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售價:HK$
115.6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98.2

《
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
售價:HK$
136.9

《
道德革命的结构(交界译丛)
》
售價:HK$
115.6
|
內容簡介: |
《老子》(亦称《道德经》)是中国古典哲学、社会治理学的杰作,是东方太极文化的经典名著,也是关于人们价值观论说的经典。它的治理思想和价值观念至今依然放射耀眼的光芒,为世界各国治理大师所折服。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说的老子或老子思想是指《老子》(《道德经》)一书所表达的思想,不等同于道家思想,更不等同于道教思想。本书通过对《老子》精到的评析,全面阐述了老子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思想。作者在对老子进行评析时,不仅注重老子的光辉思想,同时还注意到了它消极的一面,对老子做出了比较全面的评价。
作者力求通过这本书大力发掘老子的思想,大力传播老子的思想,大力践行老子的价值观中的精华理念,为中华文明再造辉煌,借以告慰老子的在天之灵。
|
關於作者: |
姜继斌,1953年生,1953年大连俄专毕业,先后任教于第一机械工业部、铁道部部署专科、大学。1987年任企业管理学科副教授,长期兼任企业管理研究员、企业管理咨询师,从事干部培训、财务审计。担任过省、市企管协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总会计师协会、财务管理学会理事等社会兼职,发表专著有《企业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3)、《现代企业理财术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4》,发表论文有《经济效益与经济效果》(《经济理论与管理》第3期)、《自然科学的进化》(四川省社科院《天府新论》1992-05期),近年发表网文《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道德经与天人合一论》《老子新解》《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排序不同意味着什么》《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河图、洛书的点符隐含的数学规律》《夏历不是阴阳合历,而是十月太阳历》《老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巅峰》《24字核心价值观的划时代意义》等等
王力,黑龙江省肇东市人,大连王力野生灵芝集团董事长、世界健康产业管理联合会主席、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民营企业家风云人物、全国杰出领导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杰出人物。
王力先生事迹被收录在《时代先锋启示录(200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经贸导刊》及《创新与发展》等文献著作中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道可道非,恒道……………………………………………………… 1
第二章 一而二,二而一…………………………………………………… 5
第三章 无为无不治…………………………………………………………… 8
第四章 万物之宗…………………………………………………………… 11
第五章 守于中……………………………………………………………… 13
第六章 玄牝———天地之根………………………………………………… 15
第七章 有失有得…………………………………………………………… 17
第八章 盛德如水 利而不争……………………………………………… 19
第九章 功成身退…………………………………………………………… 21
第十章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23
第十一章 其无,有用……………………………………………………… 25
第十二章 为腹不为目……………………………………………………… 27
第十三章 以身为天下……………………………………………………… 29
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31
第十五章 敝而新成………………………………………………………… 33
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 35
第十七章 信不足案有不信………………………………………………… 37
第十八章 大道废案有仁义………………………………………………… 39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1
第二十章 唯之与诃,相去几何? ………………………………………… 44
第二十一章 唯道是从……………………………………………………… 47
第二十二章 少则得,多则惑……………………………………………… 49
第二十三章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1
第二十四章 不明,不彰,无功,不长…………………………………… 54
第二十五章 道大,人亦大………………………………………………… 55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58
第二十七章 无弃人,无弃物……………………………………………… 60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62
第二十九章 无为无败,无执无失………………………………………… 65
第三十章 果而不强,善者果而已矣…………………………………… 67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得已而用之………………………………………… 70
第三十二章 始制有名,知止不殆………………………………………… 72
第三十三章 死而不亡者,寿也…………………………………………… 74
第三十四章 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75
第三十五章 道,平淡无味,其用不可尽也……………………………… 77
第三十六章 将欲取之,必故予之………………………………………… 78
第三十七章 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80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82
第三十九章 致数与,无与! ……………………………………………… 84
第四十章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 87
第四十一章 反也者,道之动也…………………………………………… 89
第四十二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90
第四十三章 至柔入于至坚………………………………………………… 94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97
第四十五章 躁胜寒,静胜热……………………………………………… 98
第四十六章 罪莫大于可欲………………………………………………… 100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101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03
第四十九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105
第五十章 生生,死地焉………………………………………………… 107
第五十一章 遵道贵德……………………………………………………… 109
第五十二章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111
第五十三章 盗非道………………………………………………………… 113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115
第五十五章 知和,知常…………………………………………………… 117
第五十六章 玄同,天下贵………………………………………………… 119
第五十七章 我无事而民自富……………………………………………… 121
第五十八章 福祸相依……………………………………………………… 123
第五十九章 治民事天莫若式……………………………………………… 125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127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为下…………………………………………………… 128
第六十二章 道者,善人之宝……………………………………………… 130
第六十三章 天下之大作于细……………………………………………… 132
第六十四章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134
第六十五章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136
第六十六章 以其善下,故天下乐推而不厌……………………………… 139
第六十七章 慈而俭,不敢为天下先……………………………………… 141
第六十八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 143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若,哀者胜…………………………………………… 144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145
第七十一章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146
第七十二章 夫唯不猒,是以不厌………………………………………… 147
第七十三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148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 ………………………………… 150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151
第七十六章 强大居下,微弱居上………………………………………… 152
第七十七章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 154
第七十八章 柔胜刚,弱胜强……………………………………………… 155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56
第八十章 小邦,寡民…………………………………………………… 157
第八十一章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159
后 记………………………………………………………………………… 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