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書城自編碼: 214211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百科
作者: 蒋硕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547656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日期: 2013-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91/96000
書度/開本: 大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4.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新质生产力:中国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内在逻辑 》

售價:HK$ 94.8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漫画强国科技”系列(全4册) 》

售價:HK$ 168.0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售價:HK$ 69.6
那一抹嫣红
《 那一抹嫣红 》

售價:HK$ 70.8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十八岁出门远行 》

售價:HK$ 54.0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技术丛书——智能车辆感知、轨迹规划与控制 》

售價:HK$ 141.6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鼻科学与前颅底手术——基于案例分析 》

售價:HK$ 357.6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弗吉尼亚·伍尔夫传:作家的一生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8.8
《 让我留在你身边 》
+

HK$ 127.4
《 得未曾有(安妮宝贝更名“庆山”后首发新作)(大量摄影照片,四色全彩印刷) 》
+

HK$ 95.4
《 走出悲伤(《时代周刊》评选的“最治愈”心理专家之一,讲述一段感动欧洲的疗伤历程,西班牙、德国、意大利、丹麦多国文化界人士感动推荐) 》
+

HK$ 79.0
《 其实我们都受伤了:在关系中疗愈伤痛,学习成长(著名广播人吴若权、身心灵作家张德芬倾情推荐) 》
+

HK$ 74.2
《 世界是对的,你也是 》
+

HK$ 95.4
《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有人心动的故事 》
編輯推薦:
1.一本教你如何与世界和谐相处的书。
2.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3.朴素、直接、有效的自我成长参考书。
4. 民国遗风的“干净阅读”。

5.以往权威严肃的“写作-阅读”生态链遭遇严重破坏,这使得如今的书籍内容提供方,无论是作者还是出版社,都不得不对市场阿谀奉承,生产出的尽是些粗鄙浅陋的快餐文化。被稀释和商品化了的知识,自然没有多少营养。可《世界是对的,你也是》一反其道,一目十行的那种跳跃式读书法肯定无效。它是当下非常稀缺的,需要费些心力的读品。除了辛苦地码字,就像巫师一样,蒋硕还在字里行间植入了丰富无比的信息量,除了相应学科的储备,最重要的是,在一字一句咀嚼的时候,我们需要回归到久违了的正式的,传统的,庄重的,充满仪式感的经典阅读上来,才能发现她精妙的小心思。
6.
虽同被列入“心理书”类别,《世界是对的,你也是》却绝非显摆生涩专有名词的心理学教科书,也不等同于那些掺杂了许多水分,滥情的,治愈系的“心灵鸡汤”。任何不以解决实际问题,与实践相剥离的心理学都是伪科学,人们即便靠这些读物能解读认清自己的内心,一旦遭遇嘈杂世事时仍会手足无措,两眼茫然,这与学习屠龙术的古人
內容簡介:
这本
“轻心理”+“私观点”作品中,毫无当前泛滥的“能量”、“修炼”、“觉醒”,相反,它提示人们用平静、清醒的态度,重新审视自我与世界。同时,它努力协助每个人梳理出自己的逻辑,建立更理性、更有趣的认知体系,与自我、与世界愉快共处。作者优雅而冷静的书写背后,是真正的温暖。对于年轻的读者群体来说,这样一本不拘泥门派、不引经据典、不装腔、不卖弄的“参考书”,或许比各种“流行疗愈系”或艰深的专业理论更具实用价值。
關於作者:
蒋硕 Serena
Chiang

心理咨询师、婚姻咨询师、讲师,主持心灵工作室
Serena的时光教室,在个案咨询与团体辅导中,与诸多心灵的主人共同探索未知境界、体会内在成长。

之前:职业经理人,民企“创业精英”、港企“常务”、国企“副处级干部”,历经传媒、地产、旅游、类金融行业,自称职场抑郁症患者。

更早:选美选手,文学青年,聪明的孩子。
一个朴素的人。
目錄

第二个词
·Chapter 1 我们从未选择这个世界
每个倾诉“不对”的人,都挂着无辜表情。支持我们自视无辜的最强大理由,往往是 “这不是我选择的”。不是我选的,我如何负责?
1.“少壮不努力,老死在内地”
·香港的拒绝
·台湾,“回去”的路,向前走
·日本,偏执的信力
·美国的疗愈之光
·重回内地
2.自由
3.“二代”、基因或模式
·Chapter 2 800万种活法
越无厘头的环境,越赋予我们不可思议的能力。我们用奇异的生存之道,活在从未选择的世界。
1.“吃货”诞生在“不敢吃”的年代
2.当修行成为流行
3.屌丝与屁民
4.艺人、地产商、公务员
5.“中国式饭局”与“圈子依赖症”
6.今天,学习怎样做“路人”
7.雾都孤儿
8. 碎片永生与虚拟重构
·Chapter 3 大家都不对
这是一本与“心理”有关的书,我提醒自己,至少要给出一些专业的线索,即使是最简单的,让各种“不对“归队。好吧。
1.自责
·我配过什么样的生活
·完美陷阱
·强己所难
·神器
·爱你,小三
·自责的人更高贵吗
2.责他
·有颜回者
·人、事、物
·当下
说谎vs奥普拉
·塔西佗之双杀
·家
·
Chapter 4 能改变的唯有认知
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百分之……都有个秘密目的。我不能给出承诺:“一切都会改变!你和世界明天会更好!”除非……
1.一个疗法,埃利斯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部分
·ABC
·你
2.“不对”重勘
·从家到“圈子”,到难以取悦的世界
·你,值多少
·不过是只灰太狼
·人生长恨水长东
·笑吧,像快乐一样
·逃到哪里去
·你在担心什么
·大佬保佑
·三心不可得
·算了吧,“免费咨询师”·
·答案在风中飘
3.New Feeling
附:RS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Chapter 5 世上另一个我
这标题与萨拉帕坎南的小说无关,与我的一个臆想有关。
1.说不定,你就是我
·“我”与“自我意识”
Who,Want,How
·“我”即“信”
2.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有趣
·自私
So...than...
·星星
·身体
·不为
·自处
·Chapter 6 一条简单的路
心理咨询定义了“完美目标”和“不完美目标”。它们会实现吗?一条简单的路,多么易走,多么难行。
1. 世界
·目标
·歧路
·铭
2.重建
·三层次论
·标准与秩序
·MOT
3. 天堂
內容試閱

第二个词
·Chapter 1 我们从未选择这个世界
每个倾诉“不对”的人,都挂着无辜表情。支持我们自视无辜的最强大理由,往往是 “这不是我选择的”。不是我选的,我如何负责?
1.“少壮不努力,老死在内地”?
·香港的拒绝?
·台湾,“回去”的路,向前走?
·日本,偏执的信力?
·美国的疗愈之光?
·重回内地?
2.自由?
3.“二代”、基因或模式?
·
Chapter 4 能改变的唯有认知
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百分之……都有个秘密目的。我不能给出承诺:“一切都会改变!你和世界明天会更好!”除非……
1.一个疗法,埃利斯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部分?
·ABC?
·你?
2.“不对”重勘?
·从家到“圈子”,到难以取悦的世界 ?
·你,值多少?
·不过是只灰太狼?
·人生长恨水长东?
·笑吧,像快乐一样?
·逃到哪里去?
·你在担心什么?
·大佬保佑?
·三心不可得?
·算了吧,“免费咨询师”?
·答案在风中飘?
3.New Feeling?
附:RSA合理自我分析报告

第二个词
2013年4月,萨提亚高峰论坛,听John
Banman演讲,《幸福不需要理由》。“幸福”这个词被中国人频繁提及,大师自然善于把握。之后,我也得到若干邀约:“老师,讲讲幸福。”
一个泛滥的主题?不。“幸福”这个词,以及与之关联的“自我觉察”、“能量唤醒”、“体验”、“感恩”、“感悟”……都没问题,只是对当下的我们而言,没那么简单。一个并不把个体关怀放在首位的国家与社会(从历史一路看来确实如此),忽然倡导起“幸福”,对于经历了漫长关怀饥渴的人们来说,救赎意味相当鲜明,却难免突兀。在那些被忽略、被欠缺诚意地对待的时间里,我们对身边的人、事、物以及其间的规则,产生种种质疑——“世界不对”;而为了在这样的世界生存下去,我们强迫自己改变,与本心渐行渐远,却仍会迷惑、焦虑、愤怒,甚而失去信任,这样的我们,也“不对”。这样一条疑虑重重的旅途,如何抵达幸福?
所以我们需要整理,在充满矛盾的现实与情绪中,摆脱不安与浮躁,通过真正的内在观照与外部解析,去探寻成长之路,而非回避思考、沉溺于“能量”和过于琐屑的感受,在流行的“修行”中缥缈(那只会让我们上“滥幸福”的当)。在寻找通途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导师,而这本书,谨作参考之一。
这是一本“轻心理”与“现实体验”结合的书,试图将一些简单的心理学理念融入现实,协助每个人梳理出自己的逻辑,建立更理性、更有趣的认知体系,与自我、与世界愉快共处。书中大部分素材来自咨询、辅导和课程交流,大部分见解也形成于斯,涉及的理论、观点、技术,不拘泥于哪门哪派,行文也不爱引经据典,毕竟我们的目的不是研究而是自我改善。我常对我的来访者和课程对象说,“对”与“不对”本身确是一种执念,但随随便便“放下”也绝不是什么智慧。一切仍存在更好的可能,我们务必继续探求,如探求幸福。幸福啊,是第二个词。
第一个是,清醒。
Chapter 1 我们从未选择这个世界
每个倾诉“不对”的人,都挂着无辜表情。支持我们自视无辜的最强大理由,往往是“这不是我选择的”。
的确,我们生而被动,自幼被教导“热爱”的,从来不需选择,比如祖国;全心投入付出的,亦无法事先挑拣,比如孩子;甚而我们耗费毕生,仍无法修改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
不是我选的,我如何负责?
1.“少壮不努力,老死在内地”

这句话一度在微博、微信走红,又被频繁用作签名,像众多网络流行语一样,出处不详,又有许多续貂。乍看之下,它恶毒又精辟,胜过历代英豪的身世怨叹,又可激励旁人后人。可读多几遍,发觉这句子预支了放弃,原本应该到老死那天——也不使用的放弃。
我在内地,想来这书的大部分读者也在。这片奇异大陆,养成马云与熊培云,也有秦火火或郭美美,小悦悦和许皓博(后两位仅作短暂停留),当然也有缅怀少壮深恨出身的诸位。国家是空间意义上的世界(当然,只是一部分),时代是时间意义上的。我以及我之前的每一代,接受的教育中从不包括“选择”,但为了这句话,不妨观察假设,若我们努力,可以死在——活在——心理舒适度更高地活在——哪里。
香港的拒绝

不再追剿“背奶”之后,香港又开始限制“背米”。尽管网络评价这是有违自由港使命的愚昧举动,但香港市民不管。之前之后,民间团体特意用“残体字”发布抵制“双非”广告(几年后“双非”小朋友内地入学受阻,这夹板可比广告厉害得多),发起白纸投票,公知对内地前去就读的学生不懂“蛇斋饼粽”表示礼貌的鄙夷,小学生拒唱“红歌”,民众抵制地震捐款,表演系毕业生对特首三鞠躬……在大开怀抱吸纳“精英移民”的同时,香港对更多贴着“内地”标签的人们,挂起拒绝的表情。虽然此前,也经历过一度热忱。
拒绝来自紧张。港人心理层面的紧张度,与经济层面的开放度相映成趣。而紧张出于维护,深远点说,维护经济繁荣环境安定民众荣誉,直接点说,就是维护一贯的秩序与整体水准,不容许“劣质”因素渗入。香港社会从豪门到底层,都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这一点与内地不同,至于精心维护的秩序与水准从何而来,殖民地时代、回归时代,每个政府与各方力量为其注入了什么,港人并不时时盘点,他们只担忧既成的体系受到侵扰,使努力不能得到公正回报——要说努力,香港人是真努力。
当然,香港也有挣扎的草根,也有纠结怨念,但最终仍归于向上的争取。一只画出来的小猪麦兜,偶然又必然地成为这一群体和群体心态的代表。母子一分分“悭钱”的街市,越搬越远的粉岭家居,为幸福而来的火鸡,这大腿是你的吗,南丫岛完美一天的多宇宙(这个是麦唛了),以及,“这是一条简单的路,多么易走,多么难行。”这样的香港形象,流露出宝贵诚意:巿井的智慧与温存,卑微故事,光彩真心。种种不完满之下,仍与这社会踏实依存。麦兜那种微微忧伤的开怀和傻乎乎的透彻,几乎是心理辅导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自我关怀……宽容、接受不确定性、敢于尝试、参与……直至自我接受。所以你看,若那个社会仍不能放下疑虑,我们也尚未作为“精英”加入,至少试着去了解,她的拒绝背后,什么在支撑运转——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信赖。能信赖一点什么,多么重要。
台湾,“回去”的路,向前走

最早看到关于《赛德克?巴莱》,是在@鹦鹉史航的微博(《舌尖上的中国》也是暴红之前由他推荐的,后来这人被封“骂神”,但其实他对《小时代》粉丝的一战,有点胜之不武)。他在台湾看了这片子,午夜场,令当时的我羡慕不已。那时口头禅“我要回台湾”,一个“回”字,十分做作。等隔上一段,把《赛》片看完,对从头至尾的杀戮、不为生而为死的价值观置疑,才发现台湾迷信已自行消除,值得庆祝。
去台湾算早,2009年的首批“大陆贵宾”,受到超规格礼遇。半年、一年、三五年之后,听说情形大不相同。同为首批“贵宾”的一位老师曾预言,台湾的酒店很快就会开始收取转换器押金,亲身钻到桌下帮忙插插头的酒店女经理,亦不会再惊讶地瞪大眼睛反问“为什么会带走呢?”而《太平洋的风》里,向韩寒的朋友赠送隐形眼镜的店主,说不定也与捷运上斥责大陆客违规饮食的老人合体。忧虑并不能阻止任何进程,正如迷信不能促进什么。
台湾的意义,在于展示华人社会的另一种可能。只是“另一种”而已。有一张粉红选票,保持谦和语调,不随手抛掷传统,不那么粗糙与卑微。如港人信赖秩序与标准、信赖体系,台湾民众信赖的是华人的身份、华人的礼义伦理、华人的文化,当初带到狭隘岛上、唯一可以紧紧抓着的生存的信仰。他们相信传承的使命系于一岛一身,所以务必坚持。坚持过度,会输出滥文化,许多文艺、许多总监、许多大师(我所在行业中尤其不少),但也有诚品书店、蒋勋和蒋友柏、大众银行或“水的温度告诉我”那样的作品。若大陆在“五四”之后,没有经历那些文化的曲折,或者我们的样貌也会与之类似,至少多一点优雅。
所以台湾之于我们,称为“回去”也未尝不可。回到令我们从容、丰盛、充实的文化之中,回到对身为华人的骄傲与坚持之中。而“回去”的路,仍要向前走。重看《野火集》,1985年龙应台笔下的台湾,与当下大陆或“内地”种种类似——每个社会都有过不堪的履历;今日也仍有将小马哥列为“失足台湾人”、刻意澄清李安国籍的声音,朝着四面八方争执。但,向前走,是唯一方向。台湾曾成功地用“最低成本”打开经济与政治的封闭,这很值得学习,更值得学习的是背后那条看不见的、属于华人的线索,我们得依循着它,找回自己的信仰。唯有如此,曾经涕泗滂沱地守望,各自清洗的攻守相当,才能抵达同一个地方。
日本,偏执的信力

岛屿造就两种东西:雕琢控和侵略欲。台湾的文化守贞是表现之一,而日本更典型。资源有限,四围都是危机之海,只得对拥有的东西苛求极致,而后试图扩张(当然,没什么能作为侵略理由,包括整个民族内心的不安全感)。日本比台湾更深地印证了东方人所能达到的虔诚与考究,对自然、对艺术、对制造、对饮食、对生活的规则。那些本来也属于中国,而现在,失了虔诚,也就没了恭谨与考究。
日本与“内地”有一点相同:“个体”的排位总在最末。有一点不同:他们的每个个体都绝对信仰自己的群体根性,哪怕错误,亦抵死坚持。劣根性吗?却也是一个并不庞大的民族繁衍存续、始终保有鲜明特征的依托。一面是现代文明的发达,一面是传统的传承,日本在此间实现的平衡恐怕无人能及,全赖“信力”。除了信仰群体,日本人还相信最微小的事物中也蕴含真理,“只会做豆腐”的小津安二郎、发明了东方威士忌的鸟井信治郎、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或《留住手艺》里的每一个平凡工匠、推理作家、AV女优,以及大大小小的企业家、政客乃至战犯,无论正确与否,都坚信自己是在努力掌握某一种真理。这种有点偏执的态度,转化成可怕的执行力,其中还不乏创造性。
偏执之信,也是悲伤之信,像海啸后盛开的樱花(《津波そして、桜》,获第84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提名),在支撑繁衍的同时,成就一种美,而美亦是民族或群体的向心力之一。当然,如同国家不应大于人、社会不应大于人,民族也同样不应大于人。信的价值,在于给人以存在的线索、攀援而上的力量,以及过程中遵循的规则。
“2011海啸”和“中国”,被称为日本社会再次奋起的“两个催化因素”。经历了多年的茫然无措,日本忽然重现积极姿态,以期恢复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持续的市场兴奋令投资者习惯在电子邮件落款:“向安倍致敬”(《日本为何突然奋起?》,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戴维?皮林,2013年05月10日)。我不能站在经济或政治角度预言日本的未来,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其实向往日本的生活——这向往与“惯性”的批判与抵制并存。不管怎样,最好我们也有足够的“信力”与之抗衡,也养成不输于斯的教养。
美国的疗愈之光
移民中介总把美加算一个版块,身边很多人移过去了,除了投资豪客就是just do
IT的,金钱与技术向来无国界(艺术也是,可惜目前我们没拥有那么多)。加拿大不曾去过,只在亦舒书里看彼处的中国移民众生相,是一个被辽阔地域冲淡了的类华人社会,不宜妄加评论。也不提欧洲,整个欧洲都不怎么接受移民,那块大陆也真不是华人的宜居地,英伦人际的疏离、法兰西的漫无规矩、德国的厚重食物、芬兰冰天雪地的孤寂……我的个人体验和与本地同乡交流结论一致:观光度假学习考察娱乐俱佳,长期生活艰难,这艰难与税制福利等等无关。
而美国不同,与每个国家都不同,那是全球唯一一个在赋予国民身份的同时,真正赋予“国民感”的国家(来自氪星的超人都说“我是美国人”)。顽固如大和民族,在美国出生的二代三代,也自认是美国公民(高晓松在关于美军448团的段子里聊过这个)。何以如此?对自由的信仰?自由的人懂得宽容。即使有WASP意识的存在,总还有空间与新加入者分享。
而自由的同时,还有什么?以马云的观点,是宗教。他认为在大家津津乐道的民主与法制建筑之下,是基督教文化的基石。“信、望、爱”是基督教做出的极好总结,放之于宗教外的世界也同样适用。“9?11”中被撞毁的世贸中心,重建项目命名为“自由之塔”,里面有一个著名的空间设计——“光之楔”。它位于纽约地下,每年9月11日8:46,飞机撞击第一座大楼的时刻,第一道阳光射入这个空间,10:28,双子塔北楼,也是建筑的最后部分倒塌的时刻,第二道阳光射入。这个空间没有任何展品,却触动每个进入者的沉思默想。设计师丹尼尔?李布斯金,是犹太裔波兰人,父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在“光之楔”中体现出的生命关怀,也表达了整个美国的在融合与变革中持久的渴望。据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一位罹难者家属,他对李布斯金说:“我妻子当时在世贸中心1号楼的104层,她跳了下来。我想要相信,她最后看见的东西是阳光。”(《破土:生活与建筑的冒险》,丹尼尔?李布斯金,2007年出版)
上帝说,要有光,因人类注定与苦难及困惑共处。人类说,要有光,光是内心的能量。这或许是“内地”再也无法企及的一点,无神论消灭了上帝与诸多迷信,也驱散了来自不知名高处的光。
重回“内地”

写过一圈,重回“内地”。或许可以看得出,我们对“内地”的放弃或无望,本质即是“信”的缺失。当年学生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学生又问不得已时先去掉哪个,孔子答:“去兵。”再去?“去食。”一去再去之后,始终不能放弃的是“信,国之宝也”。这是我们曾拥有的中国智慧,某个阶段,它暂时迷失,以致我们不知该信仰或信赖什么,不知终身信托于谁,也无法感知信念的力量;甚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放弃了寻找,等发现终无可依才四顾茫然。但,没有任何迷失能放任至永久,这个有着太多诠释的“信”,我们必须相信、必须期待它回归的一天。否则,即使我们少壮努力,把自己移植到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或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南非……也一样会沦陷于每个地方都存在的不完满,无聊老死。
生于何处,确实无法选择,我们可以说此地种种不好,并非一己之责。可有一样责任是我们的,就是不管身在何处,面对什么样的不理想与不合理,都要找到存在之信:我是谁,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为何种意义存在、如何存在。人大于一切,每个人都珍贵而不可复制,必须为自己负责。我们会渐渐谈到如何建立“信”的体系,那与自己、与世界的“对”紧密相关。而首先我们要相信的是:活得清晰坚定,是我们最应该投入的一种努力,也是此后一切努力的方向、价值、意义所系。
2. 自由

存在之信,似乎超出了心理学范畴,是个过于重大的人类命题。说到自由更是。我没有充足信心讨论过于巨大的架构,但在我们“从未选择”的世界,自由的话题,是如此的不可回避。
偷一点懒,从一本书说起:《自由》(美,乔纳森?弗兰岑著,2012年出版)。基于美国这个公认最自由的国度,写一本拷问自由的书,或许是对这个热词的另一种解析。书中描述了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丈夫沃尔特是个环保主义者,妻子帕蒂在成为家庭主妇前曾是篮球明星,投入相夫教子生涯后,热衷扮演“一只殷勤友好的蜜蜂”,“快活地传播着社会文化的知识花粉”,一切都保持着自由环境下的良好秩序。而在温情脉脉的外衣之下,矛盾一层层呈现,丈夫事业的被质疑、子女的反叛、情感的秘密,逐一击溃女主人公帕蒂刻意表现的多元、友好、成熟的价值观;而男主人公沃尔特也在不断呈现的生活真相中,痛苦发现自己付出诸多努力,都不过是在童年阴影下无望挣扎。生活一度颠覆,作为描述主线的帕蒂随情人而去,却在与之前迥异的轨迹上,陷入新的自怜与自疑。而沃尔特只能在对鸟类的异常迷恋中,寄托重重束缚下的自由幻想。故事的大结局,沃尔特和帕蒂重修旧好,宽容、理解、容忍等一切美好道德回归,而和睦表象下的不甘与暗自较劲,又回到了故事开头的心理格局。
这是一部甫问世就被定义为伟大的作品。仅如上简叙,很难呈现出作者试图阐述的自由的悖论,以及贯穿全书的悲悯。而来自各国读者的强烈反响,人们对自由始终有种困惑的呼应,来自内心。叔本华说:“人都相信自己先天是完全自由的,甚至认为自由涵盖个人行动,在任何时候他可以开始另一种生活。从经验上,人又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并不自由,而是受制于必需品,而且不管决心如何,他往往无法改变自己的行为,于是就形成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生活中,他必须扮演自己谴责的角色”。
引用以上种种,我的意思是,无论何种社会体制下,个体对内心的拷问、对自由的探索,都是平等的。自由是自主行动、追求个性的权利;而拥有这权利的目的,是实现一个不屈从于任何外界标准,而能“为自我所认可”的自我。选票、就业机会、免费医疗、信息开放等等,表现了社会对自由的容许与保障,但它们并不能决定终极目标的实现。终极目标只存在于内心,那个自由的自己、自我认可的自我,到底什么样?
对于大多数人,答案尚未呈现。我们集中了太多注意力在“不自由”上。体制、规则、文化、人际,在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上搭设重重障碍,看似庞大而无懈可击。我们过于紧张地注视着那些,调动一切能量适者生存或怨憎以对,几乎没有心思用于假设:如果可以不受制于那些,我将怎样?我要一个什么样的我?
假设很重要,清晰具体的心理投射会深刻影响现实,但必须“清晰具体”。要得到一个关于自己的答案,远比得到一个Facebook账号或调戏微博小秘书更难。我们每每推卸自由的责任,认为换一个国家就会自由、换一个社会就会自由、换一个阶层就会自由,而帕蒂的故事说明事实并非如此。未必与现实相悖的就是自由,未必摆出抗争的姿态就能成全它,除非你知道自己是谁、要什么。
试着描述那个令你满意的自我,再回头审视它(姑且这样代称吧)与现实是否兼容,信任它,拿出勇气与智慧为它争取。无论何时何地,努力向着它去,而非人云亦云地奔逐。实现大环境的自由或许非一日之功,但每个人内心小环境的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落成。从肖申克的监狱出发,或从自由女神脚下启程,都一样,真正自由之路的终点,一定是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每个人都能尽量按自己的理想活着,又遵循互不干扰侵害的规则,这就是自由的世界,别说你不能选择。
令我满意的自我是这样的:朴素,安静,不浪费天赋,美。我想要的生活是:用一半时间工作,居住饮食中等水准,有足够的阅读与旅行,与家人亲密,与大部分人保持距离。至于想要的工作,现在做的就是。听起来理想吗?是的。但在“不自由”的大环境中,营造这样相对的“小自由”,也是艰辛之举。所以这篇东西里说到的种种,我也只是一个尝试者。正向的争取并不难,专业学习、方向的把握、工作机会的拓展,无论持有何种姿态,付出的努力是一样的;难的是不断舍弃,“平台”,“场合”,庞杂人脉,更多的工作与钱。每每遇到说羡慕我自由的人,你们并非不能选择,只是不想而已。毕竟“不自由”的人仍是主流,在不自由的平台上流通,再微小的利益,也是难以放弃的既得。可是,会不会终有一天,就像《自由》里帕蒂的儿子乔伊痛苦发现:“这不是他本以为他是的那种人,也不是如果能够自由选择,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在那个坠入平庸的结局中,心灵蒙尘,生活亦无光彩。至少我,不愿如此。
3.“二代”,基因或模式
说起来,世界是不是我们选的倒不要紧,更多人大概希望能重新选择……一个爸爸。
这是个恶劣的玩笑。但在各种“二代”盛行的当下,“爸爸”的不可选择与地域或自由的限制一样,常被作为“不对”的根由。大家不但追求“官”、“富”、“星”,还希望这追求在上一代已然实现,连张爱玲都在书里说“顶好还是做有钱人的女儿”。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中并无高级解释,就是图省事儿。
也可以借此谴责社会秩序的迷失。不同的“二代”在资源占有和成长发展的便利性方面确实不平等,若引申至智能、相貌、天赋等等,更是毫无公平可言。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热衷想象的并非消灭不平等,而是投生到较具优势的一方去,不是图省事是什么呢?
秩序的重建,需要无数人生的投入,务必保持积极,但并无在此讨论的必要。我们可以讨论的是“二代”背后的基因与模式,那是我们从未选择的世界中,真正值得解析的东西。
一定程度上,我是基因决定论的持有者,相信天赋与性格的传承,是奠定人一生走向与行为模式的基础。从遗传学角度说,每个人的基因中都会带有一种或数种能力倾向,比如艺术的感知力、身体的协调度、精确的运算能力等等,这些倾向利于个体在某个领域内的成长,也就是说,造物主早已为人类做了潜在的分工。而心理学反复探察的性格,最主要构成因素也来源于基因(比如抑郁的遗传)。如果真如人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那我们对自身携带的命运密码,究竟发掘了多少呢?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者。但我向我的来访者做过一项提议,或许可以称为“最朴素的基因研究”,那就是,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故事。他,她,也许是平凡男女,但也都独一无二。他们生于何处?幼年是否快乐?青春期经历过什么?漫长的现实生涯中流露或掩埋了哪些天赋?他们通常是愉快的吗?对人与事习惯如何反应?内心有没有无法弥补的缺失?有没有真心骄傲的东西,希望你繁衍绵长?
接受提议并付诸实施的来访者不到十位,他们对这件事的认真程度出乎我的意料,而最终每人写出的故事都悠长而精彩,令他们自己大为吃惊。将父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是“我”的起源,若有机会同样研究子女,便是“我”神秘而未知的去向。基因传承的亲缘,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线索,其中的对与不对,唯有自己能够探求。
“模式”是另一个值得研究的概念,也可以叫“家庭模式”。由父母组建的原生家庭,是我们各种心理形态形成的最主要环境。除了天赋的发掘和性格的养成,原生家庭的家庭秩序、父母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也与每个人最终构建出什么样的“自我”有着莫大关联。从这一点上说,各种“二代”的形成,除资源条件之外,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而“每个人都用一生整理童年”,是否能整理出一生的幸福,这件事对于不同的“二代”,倒是公平的。
所以,与其假想改换出身,不如重新发掘自己身上的秘密,尽力发挥天赋所长,完善性格,构建健康的家庭,了解并实现自我。基因与模式是真正具有影响力的东西,任何一种“二代”的身份,都只是这种影响力最次等级的显化。在特定条件下以投机方式达成的兴盛,永远不会超越真实自我的繁衍。
就像高晓松的母亲给了他“诗和远方”,我感谢我的父亲给我惯性般的阅读力,以及感知力与距离感,让我得以更好地欣赏自己与世界。若自己是清晰的,在这个从未选择的世界,也能找到不错的风景。

先问你要去哪里,而不是时代去哪里,国家去哪里,世界去哪里。你需要一个怎样的时代,你就是怎样的时代;你热爱怎样的国家,你便拥有怎样的国家;你走到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
世界可能跟不上你,国家可能跟不上你,时代可能跟不上你,但只要你已经在为自由担起责任,你就要有耐心,对未来的日子保持虔敬之心。
——熊培云《这个社会会好吗?》
Chapter 4 能改变的唯有认知
心理咨询中的来访者,百分之……都有个秘密目的。这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使问题更强大”,并在这个过程中尽情谈论和享受自我。对此我有诸多经验,也乐于理解。所以,即使你认同前面提到的种种“不对”存在,我也不能给出承诺:“一切都会改变!你和世界明天会更好!”
不会的。即使接下来我们开始一本正经介绍心理学原理、分享自助技术与工具,只要你仍抱着观望态度,只想获得些谈资,或试图借助专业理论修补破绽令问题更无懈可击,一切不会改变。
1.一个疗法,埃利斯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部分

每看10篇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案例报告,就有7篇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倒不是说大家都爱从众,确实这一疗法原理简明,操作便捷,效果相对确切,居家旅行皆宜,在实际心理诊疗中,也是药物之外应用最普遍的疗法。它的开创者就是阿尔伯特?埃利斯。在前面某处我曾想引用他的话:“你人生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你认清,你所有的问题都是由你而生,你不会迁怒于你的母亲,不会怪罪于整个大环境,也不会归咎于国家总统。你意识到,只有你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1913~2007),美国人,自1939年起开始研究性、婚姻与家庭关系等问题。彼时他还未接受过心理学的专门训练,但凭借着强大的探索精神,他在涉足这些领域最初两年阅读了超过10000篇相关论文、著作,后于1947年取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学术研究与咨询实践中,埃利斯将自己信奉的哲学观点和注重实效的行为主义有机结合,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了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
emotive
therapy,简称RET,又称理性情绪疗法,属“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1982年一次临床心理学家排名中,埃利斯超过弗洛伊德高居第二,仅次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我没找到这次排名的详细资料)。
掉书袋的话,这些就够了。我想说的是,埃利斯君的独特性,在于他实现了一种整合——哲学照进现实。很多人刚开始了解合理情绪疗法时,以为又是心理学的“自欺欺人”,无非教大家把自己哄高兴,去接受无法接受的现实。但渐渐步入其中,会发现,情绪的改变只是看得到的部分,看不到的则是情绪背后深刻的价值观整理,或许那才是埃利斯君真正致力的部分。
近数十年间,全球众多心理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咨询师,在合理情绪及整个“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中获得了大量成果,这一疗法的应用体系也不断丰富、优化。但最可贵的是,人们由此了解到何为“教育的治疗模式”,即在治疗的同时或治疗之外“传递自助能力”,使每个个体可以自行体验、实践,主动影响自我、引导自我、改变自我。这与弗洛伊德强调“外界分析和帮助”的精神分析手法大相径庭,也是心理学发展中的一大跨越。合理情绪疗法因其简单精准,成为代表性的“自助”利器,在我们一路寻找存在之信,前往“对”的世界的途中,这是非常有用的东西。
ABC
简单有用的东西,常带有天真的美感。埃利斯君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称为ABC理论:
A(antecedent):事件,特指诱发性事件。
B(belief):信念或观念。
C(consequence):结果,即人们的情绪与行为。
画几个连接符,就可以看出ABC理论轻松地带我们走出了一个误区:
A B C
通常我们以为,情绪和行为是由事件引发的(A—C),比如“离婚—抑郁”,但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还有一个关键的B,人们秉承着不同的信念或观念,形成对事件A的看法、评价、倾向,在这些看法、评价、倾向的引导下,才真正形成了情绪或行为。当“离婚”为A时,B或许是这样:“离婚是人生失败的表现,是对我的否定。离婚后生活将有种种麻烦,还会遭到别人耻笑,再也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如此悲催的B影响之下,自然会形成“抑郁”的C。但如果B是这样:“离婚是件难过和遗憾的事,说明我出了一些问题,我应该正视这些问题并努力解决,也许下一次就会好些。幸好还有工作,也有人关心我。不管怎样,这是我的生活。”C会不会不同呢?当然。
··B1 C1
A
·B2 C2
A与C,正如佛家所说的因果,但同因不同果,正是我们的信念、观念发挥着作用。每个人身边都有和煦的麦兜和忧伤的屹耳,拥有合理、积极信念的人,表现愉快而富有竞争精神,具有积极的行动力,往往也能相对顺利地化解生活中的难题,而不合理信念驱使下的人,难以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久而久之,甚至会形成情绪障碍。“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埃利斯君如是说。


如果深入研究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体系,可以看出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埃利斯君相信人是可以富有理性而行为合理的,但也承认因为生物性与社会性的并存,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不合理的想法与信念,区别只在多少而已。我们可以信赖、重视自己的意志,通过理性选择来调整“不合理”与“合理”之间的比例,多“对”一些,而不必全盘仰赖心理咨询师、佛或哈利波特。
但前提是,你,你要相信改变。
和那些怀抱隐秘目的的来访者一样,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道坚固壁垒,保护着已经形成的信念、既定的思维逻辑,即使它们中不合理的成分居多,已经为生活带来困扰,也不愿轻易改变。这是心理惯性使然。人们习惯将“既有”视为安全,认为维持现状至少胜过遭遇未知的风险。人们又倾向将“改变”视为对既有的否定,即使新的自我光鲜亮丽摆在眼前,也不愿承认旧的那个应该被放弃。以及,人们有时不像埃利斯君那样充满信心,常常认为改变是不会发生的、发生了也没什么用。
不突破这道壁垒,再强大的埃利斯君也无用武之地。任何疗法、理念、工具,都必须通过你的接受、改变,才能实现作用。而心理提升的过程无需向任何人表现印证,虚实多少,自己知道。所以在这个章节的开头,我们反复询问,你是否真的相信“对”的存在与意义,是否真的愿意改变。现在,你可以再问自己一次。得到肯定的答案,才继续向前走。这便是“心理自助”的另一重含义:你帮助你自己,因为别人做不到。
2.“不对”重勘
到底哪些信念是不合理的呢?与我的、世界的“不对”一样多吗?是否要用毕生时间一一搜寻修正,疲劳应对,直至最后?
没那么复杂,来看埃利斯君总结的11类不合理信念:
(1)一个人应该被他人喜欢和称赞,尤其是生活中那些重要人物。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有所成就,才有价值。
(3)邪恶可憎的坏人,必须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4)事情不如自己所愿,就是可怕而悲惨的。
(5)不愉快的事总是外在环境因素所致,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无法控制和改变。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承担自我的责任,太不容易了,倒不如逃避。
(7)应该随时随地对危险可怕的事情加以警惕。
(8)人必须依赖别人,尤其是比自己强的人。
(9)过去的经历和事件,对现在生活的影响永远无法改变。
(10)人应该关心他人,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11)人生中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而这11种不合理信念,共同体现着三个特征:
第一个,绝对化要求。
我们对自己与世界如此苛刻,以至于将“希望”、“想要”表达为“必须”、“应该”、“一定”。“我必须成功”、“她应该爱我”、“政府一定是廉洁奉公的”……绝对化描述下的事物有时看起来很美,可惜,不合理。因为任何客观现实,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大喊励志口号的人未必成功,美人不免另有怀抱,政府也需要成长进化。而当这些客观现实与我们绝对化的要求相悖时,情绪困扰随之而生。
第二个,过分概括。
就像凭封面判定一本书的好坏,过分概括(以偏概全)常在我们评价自己或他人时作祟。像前面出现过的我的来访者R,“总是”、“完全”是他惯用的开头,略受批评,便觉自己一无是处,一次离婚,人生即遭全盘否定,这样怎会不陷入“自责”?而若同样的概括法指向他人,“金无足赤”,身边哪还有可取之人,只剩怒气、鄙视、敌意而已。
第三个,糟糕至极。
按道理,任何“至极”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发展,你没法预知比糟糕更糟糕,还能糟糕到什么程度。所以,不管你身处何种境地,一定不是真正的糟糕至极。可惜,人们就是喜欢这种说法,把一个雾霾天升级为世界末日,在其中蒙头大叫或一蹶不振。这样卖萌很过瘾吧?
试试看,用这“11类不合理信念”和“三个特征”,重新检视“800万种活法”和更多来访者的故事,我们会进一步了解“自责责他”的种种负性情绪,以及遍布自身与整个世界的“不对”是怎么回事。
从家到“圈子”,到难以取悦的世界
妈妈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大人物,向她讨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爱,也是一种求生本能,你相信吗?
后来,妈妈告诉我们更多大人物的存在,我们也自己发现了一些:爸爸的老板、她的闺蜜、隔壁邻居、幼儿园园长、小学班主任、当市委副书记的表姨夫、未来岳母、VIP客户、高考招生办的、银行管贷款的、500强企业面试官……
他们喜欢你,你才有肉吃。他们称赞你,妈妈才有面子,你才有前途,孩子才能做幸运的“二代”。如果没有这些……你算什么?
一再说家的重要意义,在于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建设,而这些最基本的功利规则,最早就是在家里学到的。当我们还是孩子,妈妈的嗔怒已是足够分量的威胁,而随着出场人物的不断增加、人物等级的不断加码,取悦越来越不容易。我们像追逐飞盘的金毛一样上瘾奔命,收获的却未必都是掌声或口哨。于是我们想:
“我的努力白费了。”
“这个社会没什么公平可言。”
“没有人认可我,我是个没用的人。”
“这样下去不会有任何机会,这辈子算完了。”
我不必再啰嗦分析,“三个特征”足够明显。但你可以亲手试试ABC,像这样:
A:某次或某个阶段,某个或某些也许重要的人没有对自己表示喜爱或称赞。
B:想在这个社会立足、发展,必须依靠人脉,人脉就是尽量多的人和重要的人,尽量多的人、重要的人喜欢我、称赞我,才说明我符合这个社会的标准、是一个有能力的优秀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工作和社交机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我不被喜欢和称赞,就说明我没有能力,是个差劲的人,不会有所作为。
但也有可能,是他们妒忌我、排挤我、故意打击我,那就说明这个社会真的一团混乱,在这样的环境里,就别提什么发展和实现价值了。
C:体验到沮丧(挫折感)、愤怒(认为遭受不公正对待)、焦虑(为未来担忧)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长期累加,影响性格,或许导致成为自卑、胆怯、多疑、封闭的人。
看到“A”里面加注着重号的部分了吗?尽管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却未必每次都能对它做出准确的描述。“某次或某个阶段”是对范围的限定,而“某个或某些”、“也许重要”是“人”的定语,缺失了这些,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对“因”的认识都错了,自然也不会有对的“果”。
再看“B”,人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尽量多的人”和“重要的人”却是无法掌握的概念。就像永远有“比糟糕更糟糕”的事情,更多、更重要的人也随时会出现,而他们的喜好标准莫衷一是,甚至南辕北辙,要全部“搞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就算能得到每个人的认可,他们也未必会时刻表达喜欢或称赞,要据此保持信念不败,可也是件难事。还有最关键的,你极力靠拢的这些人,真的代表这个社会吗?你的自我实现不是你的事,而是由他们负责、由他们决定吗?你要实现的自我,不是你的样子,而是他们的吗?他们是你喜欢、称赞的人吗?
人的“向利益性”犹如植物的向光性。从“家庭价值观与模式”说到“圈子依赖”以及更广阔社会,我们为功利驱动,一路艰辛取悦,其实是无法回避的生存选择。但同样挣扎求生,至少要心情愉悦,我们来看看什么样的“B”会好一些:
“尽量多的人、重要的人”——我不能追求这种无穷大的目标。
再重要的人也是人,也会遗漏或失误,也会兴奋或没劲,没有人专为称赞我而存在。
我努力,是因为我认为值得,是为了让事情有好的进展和结果,而不是表演给谁看。
也许这一次、这件事、这段时间我做得不够好,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不能赢得认可,但不代表我其他时间、其他事也做不好。即使做不好,我也可以改进,而不是随意放弃。
我和每个重要的人一样,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人能操纵整个社会与我为敌。
重要的是我的标准。我喜欢我自己、我相信我是对的、有价值的。
你的“C”好一点了吗?
你,值多少

我很怀念做广告的年头,那种命如草芥而心生璀璨的时光,不会再有了。广告行业有一张充满歧视的价目表,同一职位,具4A资历者优先,薪资以内地人为1,香港台湾人乘1.5,外籍彩色人种乘1.8,白人乘3,白人具国际4A资历者乘4。若不巧身为前面我们说过的“内地少壮”,任idea爆棚仪态万方,也只能屈居表底。
这样的估价没道理可讲,若各自盘点行业圈子乃至全社会,更无理的比比皆是,不单是薪资。石勇的畅销书《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里写了关于“社会价值排序”,说它“就是一种心理食物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吃”便是物竞天择的能力。除了肤色不易改换,我们不断强化或要求自己强化种种能力,以期登上价目表中相对较高的位置,这其中的“B”通常是这样设定的:
收入=能力=成就
职位=能力=成就
知名度=能力=成就
社交圈=能力=成就
车=能力=成就
房=能力=成就
名校=能力=成就
绿卡=能力=成就
……
以及,“以上相加=人生价值”。
这样的“B”,我们多少都持有过吧?人是社会动物,难免以群体标准为导向。但,群体标准很少考虑“内心”的部分,以上种种,都是显化因素,当它们与“人必须能力十足、有所成就,才有价值”这一信条相遇,“A”仍是每人身处的现实,而“C”,冷暖自知。
在这个连QQ号都有估价的眼下,我们没法拒绝被衡量,自我评价中也无法颠覆整个显化的估价体系;同时得承认,一个普通人在这个社会的进阶之路,还不够开放透明。我们在迫切渴求与彷徨无计中,才会如此纠结。但,越是这样,我们越有必要对“B”做一点补充,比如:
健康=能力=成就
懂得爱=能力=成就
富有情趣=能力=成就
有自己的观点=能力=成就
精神与情感独立=能力=成就
爱好或擅长某事=能力=成就
善于保持平和心境=能力=成就
能驾驭自己的时间=能力=成就
不拘一格的人生经验=能力=成就
……
以上相加,并不能使你“看起来更强”,但加入了它们,构成的才是真正丰盛的人生。如果说之前列出的那些价值取向单一而粗暴,那么,这些无形的价值,会给予自我最大的回馈。在补充、修正信念的过程中,我们将逐渐学会,对自己好一点。
不过是只灰太狼

来访者中最年长的Y,是位斯文典雅的女士。她与先生就快迎来珍珠婚,却仍每日争执一如少年情侣。这种状态其实蛮可爱,尤其听她叙说争执原委,并不为家务琐事或男女私情,而是“他说我‘正义得吓死人’”。
“我们退休教师嘛,明明有这项待遇,教育局那人就是不给办,东拖西拖。你说这种人拿着工资不办事,是不是社会蛀虫?我就是要找局长,让他下岗。局长不了解情况,我写个材料递上去。”
“我们小区那物业公司的招标,肯定有猫腻,业主委员会不知吃了多少回扣,不推倒重选绝对不行。”
“我女儿找的那男朋友,满嘴花言巧语,明摆着就是个骗子。”
“昨天新闻说那个撞人逃逸的,抓到了就得狠狠判刑。”
……
看Y抖着一头梳理精致的花白头发,义愤填膺述说,不禁莞尔。但她是当真愤慨,与先生辩论之余,更忙于实施正义行为(给局长写信、召集业主开会、设法阻止女儿约会),一旦行为无效或遭他人微词,回家便反复叨念,情绪低落,甚而失眠,与女儿的关系也颇为紧张。这症状若对应不合理信念之“邪恶可憎的坏人,必须受到严厉的谴责和惩罚”,简直“典型得吓死人”。
算一算年纪,可不是“正义”教育下成长的一代?连环画或黑白电影,必有好人坏人之分,坏人必定一脸坏相,特征鲜明,时时处处与好人为难。好人与坏人绝不能共享这美好世界,坏人必须被打倒、被消灭。年纪小的没看过这些,大概也记得汽车人与霸天虎的阵营对立。“非黑即白”是对世界的幼儿化区分,其中缺少了客观的多视角的和对人性的观照。而“白必胜黑”则是难以实现的“绝对化要求”,只会给持有者带来困扰。可见Y年纪虽长,心理却远未成熟。
在一颗成熟的心看来,“好”、“坏”并无绝对。即使灰太狼总想吃羊,也只是遵循生物法则而已,与它热爱发明、关怀家庭的正面形象并不相悖。至于工作不够敬业、性格有失沉稳,都属于不完美的真实,提示改进、敦促规诫就够了,若将这样的人推进“坏人”行列,往往只是因为我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或威胁。而暗箱操作、肇事逃逸等有违法律法规之举,乃至更多真正的恶行,确应遭受惩罚,但惩罚依据的是规则,而非愤慨程度。如埃利斯君所说,“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都是有可能犯错的人类中的一员”,了解、接受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便是成熟表现。
Y现在开始体会这些大概有点晚了,但总胜过从未开始。不然,在姑娘们都想嫁灰太狼的年代,至少和女儿沟通是更难了。
人生长恨水长东

D多次流露自杀倾向后,在家人陪同下来咨询。陈述诱因,并无新事,搞砸大case继而失去职位,新工作既不喜欢也不顺利,女友提出分手。兼具精英气质与文艺情怀的D说:“已经发生的就发生了吧,但我害怕整个一生都是这样。”
我不爱援引经典,虽然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都不脱前人行迹,但就算讲完整部《悲惨世界》加李嘉诚坎坷的青年时代,也无助于D重燃内心火焰。他不像R那样因为挫折而否定自身能力,也并不迁怒社会、抱怨不公,只是觉得一切不似期待,黯淡人生,过起来没有意思。
性格温顺的人常会遇到这样情境:接受诸多不尽如人意之事的发生,又一味高估这些事件的影响力,认为一个不幸会衍生出另一个,无奈地等候它们到来。这样的人生具有想象出来的悲剧意味。温顺的D真若决意弃世,就算把想象化作了现实,悲催一生,盖棺定论。
“想象”是一种虚妄的“B”:我的期待应该得到满足,不管它是不是合理。期待得不到满足就是有缺憾的人生。有缺憾的人生不可能快乐,更无价值可言。人生的缺憾永远没有机会弥补。
“你期待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期待满足了,下一个呢?”
“每一个都要满足吗?”
“没有缺憾的人生,能举个例子给我吗?”(别让我去看新闻联播)
“那快乐呢?全世界的人都过着缺憾人生的时候,快乐不存在吗?”
“以及,真的没有机会吗?”我问D。
你说“害怕整个一生都是这样”,好吧,如果生命现在终止,这就真的是你整个一生。
笑吧,像快乐一样
在一次团体辅导中卖了几个idea,隔些时候接到电话,“自愿实验者”笑得爽朗:“真挺管用!”
那是个“高薪、高压、高风险”的“三高”团队,若用前面“成就能力价值”标准衡量,恐怕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众人羡慕对象。但之所以要接受辅导,也是由于在持续紧张的状态下,团队普遍焦虑、心境低落。大boss说:“他们都不会笑。”
各种减压、各种能量提升、各种心灵滋养,也算流行修行的一类。但管用的idea其实都纯朴简单,比如“傻笑俱乐部”,不快乐的人们面对面,放下顾忌,笑,毫无理由地笑。好尴尬,没关系,非常傻,没关系,有点假,也没关系。笑声渐渐大起来、连贯起来、融合起来,温度越来越高,笑变成了真的。
这不是我的发明。1842年生于纽约“富三代”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率先总结了情绪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看到一只熊跑开,不是因为你害怕它,正是因为你跑开了,你才感到害怕。”“人们微笑是因为快乐,而人们也因为微笑而变得更加快乐。”“如果你想拥有某种品质,就表现得你像是已经拥有了这个品质一样。”这一理论遭到当时以冯特为首的心理学界权威否定,但后来,很多实验印证了其合理。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马萨诸塞州克拉克大学的研究者詹姆斯?莱尔德。20世纪60年代,他偶然发现一名患者呈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微笑,他试图做出一个同样的表情以探寻患者的感受,结果惊奇地发现自己变快乐了,他又试着皱眉,发现情绪变得低落。之后他在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找到了对应的相关理论,于是展开一系列实验,比如用假的电极促使参与实验者做出各种表情,结果发现了这些行为对情绪的强烈影响。
就这么简单。不愉快不是由外界造成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变痛苦和困扰。
如果你身边还没有合适的伙伴组建“傻笑俱乐部”,那就与自己尝试吧,找一个不被打扰的房间,一面干净的镜子,凝视里面熟悉的你,安静一会儿,然后运动所有表情肌,给自己一个愉快的笑容,保持几十秒,放松,体会一下自己的感受。
与笑容具有同样神奇作用的,还有好的说话方式。听觉对于心境的影响,常常比视觉更直接。一个声音蔫搭搭或总是使用抱怨语调的人很难被人喜爱,就是因为我们对负性情绪的抵触。试着用愉快的或平和的口吻说话,即使在报告坏消息的时候,你会发现提升的不只是心情,还有你的人际关系。
另一个秘诀是,停止无休止的倾诉。人们惯常认为的“倾诉减轻焦虑”并不是真的,因为人的思维借助语言进行,反复倾诉的语言往往成为不合理信念的内化,从而使困扰持续存在。美国密苏里大学阿曼达?罗斯博士在816名学生中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当产生情绪波动时,采取倾诉方式的学生比那些不喜欢分享情绪的同龄人,更易抑郁和焦虑。用埃利斯君的话解释就是:“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变成我们的思想和情绪。”而用来倾诉的时间与精力,也超过了原本我们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度。
所以,你就是你情绪的主人。你可以选择停留在负性情绪的困扰中,或者,笑,像快乐一样,笑吧,直至快乐。
逃到哪里去

来访者R2,其实是位红人。他大学毕业半年,跳了三家公司,然后成了拉风的旅行者。之后差不多两年,不断发布在blog和“旅行时光机”之类应用中的图片,展示他在丽江某院落晒着慵懒的太阳、在新宿街头玩COSPLAY、在坎昆潜水、在清迈泡着皮肤黝黑眼睛明亮的姑娘。他的粉丝将之视为follow
his heart、超越庸俗生活的样板,羡慕嫉妒恨他“没被狗吃了的青春”。
而他来做心理咨询。
第一句话是:“没有钱了,张不开嘴跟父母要了。”
第二句话是:“现在博客里发的都是假照片,也不知道还能糊弄多久。”
第三句话是:“你说,我能找到工作吗?”
啊,这就是游走青春的真相。不是谁都有资格学背包客小鹏,“我的职业是旅行”。更多的人其实是“我热爱海洋,因为没法对付岸上的世界”。
与R2谈起他曾经的三份工作,最长的坚持三个半月,最短的只有两个星期。专业不匹配、人际关系复杂、待遇低、离家远、不喜欢那里的企业文化……种种困难,难以克服,还是逃避比较容易。这就是他成为“旅行者”的原因。可惜,我们终归没法活在风景照片里,钱、能力姑且不论,“逃避”本身就不是能作为长期支撑的心理动力。R2回来的那天,发现两年来不曾承担的责任仍在,父母更老了,而工作的门槛似乎更高了,这是逃避的代价。
说真的,旅行也是我的生活必需之一,我迷恋“在别处”的快感,感受世界开阔、烦恼渺小,令自己丰富平和。我也愿每个年轻人都过着充满浪漫精神的生活,而不是在程式化的消耗中“老死内地”。但,任何一种生活,都必须以清晰、坚定的标准选择,用负责的态度去过。R2的问题不在于旅行,即使这两年时间他做了别的,只要是出于逃避之心,一样是“不对”的事情。
基于最小限度浪费的原则,我建议R2把两年的旅行编撰成独特履历,或许在应聘某些工作时会为他加分。可是比那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明白:“问题与责任不会自行消失,逃避并不比面对容易。”
或许我还会多啰嗦几句:“未来仍有丰美胜地等待着你,但你要经历过该经历的一切,带着坚定的心抵达。一步步走过去,而不是逃过去。”
趁年轻,还来得及。
你在担心什么

第一次接到M的电话,她一人关在家里,哭得声音断断续续。她说自己恐惧极了,感到心跳加速,透不过气,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我:“这种状态多久了?”
M:“从小就这样,结婚以后更严重了,每天都在担心发生不幸的事情,非常紧张。”
我:“你在担心什么?”
M:“很多……担心我妈妈心脏病发作,担心她遇到骗子损失财产,担心老公开车遇到车祸,担心工作中有人对他不利,担心我现在是全职太太,一旦遇到什么事情,今后靠什么维生,前段时间还担心地震……”
我让她呼吸放松,再另行约定面晤。
后来在咨询中了解到,M父母中年得女,百般宠爱,总担心她遭遇意外,不断告诫各种危险可能,结果反而导致M童年内心深埋着不安全感。结婚后由依赖父母转为依赖老公,对死亡、灾难、疾病和可能引发的生活变化强烈忧虑。
为不确知的危险而忧虑重重的并非M一人,让我们担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这与环境氛围不无关系。媒体为求眼球,热衷以危言耸听的方式解读社会新闻,自媒体或各路八卦也偏爱重口味信息,到处是貌似善意的“提示”、“速转”,唯恐人心不够惶惶。忧天的杞人若活到今日,准会更快地吓死。但无论环境如何,真正影响我们的仍是内在信念:“应该随时随地对危险可怕的事情加以警惕。”基于理性人本质,每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而“担心坏事发生”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为的谨慎和对事物的负责,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担心超越了必要的边界,就会成为情绪的负担。忧虑并不能从客观上减少危险发生的概率,甚而由于负性情绪对身体与行为的影响,或会加大危险发生的可能。
佛说,人生七苦,是为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我们担心的无非也是这些,失去、烦扰、对自我与生活的不可控制。像M,若想终止夜以继日的战战兢兢,首先应该学习的就是,生活中一定会有失去、烦扰、不可控制,它们一定会发生,但并非不能接受。勇敢地去了解世界,世界并非想象的那样可怕,而最重要的是,努力保持平和心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些想象中的风险,发生概率也将随之下降到最低。
大佬保佑

许多人期待“大平台”,觉得那才够施展,有助实现人生成就。可是称得上“大平台”的,无论政府体系还是学术界、艺术圈、大企业,都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得道并不容易。茫茫人海中,“站队”是门必要技能,领导、导师、大boss,“跟对人”比什么都要紧。不独工作中,前面提到的“圈子依赖症”多半也发端于此,“一个人应该依靠比自己强的人”,大佬保佑。
一说强弱,又回到前面说过的自我评价,到底我们有没有独立应对生活的能力,这一点很可疑。我们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先想到找个人罩着,无他,偷懒而已。对“危险可怕的事情”的忧虑,也让我们把“大佬”当成必备的救援绳索,藉以强化安全感。
可惜,即使强弱看似不同等级的关系之间,利益的互动也是对等的。没有哪个大佬为拯救你而生,他们也不为你的福祸喜忧负责。你自以为得到的荫庇,都须付出代价交换。想一想你为领导、导师、大boss……做过的事,除了表示景仰,一定还有些别的,其中蕴含的能力与智慧,未必输于被你追随的那人。一定时期内,你可能需要大佬提供的平台、渠道、信息、机会、资金,大佬们也自会衡量投入与回报;这一时期完成,你们的关系也会被新的利益交换所取代。如果你认同这是一个公平的过程,就没必要将自己放在依附者的位置。
人际交往中的边际概念,我对很多来访者提过。很多人在工作、社交中失败于“越界”,也是依赖心使然。务必记得,这世界中的关系,除了基于血缘的之外,俱是利益关系(包括情侣和“毫无利益瓜葛的朋友”,也是用来满足“情感利益”的)。以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相互欣赏、支持,共同达成目标并实现成长,这种伙伴式的相处,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联结方式。而一旦你放弃了独立与平等,单纯冀望他人来实现你的目标(包括各种现实目标和安全感),就难免遭人轻视嫌弃,愿望亦难以实现,这其实挺冤的。
试着去做些事情,从照料自己日常起居,到完成加西亚的工作任务,或一次陌生城市的探险、一门技艺的学习。你会发现独立行事比想象中容易,同时培养出可堪与人交换的所长。“求罩”的思维惯性被打破后,你的信心将真正建立,进而获得更强大、更愉快的利益关系。在一次又一次的关系切换中实现上升,我们终将成为自己的大佬。大佬保佑。
三心不可得

前面写到对“流行性修行”的意见,其实不仅是为人的浮躁而忧虑,也担忧快餐式的消费,辜负了诸多修习之事的博大精深。比如佛学。在台湾听某大德讲解金刚经中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忽然觉得佛其实是伟大心理学家,而剥落玄虚的朴实解读,愈见般若意味。
大德的说法是这样的:
“过去心,是指过去所受的教育、训练、种种遭遇和形成的认识。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如果你从心理档案中,调出这些资料来对应现实生活,这便是使用了过去心。
过去心中所积累的,如果尽是沉痛的创伤和苛刻的要求,那么后来,反复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就会不愉快,及至造成生活的障碍。许多心理疾病,就是直接将过去经验中负面的部分,直接转移过来看现在的生活,而造成新的痛苦和忧伤。
现在心,是指当下的分析与判断。强调的是现实、感性、功利与分析。人若没有现在心,便不能于现实社会立身生存;而若只有现在心,往往抱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流于功利与享乐,疏于道德、责任的实践,忽视正误界限,也没有坚持的毅力。对现在心的偏执,是现代人沮丧、脆弱、焦虑和空虚的根源,表现在青少年身上,成为迷惑、徬徨甚而犯罪,表现在家庭中,造成家庭功能的衰微,表现在经济生活,则造成潜在不安、危机乃至泡沫。
未来心,是对生命未来的仰望,是一种好奇、欢喜和期待。它给我们快乐和希望,让我们超越现实遐思和憧憬,让我们有理想,会做梦,永远朝向全新的视野。我们看到时时刻刻脸带笑容的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名字的意思即“将来要成佛”),他便代表着未来心。他笑得开怀,又大肚能容,正是因为结合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希望。有了未来心,我们才会有信心,才会对现在负责。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三心因时间、空间不停歇的运转变化而“不可得”,我们切不可拘泥成见,执著某项,只有三心得以协调,方能大开智慧之门。”
看,较之那些“得即是得,不得亦是得”绕口令般的点化,我倒更欣赏这样的解释。当然万千殊途,合光同尘,这事更无“对”与“不对”。但至少在这里,它帮我解释了一个谬误:“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而且永远无法改变。”
“经验”其实是个好词儿,它强调了“亲历”,一点一滴积沙成塔的过去心,是人生的重要参照,亦是宝贵资产。而将它置于现在与未来,最应懂得的其实是:
我们能经历的,与世界的庞大时间、空间相比,是何等狭小有限;
即使经验属于高概率事件,也不可能在变化的时间与空间中100%重复印证。
反观我们亲历的过去,更应看出变化的存在,而变化即希望,希望仍在未来,为“经验的宿命”放弃“未知”,是多么不明智的事。
算了吧,“免费咨询师”

说到我不赞同“分享”,很多人表示质疑。前面大体提过几个理由,一是大量个体信息的无限制传播,会令我们的信息环境过于庞杂,冲散我们的注意力直至信息麻痹;二是部分不加思考的负面发泄与“重口”转发,容易误导他人的情绪走向,恶化群体心理氛围;三是重复表达某种情绪,会将之内化,形成或加深困扰(正向情绪过度强化后也可能成为困扰)。这三点不知质疑者是否明白,或者,我不厚道地猜测,是否有人怕少了“分享”就少了机会?在别人的故事中悲伤落泪的机会,八卦中满血打转的机会。
别说我刻薄,我也绝不是倡导冷漠、冷血和无为。情感联结是人的自然需求和维系社会的必须,同情心、同理心,更是我们必备的心理素养。我所不赞同的,是那些超越合理界限的泛滥的“分享”,以及无用的不健康的“同情”。
来访者J认为自己有做咨询师的天赋。从学校到职场,“免费咨询师”一直是她深以为傲的头衔。她认为是她非同凡响的人格魅力,令身边的人敞开心扉,向她倾诉各种堪比韩剧台剧TVB剧的人间苦情。她与失婚女同事一同诅咒男人善变,想到漫漫长夜难挨,不禁为人家深深叹息;与罹致手术后遗症的邻居同声声讨无良医生,病痛感同身受;看到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也潸然泪下。那些“苦主”大多与她交好,“有事总是第一个跟我说,说说就好了”。她眼里浮现挑战神情,意思大概是“专业在民间”。
“那你的问题是?”我问J。
她眼里的光芒暗淡下来:“我心里不舒服,好长时间了。不想听他们说了,可是人家有事总是第一个想到我……”
真是非同凡响的责任感啊。
其实不止J一人,“应该为别人的事悲伤难过”是我们不知何时起具有的偏执的道德观,似乎若不如此,人品就值得怀疑。可惜,我们的悲伤难过对“苦主”并无帮助,“说说就好了”没那么简单(如前面“第三条”所说),而我们若不能自行消化它,就会继续传播。而貌似道德的背后,还有些我们通常不肯承认的东西。比如优越感,为他人落泪时,一面感动于自己的温暖与崇高,一面庆幸那故事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比如“形象分”,以为可以借此博取更多认同。可是,这些都不对。
我告诉J一个专业名词:卷入。避免卷入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能力,否则,沦陷于他人的情绪中,谈何帮助、引导。
又告诉J一个守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如“付费”就是寻求帮助的表示之一),不要主动越界,更不要主观推断他人的感受,将自己代入他人的内心。
“坐视不管吗?”J问。
当然不是,如果你愿意,又力所能及,就给些实际的帮助:带女同事去K歌看电影,帮邻居介绍个好律师,给“留守儿童”寄点书和玩具,甚至接他们来城里见见父母。但这些只是出于你的善意,绝非你的义务。这世界每人有每人的问题,谁都得自己面对。如果再有人一定要与你“分享”,给予适当的陪伴和正向情绪的反馈,也就够了。
剩下的时间,忙你自己、想你自己的事吧。
答案在风中飘
2012年11月5日,鲍勃?迪伦在奥巴马威斯康星的拉票集会上唱着他的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预言奥巴马将在大选夜获得压倒性胜利。此后美国媒体将他视为音乐界的“神算子”,而奥巴马称自大学就开始听鲍勃?迪伦的歌,那歌打开了他的世界。
奥巴马在他的世界里,也寻求一个完美答案吗?像我们很多人一样?那答案存在吗?如果不,人生这场艰巨的考试,目标和救赎,又在哪里?
这样的问题带点悲悯,似乎上帝正低头倾听,而渺小的我们茫然仰望。无边无际的时间与空间,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它们偶然交汇的一点,要以这一点去探求完美,寻找永恒正确的解析,上帝沉默了。
这是个太过哲学的命题,让我觉得所有咨询技术都很无力。辩论?想象?催眠?暗示?都不如直接借用哲学家的话:
参差多态乃幸福本原。(罗素)
完美只有一种,不完美才参差多态,你要标准答案还是要幸福?
我知道孜孜以求的态度,成就了很多人的人生,也见到更多人一生求解,一无所得。其实还有一种选择:对问题宽容,对自己宽容。
你,答对了。
3. New Feeling

讨论勘误的机会总是有限的,咨询也好,课程也好,这本书也好,而“不对”随时随地出现,所以说“自助”最重要。埃利斯君的ABC理论已经说了个大概,继续了解后面的DEF,你可以试着,去做自己的导师。
D(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劝导干预。
E(effect):治疗或咨询效果。
F(new feeling):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
无论治疗师、咨询师还是个体自己,从A开始的流程,都是这样推进的:
找出导致负性情绪产生的诱发事件(A),比如考试、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
分析挖掘对诱发事件的解释、评价和看法,即由它引起的信念(B),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或行为(C)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负性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不合理信念的存在,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由自己负责。
扩展自己的思维角度,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或通过与他人讨论、进行实际验证等方法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D),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用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负性情绪也逐渐减少或消除,产生更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最后,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负性情绪困扰(E),从而获得充实愉悦的新感觉(F)。
看,心理治疗或咨询并无神秘,无非是协助他人或指引自我,建立合理逻辑,实现情绪的正向转化。埃利斯君希望以他的理论和方法,令人们减少情绪困扰与自我挫败行为,停止不当的“自责”与“责他”,更希望人们培养出实际、宽容的生活哲学,能有效处理未来的困难。以上由A到F的实践,就是对个体自行思考的带动,个体实践越深入,越能意识到平和、客观的必要性,心理素质也将随之优化。
当然,人与人的心,是最莫测的。再强大的理论与方法、再丰富的技术,都必须经过认知的通道,才能发挥效用。能改变的唯有认知,能决定改变的,唯有你。
期待,新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