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HK$
126.5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HK$
74.8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HK$
96.8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HK$
228.8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HK$
75.9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
編輯推薦: |
教师队伍建设,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中小学案例
|
內容簡介: |
《做精神澄澈的教师》提出“恒教师”之哲学,并从师德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育人方式、课题研究、学校管理六个方面介绍了如何练就“精神澄澈的教师”,能为一线学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强校工程开展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娄斐,上海市昆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德育高级教师,主持和参与课题 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涉及小初衔接、全员导师制、教师专业发展等领域。撰写的教师专业发展案例成为上海市暑期校园长网络培训素材。多次在市、区级会议上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曾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第十四届金爱心教师、2010年上海世博会杨浦区优秀个人、2021年杨浦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年上海市最美家庭等荣誉。
|
目錄:
|
序一/与老师们共勉/于漪/1
序二/追寻教育家精神,教师群体努力走向卓越/苏忱/1
前言 做“爱有恒常、业有恒进、理有恒时”的教师/1
第一章 师德境界:把澄澈的爱献给祖国/1
爱,心之所向。教育之爱,大而无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为师者应有的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儿童的关爱,是为师者应有的理念。立于三尺讲台,默默耕耘,行而不辍,把澄激的爱献给祖国,把纯粹的爱给子儿童,实现为人师的价值。
第一节 用肩膀挑起国家的未来/2
第二节 让生命与使命同行/10
第三节 有一种爱很纯粹/20
第二章 丰富心灵:给子每一个孩子坚持到底的力量/27
愚公移山贵在坚持,绳锯木断贵在坚持,水滴石穿贵在坚持。我们应该眼看前方,坚持不懈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不急于求成,不拔苗助长。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育需要教师无私的爱,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教育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好的教育,好的学校,好的课程,总是给予每一个孩子坚持到底的力量。
第一节 让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28
第二节 有恒毅力的中国人/37
第三节 为获得恒毅力而设计课程/45
第四节 办一所让童年永恒的学校/53
第五节 让教育回归人性的高度/86
第三章 因材施教:我们与世界只差一个你/101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成长。每一个孩子都是真实的、鲜活的个体,成长的标准因人而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发掘生命的潜能。因材施教,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自己的光芒,展示自己的风采。为此,我们采取问题链教学、数字化教学、场景式学习、弹性化作业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成长逻辑,实现生命价值。
第一节 问题链教学:挖掘思维深度/102
第二节 数字化教学:提升数智水平/107
第三节 场景式学习:聚焦生命成长/114
第四节 弹性化作业:实现差异发展/125
第四章 温暖人性:在灵魂拐弯的地方/129
人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前提。教育过程既要满足人性的需求,又要生成与改善人性,最终期待的不仅是在实践活动中力图去超越生存境遇,努力创造更好生活的人,而且是不断去探寻人的存在价值、意义、理想和目的,寻找精神超越的人。真正的教育应当是为“人”的教育,应该是温暖人性的。有这份温情在心,就有一份责任在身,它将伸展入学生的心灵,越来越贴近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询问、发现、欣赏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
第一节 每个生命涌动着伟大的力量/130
第二节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134
第三节 用实践改造自己的知识世界/139
第四节 给孩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143
第五节 温和而坚定地传递教育力量/147
第五章 实践智慧:提升专业洞察力/153
扎实的学识、深刻的洞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需要一辈子的工夫。这就是“人民教育家”于游老师所说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真谛,那就是做教师,学做教师,用一生的时间守望儿童的成长。在我们学校,教师的实践智慧蕴含在“学”“做”“恒”的“三字经”里。
第一节 以书为业:教师要有书卷气/154
第二节 校本研修:在团队中同成长/159
第三节 课题研究:聚焦真实的问题/165
第四节 教学相长:一辈子的事业/171
第六章 持之以恒:每个人都是管理者/181
文化与制度是共生的伙伴,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制度宛如磐石,为秩序奠定基石;文化犹如春风,为精神注入活力。在我们学校,制度是大家共同智慧的结晶,每一个人都是制度的守护者与实践者。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学校文化的塑造,而且是学校文化的典范。在这里,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第一节 制度意识是一种文化自觉/182
第二节 制度参与是一种专业能力/187
第三节 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一分子/191
第四节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195
第五节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教师参与/201
第六节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典范/204
附件 初中强校工程方案/211
后记 让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236
|
|