄巾起义起,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制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 由于土地兼并愈加尖说,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劃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性。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而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官员,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制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东汉在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级, 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 220 ,自黄巾起义起,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制据,彼此混战。东汉末年, 由于土地兼并愈加尖说,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而这些劃据势力又有着不同的兴起过程与发展脉络,反映出那个动乱时代的多元性。
时代的动荡不安,也使地方豪强有了崛起的机会,他们一开始靠着自己的财力组织自己的武装军队保卫家园,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拥有私人武力的军阀,如曹操、刘备等人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崭露头角。中央政府由于不修政事,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无能为力,反而需要他们维持地方稳定。
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是造成地方豪强兴起的诱因,而刺史制度的变动则是造成群雄割据的主因。刺史制度源自西汉武帝时期,本意是用等级低的官员监察等级高的官员,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以六条问事制衡官员,尽管刺史的权力越来越大,但是始终没有统领一州的法定权力和制度。不过到了东汉灵帝时,他接受刘焉的建议,将各州刺史改称州牧。于是,刺史成为地方的官员。东汉在原本的中央和郡、县之间加入州级, 成为中央、州、郡、县的四级结构。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样的情况持续的结果,使各个州牧纷纷利用天下大乱,名正言顺地制据方,而那些未被改为州牧的刺史和郡守,也趁机扩大权力和武装力量,还有人在战乱中自封为州牧和刺史,如此-来,等于宣告东汉政府的实质统治名存实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