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策展的挑战(侯瀚如与奥布里斯特的通信)

書城自編碼: 21440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法]侯瀚如
國際書號(ISBN): 9787515508238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84/1000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3.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HK$ 141.6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澎湖湾的荷兰船:十七世纪荷兰人怎么来到台湾 》

售價:HK$ 79.2
银元时代生活史
《 银元时代生活史 》

售價:HK$ 105.6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大唐兴衰三百年3:从女主当国到开元盛世 》

售價:HK$ 69.6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直击核心:通向卓越教练之路的革命性方法 》

售價:HK$ 117.6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高性能储能器件电解质:设计、制备与应用 》

售價:HK$ 105.6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四时如意 国风纹样线描涂色集 》

售價:HK$ 59.8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华为的36条生存法则 》

售價:HK$ 93.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1.4
《 关于画廊主的一切(关于画廊主你想知道,却又不敢问的!) 》
+

HK$ 158.5
《 在中间地带(身处"中间地带"的国际知名华人策展人侯瀚如的艺术思考与策展经历!) 》
+

HK$ 132.0
《 文本 》
+

HK$ 141.6
《 策展简史(话语实践卷04) 》
+

HK$ 171.1
《 行动的书(蜜蜂文库:当代艺术,话语实践卷03) 》
+

HK$ 112.1
《 走向公众(蜜蜂文库:当代艺术,话语实践卷01) 》
編輯推薦:
两位世界上最知名的明星策展人,同时也是世界上策划国际大型展览最多的人。他们不仅合作过一些划时代的展览,而且分别策划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展览,这些展览关注都市、文化与生命、政治等当代艺术问题。本书看似两人在通信,实际上是两人为各自正在进行的项目和展览写的评论文章,是两人的思维角力和灵感碰撞。
內容簡介:
本书由两位当代艺术界中最有影响力的策展人、批评家侯瀚如和奥布里斯特撰写,精选他们从2006年至2011年的20篇通信。在这些通信中,他们探讨了当代艺术活动中的政治参与问题,移民艺术家在西方语境下的命运,艺术的跨国界现状以及跨学科之间交流的惊人力量,日本新陈代谢派建筑、政治性艺术和艺术的政治等问题。他们从各自正在进行的展览或艺术项目出发,强调各媒介之间的交流的力量是如何促进艺术媒介之间的互动和共生关系,从而重新思考当今艺术的问题。
關於作者:
侯瀚如,华人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199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06 年到2012
年,担任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展览部和公共项目部总监,现任意大利国立21世纪美术馆馆长。出版书籍《在中间地带》《范式转换》《自治区》等。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1968
年生于瑞士苏黎世,现为英国伦敦蛇形画廊展览与国际项目总监,是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国际策展人和批评家。出版书籍《策展简史》《关于策展的一切》等。
目錄
第1封 “美利坚不定国”的陈佩之
第2封 一个不确定未来的实验场
第3封 “马拉松访谈”
第4封 严培明与阿岱尔·阿德斯梅
第5封 跨国语境下的策展
第6封 重塑双年展
第7封 艺术的未来
第8封 公共艺术的未来
第9封 纳米(微缩)博物馆
第10封 中介的空间和细小的数量
第11封 平行现实
第12封 奥巴马,危机,双重现实与改变
第13封 知识的未来
第14封 日常奇观
第15封 开始,开始,开始
第16封 私密而公共
第17封 造云
第18封 地上的自由:新陈代谢派,贫民窟,阳江组
第19封 进入空洞
第20封 保持距离之紧迫
內容試閱
第14 封 日常奇观
侯瀚如致奥布里斯特

亲爱的汉斯:
转眼间我们通信已经三年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变化之多、之大几乎令人难以置信,这无疑是变化的时代,我们也日益被迫去面对越发紧要的境况。
如你所知,我最近受邀担任第十届里昂双年展的策展人,而我只有七个月的时间来实现这一庞大的项目!你是上届里昂双年展的策展人,所以对我而言,比着手计划这届双年展更要紧的事唯有和你通信了。为了打开话匣子,我想与你分享最近延斯?埃米尔?塞恩埃瓦尔德(Jens
Emil Sennewald)对我访谈的部分摘要,内容涉及我对策展人在当下角色的理解,以及双年展的主题“日常奇观”(the
Spectacle of the Everyday)。
展览不是目的

延斯?埃米尔?塞恩埃瓦尔德(以下简称塞恩埃瓦尔德):策展人是一种职业,可理解成某种视觉DJ(visual
DJ),他知道如何选择大量作品并由此将“时代精神”(the
Zeitgeist)转化为艺术的图像。那么,策展人会如何将公众引入其中呢?
侯瀚如:(笑)我不同意把策展人看做一种职业。我的思考方式可不像DJ。策展人在当下的角色问题和艺术家在当下的角色问题有点类似。他是一名理论家、研究者、学者,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工人而已?回答起来可不那么简单。每个策展人都可以选择他或她自己的视野与方法。在我看来,即要将展览构筑为一种同文化、艺术与社会的观念陈述,甚而政治息息相关的阐释、或某种宣言。这是一段寻找的过程,要找到这类艺术家:懂得如何惯常地以多样的方式、保持与不同语境的关联、以最大限度的合适性来回应社会抛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展览不是目的。我们创造了一个社会平台来构建或重建艺术家的作品同社会语境之间的关联。我们需要勇敢地宣扬艺术在社会中可以起到的知识驱动力。所以一场展览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不只是一场展览。
塞恩埃瓦尔德:你也为艺术杂志和画册写文章。你认为批评写作同策展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侯瀚如:写作是一种基础活动,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我们的专业?什么是当代艺术?缺了写作这一资源,策展就没那么有趣了。因此写作与策展应是形影不离的。它们共同指明艺术的意义所在,艺术如何在社会语境中寻找并产生意义。展览是这一过程及其成果的某种表述或代表,与此同时,批评则是所有这一切应如何产生意义的某种评述。

塞恩埃瓦尔德: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是在城市中发生的双年展,它是嘈杂的、活跃的,有点像本世纪初朋克一族的面貌。那么里昂双年展是否会提供一个更为明晰的结构框架呢?
侯瀚如:其实,两者的语境非常不同。双年展每届都不一样,和展场所在地都有关系。它总在寻求同在地的及本土语境的一致性与相关性。即便是对艺术的定义也不是一陈不变的。里昂双年展脱胎于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历史,所以我们在里昂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使得这一双年展能够在这个特定的机构框架中集中并推展其能量。我一直认为,在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亚洲、非洲与拉丁美洲,双年展应该起到建立机制的功能,从而创造艺术界及其基础设施,协助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而不够显见的当代艺术汇集能量。里昂不缺基础设施,问题在于如何重新连接当地机构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所以关键在于呈现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多元文化。很少有人将这一理解认作我们文化艺术生活的建设性力量。在里昂,我们有如此成熟且知名的双年展。因而,此届双年展的核心恰在于向双年展本身的情境提出质疑。

系统漏洞

塞恩埃瓦尔德:你在1993年出版的一本画册中有一篇题为《处于文明中心的异国情调》(Exoticism in the heart
of the civilization)的文章。在全球化的时代,是什么让“他者”如此迷人?
侯瀚如:过去几年发生了太多变化。“全球化”的西方模式绝非盛行全球的唯一模式。全世界的认知与创造的方式及活动是多样的,然而异国情调的问题仍然十分重要。异国情调是对他者的消费,但却不发生实际的交流,更重要的是,甚至不愿接受我们总会被他人改变这一事实。这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消费。即便我们再也不能说一个“纯粹”的西方世界还能存在,然而我们仍能观察到通过奇观化来主导他人的倾向、试图冻结现实演进的倾向。即便我们持续地反抗,但诱惑仍然存在。我的工作就是创造空间,在此空间中,这一个失去生气的、以奇观的形式存在的主导性的世界被悬置起来;而日常生活的世界,生活的多样性与现实,形式浑沌的真实生活,却得以显见。我认为,展览即是这样的空间:我们可以意识到、甚而彰显奇观中的生活与日常的生活——这两股力量之间的角逐。这是一个抵抗的空间。这一空间可以提供多重可能性,让现实世界得以发声。其实,我一直在通过展览的空间试图将奇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一种动态的过程。

塞恩埃瓦尔德:重提居伊?德波(Guy Debord)的“奇观”是否仍是对当今现实的回应?
侯瀚如:完全正确!在全球化时代与消费社会中,继承这类反思相当重要。当下的危机不过是对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漏洞的揭露。是对真正的问题加以反思的时候了!双年展无疑是场奇观。我们可否将那些并不属于奇观制度的元素引介入双年展并用以对它的本质加以质问呢?对我而言,这就是双年展的目标。我试图创造奇观与现实生活、或日常生活实践方式之间的活力,正如米歇尔?德?塞托在其《日常生活实践》所指出的。对他而言,日常生活是奇观主导下的一种替代,它包含着一种颠覆性的力量,这一力量对我们在社会中的生活是必须的。它是一个无形的(informe)、不可控的世界。借阿尔君?阿帕杜莱语,那是一个与主导体系组织的脊椎型形式相对抗的细胞型组织系统[参见阿尔君?阿帕杜莱著《对少数者的恐惧》(Fear
of Small
Numbers)]关键在于如何创造出可以同时容纳这些系统的不同形态共生的结构。我相信,策划一场大型展览的初衷,同撰写一本重要著作一样,是去找寻一种形式与策略,来阐明这种活力,使人们得以分享并参与其中。在那里,所谓的“合法的”(legitimate)与“被边缘化的”(marginalized)艺术形式可以共存共荣。我相信,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至关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从一直以来将我们束缚于奇观机制的持续复制的意识形态中自我解脱出来。这才是一名策展人真正的职责。
亲爱的汉斯,我一如既往地期盼你的回信!

祝好!
瀚如
2009年5月于旧金山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